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梅[1]2004年在《青少年人格教育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关于人格的研究和人格教育的探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国家的教育研究重心已从原来的“知识教育”、“智力开发”转向“人格培养”,但是,从总体来看,当前我国青少年人格发展状况和人格教育水平都还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重智能,轻人格这一片面的教育取向亟待改变。 本文力图通过对人格教育历史和现实的考察,对人格教育的概念、特点、价值、目标、任务、内容作出阐述,并对人格教育的方法、原则作些探索,以便为青少年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和有效实施人格教育提供初步的启示和借鉴。 本文共分两大部分。前言部分对为何研究青少年人格教育作了说明。正文部分第一对人格及其相关的个性、性格、品德等概念进行了辨析,并对当代青少年人格特点和违法犯罪青少年人格特点做了分析;第二对人格教育进行了界定并对人格教育的历史和现状作了分析;第叁提出了人格教育的意义、原则、目标任务和途径。
聂衍刚[2]2005年在《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适应与发展是个体人生历程的基本任务,也是青少年面临的最重要的二大课题。研究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特点、规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尝试建立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整合模型理论,探讨和了解我国青少年(指13——18、19岁的中学生)社会适应行为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内在要素和结果、以及影响因素和功能,为预防和诊断青少年的适应障碍,提高青少年社会适应水平,推动素质教育的更好地实施提供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研究者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整合模型理论的假说进行了验证,研究了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结构、发展特点、测评工具、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深入探讨了青少年人格、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及它们与社会适应行为的关系。 研究者认为社会适应行为是指个体为了适应外在社会环境、文化的要求和内在身心发展的需要而必须在生活、学习和交往等实际活动中学会、选择和回避的行为,它也是个体独立处理日常生活和承担社会责任,达到其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程度的能力水平的反映。社会适应行为的实质是社会智力的表现。 第一章研究者回顾和总结了社会适应行为的各种理论模型,并提出了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进行研究的构想,同时提出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整合模型理论的假说。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整合模型包括四个子系统:社会适应行为的任务系统(结构)、社会适应行为的机制系统(影响因素)、社会适应行为的方式系统(特征)、社会适应行为的功能系统(作用)。这四个系统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结构,从其性质可以分为适应良好行为(指个体必须学会的行为、必须选择的行为)与适应不良行为(指个体必须回避的行为);从其适应任务的来源可以分为内在适应与外在适应,从其适应水平,可以分为好、中、差等层级等。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活动机制和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人格因素、自我意识和智力活动系统,它们相互依存,并发挥各自独特的作用。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特征是通过适应社会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一般可以分为主动适应与被动适应、独立性与依赖性、理智性与情绪性、适应型与不良型等方面。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功能就是指它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的作用。 第二章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一,考察了学生、家长、教师对青少年社会社会适应行
王淑兰[3]2008年在《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之我见》文中指出人格是个体独特的、稳定的、社会性极强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个体心理结构中的核心,对个体发展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青少年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初步定型时期,即人格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当前我国青少年人格发展既具有健康的一面,但人格健康问题也十分突出,令人忧虑。在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养教育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明确青少年人格健康的标准;确定青少年人格教育的任务;做好青少年人格发展的预测和控制;关注青少年中特殊群体的人格成长;加强研究,探索青少年人格教育的具体对策。
