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人民医院普外科;云南文山州663300)
【摘要】目的: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应用体会、优势、注意事项进行综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期间普外科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类型分为腔镜组(43例)与开腹组(43例),其中腔镜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开腹组患者则实施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手术过程、预后效果与手术注意事项进行综合探讨。结果:腔镜组患者预后效果均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组(P<0.05),但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手术过程中胆囊三角的处理过程须仔细以免损伤胆总管。结论: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能够有效降低手术造成的损伤,提高恢复效率及预后效果,但手术难度较大,若合并脓性病变、囊壁坏死、胆囊穿孔时须酌情考虑术式。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2-0238-02
急性胆囊炎是一类由病原菌感染、结石梗阻胆管阻塞导致的胆囊炎性病变,以右上腹绞痛、发热为主要症状,是继急性阑尾炎外科诊疗中最为常见的急腹症类型,体格检查时可见右腹部触痛[1],胆管阻塞多由胆囊结石导致,因而急性胆囊炎患者大多合并胆囊结石,临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2]。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其在临床各科室的应用逐渐广泛,我院近年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应用也逐渐增多,现结合临床部分病例就急性胆囊炎实施腔镜治疗的体会与优势进行探讨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期间普外科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男37例,女49例,年龄36~80岁,平均(57.93±6.20)岁。纳入标准:均符合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者;无腹部手术史者;发病48h-120h者;认知水平正常者。排除标准:近期内反复发作,反复发热处于亚急性期者;手术或麻醉不耐受者。根据患者手术类型分为腔镜组(43例)与开腹组(43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术前完善手术相关检查,做好备皮与胃肠道准备,给予抗生素静脉给药预防新发感染、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
1.2.1、开腹组:给予全麻,术中取仰卧位,于右上腹腹直肌下或沿肋缘6~8cm切口,逐层切开直至腹腔,保护脏器的同时用S拉钩牵引,暴露胆囊,对腹腔情况进行探查的同时对胆囊情况及毗邻组织进行检查,卵圆钳将胆囊颈部提起,游离胆囊管与胆囊动脉并给予结扎,胆囊管距胆总管5mm处离断,合并胆囊结石者清除结石,顺逆结合切除胆囊,合并渗液者用负压吸引器吸取并用无菌纱布拭尽,电凝刀止血,按需留置引流管后逐层缝合关闭腹腔并无菌包扎。
1.2.2、腔镜组:给予气管插管全麻,术中取头高足低位,于脐下作一10mm切口作为观察孔,先置入气腹针建立CO2气腹,保持压力在11~13mmHg左右,置入腹腔镜对腹腔情况进行探查,观察胆囊情况,剑突下三横指作10mm左右切口为主操作孔、右侧腋前线肋缘下20mm作一5mm切口为副操作孔,分别置入相关器械,若胆囊明显肿大,可切开胆囊进行减压,电凝钩(热分离)与吸引器(冷分离)相结合游离胆囊三角,辨明三管(胆囊管、胆总管、肝总管)关系后分出胆囊管及动脉,近端夹闭后离断,顺逆结合行胆囊切除后于主操作孔取出,用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冲洗并吸尽,退出手术器械并对切口行缝合包扎。术毕按需留置引流管。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给予积极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手术及预后情况进行评定,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离床时间、术后治疗时长等。
1.4、统计学方法
结果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及预后情况比较: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开腹组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离床时间及术后治疗时长均显著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及预后情况比较()
2.2、腹腔镜手术过程注意事项:腹腔镜手术过程中易因解剖结构不清晰影响胆囊管、动脉等的分离,胆囊三角的处理过程须仔细以免损伤胆总管,造成活动性出血,一旦出现出血情况,须明确出血部位并给予电凝止血,腹腔镜各类器械均极为精细,因而操作难度较大,施术者须在不断的手术实践中累积经验,提高腹腔镜手术技术。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是发病率较高的急腹症之一,患者表现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疼痛可向毗邻区域如肩部、腰部、背部等区域放射,因本病多由胆囊结石或病原菌侵袭导致,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呕吐等症状[3]。开放手术与微创手术均为现今临床治疗本病的主要术式,常规开放手术术野清晰,但因其切口较大,对腹部其他器官的损害较大,且术后恢复期较长。而腔镜手术切口较小,手术造成的二次损害较小,术后恢复期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胆囊切除术的金标准,既往由于担心三角区粘连等问题因而成为腹腔镜手术的禁忌症,但随着腔镜技术的积累,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手术指征已逐渐放宽。在炎症早期,特别是72小时以内,由于渗出使胆囊床间隙增大,类似于人为注水在胆囊床,故其手术难度并没有明显增加,若有坏死组织,用吸引器吸出后在气腹压增大空间的情况下更利于辨认相关结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腔镜组患者手术用时与开腹组相当,但术中出血量、术后离床及术后治疗时间均显著小于开腹组(P<0.05),肯定了腔镜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微创、恢复快、损伤小等优势。但腹腔镜手术各类器械均极为精细,手术难度较大,加之部分患者胆囊三角区域解剖结构不清晰,易损伤胆管,对施术者的操作水平提出来极高的要求。而部分急性胆囊炎患者发病时间较长或病情严重,出现化脓性炎性改变、囊壁坏死、胆囊穿孔时,实施腔镜手术的难度会进一步增大,在此情况下须酌情考虑中转开腹手术。
综上,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是一类创伤小、恢复快、患者承受痛苦小的治疗术式,在临床诊疗中须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后选择,掌握恰当的手术时机及适应性,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夏三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2018,11(90): 142-143.
[2]李殿启,李健,赵晓光,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肥胖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安徽医药,2018,22(11):2159-2162.
[3]杨群,张将,岑小杰,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7,23(30):36-38.
论文作者:刘权应,郑礼皓,杨顺金,李正友,郑礼皓,熊文贤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胆囊论文; 手术论文; 胆囊炎论文; 患者论文; 腹腔镜论文; 术后论文; 切口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