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己的论文,独立思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关于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的思想贯穿在他的全部思想理论和实践活动中,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这样说,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思想的胜利。重视探讨邓小平坚持这一思想的原因、原则,对于人们掌握邓小平理论,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谋事水平和工作成效,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意义重大。
革命和建设为什么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必须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呢?
“走自己的路”,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有其特殊的不同于其它事物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矛盾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不同,不同质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才能正确解决。这就要求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立足于客观世界,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所以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说的做的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只有这样做了,才有可能正确地或者比较正确地解决问题……如果我们不这样做,那我们就一定什么问题也不可能解决,或者不可能正确地解决。”〔1 〕可见,世界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没有到处套用的“模式”与万古不变的教条。
“走自己的路”,是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吃了苦头得到的认识成果。邓小平同志在同外宾的多次谈话中,回顾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用自身正面的,特别是反面的经验说明,无论革命还是建设,只能走自己的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2〕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王明等人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的经验神圣化。其结果是白区损失100%,苏区损失95%。与此相反, 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在农村建立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出现了从1958年到1978年的二十年停滞徘徊局面,最根本的一个原因也是没有立足于中国实际,如搬用过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作绝对化的理解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着眼自身特点,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努力开辟一条适合自己的新的道路。实践证明,这条路子走对了。
邓小平同志不但从理论上实践上说明了为什么要“走自己的路”,也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如何“走自己的路”,即“走自己的路”必须遵循的原则要求。
一、“走自己的路”需要搞清本国实际。正确认识国情,是考虑和解决中国问题的首要出发点,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走自己路的基本前提。不能正确认识国情,就不可能找到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因为任何革命和建设都不是抽象的,都只能进行于一定国家的特定范围和历史发展阶段,都不能不面临一定的国内国际环境。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进行的,我们面对的情况,既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也同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有很大不同。所以邓小平说:“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3 〕这样,走自己的路也就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那么我们的国情是什么呢?邓小平精辟地概括为“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为我们党提出的路线、方针、政策,如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所以,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还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具体政策上,实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等。它们正是立足于国情、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因而“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
二、“走自己的路”需要学习马列主义。走自己的路,是否意味着可以离经叛道、抛弃马克思主义呢?绝对不能。邓小平同志说:“我是个马克思主义者。我一直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4 〕“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5〕为什么丢不得? 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是指导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革命建设胜利的思想武器。邓小平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6〕我们党的全部历史证明, 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就是盲目的实践,而盲目的实践只会使革命招致失败。我们党过去之所以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在全国范围内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因为坚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中也遭受过挫折和失败,而这些挫折和失败,从根本上说,也是由于理论上的准备不足。但是,必须懂得,我们所需要的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三、“走自己的路”需要依靠人民群众。邓小平同志的群众观点是非常牢固的、可贵的。尽管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中国人民的卓越领导人,然而,他却说:“我个人做了一点事,但不能说都是我发明的。其实很多事是别人发明的,群众发明的,我只不过把它们概括起来,提出了方针政策。”〔7 〕如“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8〕对此, 他曾用毛泽东同志的话说:“任何英雄豪杰,他的思想、意见、计划、办法,只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其原料或半成品只能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中。”〔9〕的确,离开了人民群众,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实践, 正确的思想将不能产生。
四、“走自己的路”需要吸收国际经验。1957年邓小平在《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一文中指出,我们要“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经验。”“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10〕“为什么要吸收国际经验呢?归纳起来大致有三个原因:一是“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11〕二是“我们是在一个贫穷的大国里进行改革的,这在世界上没有先例。我们搞建设有三十九年,有了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但是光凭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还解决不了问题。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开放。开放不仅是发展国际间的交往,而且要吸收国际的经验。”〔12〕三是“社会主义要赢得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3〕
五、“走自己的路”需要进行认真试验。试验实际上就是“集中力量,创造典型,积累经验,然后普及。”〔14〕这是实现从理论到实践飞跃的必经阶段,是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表现。深圳经济特区的做法是成功的,然而在1985年邓小平却说:“深圳经济特区是个试验,路子走得是否对,还要看一看。”〔15〕这说明只有经过了试验才知道对错,也只有在试验中被证明是对的,才能推广。如邓小平同志在回顾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时谈到的:“我们最大的试验是经济体制的改革,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农村见了成效,我们才有勇气进行城市的改革。”〔16〕既然是试验,就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邓小平同志要求,对待试验“要克服一个怕字,要有勇气。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试第一个就要准备失败,失败也不要紧。”〔17〕“搞成功是我们的愿望,不成功是一个经验嘛。”〔18〕他还联系深圳的建设经验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象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没那么回事,我就从来没有那么认为。”〔19〕
六、“走自己的路”需要坚持正确方向。“走自己的路”不是随心所欲,不能乱搞一气,必须坚持正确方向。从国家宏观上说,这个方向就是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在谈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时说:“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20〕
他说:“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但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我们现在讲的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下开展的。”〔21〕我们采取的所有开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总的目的就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总而言之,走自己的路,不是走别的什么路,而是走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注释:
〔1〕〔6〕〔9〕〔11〕《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13、115、117、128页。
〔2〕〔3〕〔4〕〔5〕〔7〕〔8〕〔10〕〔12〕〔13〕〔15〕〔16〕〔17〕〔18〕〔19〕〔20〕〔21〕《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173、369、272、382、3、266、373、130、367、130、372、370、138页。
〔14〕《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1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