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悲剧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培养学生论文,悲剧论文,语文教育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这是一个欢乐的时代,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着,心中很少出现“苦难”这个词。然而,人的一生却是一个苦难的历程,一个奋斗的历程。有许多批评家指出,21世纪的中国人缺少悲剧精神,人们的心灵被大量乐感文化充斥着。不少人遇到突然降临的灾难时,往往显得措手不及,缺乏抗争苦难的精神和人生态度。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培养人、提升人、完善人,使个体生命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悲剧精神便具有特别的意义。
一、语文教育中悲剧精神的内涵
悲剧精神的主要特点便是主人公要具有抗争精神。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的悲剧精神,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这个共同的美学特征,即具有抗争与超越精神。邱紫华认为,“生命的本质特征之一,尤其是人的生命、人性的根本特征之一,就是这种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特性,而这种特性就是生存的抗争性,就是人的生命抗争意识和生存欲望。这种抗争冲动凝聚为意识、观念,就叫做悲剧性抗争精神——悲剧精神”。[1]由此,我们可以给语文教育中的悲剧精神作这样的描述:语文教育中的悲剧精神是一种超越于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之上的积极、豁达、自由、进取的审美人生态度。它承认人生现实不可避免的永恒悲剧性,但却不放弃生存,不回避悲剧,而是高扬生命的大旗,肯定人生的意义,挑战人生的悲剧性,激励人类为完善人类本身而永远地追求和创造。衡量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是否为悲剧作品,主要看作品中的主人公是否经历苦难与对苦难的态度。只要他(她)表现出抗争精神或对生命的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特性,就可以说是悲剧作品,就可以说其具有悲剧精神。
二、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悲剧精神的策略
1.根据悲剧作品的特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与自由人格。只有在一定的悲剧作品中谈悲剧的特点才有意义,所以,这里指的悲剧作品的特点也可以看成是悲剧的特点。
(1)利用主题的崇高性,培养学生的主体价值观。悲剧是一种崇高美,悲剧的实质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恩格斯语)。其冲突的结果往往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语),从而产生一种催人泪下、感人肺腑、激人奋起的力量。应该说,人们在欣赏悲剧时,由于有价值的东西在受摧残之际,往往显示出光辉的品质,因而在道德情感上更易受到陶冶。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恰到好处的真情留流露那样导致崇高。而在审美或学习的各种形式中,悲剧所引起的这种崇高感最接近道德的判断和实践的意志,因而必然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与教育作用。
鲁迅的《药》体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崇高美。夏瑜为了救人民而革命,而人们却拿馒头蘸着他的血医病;作者在悲剧人物的坟墓上“凭空添了一个花环”……这些,无疑给了读者无限的震撼力,给人以崇高感。从夏瑜身上,我们看到了生命的价值——到底值不值得献出宝贵的生命?医治的到底是人们的“身体”还是“灵魂”?面对愚懦的国民,是保全实力还是做无谓的牺牲?如此种种,让我们对主体的价值有了进一步的追问,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主体价值观。
(2)利用情感的相关性,培养学生的痛苦感与自我强大的意识。教育过程的内在本质都是思想或情感内化的过程。一切外在的、客观的东西,只有通过主体的内化,才能积淀为内部的思想和素质,这就是教育的内部性原则。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审美主体情感的自然参与尤为重要。悲剧由于往往表现为一种有价值东西被毁灭的情境,而这种本不应该发生的情结有时又直接或间接地与欣赏者自己有联系。这样,欣赏者就会因自己不能阻止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而产生一种羞辱感。众所周知,羞辱感是一把火,能点燃人内在的责任与热情。许多年来,我们一直重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代史上那段屈辱的岁月,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让大家知晓,中华民族在外来侵略和压迫面前曾进行过如火如荼、可歌可泣的悲壮斗争,从而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激情和报国壮志。
