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工业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转型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河北省论文,经济结构论文,对策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工业结构调整有所进展,但力度不大,还没有完全摆脱粗放的、内向型的低度化的格局。结构不合理是制约全省工业经济集约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影响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工业结构低水平正是经济变量相互掣肘约束的集中反映。
(一)
目前河北省工业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国有企业仍保持主导地位,但效率低,竞争力弱。全省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口径下同),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由“七五”末的七三开,变成“八五”末的六四开。国有经济在新增生产份额所占的比重为44:56,全国为28:7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6个百分点。国有经济在全省经济中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国有工业所占比重逐年下降,但仍是全省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点。1994年,河北省国有工业占全部工业企业总数的19.3%,产值份额高达59.7%,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2个和10.4个百分点。 国有工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职工人数分别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的76%和59%;国有企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利税总额、应付工资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的65%和71%。
国有工业产生的效益与其所拥有的实力不尽协调,国有工业的高资本密度没有带来高效率。1994年,国有工业劳动生产率15594元/人, 低于三资企业40.6%,而人均装备率却高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人均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30251元/人,高于非国有工业90%。 河北省国有工业部分经济效益指标偏低。1994年,国有工业百元固定资产原价实现利税10.72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3元;资金利税率8.93%, 产值利税率10.94%,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84个和0.43 个百分点。 1995年,国有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84.58%,下降3.9个百分点。
与先进省市比较,差距也是明显的。纵观沿海先进省市,都有一条适合于自己走的增长之路。江苏、浙江、山东注重靠发展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比重占46%—57%,可谓半壁江山;辽宁、湖北、河南、海南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国有经济比重占61—62%;而上海、天津、福建、广东、海南则依托海外,借船出海,发挥“三资”企业的作用。“三资”企业所占比重为32—50%。而河北省“三资”企业仅占10.9%。可见,河北省所有制结构单一,特点不突出,经济增长方式缺乏强有力的拉动,“七五”时期至今,所有制结构调整效果不明显。而先进省市所有制结构调整力度较大,结构效益已经显露出来。
二、支柱行业重化及上海工业滞后。“八五”时期,河北省轻工业比重逐年下降,重工业比重不断上升,重工业成为关联带动型的主导产业。轻重工业比例由“七五”末期的43:57,变为1994年的33:67,重工业上升了10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增加份额中,轻重工业之比1991年为36:64,1992年为22:78,1993年为19:81,1994年为40:60,重工业所占比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0:50。而且无论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其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格局也是极其明显的。
1、轻工业内部主要以粗放的轻农产品为主。 河北省主要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为主,轻农工业占轻工业的7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 .5个百分点。与先进省市相比,全省轻农产品比重高,而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非产品比重过低。浙江、广东、海南主要是轻型结构,轻工业占全部工业的60%左右,上海、广东、辽宁、江苏、海南轻非产品比重均高于河北,其中,上海占50%,广东占47%。
2、重工内部主要以粗放的采掘工业、原料工业为主, 加工工业发展较慢。1994年与1990年相比,采掘工业、原料工业占重工业的比重分别上升1.3个和4.3个百分点,而加工工业下降5.6个百分点。 这一趋势与全国在重化工业过程中由原材料重化工业为重心向高加工为主导过渡的规律相悖。全国采掘工业比重下降1.2个百分点,原料工业持平, 加工工业上升1.6个百分点。目前河北省加工工业的比重占38%,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8个百分点。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山东、 海南等沿海省市加工工业发展迅速,比重高于河北8—25个百分点。
3、具有代表性的十大工业行业效益水平低下。 十大行业依次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机械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食品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煤炭采选业等,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的69.3%。十大支柱行业中除食品工业、纺织工业是轻工业外,其余八大行业均是重工业。八大行业累计中间投入718.2亿元, 亏损企业亏损额28.8亿元,分别占全部工业的52%和4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机械工业等行业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食品、纺织、机械、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每百元固定资产实现利税、每百元销售收入实现利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1元。 如河北省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百元销售收入实现利润仅0.03元,而全国为11.7元。
河北省的支柱产业大多是耗能大户,1995年与1990年相比,电力蒸汽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上升2.9倍,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上升38%。1995年,节能率为3.4%,比1990年下降2.9%,钢铁、化工、煤炭、建材、电力、石油等累计综合能耗4665.02万吨, 上升56%。煤炭采选业、电力蒸汽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节能率分别为-1.37%和 -1.24%。河北省产值和效益的增长, 主要是由于重化工业中间投入加大,高速度推动的。
