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经济研究中的几个重大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经济研究论文,新时期论文,重大问题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今后5—15 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奋斗目标。当前,摆在广大理论、政策研究和实际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是,应当研究采取哪些切实可行的对策,才能实现这些目标。这里就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经济中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些重大问题,谈一些看法。
如何实现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两大战略任务
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资源紧缺、人口众多的大国,努力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性任务和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虽然目前我国农产品生产总量基本上可以满足需求,但粮棉等大宗农产品供给已明显趋紧。从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看,由于人增地减、资源短缺以及收入增长,今后5—15年面临的压力是很大的, 如果我们稍有放松,农产品供求就有可能出现大的缺口。我们要组织力量,认真研究我国中长期粮食的前景和发展战略,以及实现农产品供求平衡的综合配套政策体系。我国粮食政策的出发点,应当是立足于基本自给,避免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尽管我国粮食前景不容乐观,但我们也不可悲观失望。我国粮食的增产潜力是不小的,今后要严格限制耕地转为非农用地,保护好基本农田;要加强对农业科研和推广的投资,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要集中力量改造好中低产田;要面向全部国土,广开食物来源;要通过深化改革,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中央近年来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农民增加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只要狠抓落实,措施得力,我们完全有能力立足国内,自己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
增加农民收入,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全局性问题。应当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农民收入预期不好,就不愿扩大农产品供给。因此,要想实现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必须使农民收入能稳定增加。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有两条:一是制订合理的价格政策,保证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幅度快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升幅度;二是全面振兴农村经济。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增加农民收入才能破题。当然,这两个问题解决起来是有相当难度的。首先要认真研究政府如何制定有效的农产品价格政策,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们当前遇到的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粮食定购价与市场价差距较大,而化肥价格又很高。这种情况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如果持续时间长,必然会严重挫伤农民增加生产的积极性。由于农资价格一时难以降下来,为了保证农民增产增收,恐怕还得适当地提高粮食的定购价格。今后通过提高农产品定购价格来增加农民收入,仍然有一定的潜力。
当然,提高农产品定购价,不能不考虑城里人,特别是城镇低收入人口的承受能力,还要考虑对物价指数可能产生的影响。另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是农产品价格的短期走势和长期趋势。这些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变动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不稳定,这种不稳定性,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为什么1993年以来粮食价格会大幅度上涨?短期和中长期内农产品价格会是什么走势?对这些问题,应当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拿出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来。从中国的国情看,从中国农民的情况看,由于经营规模太小,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农民获得较多的农业收入不容易。农产品物质成本和活劳动成本的不断提高是很难避免的,今后农产品价格,包括政府定购价格,逼近和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看来也是难以避免的。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与国外相比。
增加农民收入,最根本的是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经济的综合效益。为此,要认真研究如何激活农村各种生产要素,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比如,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发展优质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大扶持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力度,并鼓励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形成合理的布局。在这些方面,有大量具体问题,迫切需要研究。
如何稳定农村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完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农村改革已经走过17年的历程,回顾起来,农村改革做的最重要的是三件事:一是实行家庭承包、双层经营,给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二是使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市场,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三是通过有力的宏观调控,保护、支持农业。当然,第三条我们做得还很不够。我们现在反复强调,农村基本政策要长期稳定不变,指的就是给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不变,市场取向的改革不变,支持和保护农业不变。
经过上述改革,农村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应当看到,农村改革愈来愈触及深层的矛盾,依然任重道远。这方面,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研究。
首先,要研究如何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家庭承包、双层经营,是农村最基本的经营制度。家庭承包经营需要不需要长期存在?答案是要。因为它是一种长期的、基本的生产经营方式,应当作为农村深化改革的一个基础和前提。土地所有权是集体的,经营权是农户的,这是中国农民的一个伟大创造。把农民家庭承包经营与集体经济对立起来是不对的,家庭承包经营本身就是集体经济的一个层次。
当然,农民家庭承包经营要进一步完善。这有三个方面:一是鼓励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搞土地规模经营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不能采取行政手段强迫推行。讲求条件非常重要,关键是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剩下少数人种地。这要有大量的投入才能办到。在转包转让土地时,一定要采取自愿原则,不要强行收回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此外,规模经营不等于集约经营,有的地方扩大经营规模后,产量并没有提高。这种做法应当避免。搞规模经营,还应当以农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总之,由小规模均田制走向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关键是搞什么样的规模经营,怎么搞。我国人均耕地只有0.08公顷,即使90%的人从事非农产业,剩下10%的人种地,人均耕地也不过1公顷, 与欧美的经营规模相比,仍是很小的。这条路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小平同志关于“农业两个飞跃”的思想,为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怎样做到既稳定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又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逐步实现农业第二次飞跃,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这是一个大问题,大政策,从中央到地方,都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入研究和探索。二是采取多种形式,把农户的生产经营与市场有效地联结起来。实践证明,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对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按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的要求,实行产业化经营,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一种好形式。这既有利于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又可以达到提高规模效益的目的,而且这种形式可能更符合中国国情,更容易为农民所接受。三是增强社区集体经济的服务功能,中心是解决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问题。
