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杂交稻强化栽培及改良技术的初步研究

超级杂交稻强化栽培及改良技术的初步研究

万宜珍[1]2003年在《超级杂交稻强化栽培及改良技术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在低产的非洲稻区马达加斯加兴起的一种栽培技术。1998年袁隆平院士将这一技术引入超级杂交稻的研究。本文以两优培九等超级稻先锋组合为基本试验材料,开展了水稻强化栽培乳苗培育技术、水稻强化栽培移植密度和改良型强化栽培技术叁个方面的研究,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以旱土为基础的塑料软盘育秧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且适于低龄移栽,这一方式可作为水稻强化栽培的配套技术。 2.强化栽培技术“合理稀植”的理念是高产栽培发展的方向之一,但稀植也需有一定的基本苗数作保障。 3.不同移栽叶龄移栽,其产量差异没有规律性变化,但在最适插植密度的条件下,不同移栽叶龄间的产量存在极显着的差异,表明乳苗移栽高产的基础仍是合理的密度。 4.以SRI技术为基础的不同栽培方式,叁角型栽培可获较高的产量。这种新的栽培方式表现出一种“稀中有密、密中有稀”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大穗和足穗的协调。 5.不同的栽培方式在成穗率上表现出显着的差异,中耕培蔸有利于提高成穗率。叁角形栽培和叁角形起垄栽培的栽植密度较大,前中期LAI较易增大,较早积累干物质;不同的栽培方式齐穗期LAI差异不显着;SRI栽培方式比叶重为最好,但叁角形栽培方式的叶质随后得到改善,到齐穗几种不同的栽培方式差异不显着。 6.单株不同栽培方式干物质积累以SRI为好,起垄栽培对促进干物质积累也有积极的作用,但是起垄栽培具有费工较大的弱点,应通过技术攻关加以克服以利用其优越性。

吴朝晖[2]2008年在《超级杂交中籼稻高产生理生态及其调控研究》文中指出为了从生态和栽培方面研究促进超级稻高产的理论和技术,本人于2004~2007年在海南叁亚、湖南长沙等地,以超级杂交水稻组合两优培九、两优0293、GD-1S/Rb207等为材料,进行了超级稻生态适应性、栽培模式、施肥水平等试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出了一批高产超级杂交稻组合,如Y优173、88S/金18、YHH-5、88S/R24-6、广湘24S/R28-3-2、8两优45、T64S/0293等。其共同特点是有效穗数较多,结实率较高,千粒重中上。超级稻的理想栽培方式为宽窄行、垄栽。垄栽主要通过促进分蘖、减小剑叶叶角等达到提高产量目的。强分蘖能力组合(如两优0293)密度以120000穴/hm~2左右为宜,而弱分蘖能力组合(如GD-1S/RB207)密度应以150000穴/hm~2左右为宜。(2)为使超级稻产量达到12t/hm~2左右,长沙地区适宜施氮量为225kg/hm~2,海南地区适宜施氮量为300kg/hm~2,且基肥与追肥比例为5:5~6:4。(3)功能叶特性受施氮量影响:剑叶随施氮量增加而变长:变宽,剑叶叶角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大的变化趋势;叶片SPAD值随施肥水平上升与密度变小而增大;叶片光合速率随施氮水平提高而显着增加。(4)适量施氮促进根系生长、下扎及根系活力增强,过量施氮有抑制作用:施氮量明显影响根系的分层分布与幼穗分化期根系IAA与ABA的分泌量,施氮水平间呈现N_2>N_1>N_3>N_4趋势,而密度对根系分布及其激素分泌影响甚微。(5)在施肥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穗肥比例可防止根叶早衰;孕穗期增施钾肥,防止早衰的效果更明显;将单施穗肥改为施穗肥+粒肥,再结合根外施肥,能显着延长功能叶寿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超级杂交稻产量。(6)密度和施肥对超级稻具有明显互作效应:产量与有效穗数以N_3M_3(中肥密植)最高;千粒重不受密度影响,但随施氮量增大而显着下降;施氮水平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的影响是,在较低施氮水平下表现为对穗数的影响,但在较高施氮水平下主要表现为对每穗粒数的影响。(7)根际微生物数量在不同施肥处理间差异显着,且受到密度的影响;水稻根际微生物数量在整个生育期内的变化在不同施氮量处理间有差异;各种微生物的活性在经过一季作物后的改变表现不一致,而总微生物活性的下降幅度与施氮量和密度有关,微生物活性随N、P、K施用量增加而降低;水稻分蘖期解磷细菌量因施菌肥而明显增加,解钾细菌数量随生育时期的推进而增多,但不受钾肥影响。

