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生存的逻辑及战略转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有商业银行论文,逻辑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问题的提出
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指股份制改造后由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对应的是原来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下同)为什么要存在且未来继续存在下去,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实际上,这个命题内涵非常丰富,看上去很容易,实际上难以准确回答的重大理论问题,这涉及到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些终极性问题,就好比企业理论中的“资本雇佣劳动,还是劳动雇佣资本问题”,企业问题追根溯源都会落脚到回答上述问题。同样,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甚至国有企业改革都会涉及到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出路问题,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会向何处去?目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已经初具轮廓,是通过股份制改革建立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决策、执行、监督体系,打造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这个股份制改革的理论基础是股份制是公有制重要的实现形式。股份制改造后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通过上市就成为公众银行,而且是国际化的公众银行,因为有国外战略投资者的加入。国家一改过去直接作为产权人经营管理国有商业银行的做法,通过号称“金融国资委”的汇金公司间接调控股份制改造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通过占有具有控制权的比例的股份来达到必要的在董事会中的话语权。由此产生的问题是,究竟国有股或国有法人股占多少比例合适,是通常所说的51%以上还是低于50%?在国外的国有银行一般控股比例在20%以上就称为国有银行,因为股份分散,大多为公众持有,因为公众存在“搭便车”倾向,控制了20%比例的股份就控制了董事会。如果国家将银行民营化(如西方国家80年代掀起的国有企业私有化),则国家就失去对银行的控制权,等于完全市场化了,国家则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发挥防止“外部性”造成的“市场失灵”,加强对市场监管的作用。这是一种市场原教旨主义观点,在我国也有观点认为:市场能使有效配置资源,能达到福利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应放手让市场来解决目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这种观点引发的问题是究竟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和存在的基础是什么。回顾中国近代金融史可以发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的金融制度可大致以1927年为界,1927年之前是北洋军阀和晚清政府统治时期,由于军阀割据,政府对金融的控制力很弱,基本上都是民营银行,是借鉴汇丰银行等国外商业银行的经营规则来经营,这段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金融制度是属于自由市场型。1927年后国民党政府逐渐取得对全国的统治权,因而把银行收归国有,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工具,加强了对金融业的控制,这段时期属于金融管制型。解放后,按照列宁关于国有银行的理论思想,在没收官僚资本和解放区银行的基础上,建立了高度集中统一的国有银行体系,这对于解放初期社会主义改造以及国民经济的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随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于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银行成为按计划供应资金的出纳,银行的性质属于国家机关,仅作为社会的公共簿记,而没有发挥产品的核算功能。这种体制是与计划经济体制高度吻合的。随着邓小平在1979年提出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的号召,国有银行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最明显的是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不断变革,从“存贷挂钩、差额控制”到“实贷实存、相互融通”到最后取消规模控制,在1998年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警醒下,我国重视商业银行自主经营,减少政府干预,着力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成立政策性银行,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剥离1.4万亿不良资产,使国有商业银行转变成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然而,仅过了几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又冒出巨额不良资产,不良资产居高不下,这使人们认识到要从体制改革入手,仅靠内部加强管理解决不了问题,所以2003年开起,开始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攻坚战。