《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等文章,就充分表现了我们民族的屈辱感。由于民族的落后,遭到了西方列强的入侵,使国人生灵涂炭。这种民族的耻辱使我们产生了深深的痛苦感,并激励着自身的强大。一旦有了这种“忧国忧民”的意识,就会时时激励着学生不断向前迈进。
(3)利用艺术的震撼性,提升学生的自由人格境界。台湾女作家罗兰说过这样一句隽永而意味深长的话:“欢乐总是肤浅的,而苦恼却深沉彻骨。”在每个人的性格深处,其实始终都隐匿着一个对痛苦和不幸异常敏感的悲剧情绪。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悲剧的基调悲壮高亢,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它既激发情感,又晓喻事理,因而对审美主体常有一种令人窒息的震撼力。古罗马哲学家朗吉努斯说:“一个崇高的思想,如果在恰到好处的场合提出来,就会以闪电般的光彩照彻整个问题,从而在刹那间显出雄辩家的全部威力。”(《论崇高》)悲剧的震撼力可想而知。
《林黛玉进贾府》中,黛玉“寄人篱下”的忧郁心理,不能不让人震撼。联系全作,看到这么一个“有价值”的人物被毁灭,我们无不为之痛惜。这种能引起悲剧共鸣的心理正是悲剧的震撼性。在黛玉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的自由是多么的重要:爱情、婚姻、生活……人的一生只有努力去追求人生自由,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
2.充分挖掘悲剧作品的内涵,让悲剧精神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悲剧作品的内涵可以从三方面加以分析,即:英雄悲剧、普通人悲剧、喜剧性悲剧。
(1)引领学生欣赏英雄悲剧,感受英雄人物的崇高美。这类悲剧的英雄人物,为了国家、民族或人民的、革命的利益,宁死不屈,顽强奋斗。例如,中学语文课本中所描写的屈原、文天祥、刘胡兰等历代英雄。这类悲剧的冲突往往发生在国家民族遭遇侵害的关键时刻,人民的事业遭受暂时挫折的时候,英雄们挺身而出,与异族入侵或与反动势力进行殊死斗争。这种斗争总是以英雄的悲壮牺牲为代价,这类悲剧美的特点是悲壮,以壮为主,壮中带悲,充分显示出英雄人物在生死抉择中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他们的崇高美。
《刘胡兰慷慨就义》尽管是一篇仅有三四百字的短文,却展现了刘胡兰的英雄悲剧。刘胡兰的历史剧是悲壮的,尤其体现出她的壮烈崇高美,令人敬仰。读着《屈原》中的“雷电颂”,其间那无比高昂的战斗激情,火一般的语言,雷霆万钧的磅礴气势,很难让人不为之动情。
(2)引领学生欣赏普通人的悲剧,加强对社会制度的认识。这里所说的普通人的悲剧,主要指下层劳动者和知识分子等。下层劳动人民如《药》中的华老三之类,他们大多麻木懦弱、遭遇悲惨;知识分子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范进中举》中的范进,他们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以至在人格上发生了变异;再如《包身工》中的女工们,他们受尽了不合理的“包身工制度”的残害……这类悲剧使人悲痛,使人产生怜悯、同情。
我们不妨就《祝福》中的祥林嫂来进行分析,以加深这方面的理解。祥林嫂具有美好的品性,有正常人的生活要求,是封建制度下千百万劳动妇女的典型。丧夫以后,她不堪婆婆的虐待而出逃到鲁镇,希望凭借自己辛勤的劳动来换取起码的生活,得到起码的人的尊严。她勤劳能干,纯朴善良,性格坚韧,苦苦地挣扎着,渴望正常的生活和劳动的权力。这些都体现了她的抗争意识,而不是“破罐子破摔”。即使在被迫改嫁、又一次丧夫失子之后再来到鲁镇,也要求最低的生活权利。她到土地庙捐门槛,以求赎“罪”,目的就是为了能像其他人一样可以祭祀。她之所以要“祭祀”,正反映了她要求超越现在的生活状况,她要“反抗”,要为之“奋斗”!祥林嫂“捐门槛”最能体现她的“抗争”精神。然而,无论她怎么努力,无论她怎么“反抗”,她都不可能改变自己的生活命运。她微弱的反抗意识在强大的封建礼教面前显得弱不禁风,最后只有在一声声“祝福”中死去。通过祥林嫂的悲剧,我们清楚地看到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这也警醒了我们,造成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的痛苦生活的正是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我们只有改变这种制度,人与人之间才能和谐生存、和谐发展。
(3)引领学生欣赏喜剧性悲剧,深刻领悟人生的意义。这类悲剧的人物是一些有着许多缺点又值得同情的人物。他们受苦受难,颇令人同情,但其明显的缺陷又以喜剧形式出现,引起人的笑谑。其美学特点是令人带泪含笑,既悲痛又好笑,即所谓“含着眼泪的笑”。鲁迅笔下的阿Q、孔乙己就是这样的悲剧人物。
孔乙己是一个喜剧性的悲剧的代表。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一方面有着渊博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先进文化;另一方面又极其迂腐、麻木、落后、守旧,代表的是旧事物、没落的科举制度的毁灭。这样,他的“知识”混杂在他的腐朽当中,酿就了他那可恨又可怜的性格。他的迂腐,让人忍俊不禁;他的落后与腐朽,又常常能博得人们的眼泪!