李晏军[3]2010年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杂交水稻作为一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一直领先世界已近50年,其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不仅对中国,同时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技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会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杂交水稻在中国的研究起步虽相对较晚,却在中国极端艰辛的环境中诞生,这与中国当时社会的技术需要的强大推动是密不可分的。纵观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国一直未能彻底摆脱饥饿的威胁。20世纪50年代末爆发的大饥荒,又一次夺走了中国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粮食安全直接威胁到中国的稳定与存亡,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致力于选育水稻良种、提高粮食产量的杂交水稻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为理顺杂交水稻技术发展脉络,文章回顾了中国五十年代水稻杂交育种研究的概况,为杂交水稻研究的兴起做好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准备。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经过十年的共同努力,终于实现了叁系配套,在全国科研大协作之下,中国科技工作者实现了在科学上的重大突破,获得了技术上的一个又一个创新,不断攻克了叁系配套关、良种选育关和制种关,使叁系杂交籼稻在全国迅速大面积推广,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叁系法育种研究还在上升阶段时,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又把目光投向了两系稻研究。水稻温光敏雄性不育现象的发现和温光敏不育系的育成,让两系法育种从科学设想成为现实。两系法育种从国家“863”科研立项到研究成功,历时也是近十年,同样是众多科研单位科研协作的结果。两系法育种从育种技术思路上由繁到简,成本大大降低,从高产目标向高产、优质、多抗综合目标转变。与叁系法育种相比,两系法育种具有了明显的优越性,中国的稻作技术与文化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的提出,不仅是杂交水稻技术内部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的稻作发展需要。超级稻育种的方法也将常规选育、叁系、两系选育方法和分子生物技术方法等现代高新技术统一了起来,育种理念也从“高产优质多抗”向“绿色环保”理念转变。计划运作已历时15年,每个阶段的育种目标都如期实现。预期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必然以其杰出的成就,为解决新世纪中国的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从叁系到两系再到超级稻,中国杂交水稻研究节节推进,一直保持着我国在杂交水稻育种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从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建立到优势利用技术的发展,杂交水稻学科逐步建立。杂交水稻技术范式是支起整个学科的灵魂,“袁隆平思路”成为杂交水稻技术范式公认的理论基础,众多的科研人员创新的科研方法是杂交水稻技术范式的基本内容,其范式的形成是在科研实践中由外在信息不断作用于科研系统,通过系统内科研人员的吸收、交流、创造与传播逐步形成的。在杂交水稻科研系统内部,有了共同的理论、方法、价值标准、科研目标以及自己的组织机构和学术权威等。与其他学科的形成一样,杂交水稻学科知识的演化同样也经历了朦胧意识期、自觉认识期、整体把握期和综合发展期四个阶段。杂交水稻学科在中国发展近半个世纪,从其理论构架、学术队伍、知识信息及学术资料等方面都已经进入综合发展。杂交水稻科研队伍的发展是杂交水稻学科发展的核心,其科研队伍已经形成一个多层次、多领域、上下承继、结构合理的学科团队,其科研机构从国家到地方、从专门到综合已经发展成熟并不断壮大,杂交水稻研究成为一个能出成果、多出成果和出好成果的研究领域,在科研激励方面,杂交水稻科研人取得的丰硕成果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和赞誉,从社会地位、科研立项、科技奖励等方面都给予这个科研团队以最大的关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推广在世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杂交水稻技术成果的产业化程度并不很高,这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大环境密切相关。从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历程来看,前期推广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规模主要依靠的是国家行政手段实现的,国家粮食政策的宏观调控直接影响到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在80年代初期,成果推广与技术创新是同步的,技术推广体系在推广中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时期的推广成绩显着,杂交水稻事业获得快速发展,农民种植杂交水稻增产增收;从90年代开始,杂交水稻的推广开始引进市场机制,产业化发展方向有了新的转变,杂交水稻的推广面积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半数以上并趋于稳定;超级稻的推广模式已臻成熟,在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共同作用下必将杂交水稻产业化推上一个崭新阶段。