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慧燕 曹玮
【摘 要】 妊娠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是很常见的,又因常合并产科出血、感染抽搐等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按国际有关分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gestational hypertension)、先兆子痫(preeclampsia)、子痫(eclampsia)、原发高血压并妊娠(primary hypertension coincidental pregnancy)、及因肾病、肾上腺疾病等继发高血压并妊娠等。中国过去将先兆子痫、子痫统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PIH)。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 抽搐; 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常见疾患,占全部妊娠的5%~10%,所造成的孕产妇死亡约占妊娠相关的死亡总数的10%~16%,是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其主要症状有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目的是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降低母胎围生期病率和死亡率,改善母婴预后。在工业化国家,妊娠期高血压仍然是孕妇、胎儿及新生儿发病与致残的主要原因。妊娠期高血压妇女具有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胎盘早脱、脑血管异外、器官功能衰竭及弥漫血管内凝血(DIC)的高危险性。
病 因
可能涉及母体、胎盘和胎儿等多种因素,包括有滋养细胞侵袭异常、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内皮细胞损伤、遗传因素和营养因素。但是没有任何一种单一因素能够解释所有子痫前期发病的病因和机制。
1.滋养细胞侵袭异常
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因素。患者滋养细胞侵入螺旋小动脉不全,子宫肌层螺旋小动脉未发生重铸,异常狭窄的螺旋动脉使得胎盘灌注减少和缺氧,最终导致子痫前期的发生。
2.免疫调节功能异常
母体对于父亲来源的胎盘和胎儿抗原的免疫耐受缺失或者失调,是子痫前期病因的重要组成部分。
3.血管内皮损伤
氧化应激、抗血管生成和代谢性因素,以及其他炎症介质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而引发子痫前期。
4.遗传因素
子痫前期是一种多因素多基因疾病,有家族遗传倾向:患子痫前期的母亲其女儿子痫前期发病率为20%~40%;患子痫前期的妇女其姐妹子痫前期发病率为11%~37%;双胞胎中患子痫前期的妇女其姐妹子痫前期发病率为22%~47%。但至今为止,其遗传模式尚不清楚。
5.营养因素
缺乏维生素C可增加子痫前期-子痫发病的危险性。
诊 断
目前国内外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及诊断已有明确的和被广泛接受的标准。按发病基础、脏器损害程度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为五类,即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伴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
1.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首次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于产后12周内恢复正常。尿蛋白阴性。产后方可确诊。少数患者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
2.子痫前期
轻度:妊娠20周后出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伴蛋白尿≥0.3g/24小时或随机尿蛋白≥(+)。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出现下述任一不良情况可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①血压持续升高: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②蛋白尿≥2.0g/24小时或随机蛋白尿≥(++);③血清肌酐≥1.2mg/dL除非已知之前就已升高;④血小板<100×109/L;⑤微血管病性溶血—LDH升高;⑥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ALT或AS;,⑦持续头痛或其他大脑或视觉障碍;⑧持续上腹部疼痛。
3.子痫
子痫前期妇女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抽搐。
4.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妊娠前BP≥140/90mmHg或妊娠20周之前不是因为妊娠期滋养细胞疾病而诊断为高血压,或高血压在妊娠20周之后诊断并一直持续到产后12周以后。
5.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妊娠20周之前没有蛋白尿的高血压妇女新出现蛋白尿≥300mg/24h,妊娠20周之前有高血压和蛋白尿的孕妇出现蛋白尿或血压的突然增加,或血小板计数<100×109/L。
治 疗
一般生理情况下,在妊娠期第二个三个月时孕妇血压会有所下降,可较孕前下降约15mmHg,而到第三个三个月时血压又会恢复到孕前水平。这种血压的波动可见于正常血压或慢性高血压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的定义尚未完全统一,它可以按照血压绝对值或平均血压值来定义,也可按照第二个月三个月中的血压较第一个三个月或孕前水平升高来定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WHO妊娠期高血压定义:(1)收缩血压(SBP)≥140mmHg或舒张压(DBP)≥90mmHg;(2)与孕前或妊娠期第一个三个月血压水平比较,其SBP升高超过25mmHg或DBP升高超过15mmHg。
