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校管理现代化的目标与思路初探_学校管理论文

我国学校管理现代化的目标与思路初探_学校管理论文

我国学校管理现代化目标和思路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校管理论文,思路论文,目标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学校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现代化是指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控制自然的能力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并由此引起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领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和进步,创造出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过程或状态。管理现代化就是把管理工作信息化和最优化。信息化包括计算机管理。最优化包括行为科学中的合理部分。换言之,管理现代化是以发展现代管理科学和管理工程为宗旨,以科学管理为基础,着重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方法、手段来研究和处理管理工作中的规律性问题,使管理工作更趋于完善。

学校管理是按照一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手段与方法,建立一定的制度,极大地发挥校内人、财、物等的作用,充分地利用校外各种有利条件,组织和领导学校全体成员,协调一致地、有效地实现预定工作目标的一种有程序的活动过程。因此学校管理现代化是指学校管理从传统迈向现代,适应社会发展对学校的高标准要求,使学校教育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同步。它要求学校管理者充分利用先进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对学校全面实施科学管理。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学校中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管理要素的高效组合,以最大幅度地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2 社会环境的变化与我国学校管理现状的矛盾

21世纪是人类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所处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强调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的重要性的知识经济,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也冲击着历史悠久的“工业社会”制约下的教育模式、教育理论、教育方法,乃至学校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新的变化与发展,呼唤着中小学学校管理的现代化。

近10年的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步伐之大、力度之强是前所未有的,从素质教育大讨论到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深化,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技术与方法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学生所接受。

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20世纪的90年代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计算机正以每年数以万计的增长量进入中小学校。数以千计的中小学校正在联接着国际互联网,从中分享着互联网络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和各种各样的服务,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使用着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软件:电子邮件、电子商务、文字处理、BBS、聊天室等等。也有更多的教师和家长关注着网络上各种各样的信息对学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随着学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人工管理方式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学校管理的需要。不论是有几十年甚至百多年深厚文化积淀的名校或是名不见经传的一般学校或薄弱学校,都面临着信息时代的新观念、新技术的巨大冲击。因此,如何寻求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以适应信息时代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实现学校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是每一个学校教育管理者和决策者都要做出明确回答的问题。

现代化学校管理,要求管理者要及时掌握大量教育教学的最新信息,进行有效的决策;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内部通讯和实现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借助信息技术与兄弟学校、家庭和社区进行交流;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减少管理的费用的支出等等。

然而,我国学校管理的现状比较注重管理的科学化,强调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对学校管理进行指导,或强调制定完善、严密的规章制度,强调对教师的控制、监督,强调“服从性”、“计划性”、“统一性”,强调定量评价。但我们也不难发现,教师的积极性并未随规章制度的完善而提高。其主要原因是忽视了人的因素。在学校管理实践中,除了理性、科学之外,还有大量的非理性因素在发挥作用。重机构、重权力、重章法而不重视人,是当前学校管理中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

在学校管理中,往往强调科学决策、从严管理,有的学校强化的“量化管理”,重形式的条文太多了,弄得教师没有心思研究教学,提高教育质量,而是诚惶诚恐地应对那张量化表,担心扣分。把很有创造性的教育工作变成为以分数定量的机械划分,教师的工作变成机械操作、统一指令,变成听话的“工具人”,这哪里还谈得上什么真正的创造呢?在管理中,我们不要用制度去限制人,而是要发挥制度去调动人的积极性。当然,在当前的学校管理中,也有不少学校强调“以人为本”,关心爱护教师,但往往还处于较低的层次上,或是形式上的“以人为本”,教师的潜能、积极性还远没发挥出来。

此外,在当前的学校管理中,强调科学管理,强调依法治校,这是改变管理的无序状态,提高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举措,但不少的学校管理者却把这当作学校管理的全部法宝,即是只重视学校管理中的理性因素,只相信严密的组织结构、周密的计划方案、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明确的责任分工,结果忘掉了人。将理性作为学校的全部本质属性,进而人为地漠视非理性及非理性教育,因而学校管理的效能也大打折扣。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学生变得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有“个性”,“自我实现”的倾向正在迅速扩展,因而也越来越难控制。学校教育和管理忽略了非理性及其教育、管理,在管理目的、过程、内容、方法等方面暴露了许多局限性。这种管理的现状显然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3 学校管理现代化的目标探讨

学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管理的对象是人——教职工和学生,但实际上,管理者关注的却只是学校近期目标的实现,忽视了人的存在和发展。反思学校管理目标的实施,教师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认可和理解了学校目标?扪心自问,我们确实把握不准。“认为组织的正式目标能够指导教师的行为和决策的设想是天真和不现实的”,的确,管理者在制定学校目标时要充分关注教师个体的需要和发展。“……关心个体的发展需要和生存问题,本质上就是在关心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而领导的能力、水平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他在多大程度上理解、改变和解决个体的需要和观念的问题。”从学校管理理论来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固然存在着哲学意义上的主客体关系,从管理的层次性来看,校长是一个学校管理系统的最高管理者,而教师也具有管理的责任,他们都具有管理他人、被管理和自我管理三种状态,教师具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重角色,具有较强的自主倾向性、能动的发展需要和发展目标,有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和充分体现个人价值的强烈愿望。作为教师的需要按其对象的性质来分可归纳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而教师的物质需要中,又常包含着丰富的精神内容。教师对知识、成就、创造、需求等需要强烈而迫切。作为最高管理者的校长在制定学校目标的时候,应该用心研究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的需求,关注每一个教师的需求,把这些需要同学校目标有机地结合,这也是一个管理者管理水平高低的体现。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对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和个人的自我完善尤为重要,为此,学校领导应把关注教师的成长,作为一个重要的学校目标。在学校管理中不仅学校领导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而且要把促进教师的终身学习作为重要的学校目标,促使教师的全面发展、自我完善成为可能,也使学校目标的真正实现成为可能。它将为学校积聚无价的财富。