从整体上来看,杂交水稻的推广阶段经历了指令性计划发展阶段、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发展阶段、完全市场化产业模式发展阶段,产业化过程中主要存在科研与企业体系分离、市场经营无序、种子区域封锁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利用市场机制良性推动科研与企业体系的融合、打通产业化环节、加强整治市场、把好种子市场准入标准、宏观调控全局、改善供求平衡外,还需要面向“WTO”背景下的国际大环境,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将杂交水稻技术成果产业化融入国际化轨道,加速产业化发展。杂交水稻从1980年第一次与美国圆环种子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协议开始走出国门,到现今已有8个国家已经大面积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有40多个国家引种、研究、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已经超300万公顷。中国作为杂交水稻的策源地,为国际培训了大量的杂交水稻技术人员,策划召开了5届国际杂交水稻学术会议。亚洲是世界水稻的主产区,也是中国杂交水稻主要推广的区域,目前在亚洲的推广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印度、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都已经大面积种植中国杂交水稻。非洲有着水稻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但其稻作水平却很低,大量的稻米需要进口。近几年,中国杂交水稻在几内亚、马里、赞比亚、塞拉利昂、马达加斯加、利比亚、尼日利亚等国试种增产效果显着,各国政府均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应该存在较大的推广潜力。杂交水稻技术在全球的推广受到世界粮农组织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这不仅有利于全球的粮食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也将为改善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落后,但杂交水稻技术却已领跑世界近半个世纪,并还将继续领先世界。杂交水稻技术发明是中国现代科技史上的重大事件,在中国诞生绝非偶然,从技术的发明到技术成果的推广都离不开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由此,我们发展中国技术,就必须立足于中国的技术国情,选择适应本国条件又能取得最大成效的技术,同时不断优化和完善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用社会的发展来带动技术的发展,孕育出更多土生土长的像杂交水稻技术一样的原创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技术体系,实现中国科技振兴。袁隆平作为杂交水稻科研团队的领军人物,他的成功享誉世界。他科学研究的风格带动了杂交水稻科研团队的一批人,成就了杂交水稻科学事业,成为了当今时代科学精神的主音。其科学风格的形成既有他对水稻特有的洞察力、自身个性等Taste"的直接作用,也是杂交水稻科研实践的直接塑造。其超强的创新意识、科学的研究方法、始终贯穿于其科学实践中的创新品质构成了袁隆平科学风格的主要内容。袁隆平的科研成果已经惠及全球,他的科学风格也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科技人。他学术上的贡献主要包括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建立、叁系法配套理论及技术规范的构建,建立了杂交水稻“从叁系、两系到一系”育种理论的战略构想,提出培育两系法杂交水稻的一整套理论和技术路线并创新了核心种子生产等一系列技术,创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研究袁隆平个人为国家创造的经济价值那是难以计算,获得的社会效益更是无法估量。文章采用有限的对照数据来论述基本问题。