崔景贵[4]2003年在《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反思、批判、吸收、建构”为主线,借鉴“现象学追问”和“解释学逻辑”,从分析目前心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分别选取历史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视野,对心理教育的基本问题进行理性反思,对心理教育的理论成果进行理性批判,运用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论观照解决问题的可能路径,提出并论述了整合论心理教育观点,倡导开放互动、多元共生的心理教育发展路向,主张从多学科整合的视野研究心理教育,建构适合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理念和模式。 第一部分:走近心理教育。对心理教育的概念、学科、存在问题及研究等本体问题作了探讨。心理教育是一个多元的复合概念。心理教育是多学科“融合”产生的新学科,是超科学的科学。要正视心理教育在理论与实践、研究与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心理教育研究要倡导多学科整合的理念与策略。 第二部分:多学科视野中的心理教育。从历史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视野来探讨心理教育的基本问题,心理教育在不同的学科视野中有着各自的范畴和可能走向。每一个学科视野关注人的心理发展的不同属性,建构人的不同模型与形象。每一个学科视野对心理教育有其独特的认识,但只是提供对心理教育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第叁部分:心理教育走向多元整合。分化与整合是心理教育的发展道路。多元整合是心理教育的新视野。整合论心理教育是心理教育的新范式。心理教育学科将走向学科分化与科际整合。走向实践的心理教育整合模式需要不断超越与创新。 本文主张,要建构心理教育的元研究意识,要关注和研究心理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心理教育的本质、心理教育的必要与可能、心理教育场域的建构、心理教育的判断标准、心理教育的基本理念等。本文对心理教育的一些新课题,如网络心理教育、全脑型心理教育、心理教育的本土化、全球本位心理教育、心理教育的文化性格,提出了自己的初步思考。 本文认为,从不同的学科视野来解读心理教育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心理教育是多学科共同关注的视域,要对心理教育形成更理性的认识,需要实现学科间的“视域融合”;开放互动姿态、多元共生意识与学科整合视野是心理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创新与超越,心理教育的未来充满希望!
黄璐[5]2015年在《青少年人格教育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知识是一把双刃剑,人格健全的人持有它可以造福社会,人格扭曲的人持有它,也许会将其变成最锋锐的武器,给社会带来无法预估的危害!为了论述青少年人格教育不足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后果,本文以2013年发生在复旦大学的投毒案为切入点,对我国青少年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本论文第一章首先对4·1复旦投毒案件本身进行了分析及反思,在此基础上,对人格及人格教育进行了理论界定。第二章以案件为切入点通过对高智商人群犯罪与其青少年时期人格教育的关系进行论述,揭示出青少年时期的人格教育对个体成长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叁章首先指出我国青少年人格教育的现状就是青少年人格教育开始受到重视但仍存在不足,在了解此现状的基础上找出我国当前青少年人格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这里的主要问题包括:部分教育实践与教育政策相背离、素质教育与人格教育容易混淆、专业师资力量较为匮乏几个方面。针对我国青少年人格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本章的第二部分又对导致我国青少年人格教育现状及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成因主要包括:考核制度相对单一、“学而优则仕”观念深入人心、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方式有待商榷、社会文化、家庭环境等隐性教育较为匮乏四大方面。第四章是针对第叁章的现状及问题,提出的我国青少年时期人格教育不足问题的对策,指明必须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必须为青少年时期人格教育设定可行性目标、青少年人格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叁方齐努力。本论文以案件分析为切入点,深入探索学生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对教育及社会的重要意义,意在通过论述说明只有知识而人格不健全的人不但不能回馈社会,反而有可能带给社会意想不到的危害这一观点,从而得出人格教育意义重大的结论。
王凡[6]2013年在《青少年网络人格培育中的动力结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培养青少年健康人格,提升青少年人格力量,既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重要目标。心理学视阈下的青少年理想、道德、行为、情感、意志等因素不仅是青少年人格研究的重要范畴,而且也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构建一个以理想力、道德力、行为力、智慧力、情感力、兴趣力、意志力等要素为内容的青少年人格动力结构分析系统,不仅有利于我们完整把握青少年人格,而且对增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现代互联网条件下,网络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青年文化。互联网的开放、平等、多元等特征与青少年的思想和性格特征相符合,但是网络世界中虚拟身份的隐蔽性、不确定性,以及虚拟社区活动交往中的道德、行为不受拘束性,也容易对青少年的人格认知产生强烈落差。互联网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影响,集中地表现在对青少年网络虚拟人格的塑造上。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培育青少年健康的网络人格。培育健康的青少年网络人格,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深入分析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主要是指青少年在网络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各种人格要素的总和,是青少年网络生活中虚拟“自我”的理想力、道德力、行为力、智慧力、情感力、兴趣力和意志力等各要素的统一。