虽然如此,孔乙己还是有抗争精神的。比如他走科举道路,希望凭借科举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当科举落第后,又为别人“抄书”以谋生计。这些都是他的“抗争意识”,他还是想超越自己的人生的。只是,他的“抗争”在当时的社会里是那样的可怜和微不足道。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当时千千万万的读书人的状况:迂腐、麻木、守旧、不会营生。他们除了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外,一无所长。这就让我们在感受他们的悲剧命运时,对当时读书人的人生就有了深刻的思考:当时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如此,更何况普通人的生存状况!
当今社会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不少学生缺乏信仰,生活盲目,情感放纵,很少去想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以后的人生该怎样去把握。这样下去,与当年的孔乙己又有什么区别?所以要让学生领悟到:人是要有点悲剧精神,有点“忧郁”气质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才能在这个机会与挑战并存的社会里立足、生存、发展。
3.根据悲剧作品体裁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进取、豁达、执著、坚韧精神。从根本意义上讲,语文教育对学生悲剧精神的培养,其实质是一种人生取向、人生意义的教育。教育者应根据悲剧作品体裁的不同,来培养学生的进取、豁达、执著、坚韧精神。
(1)对于小说,我们应该剖析其形象美,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小说三大要素之一的“人物”,即形象,都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构思的过程,就是完成形象塑造的过程。在语文教育中,学生作为审美的主体,其审美的主要对象是形象。成功的文学形象既具体可感,又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真实、生动、有意义的艺术形象。学生接触这样的形象,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对正面形象,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它的思想影响与感染;对反面形象,可通过它透视到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从而提高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继而培养自己的进取精神。
语文课文中的悲剧小说很多,如鲁迅的《阿Q正传》。结合创作背景,认真剖析课文,不难看出,阿Q是悲喜剧相结合的艺术典型。阿Q首先是喜剧性格,但却是具有浓烈的悲剧色彩的喜剧性格。因为在他的全部活动中,其行为方式的直接动机、主观意愿都带有荒谬的性质和可笑的特点,精神胜利法就是其喜剧性格的重要表现形式。他产生过娶妻生子的愿望,却被赵太爷痛斥,遭到人们的嗤笑。但是,单纯的喜剧性格远不足以概括其性格的复杂性。在阿Q性格的美学构成中,悲剧性的成分占很大比重。阿Q勤劳,“真能做”,只要能引起某些人惴惴不安,阿Q不仅“神往”,还连声嚷“造反了”“造反了”。尽管“乱”投革命的结果使他沦为这场革命的牺牲品,但在他的主观愿望和行动中,分明有着合理的因素,他的这些行动也的确反映了他的“抗争精神”。从这种角度来看,他是一个悲剧性格。问题在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阿Q的悲剧性格只能以喜剧的形式表现出来。他的自尊与自轻、自贱扭结在一起,那朦胧的阶级意识并未促使他进一步了解革命。人们对他的喜剧,在很大程度上是从滑稽的方面来理解的。故阿Q的悲剧性格又具有荒谬可笑性,是一种喜剧性的悲剧。鲁迅先生在文中把阿Q当作一个“国民的灵魂”来塑造,意在让人们在讽刺与笑声中否定国民的弱点,进而“引起疗救的注意”。
从阿Q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弱点,看到了民族的劣根性。在今天,“阿Q精神”还笼罩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他那“儿子打老子”的胜利还流传在我们身边。阿Q之所以是一个悲剧,是因为他太“弱”,而他又偏偏处处逞“强”,这样,他就永远处于这一敌对矛盾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告诉我们,只有当一个人强大起来时,才会永远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