2.血压测量:血压测量对高血压的诊断至关重要,2次偶测血压超出正常值范围即可诊断。建议记录下血压测量过程中第4期与第5期Korofkoff音,并以第4期Korofkoff音作为最初的诊断与治疗监测的标准血压读数。
3.妊娠期高血压分类:妊娠期高血压并非为单一病种,它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3.1孕前高血压:1~5%的妊娠可以合并有高血压。其诊断标准为BP>140/90mmHg。这里,高血压可以先于妊娠或在妊娠的第20周以前发生,多半会持续到产后42天以后,可以有蛋白尿。
3.2妊娠高血压(妊高症):高血压由妊娠诱发,可伴或不伴有蛋白尿。高血压发生在妊娠第20周以后,且多半在产后42天以内恢复正常血压。这类高血压的特点是血压高但组织灌注差。
3.3孕前高血压并妊娠高血压伴蛋白尿:孕前高血压可在妊娠第20周以后进一步恶化加重,其尿中蛋白定量超过3.0g/24h。这种情况以前曾称为:慢性高血压合并先兆子痫。
3.4产前不能分类的高血压:高血压是在妊娠第20周以后出现的,伴或不伴有全身性临床表现。这种高血压需在产后或产后42天时进行重新评价。如产后或产后42天内血压恢复正常应将其归为妊娠高血压,可伴或不伴蛋白尿;如在重新评价时血压仍未恢复至正常则应考虑其为孕前高血压。
4.实验室检查:妊娠期高血压,特别是伴或不伴蛋白尿的妊娠高血压,可以有血液系统,肾脏及肝脏等方面的病理生理改变,这些改变可能会对预后及新生儿与母亲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5.妊娠期高血压的非药物防治:妊娠期妇女如血压为SBP在140~150mmHg,或/和DBP在90~99mmHg时应首先考虑非药物治疗。这时应要求病人短期住院观察以明确诊断及除外严重妊高症(先兆子痫)的可能(因为一旦发生先兆子痫 则需更为积极有效的治疗)。姑息性治疗应因当时的血压、孕龄、母亲与胎儿所存在的相关危险因素等情况而定,具体方法包括严密监视、限制活动、卧床休息等,饮食可保持正常的饮食而不需要过度限盐。能降低妊高症特别是先兆子痫发生率的有效措施包括补钙(2g/天),补充鱼油、小剂量阿司匹林疗法,这对早发妊高症的高危妇女尤为重要。增加热量和蛋白摄入于妊高症无益。尽管减肥对非孕妇的血压控制有帮助,但并不提倡怀孕妇女妊娠期间进行减肥,因为肥胖母亲进行饮食控制或减肥可引起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并可使新生儿体重下降(低体重新生儿)。
6.妊娠期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如果妊娠妇女SBP>169mmHg或DBP<109mmHg应视为急诊,住院是绝对必要的,并应立即给予口服或静注肼苯哒嗪、拉贝洛尔或心痛定治疗。妊娠期妇女开始抗高血压治疗的阈血压水平为SBP≥140或DBP≥90mmHg,可同时合并以下情况:①不伴蛋白尿的妊高症或妊娠28周前的妊娠期高血压者;② 妊娠高血压伴蛋白尿或出现症状者;③孕前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者;④ 孕前高血压并妊娠高血压者。
7.终止妊娠(引产):在合并蛋白尿且同时存在以下情况时应考虑及时终止妊娠(引产)--视力障碍;凝血功能异常;胎儿窘迫。
8.高血压与哺乳:哺乳并不引起哺乳期母亲的血压升高。而嗅隐停抑制泌乳可诱发高血压。所有的抗高血压药物均能通过乳腺而进入乳汁,不过除了普奈洛尔与心痛定在乳汁中的浓度与母亲血浆浓度相近外,其余大多数药物在乳汁中的浓度非常低
产后处理
1.产褥期处理(产后6周内)重度子痫前期产后应继续使用硫酸镁24~48小时预防产后子痫。子痫前期患者产后3~6天,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仍可能反复出现甚至加重,如血压≥160/110mmHg应继续给予降压治疗。子痫前期患者产前卧床休息时间超过4天或剖宫产术后24小时,可酌情使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或者中草药如丹参等抗凝药物以预防血栓形成。
2.远期随访(产后6周后)患者产后6周血压仍未恢复正常应于产后12周再次复查血压排除慢性高血压。
参考文献
[1]李琦,马彦彦.妊娠期糖尿病的规范化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2.
[2]高晓棠.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临床医学,2013.
[3]蒋芳,高劲松,马良坤,等.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规范激素替代治疗后的妊娠结局[J].生殖医学杂志,2013.
[4]沈爱红,孙桂君,杨永红,等.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干预对妊娠与围生儿结局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2015.
[5]齐志梅,张宝霞.妊娠高血压合并症临床规范治疗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4.
[6]贾晓宙,聂兰.妊娠期糖尿病的规范化诊治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11.
[7]王晓霞.规范化治疗对妊娠期间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
[8]梅铃,张眉花.两种诊断标准下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与妊娠结局的回顾性研究[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
[9]王虹.妊娠合并Graves病对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C].浙江省妇产科学及围产医学学术年会暨妇产科常见疾病规范化治疗新进展及围产医学热点追踪学习班,2012.
论文作者:许慧燕,曹玮
论文发表刊物:《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5
标签:高血压论文; 蛋白尿论文; 妊娠期论文; 血压论文; 产后论文; 妇女论文; 因素论文;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年2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