对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研究的理论分析主要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人格心理学、系统论等研究方法相结合,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论、目的论、环境论等问题,全面探讨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构成要素中的理想力、道德力、行为力、智慧力、情感力、兴趣力、意志力等内容。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中的理想力主要是指虚拟理想对青少年理想信念、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的作用与影响。虚拟理想是现实生活中的青少年主体在网络世界中所表现出的人生追求,它与人们现实理想一样,包括网络虚拟的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网络虚拟的人生价值观等。青少年虚拟理想与现实理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时现实理想中的积极或消极的因素会在虚拟世界中得到深化和加强,有时也会在虚拟世界中被抵制或消融。加强青少年网络人格中的理想教育要重视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要重视克服青少年网络人格中的理想缺失和精神飘离等。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中的道德力主要是指网络道德对青少年道德认识、道德行为、道德评价的作用与影响。网络道德是人们在互联网环境下与他人人际交流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主要包括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网络虚拟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道德评价等内容。充分发挥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中道德力在青少年网络人格培育中的积极作用,就是要正确处理好青少年现实道德与网络道德的关系,纠正青少年网络人格中的道德失范,实现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有效救赎。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中的行为力主要是指网络行为对青少年行为动机、行为方式、行为结果的作用与影响。青少年网络行为主要包括青少年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网络学习和创作行为、网络聊天与交友行为、网络休闲与游戏行为等。青少年网络行为的特点主要是网络行为主体具有双重性、网络行为动机相对模糊化、网络行为方式具有多样性,网络行为结果不可预测性等。重视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中的行为力,就是要重视培养青少年文明、健康的网络行为,防范网络行为越轨。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中的智慧力主要是指网络信息资源和网络技术平台对青少年智力开发、知识获取、技能培养的作用与影响。网络手段改变了青少年获取知识的方式,使传统的学习向多维的、互动的、自主的、创新的、终身的学习方式转变,实现了学习方式的革命;网络资源丰富了青少年获取知识的内容,开阔了青少年的知识视野、提高了青少年掌握知识的时效,激发了青少年的思维创新能力。正确看待青少年网络智慧既要正确认识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有效性,也要正确认识网络学习手段的局限性等。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中的情感力主要是指虚拟情感对青少年情感表达、情感类型的作用与影响。虚拟环境和青少年虚拟身份条件下的情感表达,其实质就是一种虚拟情感。虚拟环境和青少年虚拟身份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积极情感的自由表达;虚拟环境和青少年虚拟身份可能造成青少年情感表达的困惑;网络人际关系的淡化可能会弱化青少年的真实情感。网络生活中的青少年友谊与爱情是青少年网络人格中情感表达的重要形式。要培养青少年网络人格中的健康情感,就要重视对青少年虚拟情感的正确引导。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中的兴趣力主要是指网络兴趣对青少年兴趣范围、兴趣特点的作用与影响。网络兴趣是指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对某些网络事物或现象的认识,以及参与某项网络活动的意识倾向,它主要表现在青少年对某些网络事物、现象或活动的选择性态度。网络兴趣主要包括网络学习兴趣、网络生活兴趣、网络交往兴趣等。正确对待青少年网络兴趣,就是要辩证和客观地看待青少年对某些网络事物、现象或活动兴趣的广泛性、求异性。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中的意志力主要是指网络意志对青少年意志品质的独立性、坚持性、自控性的作用与影响。网络意志是指在网络环境或网络生活中青少年为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程度。由于人们的意志品质直接影响人格的品质,因此我们必须对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意志品质给予高度的关注。正确认识青少年意志障碍的危害性,就是要培养青少年恒久毅力,激发青少年自信心。
崔波[7]2004年在《中美青少年人格教育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宏观指导的高度,运用文献调研与社会调查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纵向比与横向比较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中美两国青少年人格教育。首先,从人格和人格教育的概念界定入手,论述了加强人格教育的重要意义。接着,分别从人格结构、人格教育的历史沿革和当代人格教育等叁个方面,就中美青少年人格教育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比较。最后,立足现实,对我国青少年人格教育的取向和对策,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对比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从知识教育到能力教育再到人格教育已成为当代国际教育的共同趋势,重视人格教育是中美两国教育的基本取向。第二,中美人格教育既有差异性又有共同性,并且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从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出发,认真继承我国人格教育的传统优势,大胆吸收美国人格教育的精华,是加强和改进我国青少年人格教育的正确抉择。第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格教育体系,必须遵循文化整合原则、创新开放原则、现实超越原则和整体优化原则,建立教育塑造机制、市场塑造机制和文化塑造机制。
