农村常规电力供应模式局限性及电能替代策略论文_潘冬军

农村常规电力供应模式局限性及电能替代策略论文_潘冬军

(常州金坛区供电公司直溪供电所 江苏省常州市 213251)

摘要:电能替代是提升新时期能源使用质量的关键性工作,具有节能和环保两大重要积极意义。本文首先针对农村的电力资源供应特点进行了供电局限性的研究,并且结合当前我国社会的节能环保需要,对农村的电能替代策略进行了完整的研究,使得农村的电能替代工作拥有了较为完整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农村;电力供应;电能替代

电能替代工作是保证农村的电能应用工作在消费和能耗方面得到合理优化的重要工作,因此,在当前我国环境保护战略和能源供给模式持续优化的情况下,对农村的供电模式局限性加以研究,制定相关电能替代的优化策略,是目前很多农村电力资源供应人员和环保人士高度关注的问题。

一、农村常规电力供应模式存在的局限性

(一)农村采暖方面的局限性

由于农村地区人口密度低,并不能像城市一样使用大规模集中供暖,这就使得农村的供暖活动形式较为多样,并不能适应电力资源对其它形式的资源实现有效的替代,最终导致很多的采暖工作难以适应电能替代的相关要求。一些采暖工作在形式方面较为分散,并且难以得到统一的总结和管理,因此,农村的很多采暖形式并没有使用电力资源对其它高能耗高污染能源进行替代,不利于电能替代策略的实现。当前使用电力资源实施供暖的主要形式为空调。但一些寒冷的气候并不能适用空调实现有效的供暖处置,这也使得电能替代策略难以得到农村供暖需求者的支持。另外,供暖主体的分散化特点也使得能源的消耗过于强烈,客观上提升了农村的能耗水平。

(二)农村生产制造领域的供电局限性

生产制造工作对能源的消耗较大,而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和商业的发展,工业生产活动已经越来越多的向着人口密集度小的农村地区转移,这就使得电能替代在农村生产工作领域变得较为迫切。此外,一些农村地区对于电锅炉的引进与应用存在不足,很多电锅炉并不具备蓄热功能,使得电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出现了削弱。还有一些农村的轻工业生产领域,并没有在木材加工和服装生产等领域实现电能的优化应用。还有一些工业锅炉存在覆盖范围的局限性,使得电能的应用难以适应工业发展的技术要求。还有些电力资源的改造是技术层面存在不足,难以适应当前工业生产领域对铸造和纳米技术的操作要求,导致电能资源并不能对传统资源实现有效替代。还有些电能资源仅仅在专业生产方面实现了普及,对生产性活动的配套服务缺乏关注,使得电能替代仅仅可以在生产当中进行优化,无法在交通运输等能耗较大的领域实现普及。

(三)电能替代组织领导模式尚不完善

目前,一些电能替代业务在组织领导方面依然过多的依赖行政机构的统一指导,这就使得电能替代业务的执行并不能在权力设置方面更好的主动性。一些电能替代工作在目标设计方面只能按照行政机构的文件要求进行具体业务的贯彻,无法将调查工作和具体技术业务进行有机结合,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电能替代业务的整体质量。还有些电能替代工作缺乏对法治因素的应用,虽然不会违背我国环保方面的具体法规,却难以在困难领域得到法制因素的有效支持,降低了电能替代工作的执行力度。另外,电能替代工作的资金管理业务也是影响组织领导体系建设质量的关键,由于电能替代工作拥有很强的公益性属性,在一些重要租金方面单纯的依赖行政机构的财政支持,并不能面向社会寻求资金供给,影响了电能替代业务团队组织模式的完善。

