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霸权主义历史轨迹追踪——兼论兴邦遏霸,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霸权主义论文,美国论文,轨迹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正当人们欢天喜地地准备迎接第三个千年来临的时候,正当科学家们全力以赴研究如何防止电脑系统中的“千年虫”的时候,惨绝人寰的科索沃战争爆发了,一个比电脑“千年虫”更为可怕的“千年虫”——以美国以首的北约,打着“人道主义”的幌子,发动了对国土比它们小150倍、经济实力比它们小700倍、军事实力比它们小137 倍的小小的南斯拉夫的侵略战争。南斯拉夫人民辛勤耕耘了半个世纪,消除了德国法西斯造成的创伤的美丽的国土,被炸得满目疮痍,人员伤亡惨重, 100余万人背井离乡。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罪恶的炸弹又落到了中国驻南使馆,造成我使馆人员的严重伤亡和馆舍的毁坏。善良的人们在痛苦,在流泪,在愤怒,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无疑这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精心策划的阴谋,其目标不仅仅是针对南斯拉夫人民的,为一个小小的科索沃大可不必如此大动干戈。这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妄图在整个世界推行他们的霸权主义政策战略的一部分,隐藏在科索沃战争背后的是政治的对抗,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抗。有鉴如此,追索一下美国霸权主义的历史轨迹,认清其庐山真面目,对于我们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什么是霸权主义
为了方便本文的论述,我们首先必须对霸权主义做一诠释。霸权主义一词源于古希腊,本意指个别大城邦对其它城邦的支配和控制,后来演变成为指称某些国家凭借实力,蹂躏、干涉别国的主权和独立,以谋取主宰世界(或地区)事务的权利的主张、政策和行动。
判别某个国家是否为霸权主义,不能以其领土面积大小、人口的多少、兵力的强弱而论,主要看其对外政策。大国不一定都搞霸权主义,小国也不一定不搞霸权主义。今日之霸权主义是一个全球性的跨洋跨国家系统。
近代霸权主义始于“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美洲大陆的发现,以及环球航行的成功,为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葡萄牙是欧洲第一个向海外扩张的国家,它最先独占了对非洲的殖民掠夺。16世纪中叶,西班牙几乎囊括了中南美洲。继之,荷兰、比利时、英国、法国,开始了对亚洲、非洲、美洲的掠夺。在近现代史上,有霸权主义劣迹的国家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比利时、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沙皇俄国以及亚洲的日本、北美洲的美国。美国是当代世界霸权主义国家的领头狼。
“要成为一个大国(大国就是一个能保卫自己并可对付任何国家的强国),必须有可使国家欣欣向荣的经济基础”(注:〔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第652~653、235、285、438、331~332、408、 405、399、245~246页。)。“对于一个一流强国来说, 要进行战争或非常可能进行战争,就必须使自己成为一个工业生产大国”(注:〔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第652~653、235、285、438、331~332 、408、405、399、245~246页。)。西方国家在将近500年的历史里,成为世界的支配力量,欧洲成为“世界中心”达400年之久(唯1945 年—1991年,有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与之抗衡,但经济力量远不如前者),其基础就是依赖其用各种手段获得的强大的经济力量。世界原本是平衡的,只是由于各种因素,如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社会制度等关系,使有的民族、国家开发得早些、快些,而有的民族、国家则开发得迟些、慢些,从而形成了政治上、经济上先进与落后、富裕与贫穷差别。欧洲大国倚仗其先行一步的社会变革所创造的财富力量,向后进国家和地区扩张自己的势力,倾销自己过剩的商品,掠夺贫弱国家和地区的资源。所谓霸权主义就是这样(在世界不平衡状态下)形成的。霸权主义本身就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产物。
二、扩展门庭,完成西半球霸业
美国原是英国的殖民地,1776年美利坚民族开始反抗英国殖民主义者的独立战争,经过几年浴血奋战,于1783年取得独立。
美国从英国殖民主义者统治下独立出来后,为满足资产阶级扩大市场和奴隶主扩大种植园的要求,在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后不久,美国政府就违背自己信誓旦旦制订的“天赋人权”宣言,迫不及待地、迅速地走上了大规模扩张领土的道路。美国扩张领土的手段多种多样,有在威逼之下的“购买”,有在颠覆之后的吞并,也有公开的战争掠夺。无须在此详述美国掠夺每一块土地的过程,我只须把美国扩张的州的名称写下来,读者从这些名词的内涵就一目了然,这些土地美国是从谁的手里夺来的。请看:“路易斯安那地区(法属)”、“佛罗里达(西属)”、“德克萨斯(墨属)”、“加利弗尼亚·新墨西哥割让地”、“加兹登(墨属)”、“阿拉斯加(俄属)”、“巴拿马运河区”、“夏威夷(兼并独立国家)”、“菲律宾(西属)”、“波多黎各(西属)”、“关岛(西属)”等。美国独立时领土包括13个洲,面积95万平方公里,为当今936万平方公里国土的1/10。十分清楚,美国90%的领土,一是从邻国墨西哥那里倚强欺弱抢来的,一是强盗同强盗相斗争来的,一是从当时被内乱搞得焦头烂额的沙俄手里廉价买来的(阿拉斯加面积150多万平方公里,价720万美元,平均每亩2美分)。 美国获得土地的手段之高明和付出代价之低廉没有一个霸权主义国家能与之相比。