其次,要研究如何进一步深化农产品特别是粮棉等基础产品的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农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建设。经过17年的改革,我国多数农产品的价格都已放开,农产品市场和农村要素市场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育。今后应进一步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在这方面,也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其中,大家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是,今后我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什么。我们不能否认,现行粮食购销体制还不完善,还不理想。从长远看,改革的目标还是要使定购价格逐步与市场价格相统一,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建立主要由市场调节的粮食购销体制。但又应当看到,现行的做法又是无法跳跃的,我们不能用目标来代替过程。由现行的购销体制向目标模式转变,需要哪些条件;如何创造条件,顺利实现这一转变,是当前迫切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另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打破地区封锁,逐步形成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使农产品和各种生产要素在更大的范围内流动,各种经济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此外,还要认真研究如何加快市场法制建设,逐步使各类市场的建设和运作走向规范化。
再次,要研究如何加强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农业是一个直接经济效益低而社会效益高的部门,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更需要通过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和对农民利益的保护。近年来在改进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方面,我们制定了不少政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的看,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能力还不强。从长远看,宏观调控不应损害市场机制作为配置资源基础手段的作用。如何提高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能力,健全调控手段,完善调控方法,仍有不少问题需要做深入的研究。
如何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今后15年如何完成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一个很大的研究题目。搞农业现代化,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我国的国情是什么?最主要的是四条:一是耕地有限;二是人增地减,农业劳动力大量过剩;三是地区之间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与农业生产水平差异甚大;四是国家财力有限。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探讨农业现代化道路时,要认真研究以下课题:
一是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技术发展战略。技术进步是农业发展的经久不衰的动力。制定农业技术发展战略和政策,要考虑如何努力保持和发扬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要研究如何建立节能、节水、节地的新型农业技术体系;要积极探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道路,农业的出路可能更寄希望于像生物工程这一类最前沿的科学技术;要研究不同地区农业技术进步的重点,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平衡,决定了不同地区农业技术进步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二是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如何解决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最大的跨世纪的难题。要解决好这个难题,必须树立农业剩余劳动力是财富,而不是“包袱”的观点,广开就业门路,最大限度地增加就业容量。关键是做好三篇大文章:一是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二是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主渠道的作用;三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跨地区合理有序流动。这几篇大文章做好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才具备起码的前提和基础。
三是如何解决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大量的投入。农业现代化必须有大量的物质投入作保障。我国财力有限,投入问题怎么解决?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要研究如何建立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府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还要研究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投入上的事权和财权的划分,明确各自的责任,特别是研究如何调动地方政府增加农业投入的积极性;还要研究如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多渠道、多层次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四是如何提高农民的素质。要研究如何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特别是如何以农业科教部门为主力,建立和完善农村科技培训体系,帮助农民掌握适用技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农、科、教密切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开教育之源,引科技之水,灌农业之田”的目标。
五是如何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目前,各国都在寻求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的农业现代化也应当顺应这种趋势。我们要保护好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千万不能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为此,要认真研究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模式和政策体系。
如何实现工农业和城乡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巩固工农联盟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农业基础脆弱,发展滞后,成为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大家知道,从1992年以来,工业和农业的增长速度比连续三年都在5:1左右,远远超过了中国现阶段工农业增长的适当比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达到了建国以来的最高程度。我国是一个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的发展中大国,又处在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必须真正把加强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这是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怎样才能实现工农业和城乡的协调发展?关键是处理好对农业、对农民的“取”和“予”的关系。几十年来,为了支持国家工业化,向农业和农民索取的多,给予的少。这是造成我国农业和农村落后的根源。农民对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能否正确处理好对农业、对农民的“取”和“予”的关系,直接关系到新时期工农联盟能否继续巩固。现在,中国正在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的比重已占绝对优势,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建成,不能再靠农业为工业化提供原始积累。但由于国有工业企业效益太低,国家财力始终有限,工业又难以大规模地对农业实行所谓“反哺”。解决好这个难题,关键还在于提高工业的效率,这样,我们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时,才会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当然,这个问题解决起来有相当的难度。当前,要强调把农业的积累尽可能多地留给农业加强自身的发展。此外,还要逐步改变城乡分割的旧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