三、基础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不协调。1990—1994年,河北工业品原煤、十种有色金属、发电量的年均增长2.3%、3.8%和10.5%,大大低于同期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6.38%、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82%的速度。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产业结构转换并实现高度化阶段,在此阶段电力、煤炭、钢生产弹性系数一般都大于1, 即这些主要原料生产发展速度应高于整个经济的发展速度,只有这样经济发展才有可靠的支撑点,产业结构高度才会顺畅实现,而1990—1994年,全省生产弹性系数只有0.15。可见,河北省经济发展过程缺乏基础工业先行发展环节,基础工业与整个经济发展不协调应引起重视。
河北整个工业和基础产业的发展也是不协调的,一些重大比例失衡。1990—1994年,现价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7.5%,农业22.2%,邮电通讯业43.5%,能源生产量1.65%,工业与农业、邮电通讯业和能源增长速度之比为1:0.81:1.58:0.06,除邮电通讯业外,其余均滞后于工业发展,尤其是5年中能源生产发展只有工业速度的6%。
四、科技含量低,高技术产业比重低。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取代劳动和资本而升至首位。而河北高技术、高附加值行业徘徊不前。高技术产品率为1.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为2.9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高附加值产品率为48.54%,低于全国水平11.3个百分点。1994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汽车摩托车制造业、日用电器制造业等高新行业52.9亿,仅占全部工业的2.7%,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
随着产业结构的技术、知识含量日益提高,劳动者素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十分明显,科技竞争核心是人才竞争。1994年,河北省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中专业人员共81.2万人,居全国等9位,其中, 工程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分别占26%和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7个和0 .7个百分点,辽宁、上海、江苏、 北京、 天津等工程技术人员比例在34—46%,三个直辖市超过42%,北京科研人员占10%。1994年,河北技术市场成交额6.84亿元,居全国14位。而上海、辽宁、四川是河北省的2—3倍。
五、产品结构初级化。河北省产品结构趋同,粗、初产品多,深、精产品少,初级化水平高于全国,而高附加值产品却低于全国。从食品工业看,粮食及饲料加工业占49%,全国为41%,深加工的罐头食品制造业却低于全国水平10个百分点。纺织工业中,棉、毛纺织业占79%,全国为60%,而麻、丝绢纺织业、针织品业河北省仅9%,全国为34 %;服装制造业河北占84%,全国为86%。化学工业中,基本化学产品制造业均低于全国水平。医药工业中,化学药品原料制造业河北省65%,全国35%,而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却低于全国水平。建筑工业中,水泥、陶瓷、玻璃制品业占63%,全国为50%。冶金工业中,炼铁、炼钢业占70%,全国为51%,而钢压延加工业、铁合金冶炼业低于全国。从产品结构看,河北省主要产品名列全国前10位的仍是粗、初产品、如平板玻璃、毛线、原盐、水泥、纯碱、纱、布、生铁、原煤、机制纸及纸板等。纱中棉纱、棉混纺织纱比重高于全国,而纯化纤纱低于全国。河北省优质钢仅占6%,全国31%;优质钢钢材占4%,全国为24%;无缝钢管、薄钢板低于全国3—10个百分点。
(二)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河北省工业经济结构不合理,效益相对低下,距离国家提出的实现两个转变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要尽快扭转这种落后局面,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处理好发展战略目标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17年来特别是“八五”以来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必须坚持下来的基本方针。正确处理好发展战略目标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就是要正确处理速度、结构、效益三者的关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一方面,要靠经济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另一方面,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完善产业政策的指导,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经济工作的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二、以改制、改组为重点,抓结构转型。调整不合理经济结构,是转变增长方式重要切入点。一是加快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抓大放小。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国有企业改革,两个转变的核心问题是国有企业。加大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三改一加强”力度,以现代企业制度为突破口,加快制度创新,加快资产重组,明晰产权关系,优化国有经济结构,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益。二是工业整体结构适应产业加速升级的要求。重工业要适应工业本身消费的升级,建立高效益采掘、精细化工原料,优质加工的“精深重工”体系;轻工业要适应居民消费层次和水平的提高,大力发展轻非工业,建立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深、精加工的高效轻工体系。三是进一步发展非国有经济。提高企业组织化程度,抓规模、抓重心,尽快改变小、散、差的不利局面。
三、以支柱产业为龙头,抓产业升级。一是重点培育和壮大五大支柱产业,化工(医药)、机械(汽车)、电子、冶金、建材等成为带动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如冶金工业主要在产品结构上下功夫,改变铁多,钢、钢材少特别是管材、板材、带材、棒材少的结构;化工工业提高有机化工和精细化工的比重,提高磷肥、尿素在化肥中的比重,提高名优产品的比重;机械工业大力发展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支农机械等,以汽车为龙头,扶持汽车零部件发展,加强技术引进,提高整车的质量,创名优产品。二是改造、提高和发展纺织、食品等传统行业,抓住对结构升级有重大影响的优势产品和技术装备产品,提高其市场占有率,扩展产业链,形成具有优势的带动产业。如纺织工业,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提高高档棉纺织物的比重,提高高档面料、服装、新材料在纺织工业的比重,促进产业升级,产品更新换代。
四、加快资产重组,抓规模经济。发展规模经济,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要求。在资产重组中,要以资产为纽带,兼并破产,引导存量资产向新的生产领域转移,实现大集团、大公司战略,形成“企业共同体”,使之构成现代生产力的强大支柱。
五、加大技改力度,抓科技进步,严格科学管理。依靠科学进步,严格科学管理,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增大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量,以产业技术为重点,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和新产品开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把技术改造和科学管理寓于企业改组中,用较少增量调动较多存量,形成低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型增长方式,高起点、高水平地引进、消化国际先进技术,促进结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