美国在完成了北美领土扩张之后,继之打起“门罗主义”、“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门户开放”等旗号,把触角伸到拉丁美洲和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在亚洲主要参与欧洲霸权主义者对中国的分割,如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镇压中国义和团运动,从庚子赔款中攫取3290万两白银,在中国攫取了许多特权。
据有关资料,美国在一个多世纪里,在西半球国家进行赤裸裸的干涉,推翻原有政府,建立亲美政权,把奴役性条件强加给西半球国家人民。美国曾用武力进攻墨西哥14次,古巴13次,巴拿马11次,尼加拉瓜10次,多米尼加9次,哥伦比亚和洪都拉斯各7次,海地5次,波多黎各3次,危地马拉2次,格林拉达3次。
必须指出,到19世纪80年代,美国的势力主要还是局限在美洲,还称不上洲际霸权主义。这里有一个重要事实证明美国在1892年之前还不是作为一级国家参加国际舞台活动。1884—1885年冬,世界各大国在柏林举行会议,以图就西非和刚果的边界、贸易、航海以及在非洲实行有效占领(划分势力范围)的原则更广泛地达成协议。美国虽然出席了这次会议,但与它有关的只是贸易和航海问题,非洲的占领问题与它无关,而且直到1892年,欧洲诸国才把其驻华盛顿的外交代表的级别从公使升格为大使(这是一级国家的标志)(注:〔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第652~653、235、285、438、331~332、408、405、399、 245~246页。)。显然当时的世界中心是在西欧而不是在美国。
美国在二战前,之所以还没有在全世界各个角落横行,这决不是美国资产阶级知足常乐,以称霸西半球为满足。其实“……几乎没有一个美国人认为,美国的国界会永远不变……”(注:〔美〕J·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439页。), 它只要认准了它想要的土地、财富,他就会说:“喂,让路,给青年美国这个初生牛犊让路,它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土地。”(注:〔美〕J·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441页。 )二战前美国之所以暂待西半球,乃时机未到也。
二战后,德、意、日已彻底垮台,英、法也落得个筋疲力竭,穷困潦倒,而此时的美国却春风得意,稳稳地填补了这些老牌帝国因衰败而撤出留下的真空。它再也不把自己局限在西半球,而是把它的触角伸到了它所能伸到的任何地方。最典型的是50年代初的朝鲜战争、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的越南战争。但这二次战争,却使美国失去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形象,不但没有捞到任何好处,反而在道义上、美国人的生命财产上都蒙受了巨大的耻辱、损失,甚至使美国国内一时民气大伤、经济不振,在世界人民面前丢尽了脸。
美国霸权主义横行霸道,自有它的“道理”。早在1845年,纽约一位杂志主编热忱洋溢地写道:美国“向外扩张,占领整个大陆是显然天命;这一大陆,上帝已赐给了我们,让我们来把托付给我们的对自由和联邦自治进行的伟大实验加以发展。”(注:〔美〕J·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441页。 )这一“显然天命”很快就为美国新闻界和政治家接了过去,成为在他们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进行扩张的合理化理论。在美国上层统治者看来,他们文化优越,他们进行征服只是为了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而且是为人类不能控制的某些力量所驱使。既然如此,几百万印第安人被残杀,黑人被奴役,显然是“天命”,是“合理”的。今天,美国到处标榜的“民主”、“自由”、“人权”、“人道主义”就是150多年前“显然天命”的翻版, 就是要把上帝托付给美国的“显然天命”扩展到全世界,谁要是敢于逆美国“民主”“自由”“人权”“人道主义”的“显然天命”而动,谁就只有吃美国的炸弹的命运。
三、发展经济,壮大称霸基础
美国原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早在17世纪上半叶就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40年代完成了产业革命。这就是说,美国社会经济受宗主国影响,一开始就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从来就不存在封建的生产关系。因此,美国从一开始就有了统一的市场,交通运输、邮政、电报系统已相当完备,中心城市已形成,文化教育迅速发展,许多大学相继建立。这是美国一建国即赖以进行领土扩张的物质基础。
19世纪中叶美国的领土扩张基本完成,这就为美国的经济发展、称霸世界提供了充足的条件: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资源,高素质的人口(美国在1861年已有各类型高等学校800所)。
美国从内战结束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异常迅速,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几乎全面跃进。
