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妇产科;手术室;安全护理模式
引言
手术室各环节和操作的安全、有序实施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医疗技术不断发展,手术成为主要的治疗方式,为保证患者安全、提升护理质量,必要的安全措施必不可少。安全护理模式广泛运用在手术中,因其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护理质量较高,现阶段运用在手术室护理效果良好。本次实验,探究妇产科手术室护理采用安全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接受手术治疗的女性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43例。对照组年龄22~64岁,平均(42.96±4.29)岁;其中剖宫产14例,子宫肌瘤10例,肿瘤根除7例,宫外孕5例,子宫切除7例。观察组年龄23~65岁,平均(43.89±4.39)岁;其中剖宫产15例,子宫肌瘤11例,肿瘤根除6例,宫外孕5例,子宫切除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积极配合医生的工作,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在术后给予患者合理的用药指导,促进术后康复。⑵观察组行安全护理模式护理,具体方法:(1)成立手术室护理小组。小组成员通过讨论等形式总结妇产科手术室不安全因素,结合手术护理标准制定护理计划、明确分工以及护理环节责任,组织小组成员学习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另外,细化交接班制度,核对手术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以及手术名称等,并对相关信息及时核对签字,细化排班制度,避免护理人员在疲劳情况下发生不良事件。(2)建立安全体系。一套完善地安全体系对于意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护士护理得到患者的认可,我院的相关负责人制定评价规章制度,优化法律法规,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此外,为了更好地监督护理人员,成立了监督小组,监督和培训护士的工作,加强护士的考核。(3)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在开始手术前,医护人员要对手术物品进行清点,确保手术物品无缺少、损坏,在手术前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无菌规章制度,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观察、记录患者的出血量;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对患者实施保温,如给予患者加热毯、暖风机等,防止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体温降低的现象;对于在手术中需要接受电刀进行治疗的患者,需要先将患者身上的金属物质清除,防止患者受到电刀灼烧,在治疗前要检查电刀是否完好;术中取得患者的病理标本后,需经医生进行确认,然后由护理人员转交给巡回护士,并在病理标本袋上贴上相关标签,主管医生确认签字,然后送至病理科进行检查。(4)安全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医院相关的负责人或者护士长定期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通过患者了解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并且让患者针对目前的服务有什么意见及时提出,发现工作中的漏洞,而且每位护理人员要明确自己的职责,遵循医院的规章制度,按照自愿的规章制度行事,确保每位护理人员安全护理,确保患者的安全;④安全监督。建立和完善安全监督体系,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渗透安全理念,医院的负责人以及护士长肩负起监督的责任,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加以改正,更好地为每一位患者提供舒心、安全、健康的服务。
1.3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护理纠纷率与护理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器械准备评分、消毒隔离评分、操作规范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安全护理模式即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护理细则、制度、规范进行医嘱护理,护理工作中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结合患者个体情况进行护理计划调整,确保护理工作的针对性、细致性、有效性,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同时提高患者安全性。妇产科手术室安全护理中结合既往患者护理风险进行预防性干预,优化并细化排班制度、交接班制度,完善规章制度,提高护理干预效果。
由于妇产科患者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进行手术时,一定要降低暴露患者隐私的隐患,这样才能使得患者的依从性得到提高,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意它。在传统手术中,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细致的护理工作,这样就能使患者以及家属满意。在这一方面就要求手术室内的相关医护人员一定要认真负责,从而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采用安全护理管理模式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以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安全性。为了总结安全护理管理模式,一定要对所有的医护人员定期的进行培训,全方位模拟手术室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风险,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安全风险发生率。因此,本文对妇产科所产生的安全风险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样,才能提高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以及治疗的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舒燕平.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3):118-119.
[2]肖斌艳.安全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1):2877-2878.
[3]王晓玲.安全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8,8(18):251.
论文作者:高庆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