张运宝[8]2012年在《青少年独立人格的缺失及培养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少年寄托着父母的期望,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当代青少年使命的实现,有赖于其独立人格的养成。培养青少年独立人格,是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深化教育改革和推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当前我国青少年独立人格现状并不容乐观,独立人格缺失现象仍然存在于部分青少年当中。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独立人格,成为父母、学校及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为支撑,在系统阐述青少年独立人格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揭示了当代我国青少年存在的自我意识不足、道德滑坡、价值观扭曲、自主学习和生活自理能力差等人格现状;指出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特征、家庭亲子关系的变化、学校应试教育的推行,和社会的转型发展是导致青少年独立人格缺失主要原因;探讨了青少年独立人格培养的基本原则;提出了通过优化社会环境、改善家庭氛围、强化学校教育、提高青少年自我修养的青少年独立人格培养对策。
邹艳斌[9]2004年在《加强青少年人格教育——学校教育的追求》文中认为人格教育是中西方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一直被中外教育家视为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但是,我们当前的学校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把教育“窄”化为智育,又把智育“残缩”为分数,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明显地表现为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人格的倾向。忽视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将导致学生人格的障碍,并最终阻碍其健全人格的养成。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重新审视人格教育,将人格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进行科学的定位,以培养健全人格作为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这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还是青少年成才的保证。目前,青少年的人格缺失主要表现在心理承受能力差、情感冷漠、智能与道德的分离等几个方面,人格的缺失给青少年个人、家庭及其社会都带来极大的危害。导致青少年人格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家庭教育的不利因素、学校教育的不当以及个人自身的原因。要实施人格教育,最有意义的莫过于对人格教育对策进行优化:优化教育关系,优化教育思想,优化教育手段,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在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的基础上,对受教育者进行人格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健全人格,拥有属于自己的积极、健康而有意义的、幸福的生活。
太清艳[10]2008年在《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人格塑造的影响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人格心理学的一些基础知识,作为本文的理论支持。然后,谈及影响青少年人格塑造的几个方面。第二、叁、四、五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所在,从青少年对网络暴力游戏的需求心理谈起,说明了网络暴力游戏在青少年互联网生活中的地位,介绍了我国目前网络暴力游戏的现状,以及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来说明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人格塑造的影响。第六部分是笔者在总结上述问题后,呼吁全社会对青少年网民给予更多的关注,以便他们更好更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青少年人格教育初步研究[D]. 陈健梅.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2]. 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聂衍刚. 华南师范大学. 2005
[3]. 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之我见[J]. 王淑兰.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08
[4]. 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 崔景贵. 南京师范大学. 2003
[5]. 青少年人格教育问题研究[D]. 黄璐. 东北师范大学. 2015
[6]. 青少年网络人格培育中的动力结构分析[D]. 王凡. 中南大学. 2013
[7]. 中美青少年人格教育比较研究[D]. 崔波. 山西大学. 2004
[8]. 青少年独立人格的缺失及培养对策研究[D]. 张运宝. 广西民族大学. 2012
[9]. 加强青少年人格教育——学校教育的追求[D]. 邹艳斌. 湖南师范大学. 2004
[10]. 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人格塑造的影响探析[D]. 太清艳. 吉林大学. 2008
标签: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论文; 教育论文; 青少年教育论文; 人格结构理论论文; 网络行为论文; 独立人格论文; 心理学论文; 培养理论论文; 兴趣培养论文; 社会网络论文; 理想社会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