农业方面:1860年—1914年,耕地面积从4.1亿英亩扩大到9.1亿英亩,农场数目从200万家发展到1910年的600万家。机械化程度首屈一指。1860—1913年,小麦产量由471 万吨提高到2042 万吨, 玉米产量从2130万吨增加到5772万吨,棉花产量从83万吨上升到306万吨。 小麦的1/3、棉花的2/3用于出口,玉米主要用作牲口饲料(注:彭树智等:《世界近代史教程》,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93页。)。
美国交通运输业:1860—1913 年, 船舶总吨位从485 万吨发展到715万吨,铁路线总长从4.9万公里增加到40.1万公里,平均每年修筑铁路6600公里(我国铁路用了100年才建成现在的5万多公里, 为美国的1/8)(注:彭树智等:《世界近代史教程》,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 年12月版,第93页。)。
美国的工业:1860—191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从不足20亿美元猛增到249.2亿美元,美国工业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在19世纪80 年代初就已与英国平分秋色,取代英国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工厂”。到1890年已超过英国而居首位,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1%。1913年,所占比重进一步增长到38%,超过了德(16%)、英(14%)、法(6%)、 日(1%)四国的总和(注:彭树智等:《世界近代史教程》, 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第93页。)。
请注意:美、德、英、法、日五国工业总产量的总数为75%,余下的25%分到俄国的是多少?分到中国的是多少?不用说,分到中国名下的肯定在小数点的后两位,分到俄国(已成为世界一霸)名下的份额是多少,我手头无数字,但我可以举这样二个数字,大概可以估算出沙俄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的比例。1913年俄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到德国的1/4,不及英国的1/6(注:〔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 第652~653、235、285、438、331~332、408、405、399、245~246页。)。
美国凭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避开了1914—1918年、1939—1945年两次世界大战的战祸,欧洲几个大国因战争而衰落,美国却因此而得福,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由于罗斯福的“新政”与二战的刺激,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从1939年的910亿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2136亿美元, 农业生产摆脱了长期的生产过剩危机,农产品由过去的长期积压转为供不应求,农业纯收入从1940年的23亿美元增加到94.58亿美元, 农场主偿还了几十亿美元的债务,还积蓄了大约100亿美元, 普通美国人每周平均收入几乎增长了1倍,工资从24.2美元增至44.39美元。到1945年二战结束时,持有公债的人达8500万人,在银行储蓄存款达1304亿美元(注:刘绪贻、杨生茂:《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 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362~363、291、361、335页。)。 美国的黄金储备为220亿美元,占世界总量330亿美元的2/3(注:〔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第652~653、235、285、438、331~332、408、405、399、245~246页。)。 美国《时代》周刊因此而大肆宣扬说:美国骤然富起来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最著名的新闻广播评论员爱德华·R ·墨罗评论说:这次战争开始以来,生活水平还能提高的,只有我们这个国家;整个欧洲都已弄得筋疲力竭,而我们却没有(注:刘绪贻、杨生茂:《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362~363、291、361、335页。)。
美国在二战中捞足了政治资本,它以世界反法西斯的主力屹立在世人面前;捞足了经济资本,它踏着几千万人的尸骨骤然成为世界首富;捞足了科技资本,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制造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发展了雷达和航空航天技术。美国这时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科技上均堪称举世无匹,从此摆脱了长达几十年的舒舒服服的“孤立主义”的羁绊,一跃而为颐指气使、唯我独大、唯我独尊的世界霸王。
四、韬光养晦,终成世界霸主