客观地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改革滞后于国有工商企业改革步伐,有人认为这是中国经济渐进性改革的必然,是由国有独资银行承担了改革的成本,这是符合改革的次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的逐步建立,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解决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存在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问题不解决会危机中国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金融的负外部性及传染性,以及金融对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使得政府下决心从体制层面解决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产生不良资产的体制。股份制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国际上即使是国营企业,也大多采用股份制形式。由于迷信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就会出现国有商业银行没有生存价值的观点,由此本文试就国有商业银行生存的逻辑的角度来讨论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必要以及生存的基础。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与一般的商业银行存在一般意义上的共性,而一般的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组织,在理论界提出金融功能学说以后有人质疑银行存在的必要性。所以先要讨论金融中介组织存在的理由。由此又引出银行作为中介组织,只有靠产品创新,发展中间业务,进行战略转型才能生存的结论。在此之后再在特殊意义上从国有商业银行的宏观效率性及国家金融安全角度讨论国有商业银行生存的逻辑。
从金融中介理论看商业银行存在的理由及从基于功能的视角对商业银行生存质疑的评析
金融中介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要回答:金融中介为什么会存在和具有怎样的功能问题。从时间维度看,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主要有资产转换功能理论(储蓄-投资媒介和信用创造),不同的资产转换方式造就了各种金融中介之间存在着差别。70年代有“分担风险功能理论”和“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担风险功能理论指的是金融中介通过不同的投资组合增加流动性,实现风险分担和转移。交易成本理论指的是,把金融中介看作是特殊的金融产品制造者,认为只有在金融产品的未来销售价格能弥补生产产品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时,才会制造这种特殊的金融产品。认为金融中介之所以制造这种特殊的金融产品,是因为它有三大优势:其一是专业化生产的规模经济;其二是更容易以低成本获得大量信息;其三是减少搜集信息的成本。金融中介最本原的功能是结算和支付功能,这对于经济有效运转起着重要作用,否则高额交易费用会抵消一部分生产性收益。信息不对称理论指的是,借款人掌握的信息比贷款人多,贷款人在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贷款人一般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借款人的平均风险水平的信息来设立贷款条件,而不能准确地依据风险高低来确定利率,这即是“逆向选择”,这使得低于平均水平的风险的借款者退出市场,结果金融市场上借款者整体素质下降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之一是把掌握借款者信息的事,委托给某一专门从事信息生产的代理人或机构进行,这个机构就是商业银行,这是事前信息不对称。事后信息不对称是贷款人如何有效地监督借款人的行为,也即如何解决道德风险问题。这就需要引入监督机制。金融中介担当监督角色,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在于,由一家金融机构可以给许多项目进行融资,从而保证了监督中规模经济的存在,可以节省监督成本;另一方面,相对于融资项目的数额而言,单一借款人所需资金超过单一贷款人的资金,而通过金融中介聚集在小额储蓄者手中的储蓄,在储蓄者是风险厌恶型的情况下,既可以保证规模经济的存在,又通过投资项目的监督获得投资收益。这种持续监督可由金融中介来进行。应该说,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是西方理论中关于金融中介存在的理由的主流观点。由于共同基金的出现,可以替代金融中介,同样可以节省交易成本,这时又出现了“参与成本”理论。认为现实的市场是一个有限参与的市场,而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能无成本地参与交易的完全参与。在证明国债与银行贷款并存的合理性时,假定金融市场具有有限参与的性质,这意味着有些客户因不愿支付或无力支付参与成本而不能进行市场交易。而银行的出现则内生出解决有限参与所造成的流动性问题的方法。还有一个理论是认为价值增值是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核心,随着高质量的资产转换(如到期日、流动性、风险、规模等),金融中介增加了储蓄者和投资者双方的价值。这些均是对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生存的理由。运用了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来解释商业银行生存的理由可谓是与时俱进。然而信息技术如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银行作为信息搜集且节省成本的功能大打折扣,对商业银行生存的基础提出挑战。特别是在目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利用信息进行贷款决策,主动搜集整理信息为决策所用比较欠缺。交易成本依然过高,不计成本,不搞成本核算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在理论上与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不相吻合,那么我国的商业银行生存的理由恐怕还停留在作为储蓄向投资转化和创造信用阶段,这与信息时代极不吻合,亟需改正。
