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城市第六中学小学 巴玉萍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汉语更是我国各民族社会交际的实用工具。少数民族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大,因此,为了增进同国内各民族的交往,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让下一世纪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即在校的青少年少数民族学生掌握汉语势在必行。
语言有书面语和口头语两种形式。口头语主要是通过口头形式表现出来,是谈话人直接参加语言活动。口语作为教学手段,语言直观、清晰、易于接受,对错误易于领会。而且学生对自己智力活动的结果,用口语表述要比书面语容易、简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口语在日常生活交往中使用的频率很高,因此抓好口语是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能力的一种重要措施,据此提出以下两点见解:
一、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由于学生接受能力和受教育的情况不同,一般情况下一个班的学生汉语能力相互之间可谓迥乎不同。例如: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是纯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中学学生的汉语能力据其语言环境的不同而不同。(1)在乡下上小学的学生一开始进入中学基本不会说汉语普通话,也听不懂。这主要因为乡下完全使用本族语言,没有“听、说”汉语的机会。(2)在县城附近上学的学生一开始入学,大部分能听懂汉语,但不会说。这主要因为县城附近汉族人口流动较多,听汉语的机会也就多,而与之用汉语交流的机会是很少的。(3)在县城上小学、中学的学生,基本上能听懂汉语,也能用汉语表达,但受到本民族语言的影响,汉语表达有时含混不清,并且有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兼用现象。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因材施教。语言环境不同造成学生汉语能力不同。为了切实提高汉语能力,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游戏和比赛来给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汉语的活动。对上面第一类学生,我们可以采用如看字猜物、拼字游戏、对话游戏等,给学生创造听汉语的机会,让其逐渐熟悉一些日常用语,并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能简单运用。第二类学生可采用会话比赛、讲小故事、唱少儿歌曲等培养他们的动口能力。例如:经常举行包括讲小故事、自我介绍等内容的汉语会话比赛,在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积极性方面收到良好效果,得到师生的好评。第三类学生能听懂汉语也能用汉语表达、关键在于对其普通话的规范,就可以通过普通话比赛、诗歌朗诵、歌咏比赛来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使他们有一口流利而标准的普通话,从而能够在准确地表情达意。在课堂口语教学中,要做到与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时候,尽量要做到使每个学生参加,避免平均对待或片面的面向几个学习好或差的学生。并且每节课要提问多少个学生,被提问的学生的具体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汉语教学在评价学生回答对、答错都要给予鼓励,增强学生学习汉语的信心。通过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营造轻松、活跃的气氛,再配合适度的表扬,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以身示范,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用汉语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汉语课又是学生听汉语最多的时候,因此汉语教师的口语对学生掌握汉语有直接影响,这就要求汉语教师要有一口标准的口语,在教师讲课的影响下,引导学生掌握学汉语的途径和方法。在课外,汉语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多交往,与他们直接对话,及时纠正一些语言错误,创造日常生活中使用汉语的典型范例,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用汉语交往。只有多说多练,才可以使学生对汉语掌握得更加牢固。提高学生汉语能力除了汉语教师积极参与还不够,必须所有任课教师行动起来,营造一种讲汉语的大环境。以外汉语教师费九牛二虎之力抓学生汉语能力,其他教师未注意到自己的言传身教,于是除了汉语课外,其它课均可利用少数民族语言作解释,这样大环境仍然在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学生汉语能力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因此授课教师都行动起来,营造汉语环境,无疑给学生创造了更多“听、说”汉语的机会。
论文作者:巴玉萍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9
标签:汉语论文; 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语言论文; 教师论文; 口语论文; 少数民族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6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