这里有必要多讲几句,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投机家,惯于隔岸观火,坐收渔利。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的美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的美国,扮演的就是大奸商、大投机家的角色。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开始没有参加两大军事集团,假中立以乘大战机会与双方大做军火生意,赚取利润。因为双方战争订货“刺激起来的生产能力……是无可匹敌的。……它可以使百艘的商船下水……它能够在3 个月这样惊人的短时间里建造出多艘驱逐舰。”(注:〔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 第652~653、235、285、438、331~332、408、405、399、245~246页。)1917年初,一战形势发生变化,美国以德国(同盟国)击沉几艘美国商船为藉口对德宣战,从“中立”站到了协约国一边,以便在战后捞取政治上、经济上的油水。战争期间美国供给协约国各种物资价值105 亿美元,贷款100亿美元, 最后以胜利者的姿态坐在谈判桌上分享胜利果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的美国也是如此。在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节节进逼的岁月里,它从来就不是鲜明地站在中国人民一边,在中日之间扮演“老好人”的角色,并且从物资上支持日本对华的战争行为。仅1936年1年,美国运日军需品价值就达1500万美元(注:刘绪贻、 杨生茂:《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362~363、291、 361、335页。)。在欧洲,它也明里暗里怂恿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行径,妄图把“条顿的剑”引向东方,消灭苏联。是在日本、德国相继侵犯美国的利益后,它才加入反击德、意、日法西斯战争的行列。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的表演看,说它是踏着千万人的尸骨登上西方世界领袖的宝座决非夸大其词。
无论是一战,无论是二战,美国开始时总是以“中立”的姿态游离于当事国之外,一旦形势对它有利,它就乘隙而入,除了自私自利大发战争财之外,其中还有更重要的政治目标。我们知道,一战末期,俄国内先是发生了二月革命,接着发生了十月革命,这对资本主义世界无异于是丧钟。因此,美国急于以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出现在欧洲,做为“遏制”共产主义的力量存在。 事实完全是这样发展的, 美国参加了1918年至1922年干涉年轻的苏维埃政权的战争。苏联红色政权并没有被扼杀在摇篮里。美国对苏联又采取不承认主义,一直到30年代初期美国才正式向苏联派驻外交机构。当日本帝国主义重兵压我东北(这是苏联的东邻),当德国希特勒党徒凶相日益显露,美国都是采取怂恿态度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美国想借日德之手东西合击,一举消灭苏联。
然而二战的结果完全出乎美国的预料。苏联人民以顽强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仅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其国力得到了空前的加强。苏联1937年的保卫国家的战争潜力为世界第三位(注:〔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第652~653、235、285、438、331~332、408、405、 399、245~246页。),1938年的制造业占世界总产量的17.6%, 仅次于美国的28.7%(注:〔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第652~653、235、285、438、331~332、408、405、339、245~246页。),1939年的飞机产量为10382 架(注:〔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第 652~653、235、285、438、331~332、408、405、399、245~246页。),居世界第一位。因之,苏联在二战中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因二战的血与火的考验变得更加强大。而且世界也因此而诞生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对抗的社会主义阵营。这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始料不及的。
当然人们也许会说,苏联的胜利全赖美国这个“世界兵工厂”的后勤供应。从1940年7月1日至1945年7月31日,美国总共生产了86338辆坦克,160000辆装甲车,240万辆军用载重汽车, 297000 架飞机……, 64500艘登陆艇,数千艘军舰和52000万吨商船,其中一半是用于盟国,其中苏联用了不少(注:刘绪贻、杨生茂:《富兰克林·D ·罗斯福时代1929—1945》,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版,第362~363、291、361、335页。)。美国战时援苏总额大概在100亿美元左右(注:刘绪贻、杨生茂:《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人民出版社1994 年12月版,第362~363、291、361、335页。)。要不, 美国为何能得一个二战期间“民主国家伟大兵工厂”的美称呢?这的确是事实。