对商业银行存在合理性,必要性提出质疑的当数兹维·博迪和罗伯特·默顿于90年代中期提出基于功能观点的金融体系改革论。他们认为,从功能观点看,首先要确立金融体系应该具备哪些经济功能,然后据此来设置可以最好地行使这些功能的机构和组织。金融体系的功能主要有六种:一是清算和支付结算功能;二是聚集和分配资源的功能;三是在不同时空转移资源的功能;四是管理风险的功能;五是提供信息功能;六是解决激励问题。任何一家金融机构都可能是在行使六种功能中的一种、两种或者多种功能。他们对金融体系改革的观点是:一是金融功能重于金融结构;二是金融机构的主要问题是信用;三是基于功能观点的金融体系更有利于政府监管。主张储蓄与贷款功能分离,如抵押资产证券化、银行的储蓄与贷款业务是可以分离的。美国最大的抵押贷款的提供者是抵押贷款金融公司而并非银行。因为抵押贷款证券市场的发展,银行面临证券化的威胁。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可作为银行存贷功能的一种替代。面向中小企业贷款历来是银行的优势,现在美国也面临着来自各种金融公司的威胁在消费品市场上,专业从事信用卡服务的机构夺走了银行传统业务的很大一部分。人们不禁要问,以后还需要传统意义的银行吗?根据金融创新在美国的发展,人们的回答很可能说不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加强银行功能的重新组合。主要是寻求新的产品和新的结构组织。在新的组织框架下强调向客户提供创新的金融产品来满足客户的需要。
围绕着功能观点,有观点认为由于其他金融机构也具备银行的功能。没有人能保证现有的银行组织会永远存在下去。从功能观点看,金融公司、风险资本企业、货币市场互助基金都可以看作为银行;相反,如果某一银行只专门从事单一业务如仅为信用卡提供清算,从功能上说,这就不是银行。如果机构的形式是以产品来定义的,那么银行确实是在衰落中。这些均说明银行遭受了提供某种产品的金融机构的挑战。银行要生存,就必须在产品创新上寻求生存空间。金融功能学说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银行要与金融公司等机构竞争,其唯一的武器是通过创新产品来与其展开竞争,传统的银行业务面临消亡的危险。在一些发展落后的国家这似乎很遥远,但是这是一个方向。银行现在也要制造产品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金融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也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且是低风险高附加值的业务,是中外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所在。而股改后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避免不良资产的产生,也把重点转向非生息资产业务,而这些业务都是以产品的形式出现的。虽然中国金融业创新远落后于美国,但产品创新作为商业银行生存的土壤趋势已很明显。谁产品创新能力强谁就会在市场中占优势,创新能力差的银行势必被淘汰。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商业银行必须进行战略转型,从创新产品的角度来占领市场,寻找未来的生存空间。这也是笔者介绍西方金融中介理论和功能观点的目的所在,希望借用国外的理论来说明银行产品创新的重要性及进行战略转型的必要性。
国有商业银行迫切需要进行战略转型
国有商业银行与一般的商业银行不同之处就在于国家作为主要出资人或对商业银行有控制权,因而就存在政府的话语权和控制权问题。国家既有公共职能又有经济管理职能,目标多元化。国有商业银行事实上在一定意义上体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在经济学上是一个永恒的命题,究竟是完全由政府说了算,还是完全由市场说了算,还是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不同的经济体制。前者是计划经济体制,后者是新自由主义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体制,再后者就是大多数国家采用的并非纯粹意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因为市场由于垄断、外部性、公共资源等出现失灵,于是政府有责任纠正市场失灵。而政府的规制也存在失灵,政府的干预导致效率下降,这时需要在一些竞争领域政府要退出,政府要从建设型向公共型政府转变,让市场价值规律更多地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非纯粹意义的市场经济,市场发育较晚,尚很不完善,因此需要政府纠正市场的不完善性,但政府也需要职能转型,该管的就管,不能事事都管。事事都管,也容易出现寻租等腐败现象。因此如何界定政府职能以及如何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家与市场的结合体,商业银行原本意义上具有市场属性,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完善性决定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存在必要性。目前国外存在国有商业银行的比例总体上仍高达45%,发展中国家占比更高,就是因为这些国家市场功能不完善,资金短缺,需要国有商业银行扮演动员资金、拉动经济增长的角色,所谓的金融压抑是相对金融自由化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尚达不到发达国家金融发展和创新水平。
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依据还在于它的宏观效率性。经常有人批评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占比高,盈利能力差,管理水平不高,经营效率低下,潜伏着金融危机的隐患。但这只是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没有看到国有商业银行在中国渐进式改革中为经济的快速成长所做出的贡献和承担的代价。国有商业银行实际承担我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甚至社会稳定的代价,这应是改革制度安排的次序使然。中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不可避免受经济周期现象影响,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情况下,世界经济周期也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而调控经济的手段只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中较货币政策更有效,而货币政策在抑制经济过热中较财政政策更有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合理搭配,调控经济运行。