杨开吉[4]2007年在《超级杂交稻研究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超级杂交水稻的发展与我国的粮食安全密切相关。本文在研究国内外超级杂交稻育种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超级杂交稻研发的实际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目前超级杂交水稻研究和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相关对策。超级杂交稻研究在育种方法上,要逐步淘汰育种程序繁琐的叁系法,完善两系法,加快一系法研究进度;在株型设计上,应摒弃单一的静态设计思路,在生态学、生理学理论基础上,加强超级杂交稻的动态理想模型的研究;在技术路线上,要改良株叶形态与扩大杂交双亲的遗传背景相结合进行超高产育种;在栽培措施上,根据不同生态区域的特点选择适宜的超级杂交稻组合,研究其相应的轻简、低耗、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达到良种良法相配套。超级杂交水稻推广要在农民技术问题上,加强农民相关知识的培训,尽快建立超级杂交稻农业专家系统;在超级杂交稻适应性问题上,要立足不同区域特征,加强适应性广、抗病、优质超级稻品种选育,组织专家分区域分品种办点示范;在市场化问题上,应加强基地建设促进超级杂交稻走向产业化;解决推广滞后的的问题,要把超级杂交稻推作为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工作目标,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要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推广超级稻

彭玉林[5]2009年在《栽培模式和施氮水平对超级杂交稻生产力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科技界的广泛关注。为此,我们以超级杂交中稻为对象,以超级杂交稻生产力为目标,采用大田试验方式,开展了一系列超级杂交稻生产力相关栽培试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栽培模式对超级杂交稻生产力影响的研究:(1)栽培模式对超级杂交稻群体的茎蘖数和成穗率有较明显的影响,叁围强化栽培的分蘖速度最快,可以使水稻最高分蘖期提前;在同种栽培模式下不同密度,最高分蘖数和抽穗期分蘖是随着株行距增加而增加,而单位面积的分蘖发生数和抽穗期分蘖数随株行距增加而降低。(2)栽培模式对超级杂交稻的群体LAI有明显的影响,叁围强化栽培的最大LAI出现在孕穗期,其它二种栽培模式的最大LAI出现在穗期。同样栽培模式下不同密度处理之间的衰减度以密度越大的越大,以叁围强化栽培模式的差别较小,但其它栽培模式差别较大。(3)栽培模式对超级杂交稻干物质积累和群体生长速成率有较明显的影响,叁围强化干物质积累量大于宽窄行和CK的干物质积累量,叁围强化群体生长速率最大值出现在孕穗期,而宽窄行和CK栽培模式最大值出现在齐穗期。同时,叁围强化栽培模式茎鞘物质转运总体能力高于其它栽培模式的处理,而宽窄行茎鞘物质转运总体能力与对照的差异表显不明显。在成熟期,叁围强化和CK栽培模式下的不同栽培密度,以中等密度的干物质积累量明显大于其它二个密度,宽窄行叁种不同密度处理中以最大移栽密度的干物质量最大。(4)在不同栽培模式下不同密度,产量以CK处理中16.7cm*25.Ocm的最高,达到了9810kg/hm~2;叁围强化以25.0cm*23.3cm最高,达到9600 kg/hm~2;宽窄行以(20cm+30cm)/2*16.7cm最高,达到8800.5kg/hm~2;但综合产量比较以叁围强化高产较稳,主要原因是有效穗、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相互之间结合较理想,是形成较高产量水平主要原因。(5)叁种栽培模式净光合数率和细胞间CO~2浓度,以宽窄行栽培模式的最高,其次是叁围强化,CK最低。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成率大体一致;栽培模式中不同的密度中叁围强化、宽窄行和CK都以中等密度:(20cm+30cm)/2*23.3cm和25.0cm*23.3cm的光合效率最好。(6)超级杂交稻冠层性状与产量关系:超级杂交中稻生育后期维持较高的有效穗数,增加干物质积累对提高水稻产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7)不同栽培模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叁围强化栽培模式优于宽窄行和CK栽培模式,CK栽培模式优于宽窄行;同样栽培模式下要获取更高产量有不同的移栽密度要求,叁围强化要选择中等密度:25.0cm*23.3cm;宽窄行栽培模式要选择密度最大:(20cm+33.3cm)/2*16.7;CK栽培模式同样要选择密度最大:16.7cm*25.Ocm。2.施氮水平对超级杂交稻生产力影响的研究:(1)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减少,水稻分蘖发生速度降低,分蘖终止期提早,分蘖总数下降,有效穗减少,一定范围内(120kg/hm~2)减少不显着,成穗率提高。(2)叶面积数(LAI)是随着氮水平增加而提高。(3)齐穗期群体生长速率(CGR)是随着氮水平增加而提高。茎鞘物质转换率总体上均随着施氮量的减少而提高。(4)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减少,水稻生长干物质积累量也减少。(5)水稻冠层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要提高超级杂交稻的生产潜力就必须提高水稻分蘖数、地上干物质、生长速率。(6)各处理产量显着高于CK,但各处理之间的产量差异表现不明显。其产量表现为180kg/hm2:8700 kg/hm~2;225kg/hm~2:8550 kg/hm~2;120kg/hm~2:8495 kg/hm~2;135kg/hm~2:8100kg/hm~2;CK:7300kg/hm~2。(7)通过相关分析:在施纯氮0~225kg/hm~2范围内,氮肥偏生产力与籽料产量和生物产理均呈负相关;氮肥农学利用率与籽粒产量呈相关,但不显着。(8)随着施氮量增加剑叶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都升高,气孔导度(Gs)也不断增大。细胞间CO_2浓度(Ci)变化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9)不同施肥水平的灰色关联度分析:180kg/hm~2优于其它处理,其次分别为225kg/hm~2,120kg/hm~2,135kg/hm~2和CK。