但君一定知道,1941年6月 22 日, 德国在横扫西欧后发起了对苏联的进攻,1941年12月8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针对美国的珍珠港事件。 在德日如此猖狂的情况下,洞若观火的美国政府知道如此下去,自身已难保,说不定不要多久,战火将烧到美国本土。此时美国的生存意识压倒了意识形态意识,同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代表苏联的对抗让位于同企图消灭其它种族,由“优秀”的日耳曼民族统治世界的德国法西斯的对抗、同企图将“大东亚共荣圈”扩大到美洲的日本的对抗。何去何从,美国前途攸关。在这样的紧要关头美国才被迫走上联苏抗德意日的道路。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天下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美苏的关系就是如此。原想借德日之手解决苏联,结果被迫联苏,借苏联强大的力量消灭自己的燃眉之急。苏联不但第二次在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下生存了下来,而且比过去更加强大,比欧洲任何一国都强大,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不可逾越的障碍。于是苏联第二次成了美国的头号敌人。
美国凭借二战后膨胀起来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填补了老牌帝国主义没落、撤走后留下的真空,利用美元与大棒,网罗仆从、签订条约,建立军事基地,派驻军队,建立旨在消灭苏联和中国的包围圈,同时到处干涉世界各地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它在德国、日本投降书墨迹未干就迫不及待地重新扶植它们,武装它们(特别是把日本战犯岸信介扶上台),把昔日的敌人重新拉上反苏反共的战车(结成各种军事同盟),使日、德在不到15年的时间内,经济就复兴起来,军力质量更是超过战前水平。日本的“自卫队员”又出现在“维和”队列中,德国的飞机又在吃过败仗的南斯拉夫进行轰炸。美国在世界上为所欲为的野心终于如愿以偿,它的霸权主义已登峰造极!世界时局简直被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言中:1999,不战而胜!其实未到1999,1989—1991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尽管社会主义并没有也不可能被战胜更不会被消灭,但在现实力量上,资本主义又一次从低谷爬上了峰巅,而社会主义运动跌入了低谷。
五、几点结论
1.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强大是霸权主义形成的前提,同理,也是遏霸的前提。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才能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军事技术在现代战争中越来越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因而使得武装部队越来越依赖于其国家的生产力。没有一个欣欣向荣的强大的工业基础,尤其更为重要的是,没有一支大规模的、先进的国家可以动员起来的以便与新武器发展同步的科技队伍,要在战争中取胜简直是不可能的。而这就要发展教育。教育是科技之本,教育是经济发展之本,教育是强军之本,因而教育是立国、强国之本。一个虽然有众多人口但又文盲充斥的国家在世界上是无足轻重的。取得成功的国家将是那些拥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又有高文化素质人口的国家。我们必须正视,近300年来, 世界主要发明都源自英国、德国、比利时、法国、美国、俄国,而没有一件是东方国家发明的。西方国家的发明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文化教育的基础上的。在一定意义上,是教育衍生了西方的财富。同时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将近500年的历史,是欧洲人的历史,美国人的历史。 有人说是欧美人刷新了近代文明,我以为此话不过份。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把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无疑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这事件可同英国18世纪的产业革命相比。它意味着中国迈开了走向现代化的步伐。
2.经济繁荣的前提是国家必须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实施有效的社会变革,实现国家的统一。我们看到,欧洲近代文明正是在进行了比较彻底的社会革命后取得的,能不能够说,没有英国而后是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就不会有欧洲的近代文明。我们同样可以说,没有国家的统一,也就没有国家的繁荣,俄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都是在结束了“诸侯”分裂之后实现国家统一,进行一系列社会改革后,才迅速走上繁荣的。社会革命是经济革命的产婆,国家统一、民族和睦,是经济振兴的基础。500年前中国和欧洲诸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当西方积极地进行社会变革,用中国人发明的罗盘引导航海、向海外扩张、弥求财富、发现新世界时,中国当局却把郑和航海的伟大创举“封存”起来,竟至不准造能航行海上的具有两桅杆的大船,一句话,不准中国人探求未知,中国人被禁锢在具有“悠久”文明的中央王国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从上至下,从下至上地,重复着一个皇帝的律令,没有吐故,没有纳新,中国能不落后,能不挨打吗?