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_教研活动论文

教学研究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_教研活动论文

教学研究现状考察及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研究论文,现状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研究是基础教育发展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是实现教学目的,提供教学依据,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是提高教师素质,提高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培养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基础。

长期以来,教学研究并没有被高度的重视起来,也没有充分发挥出特有的效益,绝大多数学校的教研活动处于浅层次,低水平状态,始终没有跳出:“每学期开次会,领导教师都满意,教学研究年年搞,教学水平没提高”的局面,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研究缺乏明确的主攻方向。

教学研究是由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的,受当地教育发展的状况、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制约的。因此,教学研究必须根据教育发展实际确实教研的主攻方向。

现在,为数相当多的地方在抓教学研究时缺乏主攻方向,上学期开展一次没有结果,下学期又开展另一次,甚至有很多活动是临时安排的。回顾教学研究走过的历程,似乎什么都抓,又都没有成果。教学研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引导,必须在广泛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合本地区、本校的主攻方向,即要适应当前教育的需要,又要适应未来教育的进步和发展,胡子眉毛一把抓的行为,贻害了教学研究广泛深入的开展。

2.教学研究缺乏系统性。

教学研究工作内容广泛,同时工作过程又有较明显的阶段性、连续性和系统性。教学研究的主攻方向确定后,如何在实施过程中保持教研活动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这是教学研究活动中的重要问题。有些教研活动虎头蛇尾,草草收兵,拿不出有说服力的成果。教研活动不规范,缺乏系统性。如某科教师的基本功较差,确定教师基本功训练为主攻方向,基本功的内容很多,确定本学期重点,抓如何备课,下学期又改为抓“如何上好课”,而备课这一活动,仅搞了一次研讨会,一次教案竞赛,至于如何抓备课,从哪些方面入手,抓到什么程度,如何验收,都没有系统详细的实施步骤,使这些很好的教学研究课题蜻蜓点水未能及实质。这种现象基层学校屡见不鲜,教研部门也常常发生,抓教学研究的计划管理是每个教师的共同责任,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3.教学研究有些方面违背认识规律。

任何事物都要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循环往复向前发展的。教学研究活动也离不开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教学研究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持续性。课题确定后,应当在教学中进行实践探索,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再投入实践中进一步验证,成熟后进行推广;目前很多学校、教研部门的教研活动丢掉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重要过程,常常可以看出确定课题后,教研部门或学校领导,便到几所学校或几个科安排教师按照预定的思路反复训练准备一节课,在教研会上为大家表演,参加会的同志也对课程缺乏实践和深刻的认识,只能是观其表面,看不到实质,最后一口同声赞誉几句,教研会就圆满成功!试想,出课者收获在哪?听课者收获又有多少,这样的教研活动岂不是图有虚名!

4.教学研究实效不明显。

教学研究在学校被看成是“软任务”,在很多学校领导的头脑中存在模糊认识,不搞还不行,只能是做个姿态应付了事。大多数是层层应付任务,学校应付教研部门、教研组应付学校、教师应付教研组,搞了一些活动,很难真正有多少收益。多数教研活动仅仅流于互相听课这种形式,并且一听了事,没有客观公正的评价,切磋教艺,达不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有的教师几年也不搞一次教学研究活动,而把组织学生竞赛之类充作教研活动,真让人难以苟同。教研部门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教研员把开一次教研会做为自己的任务,似乎一学期不开一次教研会就是没干工作,没完成工作任务,使得教研会摆花架子,“疑难之症”听凭个人诊断,“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的现象并不罕见。

5.教学研究缺乏约束机制:

教研工作之所以不够深入,关键问题之一是对教学研究工作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

(1)教育行政部门与教研部门协调不一致,教委事物性工作繁忙,难于抽出时间和精力去抓教学研究工作。教师进修院校对基层学校只发挥指导作用,并无法实行行政手段,这就造成了该管的无精力管,想管的管不了。

(2)教研部门与基层学校没有行政隶属关系,教研部门对学校的教研活动只起督促、指导作用。基层学校的教学研究开展情况,教研部门无法干予,因而缺乏约束力。

(3)教研部门与教育科研部门沟通不够。有相当一些县(市)没有教育科研所,县教研部门与教育学会等科研组织各有各的课题,分兵把守,没有形成合力。

(4)没有建立教学研究评价体系,对基层学校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无法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6.教学研究没有形成完善的模式。

教学研究模式是实施教研的一种思想或理论的具体运作轨迹,它具体规定了教研过程中教师的活动、实施教研的程序及其实施方法,它是将教研方法、教研组织形式等融为一体,综合而成的策略体系。就目前的教学研究活动看,虽初具教研模式的雏形,但还没有真正形成模式,如专题研讨会现行的做法多为开场白、上课、总结。其实这一模式恰恰丢掉了几个重要环节;我认为比较理想的模式为:会议的目的—说课—上课—评课(或讨论)—专题讲座—总结—布置下阶段的课题。

