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45250219801225XXXX
摘要:从我国当前道路与桥梁的施工情况来看,在进行现浇混凝土这一施工环节中存在部分质量通病,这些质量通病的存在不仅影响了道路桥梁的质量,还为日后道路与桥梁工程的运行安全与维护都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基于此,本文主要内容研究了道路与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希望能为我国的道路桥梁的安全问题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关键词:混凝土;道路桥梁;质量通病
引言
在我国加快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道路桥梁项目的建设数量空前增加。针对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过程而言,现浇混凝土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笔者通过研究多项道路桥梁的工程建设项目发现,现浇混凝土这一施工项目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问题,这些质量通病的存在使得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直接影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在道路与桥梁的建设过程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其使用寿命。通过大量的施工实例可知,现浇混凝土在目前的道路与桥梁施工中存在诸多的质量问题,而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道路与桥梁的整体美观性,还容易产生安全隐患。为了确保道路与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可以符合建设标准,真正发挥其价值,就必须找出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的原因,采取措施来予以解决。
1当前我国道路桥梁工程中所存在的质量通病
1.1混凝土的棱角损坏问题
现浇混凝土出现棱角损坏的现象通常是由于混凝土自身的性能引起的,也是道路与桥梁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 主要体现在道路与桥梁的梁、 柱、 板墙等地方的直角处出现混凝土掉落、残损。造成这类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现浇混凝土施工前补水不足,导致混凝土结构严重脱水,开裂。 二是混凝土浇筑后养护工作不规范。 在进行现浇混凝土施工时选用木质模板,那么如果相关施工人员没有对木质模板进行充分湿润,就会导致在建筑过程中,模板与混凝土接触的部位,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吸收,进而为混凝土的质量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三是其它外在因素。 施工人员的粗心大意使混凝土实体受到巨大冲击,道路与桥梁的棱角因承受能力不足而断裂。
1.2混凝土表面存在有蜂窝现象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对于混凝土的配比不够准确,例如,砂石与水还有水泥等内容的计量出现误差,就会导致混凝土在成型之后表面发生诸多蜂窝现象。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混凝土在搅拌环节如果搅拌时间不够充分以及对混凝土的相关振捣工作不到位,最终也会导致混凝土在内部出现诸多空洞现象。施工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环节时,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例如未对支模进行检查,那么就会使支模在使用过程中不能为混凝土浇筑工作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最终导致混凝土的内部泥浆出现流失现象,最终形成蜂窝。
1.3混凝土的强度较低
现浇混凝土实体强度作为保证道路与桥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其抗压强度达不到工程设计图强度要求的现象称之为现浇混凝土的实体强度不足。 造成其强度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混凝土的原材料比例不合理。 在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若是由于施工人员本身技术不过关、粗心大意或是其它因素而导致水、水泥、砂石等骨料、其它外加剂的添加量严重超标或不足都会降低混凝土的质量,继而降低混凝土实体的强度。 二是混凝土原材料本身的质量问题。 水、水泥、骨料这三者中无论哪一类原材料的杂质过多均会严重影响现浇混凝土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而在这三者中,一旦水泥的使用日期超过使用期或是由于雨水而受潮导致不可用, 但仍然投入使用的话, 便会直接降低现浇混凝土的质量。 比方说,水泥的强度、稳定性不达标但却仍然投入配制,这便会降低混凝土的实体强度。 三是浇筑完成后养护工作不到位。 在现浇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过早拆模、拆模前未能控制好其温度、湿度,会使其实体强度达不到预定要求。
2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2.1混凝土棱角损坏的防治措施
道路与桥梁的棱角一旦遭受损坏便会影响其美观性,更甚者还会导致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采取一定的预防处理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通过培训等方式来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保证他们在施工中的操作和养护规范。 在混凝土施工前,通过按时按量洒水的方式保证其湿润度,避免混凝土结构开裂而出现棱角损坏,避免由于拆模不当和施工不当所形成的棱角损坏。 其次, 在运输现浇混凝土成品时, 严格管控, 避免碰撞,保证其完整性。在建设桥梁与道路工程时,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之后,对混凝土进行拆除工作时,要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已经达到了2.5MPa,如果强度没有达到相关要求,那么施工人员不能擅自对混凝土进行拆除工作。为了有效防止混凝土的棱角出现损坏,可以使用角钢等相关材料对混凝土的边角进行保护,除此之外,如果混凝土的棱角损坏情况较为严重,可以采用更高级的混凝土材料对其进行修复。
2.2混凝土表面蜂窝的防治措施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时,施工人员如果使用木质模板, 那么就要在浇筑工作之前对木质模板涂抹相关隔离剂,除此之外,还要保证木质模板有足够的湿润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浇筑过程中,木质模板对混凝土的水分不会进行吸收,为混凝土的质量提供保障。施工人员在完成浇筑工作后,应该对木质模板做好养护工作[3]。除此之外,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前,应该对混凝土的浇筑模板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浇筑模板表面平滑并且没有较大缝隙。在制作混凝土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针对相关配比投放适量的外加剂,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工作时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执行,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混凝土产生空洞以及蜂窝现象。
2.3提升混凝土的均质性
在进行桥梁与道路施工时,首先原材料采购人员要验证施工原材料的资格证,确保原材料的质量问题。其次对原材料的存放地点要定期进行检查,针对存放地点发生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最后针对混凝土的原料配比问题,在不同的季节,相关施工人员要针对施工环境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混凝土最终的成型强度达到相关要求,在确定混凝土的强度时,可以采用超声波等方式对混凝土的结构强度进行测定, 针对不合格的混凝土质量要及时确定补救方案。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有关道路与桥梁工程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人们对于工程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基于此,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建设过程中,针对混凝土的质量通病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为道路与桥梁的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朱荣华.浅析道路与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及解决措施[J].四川水泥,2017(3):42.
[2]胡瑶,刘仕江.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及处理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12):172.
[3]李翰庭.桥梁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J].四川水泥,2017(11):79.
论文作者:杨新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3
标签:混凝土论文; 桥梁论文; 道路论文; 质量论文; 通病论文; 现浇论文; 强度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