4 我国学校管理现代化的思路探讨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学校管理现代化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但是如何才能实现我国学校管理现代化呢?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条学校管理现代化的思路,以期引起更多的争鸣:

4.1 以人为本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价值定位

以人为本的目标和任务在于“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而无论是知识、智力或智慧,还是能力或创造力、创新等等,其现实的能动载体都是主体人,从这种意义来说,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应是一种极具人性化的管理,人的因素必然会成为有效管理活动的核心因素。在这种学校管理下,学校系统呈现出一种积极的开放性与民主性,员工在追求自身价值与尊严的过程中共同营造出一种充满创新活力的多元氛围,学校管理可望趋近于实现“无为而治无不治”的管理最高境界。

学校管理的对象是教师,教师工作的特点是脑力劳动。劳动强度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并且对于创造性的脑力活动,其定额如何确定、进度如何控制,都成为管理者遇到的新问题。因此,学校管理应以“以人为本”为主,辅之以“以规章制度为本”。也就是说,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应把主要精力转移到着力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在管理中不能把人看成简单的管理对象,简单粗暴或放任偏袒都不能起到调动积极性的作用。应该怎样待人?马克思说:“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这是因为在人的身上同时集合着权利和义务,一个人有理由获得他人为自己提供的服务,也有理由从为他人服务中获得物质或内心的满足,享有权利意味着人是活动的服务对象,但同时一个人又必须为他人服务,为满足他人的需要而活动,所以又是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的。

4.2 创建开放民主体制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保障措施

历史上,人们对学校管理的开放与民主并非毫无争议,只是到了近现代社会,由于教育的普及和阶级的斗争,它才逐渐成为人们的某种共识。但学校管理的具体实践却不自觉地偏离了这一价值取向,在现实的管理实践中,“封闭式管理”与管理专制主义仍是大行其道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校管理的生存基础,学校管理的重点无疑要集中到对知识(包括信息)以及知识持有者人的管理上。对知识的管理必然要求学校管理过程具有积极的开放性。学校应加强同社会、社区、家庭之间的联系,树立起现代大教育管理观,形成一体化的学校管理体系。学校领导在制订学校工作目标时,一定要高度重视教职员工的有关意见和要求,要尽可能地把目标相关人员吸引到目标的制订活动中来。只有学校领导和教职员工同心协力、共同讨论和决定,目标才有可能发挥指引方向、规范行为的作用。教职员工参与目标的制订这一特点要求学校领导们必须牢牢确立“管理即是服务”的观点,从根本上摈弃“领导说了算”、“校长至上”的不良领导行为。

4.3 创新意识是学校管理现代化必不可少的观念

管理观念的创新则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必不可少一方面。它虽然只涉及管理者的思想意识,不涉及财物,但对学校管理现代化的影响力却最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正如英格尔斯所说:“再完善的现代化制度和管理方法,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传统人的手中变为废纸一堆。”这是因为,现代管理思想、管理观念既是学校管理者进行学校管理的指导思想,又是他们施行管理行为的行为指南。无论是以物的形式出现的现代技术装备,还是以规范、条文形式出现的组织制度,都要受管理者的管理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创新就是对旧有的不适应时代需要的东西加以否定。没有对被实践证明是背离社会发展的事物进行抛弃,就谈不上创新。同时,否定旧事物和错误的东西,还要有善于创造新事物的智慧和魄力。学校管理要在创新性的思路下展开各项工作。首先,学校管理需要在全体员工中间形成一种勇于开拓创新的观念,能有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激情和愿望,只有在这种积极的精神状态作用下,学校管理才会充满创新的气息。其次,学校管理创新的形成首先需要观念的创新。人们的特定行为总是在一定观念作用下发生的,创新行为同样始于创新的观念。最后,学校管理需要观念的指导,但更需要把观念转变为实际的行动。管理追求的目标最终也只能在具体的、对象性的、情境性的管理实践中实现。

5 结语

目前,学校管理现代化仍有许多具体的、未知的新内容要进行认真研究、实践和总结。尤其学校管理者的管理观念作为思想、意识的东西,在人们的头脑中一旦形成,就必然打下深深的烙印。因此,要求它一朝一夕,或者一步就完成现代化的转变是不可能的。它确实需要一个认识、理解和变化的过程。但被动地等待只会是落后和被淘汰,我们学校管理者只有只争朝夕,迎头赶上,迅速地、自觉地完成向管理观念现代化的转变,才能实现高效益的学校管理,才能在即将到来的激烈教育竞争中赢得主动权,赢得新的发展机遇。

标签:;  ;  ;  ;  ;  

我国学校管理现代化的目标与思路初探_学校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