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比较介入治疗与药物保守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2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复发率、再次入院率、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介入治疗可有效减少复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疗效较药物保守治疗更为显著,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介入治疗;药物;急性心肌梗死;复发;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9-0154-0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性缺血性心脏病,临床上常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胸骨后疼痛、烦躁等症,具有并发症多,预后差的特点,若未进行及时救治,可导致心力衰竭、休克或心律失常等,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2]。目前药物保守治疗及介入治疗均为临床上治疗AMI的常用手段,有研究表明,对AMI患者行PCI进行早期再灌注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左室功能及左室重塑[3]。本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2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介入治疗与药物保守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2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心电图检查均符合AMI的诊断标准[4],且排穿严重的脑器质性病变、凝血功能障碍、肿瘤、感染性疾病、药物过敏史以及PCI禁忌症者,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143例,女117例;年龄49~75岁,平均(62.18±3.22)岁,发病时间1~10h,平均(4.83±1.24)h,心功能分级:Ⅰ级46例,Ⅱ级85例,Ⅲ级 96例,Ⅳ级33例;梗死部位:前壁心肌梗死136例,下壁心肌梗死124例,合并症:高血压66例,吸烟史43例,,高血脂67例,糖尿病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3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行心电图、血脂、血压、血糖、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常规检查,并给予阿司匹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将0.4mL低分子肝素钙进行皮下注射治疗,2次/d,连续治疗一周。研究组患者再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介入治疗,先口服拜阿司匹林300mg及替格瑞洛180mg,再根据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将指引导管插入6F桡动脉鞘,沿指引导管将 PTCA 导丝送至梗死冠状动脉远端,然后将支架置于血管狭窄处,必要时先行球囊扩张再置入支架。术后将0.4mL低分子肝素钙进行皮下注射,冠脉造影显示冠脉的管腔内径残余狭窄在50%以内,表示手术成功。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再次入院率、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心绞痛发作次数。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9.0,采用均数±标准差(x-±s)、率(%)分别表示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行t检验及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复发率、再次入院率、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分别为11.54%、6.15%、4.62%、(13.86±5.23)次,对照组患者复发率、再次入院率、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分别为36.92%、23.85%、26.15%、(20.63±5.87)次,两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心肌梗死后再灌注治疗目前已被证明可有效改善预后,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介入治疗有利于冠状动脉梗死处血管快速开通,迅速恢复心肌灌注,改善左室收缩和局部室壁运动功能,减少心室重构及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及保护未梗死的心肌[5]。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改善改善血液循环,溶解梗死部位血栓,安全性较高,但治疗时机难以把握,血管再通率低,临床疗效常难以达到临床预期[6]。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复发率、再次入院率、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综上所述,介入治疗可有效减少复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疗效较药物保守治疗更为显著,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廖成标.介入治疗与保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长期疗效对照[J/OL].分子影像学杂志,2017,40(2):199-201.
[2]梁文华,夏豪.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介入与保守治疗效果及预后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2016,29(3):106-109.
[3]郑德力.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疗效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4):30-31.
[4]冯红兵,潘永寿,韦雁萍,等.PCI与药物保守治疗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比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32(3):426-428.
[5]李涛.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疗效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10):48-49.
[6]李绍波.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早期介入与药物保守治疗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6):1327-1328.
论文作者:谢忠,刘彦武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5
标签:心肌梗死论文; 患者论文; 心绞痛论文; 保守论文; 发生率论文; 药物论文; 疗效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