(2)对于诗歌,我们应该开掘其意境美,培养学生的豁达精神。所谓“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立体的艺术图画。深刻的意境,能使情感得到勃发,主题得以升华,收到讴歌真、善、美,鞭笞假、恶、丑的效果。在语文教材中就有许多意境深远的悲剧作品。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先写北风卷地、八月飞雪;接写边塞寒冷,结冰百丈;再写雪中置酒送客,一直送到客都走得看不见了,还伫立在那里惆怅不已。诗的境界是阔大的,让我们看到了诗人送归客的依依惜别之情,意中有境,境中含情。这种惜别的意境是“悲凉”的,这就要求教师正确引导,挖掘其意境,开拓其视野,培养学生的豁达精神。这类诗歌在语文教材有很多,可分为送别诗、壮志难酬诗等。李白的诗歌尤其体现了这种“豁达”精神。
(3)悲剧散文透露出一种永恒的执著。悲剧散文,具有一种淡淡的忧伤的气质。它透露出的是一种永恒的执著。我们来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是一篇带有淡淡悲伤的散文。月下荷塘的柔和之美,是一种自由的象征,是一种对自由的执著追求。开始,“我”带着不平静的心情走出门去,通过小煤屑路来到了月下荷塘,这时“我”的心里展现的尽是这几天琐碎烦恼的事情,以至于“欢乐”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虽然如此,“我”还是带着平静的心情回到了屋中,展现了一个由“不平静——平静”的心理变化过程。由此可以看出,无论事情怎样纷扰,世道怎样黑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永远不会消失,对理想的追求永远是执著的。
值得一提的是,属于散文的一种特殊文体——报告文学中的悲剧代表作《包身工》(夏衍)一文,给了我们诸多启示。这篇文章写于1936年,背景是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的时候,正如文中所写的那样:“在这千万的被饲养者的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制度,和对这种制度忠实地服务着的十五六世纪封建制下的奴隶!”这篇文章是作者对上海工厂进行了两个月的实地调查之后写成的,全文深深地渗透着作者的血与泪,也深深地渗透着旧中国劳工的血与泪,真实反映了“包身工”惨绝人寰的遭遇。今天,我们重温这篇课文,除了愤怒还有什么?假如这样的事件发生在我们今天,又将是怎样的一番景象?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在21世纪,在这个社会主义社会里,我们的人格尊严在哪里?我们的自由精神在何方?
(4)利用悲剧戏剧的震撼性,培养学生的坚韧精神。悲剧戏剧,大都通过强有力的语言形式,表现出一种强大的震撼性。如课文《雷雨》,其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舞台的表演,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年轻纯洁的四凤被无辜的封建伦理所吞噬;敢于冲破樊笼、大胆追求爱情的繁漪最后还是被世俗所淹没,被当成“精神病人”来医治;善良的周冲也无辜的搭上自己年轻的性命……所有这一切,都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这种震撼力使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脆弱,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从而鼓励我们珍爱生命,坚决与不合理的东西作斗争,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自己的坚韧精神。面对《白毛女》中的喜儿,我们除了对她的身世赋予同情外,更重要的是从她身上学会了“坚强”,只有面对困难永不低头、永不屈服,才会拨开云雾见阳光。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度,“忧国忧民”的意识自古有之。孔子、孟子、屈原等人物,无不表现出强烈的悲剧精神。到了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类的悲剧精神越来越贫乏,人们的思想越来越脆弱。因此,通过语文教材的悲剧作品,透过别人的“悲剧性”,来培养学生的“悲剧精神”,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