二、农村电能替代工作策略

(一)优化农村供暖工作领域的电能替代

首先,要对农村的供暖需求予以研究,并将北方寒冷地区的供暖和南方的供暖进行区别对待。在不具备大范围集中供暖的农村地区,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建设水平和基础设施规划发展需要,对集中统一供暖业务是否可以在社会范围内进行普及进行研究,使集中供暖工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予以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电能资源应用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燃气和燃煤资源的关注,充分结合传统供暖模式的能耗成本和环境成本,对电力替代策略进行设计。首先,要对电能的经济成本和传统燃煤资源的经济成本进行对比研究,如果电能成本较高,则要寻求行政机构的财政补贴,如果传统供暖模式成本较高,则需要加强对电能替代策略的宣传,使农村居民了解电能替代的积极意义,使农村局面在节约经济成本的心态驱使下主动加入电能替代领域,提升环保质量。除此之外,要强化对重点弄暖集中领域的关注,并使电能供暖可以在农村凭借人口密度的优势实现与城市集中供暖相似的热能共享机制,保证电力供暖的优势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

(二)优化农村生产工作领域的电能替代工作

首先,电能替代策略的执行者需要加强对农村生产性工作能耗属性的关注,并将这一领域作为电能替代策略执行的重点领域。要加强对当前农村地区生产性业务规模的统计,并且结合当前城市工业生产企业的转移情况,对未来几年的农村供电模式进行分析,使电能替代工作可以更好的适应农村生产性业务的需要,并保证在节能减排方面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要加强对电锅炉的关注,尤其要对电锅炉的实际供热范围进行研究,并将电能替代的措施更好的适用于工业生产当中,降低大功率设备的能耗,提升电能替代的整体质量。此外,要加强对轻工业的关注,使电能替代工作可以在技术层面适应轻工业生产技术的变化规律,促进电能替代策略的可持续发展。要在实施具体技术替代的过程中,将经济因素的应用作为一项关键性内容加以处置,并使技术的优化可以降低农村生产性企业的经济成本,为电能替代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电能替代工作要加强自主技术的优化,使该项技术可以适应高科技生产性业务的需要,并可以在配套性质的运输服务领域更好的发挥作用,保证电能替代工作可以的农村生产工作中发挥较为全面的作用。

(三)完善电能替代工作团队组织领导体系

首先,要将组织领导体系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尽可能多的争取到行政主管机构的放权,使电能替代工作可以在组织领导方面更好的适应电力资源供应的实际要求,为组织领导模式的完善创造权力层面的基础。除此之外,要对监管机构和技术机构实施优化设置,保证权力因素的应用可以更多的倾向于电能替代相关技术的应用,保证电能替代工作可以在组织体系得到优化的情况下,对具体的电能应用措施进行完善。要将资金供给体系的调整纳入电能替代工作的具体领域,使电能替代策略可以在更广泛的社会范围内寻求资金支持,并且保证电能替代业务可以顺应新时期农村社会各领域的能源需要,发挥新型组织领导体系的更大价值。资金的管理工作必须以专款专用为其基本原则,并将违规使用资金纳入惩治体系,使农村的电能替代业务可以在严格的组织体系领导下强化工作推进力度。

结论

电能替代是目前电能资源应用状况普及的一项重要工作,使用电能对其它能源进行替代,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还能使电能资源更好的应用于其它各类社会领域,因此,对供电模式进行局限性研究并实施电能替代策略,是优化我国环保工作质量的关键性举措。

参考文献

[1]李春元.电能替代在终端能源消费市场的竞争力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6.

[2]孙毅,周爽,单葆国,贾德香,曹昉.多情景下的电能替代潜力分析[J/OL].电网技术,2017,(01):118-123.

[3]闫庆友,朱明亮,汤新发.基于成本效用分析的电能替代实证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5,(06):176-183.

[4]周有学.电能替代技术推广措施探讨[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5,(10):111-114.

[5]王伟,黄珂.电能替代战略:机遇、挑战与政策选择[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1-5.

作者简介

潘冬军(1978-12-12),男,汉族,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农村电力市场。

论文作者:潘冬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  ;  ;  ;  ;  ;  ;  ;  

农村常规电力供应模式局限性及电能替代策略论文_潘冬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