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燕
(绵竹市人民医院;四川绵竹618200)
【摘要】目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肿瘤PICC置管并发症及依从性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进行研究对象选取行PICC置管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例,其中,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治疗,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置管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QLQ-C30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置管依从性为95.0%、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显著优于常规组的置管依从性95.0%、并发症发生率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进行PICC置管治疗时,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置管依从性,促进置管成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肿瘤;PICC置管;置管依从性;并发症;研究分析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2-0099-02
肿瘤是指因机体内产生异常增值的细胞且细胞不受控制不断分裂而形成的一种癌症。恶性肿瘤患者需长期消耗,这又会造成恶病质,恶病质又会进一步加重消耗,临床一般采取肠外营养补给患者机体的营养,同时,还采取静脉给药对患者实施化疗。而采用PICC静脉置管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最有利的方式。因此,做好PICC置管护理,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行PICC置管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20例为例,探讨采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在PICC置管治疗中对患者并发症及治疗依从性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进行研究对象选取行PICC置管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例。入选患者均根据肿瘤诊断指南确诊为恶性肿瘤;无PICC置管禁忌症;无其他先天性疾病史;无精神类障碍疾病。常规组: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32-68岁;肿瘤类型:肺癌6例,食道癌4例,直肠癌5例,乳腺癌5例。观察组:其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30-70岁。肿瘤类型:肺癌8例,食道癌2例,直肠5例,乳腺癌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患肿瘤的类型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宣教癌症相关健康知识,叮嘱患者遵从医嘱按时服药治疗。
观察组: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健康知识宣教。由本院制定专门的有关各类癌症健康知识手的宣传册发放给每位患者,并协助患者充分理解癌症的相关知识,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及时解答。
(2)PICC置管管理。向患者播放PICC置管对治疗癌症的重要性的相关宣传视频,向患者传达PICC置管的适应证、置管优势与正确护理导管的方法,嘱咐患者在PICC置管期间应保持穿刺部位的整洁、干燥,叮嘱患者绝不可私自将穿刺不问部位的保护贴撕揭下来,避免发生感染,提醒患者在更换衣物时需保护好体外留置导管,避免发生意外造成损坏。
(3)心理护理。因癌症患者对PICC置管缺乏认识,往往会产生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这极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康复,因此,护理人员针对患者心理状况,主动与患者沟通,消除其紧张、焦虑心理,将患者的注意力转移,使其放松身心配合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
(4)出院随访。对患者进行出院随访,主要通过电话进行随访,先了解患者置管过程所出现的问题,必要时可亲自登门回访,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导管管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置管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1)参照邹燕敏等人中关于PICC置管维护依从性的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主要分为0级(自主置管维护)、1级(完全依从)、2级(部分依从)、3级(不依从)[2],置管依从率=(0级例数+1级例数+2级例数)/总例数*100%。(2)置管并发症主要包括静脉炎、血管破裂、血管感染、血管堵塞等。
1.4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置管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的置管依从性为95.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置管依从性为75.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显著高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PICC置管以其微创.可长期放置及安全性高等优势已被广泛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但随着PICC置管恶性肿瘤患者数量增加,出院后护理干预越来越受到医学界关注:患者及其家属因缺乏对PICC置管维护相关知识了解,带管期间易出现紧张、焦虑及恐惧心理,出院后置管依从性较差,同时置管后并发症近年来亦被广泛报道。
本次研究护理人员给予行PICC置管恶性肿瘤患者以针对性护理干预,首先通过健康宜教使其了解PICC置管及后续维护重要性.避免出院后私自断揭穿刺保护贴,提高对于置管体外部分保护关注度;其次对患者提出问题及疑虑进行耐心解答,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提高配合依从性;最后加强出院后随访干预,及时掌握患者置管护理情况。实现围置管期全面护理干预。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PICC的置管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对性护理干预用于行PICC置管晚期肿瘤患者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改善日常生活质量;而观察组患者置管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说明行PICC置管肿瘤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程度,提高其配合治疗的自信心,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干预用于行PICC置普恶性肿瘤患者可有效提高置管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并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武军,杨玲.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PICC置管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1):101-102.
[2] 邹燕敏,王跃英,张楚珊.心理护理干预对 PICC 置管患者维护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6(1):72-74.
[3]张廷翠,燕宏军.护理干预提高肿瘤患者PICC置管术的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 甘肃医药,2017,36(9):799-800.
[4]全小婷,岑卓英,杨君,等.护理干预对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9):1263-1264.
论文作者: 谢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恶性肿瘤论文; 肿瘤论文; 针对性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1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