当中国人从中央王国里醒来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从这个意义上讲, 中国20年前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是世界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因为东方睡狮在世界上拥有巨大的潜在力量,它的能量一旦得到充分释放,就将深深地影响世界的历史进程。中国必须坚持改革,而且要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在改革和开放问题上,过多的左顾右盼,是没有必要的,俄国的教训要吸取,我国19世纪下半叶改革派与顽固派斗争的教训更要吸取。
3.美国霸权主义的形成、发展、膨胀至今天这个样子,自然有其内部原因,因为内因是变化的依据。美国自身的许多优越条件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与之相比的。但也不能否认外力作用,即世界大环境对它的推进作用,如外部世界的纷争就是霸权主义乘隙而入,壮大自己的滋补剂。窃以为,推动美国霸权主义恶性膨胀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现今的俄罗斯失去了与它抗衡的力量。总之,我们只要冷静地分析就不难发现,20世纪下半叶,是社会主义国家内部自己毁了自己(当然这里有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因素)。社会主义国家的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我们必须认真永远记取,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同时,不是根据意识形态的区分而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包括发展同俄罗斯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这对于遏制美国的霸权主义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现在世界政治力量正在进行重新组合,阵线并不是十分明朗。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战略目标是十分清楚的。美国的战略目标从来就未改变过。这也是美国赖以生存、发展的精明之处。美国的战略目标是什么?就是要建立一个符合美国利益的以美国为领导的单极世界。这个单极世界从价值观上讲,是资产阶级的,决不是它所标榜的超阶级的“人权”、“民主”、“人道主义”。它的主要指向就是中国和俄罗斯,但重中之重是中国。中国是唯一坚持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堡垒。中国这么大,中国也有了相当的物质基础,要消灭它不容易。从战略上讲,采取迂回战略,从战术上讲,胡萝卜加大棒。在亚洲同日本结成军事同盟,把日本列岛、中国的台湾省、菲律宾群岛作为从东出击中国的不沉的航空母舰;在西线扫除南斯拉夫这个睡在西欧腹地的异类(共产主义类型国家),然后将前苏联集团中的大小成员拉入北约,最后迫使俄罗斯也与北约结伴(当然,俄罗斯未必就没有自己当大哥的算盘,而甘当美国的小弟弟),这样中国的北部疆界也就成为与北约接近的疆界;在西南线,控制从土耳其、伊拉克到印度洋、南太平洋的广大区域(美国走的是当年希特勒企图在印度与日本会师的老路);再就是设法离间我国与东南亚、西南亚国家及非洲、拉丁美洲国家的关系,孤立中国和在中国制造内乱。遏制中国,直到把中国踩在脚下,把社会主义中国从世界政治地图中抹掉,这是美国的既定方针。可以预见中美交锋,无论是文的还是武的,导火线是台湾、西藏、新疆,也可能在朝鲜半岛。在策略上,估计是以武力为后盾,逐步实现“政治亡华”。对此,我们必须有充分的估计和对策。当然,中美会不会刀兵相见,一是决定我们自身的强弱及斗争艺术,同时还决定周边国家和世界大环境的变数。对此我的观点是:冷静观察,沉着应战,团结友邦,发展自己。
5.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们唯一的方针是兴邦,只有兴邦才能遏霸。这里我不想用过多的语言来论述我的观点,我想借用一个美国历史学家在他的巨著《大国的兴衰》中引用英国战略家科雷里·巴尼特对各大国进行大规模的研究中的一段话来警示国人:
一个民族国家的力量并不仅仅存在于其武装部队,而且存在于其经济和技术资源;存在于用以指导其外交政策的灵活性、预见能力和果断性;存在于其社会和政治机构的工作效率。最重要的是,国家力量存在于其国家本身,即存在于民族中;存在于他们的技术、能力、雄心、纪律、创造性中;存在于他们的信念、神话及其幻想中。进一步讲,还存在于这些联系的相互方式。此外,在考虑国家力量时,不能只考虑它本身和它的绝对范围,而且还与其国外的或帝国的义务有关,还得与其它国家的力量联系起来考虑。(注:〔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第652~653、235、285、438、331~332、408、405、399、245~246页。)
这个综合国力范式,虽然是出自一个资产阶级战略家之设计,是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观察大国,研究大国的结论,但其基本框架对我们理解如何强化我们的国力仍然是有借鉴意义的。
标签:霸权主义论文; 美国军事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美国史论文; 欧洲历史论文; 德国历史论文; 经济学论文; 苏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