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教材案例在复习备考中的功能与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作用论文,教材论文,案例论文,高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地理高考的考查重点是在理解地理概念、规律和原理基础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或是在认识、分析地理事实材料基础上的判断和定性阐释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的能力。在备考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案例实施教学,不失为实现高考目标要求的有效途径。教材案例在达成地理高考目标方面具有哪些功能和作用?笔者在此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做一探究。
一、案例隐含基本理论知识
地理高考的考核目标可分为四个层次: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其核心能力即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里所指的理论是高考考纲规定的,也是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基本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等。获得理论知识是培养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第一步。教材选取的来自生活与生产实际的案例,往往隐含着基本理论知识,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探讨和研究案例,善于从案例中提炼与概括隐含的理论知识。
例如,关于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教材选取北大西洋暖流与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西澳大利亚寒流和本格拉寒流与热带沙漠气候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学生不仅理解了洋流对气候有增温增湿或降温减湿作用的原理,而且获得了一条重要的地理规律:寒流与暖流对气候的影响存在着区域差异。暖流对中高纬度气候的增温增湿作用显著,而寒流对中低纬度气候的降温减湿作用显著。
二、案例促使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结合
近年来的地理高考试题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命题方面,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结合,往往根据现实生活和社会现象中的具体问题设问,如通过设置新的问题情境,要求考生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上,对设置的问题做出理论或原理上的归纳、分析和解释;或根据试题提供的信息和设问,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原理分析论证、探讨与解决实际问题;或根据理论与原理的要求,对实际问题进行综合性的描述、阐释或提出初步解决方案。高考试题的命题背景、设问情境往往是教材中未曾出现的,回答的问题也可能是从未遇见过的,在这种情形下,解答问题的过程实质上成为论证与探讨问题的过程。论证与探讨问题的能力并非生而有之,需要备考阶段的训练与培养。教材的许多案例可以作为学生运用原理知识探讨、论证问题的“实验区”和“操练场”。案例可以缩短理论与实际的沟通路径,成为理论与实际对接的桥梁,促进理论与实际的互动结合,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探究与论证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材在阐述工业区位理论之后,选取了传统工业区——鲁尔区作为案例。运用工业区位理论分析、评价了鲁尔区由兴到衰,重又走向繁荣的地理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依赖于理论指导,两者是互动关系。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工业区位理论的高度,审视教材对其工业发展区位条件分析和论证的客观性;从社会经济因素(市场、科技因素)的发展变化角度,思考教材为阐述工业衰落原因而提供的论据的真实性和逻辑性;讨论鲁尔区经济振兴方案这一立论的逻辑性、客观性和实践价值。通过对这一案例的探究,相信学生会对其他工业地域的区位条件、发展方向、困境的解决方案等,给予客观的分析与解答。
三、案例蕴涵解题思路和方法
案例不仅利于理论联系实际的互动结合,更为可贵的是为学生运用理论和原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出正确思路和科学方法的示范。
例如,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共有10种,教材仅仅分析了7种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和降水状况,通过这几种气候类型的分析与判断,学生不仅了解了气温与降水的形成原因,知道应当怎样描述气温与降水特点,更为重要的是总结出分析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方法和思路。学生总结的一般方法有读图分析法、比较概括法与判断推理法等。基本的思路一是由因导果、执果索因;二是以温定带、以水定型。运用其思路与方法,学生便能够根据不同区域气候的图像信息和数据信息,分析与判断其气候特点与气候类型,并对气候的形成原因做出合乎逻辑的阐释。
四、案例催生思维“建模”,揭示解题规律
将案例蕴涵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作进一步的归纳和概括,便能够形成地理思维“建模”(探究和论证地理问题的套路、途径和模式)。地理思维“建模”有助于提高学生举一反三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教材中的案例为学生怎样运用理论与原理知识思考问题、论证问题、阐释与解答问题提供了“样式”“模式”或“范例”。研究与探讨这些“样式”“模式”或“范例”,并灵活掌握,创新运用,是走向高考成功的有效途径。
例如,通过教材对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的阐释,学生知道农业生产特点可以从经营规模、投入与产出、生产方式等方面进行归纳、概括。通过上海港区位因素分析的案例,学生可认识到论证港口区位的思维线索有两条,一是水域条件,二是陆域条件;评价港口区位的思路框架有四个支点: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科技因素。“点”与“线”的纵横交织,构建了关于港口区位选择命题的思维“建模”,从而把握了分析与解决港口区位命题的解题规律与关键。
五、案例突显地理学科的核心观点
地理观点是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观点为学生提出、回答、判断和解决地理问题,以及评价可能产生的后果,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伴随新课程的实施,地理高考呈现出关注地理科学素养的命题趋势,在强调基础知识运用的同时突出地理观点,如人地协调观点、可持续发展观点、空间观点与因地制宜观点等的考核。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重视地理观点尤其是地理核心观点的教育。人地协调观点、可持续发展观点、空间观点和因地制宜观点是核心地理观点。四大核心地理观点充盈于教材案例中。
例如,亚洲水稻种植业、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和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等案例都渗透着人地协调和因地制宜观点(见下图)。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挖掘和体会这些观点,使学生对“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人与地的协调”等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且,能够运用这些观点分析与评价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它涉及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何者为正当、合理的行为,以及人类对于自然界负有什么样的义务等问题。”
北京留民营村农业发展模式是落实与实践可持续发展观点的代表性案例。留民营村以“资源道德意识”和“环境道德意识”指导农业生产活动,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开展综合利用”,有效地保护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壤肥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使村民们生活用能得以解决,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得到改善,社会效益显著。通过分析这些案例,会激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追求,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点。
地理学是关于人类生存空间的一门学科,学习地理必须具备地理空间观点。空间观点主要是对地理现象的分布格局及其空间关系的基本认识,涉及“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它为什么在那里”等问题。地理高考命题以空间观点为引导,以反映世界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战略为热点领域,以热点事例为命题背景,设置“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它为什么在那里”等问题。空间观点主要包括区位与空间分布观点、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观点两个方面,这在教材案例中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例如,传统工业区鲁尔区由繁荣走向衰弱,再由衰落走向繁荣的案例,使学生认识到依靠邻近原料和燃料地、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等区位优势,鲁尔区成为“德国工业的心脏”。20世纪50年代,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兴起,使科技、市场等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鲁尔区走向衰落。采取加大科技投入、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鲁尔区重又焕发生命的活力。鲁尔区案例使学生树立了区位变化观、区位联系观、区位成因观等区位与空间观点。
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它为设置大洲、地区、国家的区域总体特征与区域差异的命题,提供了基本思维路径,也为高考复习指明了方向。教材的许多案例渗透着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观点。例如,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是地震、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频繁多发的地带,这是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地形地势、植被、降水以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川、滇、黔接壤地带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自然灾害却以旱涝灾害为主,这与季风的进退规律反常、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密切相关。自然灾害的区域差异是所在区域不同和区域因素不同的结果。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有利于学生树立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