在1998-2002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进出口需求趋冷,内需不足,这时国家财政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600亿人民币,安排国债项目8600个,带动银行贷款和其他社会资金3.28万亿元投资规模。消除了东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保持了经济的平稳增长。2004年,中国经济存在过热苗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迅猛,煤电油运紧张,钢铁、电解铝、水泥及房地产过热,政府为保证经济良性运行,采用收紧信贷和土地闸门,起到了防止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的作用。在货币政策中,信贷供应量是关键中间指标,而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总量占整个金融机构信贷总量的大部分,国有商业银行调控经济的作用明显,国有商业银行有逆经济周期运作的功能,在政府调控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发挥的作用很大。另外,国有商业银行在保证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方面作用明显,在经济货币化程度已经较高的情况下,控制金融等于控制了经济的命脉。所以说国有商业银行在宏观上有效率,在微观上只要按商业银行规律办,也存在微观效率上的帕累托改进。
联系商业银行功能观点,国有商业银行和一般的商业银行都存在功能改进的问题,这就是我们要强调的必须适时进行战略转型,大力进行产品创新,推进中间业务发展,扩大非生息收入比重,增强市场上自生能力的道理。
最近最令人关注的是企业短期融资债券的发行,这意味着大型企业可以绕开商业银行在债券市场筹措大额资金,这是金融创新的表现,然而这种“脱媒”现象对银行业来说是一个具有危机感的重要信号,如何应对这种“脱媒”现象是商业银行要面对的重大课题。另外,从去年春季到今年3月份,市场利率大幅走高,并一度远高于法定存款利率,由此产生了“金融脱媒”,大量资金离开银行进入货币市场基金、人民币理财账户。2003年底发行的我国第一只货币基金,在1年中突破1000亿规模,这说明“金融脱媒”之速度之快,人民币理财和外汇理财业务急剧升温,各商业银行使出全身解数,希望分一杯羹。面对变化了的市场,国有商业银行应积极寻找应对之策,突破口在表外业务。要以存贷款为主体业务逐步向表外业务(中间业务)转型。
由于银行卡收费以及一些银行对小额账户收费,使商业银行的以收费为主的中间业务收入大幅增加,在整个经营收入中占比提高,达10%,也使银行经营者尝到了发展中间业务的甜头。1995-2004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由69亿增加到389亿,年均增长25%。然而我国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认识尚有待提高,要认识到随着提高分类准确姓——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的资本约束资产扩张的监管思路,中间业务占用的经济资本低,存贷款占用经济资本高,多发展中间业务风险低,多发放贷款风险高。德意志银行的发展就是实证。德意志银行总资产8000多亿美元,贷款仅1400亿美元,仅为17.4%左右,其余全为表外业务,国际上一些大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对全行的贡献度都高达30-50%,有些甚至更高,如花旗银行占比达70%,英国巴克莱银行达73%。我国的商业银行在中国加入WTO后的2007年就要面临外资银行的竞争,竞争的焦点是高端客户和中间业务,外资银行其具有产品优势,竞争力很强,这必须引起国内银行的高度重视。要把产品创新和发展中间业务作为一个发展战略予以重视,这关系到国有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
相对于存贷款业务而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尚处在初级阶段,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中间业务品种较少,范围较窄,主要是结算、代理和银行卡业务;产品比较具有同质性,品种相似,功能雷同,无法培养忠实的客户群;专业人才匮乏,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因而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必须从考核机制、利益协调机制、中间业务创新的技术支持、人才的引进、风险管理等方面着手,实行中间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在发展中间业务时,产品创新是关键。产品创新需要良好的产品创新体制,所谓“制度高于技术”就是这个道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业务与技术两张皮,产品没有整合,重开发、轻管理,产品的后评价无人负责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产品开发和创新就不可能取得重大进展。
在发展中间业务上,国内一些股份制银行的经验值得借鉴。10年前,招商银行发行“一卡通”,凭借“一卡通”,招商银行获利巨大。2002年以来,该行又相继推出“金葵花”、“贵宾理财”、招行信用卡、一卡通金卡、财富账户、白金信用卡等多项产品,在业界享有较好的声誉。该行是以产品创新带动业务发展的典型。高端客户是目前各行争夺的焦点,工行到2004年末,已建成3000家个人理财中心。工行“理财金账户”自2002年推出以来,已经发展了150万户高端客户。工行牡丹卡中心已经为1000多名高端客户办理了牡丹白金卡。这说明产品创新在我国已经取得成效。农业银行在产品方面成功地开发了“四金”系列,但在产品研发体制等方面还存在不足。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产品创新必须先行,中间业务战略和零售银行战略必须确立。还是那句话,“没有创新就等于死亡”。
标签:银行论文; 金融中介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国有商业银行论文; 银行中间业务论文; 金融论文; 市场功能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