7.教研队伍的素质还需要提高。

从事教学研究必须有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某县曾对全县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作了一个系统调查,结论是:约有五分之一的教师对教材没有真正掌握,上课或多或少地存在科学性错误;约有五分之三的教师教法有问题,能熟练的驾驭教法的骨干教师仅占五分之二!这说明教师队伍在学历普遍提高的情况下,教学水平并没有明显的提高,教学研究意识仍然很淡薄,“固守田园”的思想很严重,就教研员队伍看,现在也存在类似的状况。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学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再加上要求过高,指导不利,一些教师对开展教学研究失去了信心。另外,很多学校教育教学书籍和杂志少得可怜,手头只有一本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师知之甚少,又如何能进行教学研究。

8.对教学研究缺乏主动性。

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教研是专家、学者的事,这种错误认识造成一些教师认为搞教学研究与不搞教学研究没多大差距,这种观念上的错误认识使得他们对教学研究兴趣不高,惰性滋生、缺乏开拓进取精神。

9.教学研究渠道不畅通。

教学研究涉及的学校多、面广,仅靠各自为战是很难实现最终目的,取得理想效果的,因此必须建立教学研究网络,形成教研系统,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但目前情况,是有些地方没有形成教研网络,有的虽然建立了网络,却名存实亡,没有开展过活动,导致教研活动的渠道不畅。

由此可见,目前基础教育中的教学研究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对此,提出以下对策:

1.要更新观念,增强自觉进行教学研究的意识。

首先,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要树立以教学为中心,坚持向教研要质量的观念,积极支持教研工作;其次,学校领导要由经验型转变为科研型,把教学质量与教学研究联系起来加以分析,不断探索教学研究的新路子;再次,每个教师要树立向教研要质量的思想,在教学中探讨提高效果的方法,不断地锤炼自己的教学艺术。

2.应建立教育研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现在长工资,晋职称不是凭工作实绩、不是凭学识,而是靠年头,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因此,抓好教学研究必须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建立激励机制。各地应当制定教学研究奖励办法,打破评职、晋级中条条框框的限制,将教学研究中取得的成绩与评优晋级真正挂起钩来,让广大教师看到希望的曙光,激励教师投身于教学研究之中;同时制定教学研究奖惩办法,建立约束机制,采取行政手段,对不抓教研的学校领导进行教育,对学校采取挂牌等办法促使学校全员参与,增强教研意识和竞争意识。

3.从实际出发,确定课题,加强过程管理。

教研部门和基层学校要因地制宜,从本地本校的实际出发,科学地制定出教研课题,重点放在教师基本功的研究、新教材教法的研究上,通过几年的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教师对新教材的驾驭能力。

①加强计划管理,教研部门和基层学校在制订好教研计划后要克服随意性,定期对教研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总结,发现问题及时弥补。

②加强组织管理,对三级教研网络进行管理和指导,对教研骨干队伍搞好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提高教研工作的积极性及业务水平。

③加强对教研活动的管理,教研活动虽然不能千篇一律地固定模式,但是有一定的常规做法,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模式后,要进行认真的管理,按照教研活动模式扎扎实实地开展教学研究,真正使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能有所收获。

④加强质量管理。教研活动的质量是教学研究的生命,也是难点,因此要花气力加强管理工作,并以管理促进教研质量的提高。

4.建立教学研究评估体系,加强监督保证作用。

教研评估是一种管理手段,通过评估对教研工作进行回顾、判断和论证,同时也对教研工作起导向作用,在制定教研评估体系中应注意:其评估的视角、方法、标准等均应有别于教学评估,应抓以下几方面主要内容:(1)教研课题的立项;(2)教研程式;(3)教研方法的选择;(4)教研成果。

5.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教学研究的质量。因此,提高教学研究的水平,提高教研质量关键在于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开展教学研究,也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手段,二者相辅相成。

①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教学活动没有一定的理论作指导,不进行必要的教学实验,就不可能真正掌握教学规律。认真学习教学理论,坚持教学研究,就能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增强教学技能,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表现出极大的能动性。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一方面教师要坚持自学、增强自学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学校要坚持教育理论学习制度,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教育理论。

②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岗位业务培训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中小学和教研部门进行岗位培训,首先要根据本部门、本校的实际、实事求是地划分培训层次;其次要针对不同层次制定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再次要有步骤扎扎实实地进行培训,要坚持教学研究为主,以教学基本功训练为主,以直接应用实践为主,并做到教法研究与教材分析相结合,教法研究与学习典型经验相结合,教法研究与学习基础知识相结合,教学研究与学习现代理论相结合,在培训方式上以微格教学为主、高效迅速地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标签:;  

教学研究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_教研活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