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环境景观美学特征对整体景观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本文在借鉴城市环境景观美学价值相关研究理论的基础上,依据城市环境景观生态学理论,以城市环境景观内部美学分析为视角,对城市环境景观美学价值特征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探究了基于景观美学价值的城市环境景观规划方法。
关键词:城市;环境景观;美学价值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国人的生活水平随之提高,在整体城市环境不断完善的情况下,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规划建设情况愈加注重。在当前人们对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要求不断提高的大环境下,园林景观设计需满足人们的新要求并不断创新,诸多园林景观设计的新要求和创新均体现城市化建设的人文关怀。城市化建设中的园林景观设计建立在美学基础上更能体现整个城市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
1城市环境景观美学价值
城市环境景观美学涉及了多个学科。从美学角度进行分析,城市环境景观并不是由单一视觉感受组成的画面,而是以人的主观感为切入点,在融入思想、情感后,形成的完整的主客体结合的审美形象。而从生态学层面进行分析,城市环境景观美学提倡城市内部相关元素间稳态平衡状态。
2传统美学和园林设计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美学设计概念中,道家对于传统美学有其独树一帜的观点,儒家思想中的纲常思想也对传统美学进行解读。道家和儒家的传统思想在当代城市现代化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重视。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园林景观设计受到国外设计元素的影响,其中理学影响城市化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愈加得到重视。古代道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理念对中国的城市化建设产生影响,使人们在节食的过程中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人的生活感受。该种设计形式在追求理性化的同时注重人们的情感需求,使城市化景观设计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和个性化特点。儒家思想中过于强调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城市化建设中显示出尊卑有序的设计空间。因此我国古代的诸多城市景观设计忽略人们的使用需求和人们情感的依托,导致城市化建设中的景观设计无法在功能和心理上满足人们的需求
3城市环境景观美学价值与景观格局的关系
3.1城市环境景观美学是景观发展的理论基础
以往城市环境景观美学主要是由于社会需要而进行的对自然的模仿,为人们提供观赏、休息的场所,是传统城市景观设计的主要目的。而随着城市环境的不断恶化,城市环境景观设计演变为以景观美学设计、景观设计技巧为主的城市化环境景观设计。景观美学设计思想将城市风景与景观进行了有效结果,为城市环境景观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3.2城市环境景观是美学的主要体现
从生态功能层面进行分析,当代城市环境景观设计与艺术功能、使用功能具有一致性。根据城市使用功能的差异,其在生态功能、艺术功能、实用功能等方面也具有较大差别。而基于美学对城市环境景观进行的合理规划设计,也集中体现了城市环境景观的美学艺术价值、生态价值及实用价值。
4城市环境景观设计与规划路径
4.1生态文明引领园林景观
当前城市化的园林景观设计,其生态功能开始与艺术功能和使用功能相结合,设计师在对城市化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借鉴先进的设计理念,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和布局规划着重考虑城市的使用功能,在该条件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功能和艺术功能,由此实现生态功能、艺术功能和实用功能3者的完美结合。当前城市进行园林景观建设需要根据生态园林的相关理论,形成人、社会和自然3者之间的平衡和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生态学的相关理念,引导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搭配和栽培,根据植物的特性,使其在景观建设中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形成城市化建设中规律性较强的人工生态系统。
4.2城市环境景观美学表现特征
干扰性、历史性、人工管理、视觉尺度、自然型、连贯性、可辨识度、动态变化、复杂度是城市环境景观美学主要表现特征。其中干扰性主要指城市内部自然植被被干扰程度,其直接影响了城市环境景观生态服务功能及美学价值;历史性主要指城市环境景观文化底蕴,其与城市环境景观美学价值呈正相关;人工管理及视觉尺度主要是经人工干预后,协调城市环境景观内元素。拓展城市环境景观视觉尺度,可促使人们获得美好的视觉体验;自然性及连贯性主要指景观自然性及自然景观所占比重;而可辨识度、动态变化、复杂度则是根据不同城市环境景观特色,呈现的不同美学特征。
4.3城市环境景观美学价值评估
城市环境景观美学价值评估主要采取定量评价的方法,采用可获得的定量指标数据,表示城市环境景观美学价值。如以植被覆盖率为标准,可评测城市环境景观自然性;而用城市建筑密度及空间拥挤度指标,可评测城市环境景观开阔性;采用景观组分复杂性、建筑平均分维度,可探究城市环境景观多样性;采用城市体积优势度指标及自然与人工景观体积比例,可探究城市环境景观协调性及奇特性。
4.4城市环境景观美学设计与规划
首先,在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可在道路土层内部铺设石子。同时增加导水性能较好的塑料管的应用。如在混凝土铺设工作开展前,设置排水孔,可促使道路内水源有效循环,保证城市生态平衡。其次,在广场景观海绵体设计过程中,城市景观规划建设人员可采用硬质材料进行广场主体景观设计。随后进行多种形态的生态区域构造,以提高城市中心广场绿化率,促使城市环境景观生态美学价值有效提升。
再次,色彩景观是城市环境景观主要视觉现象,其除固有感性特点外,还可以通过空间参数、环境参数、形式参数、光线参数的变化,控制色彩美学价值。据此,在城市环境色彩景观规划过程中,城市环境景观规划人员可以根据城市规模。综合考虑街道、广场尺度,以个性鲜明、地域特征突出的主导色为依据,将城市划分为景观控制区、整体控制区、风貌控制区、引导方展区等不同区域。同时城市环境景观规划人员可依据邻色和谐或变色和谐原则,调整色彩明度、彩度变化。或者根据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灵活运用色彩景观控制模式,促使城市内部形成功能鲜明的特色区域。如某市在发展过程中,根据其内部自然水系丰富特点,依托自身山水格局,以内密外疏为原则,进行了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科研文教区等不同区域的划分。
最后,标志性精品建筑设计是城市环境景观美学的主要细节体现。因此,一方面,城市环境景观规划人员应扩大内部标志性建筑及雕塑的知名度及综合利用率。或者以综合性文化艺术中心建设的形式,将现代城市建设、历史文化古迹与自然景观进行有机融合。另一方面,城市环境景观规划人员可在保持城市基本风格的基础上,结合周边环境特色,进行城市景观小品建设。结合主体建筑规划,可有效呈现城市地方特色及当代文化气息。
此外,为充分发挥城市环境景观生态美学价值,城市环境景观规划人员应以街道绿化、居民区绿化为要点,依托区域内河湖水面、山地林地及公园资源,将近郊风景区、山地绿化纳入中心城市环境景观规划区域。同时选择具有本地特色的树种及花卉,逐步向近郊区辐射,促使绿化景观与周边建筑融合,提高城市环境绿化景观绿化效果,促使整体城市呈现出自然、和谐的视觉映像。
结语
当前城市化建设中的园林景观设计是一种科学的行为,同时也是一种体现城市文化的行为。当前城市化建设中的景观设计目的在于解决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达到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使人们能够舒适地生活且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参考文献:
[1]于冰沁,田舒,杨辉,等.新世纪美学运动与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美学的范式转向[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
[2]梁松.论传统美学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与实施[J].现代装饰(理论),2013(11).
论文作者:王琦1,何彦秋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城市论文; 美学论文; 环境景观论文; 城市环境论文; 景观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功能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