刘立军[6]2005年在《水稻氮肥利用效率及其调控途径》文中提出氮肥利用率低是我国水稻生产中的突出问题。本研究从品种改良、实时实地氮肥管理、超高产水稻生长发育与养分吸收、土壤背景氮供应、品种源库特性、水分管理及强化栽培体系等方面研究了其对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中籼品种改良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试验以我国60年以来不同时期的16个代表性中籼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品种演进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改良逐步提高了水稻产量。产量的提高主要是由于总颖花量的增加。由早期高秆品种到矮秆品种,生物产量与收获指数的共同增加提高了产量;由矮秆品种到现代超级稻品种,产量的提高则主要是生物产量的增加。品种改良提高了粒叶比、根重和根冠比,减小了顶叁叶叶片的着生角度,使顶部叶片更加挺立。 品种改良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现代品种的氮肥生理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但没有明显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品种改良提高了抽穗前干物重和吸氮量以及抽穗后氮素向籽粒的运转。抽穗期吸氮量以及抽穗后氮素运转率与籽粒产量均呈显着正相关。穗分化期叶片中谷氨酰胺合成酶(GS)、硝酸还原酶(NR)和Fd-谷氨酸合成酶(GOGAT)以及灌浆初期籽粒中GS和NADH-GOGAT的活性对抽穗前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以及抽穗后氮素运转起重要作用。水稻体内GS、NR和GOGAT等氮代谢主要酶类的活性明显受到氮肥的调节。提高穗分化期叶片和乳熟期籽粒中氮代谢酶的活性,可以增加抽穗前氮素和干物质积累、促进氮素向籽粒的运转并提高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刘立军:水稻氮肥利用效率及其调控途径 2.高产水稻需氮供氮的叶色诊断指标水稻叶片的叶绿素测定仪(S PAD)值与叶绿素含量(gm一2)和含氮率(gm勺均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叶色卡(LCC)读数与SPAD值也呈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SPAD值或LCC读数可以反映稻株的氮素营养状况并可依此作为水稻氮肥动态管理的重要诊断指标。研究明确了叶片SPAD值35和37可作为江苏主要釉稻和粳稻品种关键生育期施氮的临界值。对应的LCC读数为3 .0。在生产上示范应用验证了这些指标值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3.实时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依据土壤养分的有效供给量、水稻的目标产量、当季的氮肥利用率、主要生育期稻株需氮供氮的SPAD值和品种源库特征,建立了水稻实地实时氮肥管理模式(SSNM)。该模式在小面积上试验示范,施氮量较目前的习惯施肥法(CFP)减少了51 .9~56.3%,产量增加了0.2一9.3%,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了39.1一276.4%。2003一2004年在江苏省无锡市两村20户稻田中进行SSNM的示范,SSNM的施氮量较CFP降低了38.7~41.3%,产量提高了2.5~3.5%,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了88.3~117.7%。2004年在无锡、扬州和连云港市大面积示范推广,与CFP相比,SSNM的施氮量平均降低了42.0%,产量提高了3.2%,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了88.5%。 4.超高产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养分吸收规律与高产水稻(产量在8.9~9.5tha’,)相比,超高产水稻(产量>l1tha’,)的分桑成穗率较高(80%以上),叶面积指数抽穗前增加较快,抽穗期为7.5左右,乳熟后下降慢。全生育期总光合势以及抽穗至成熟期光合势应分别大于510和220扩dm一。抽穗前水稻积累的干物质约占最终干物质重量的60~65%,抽穗后茎鞘物质输出率在9一17%,收获指数>0.5。研究明确了超高产水稻主要生育期的氮、磷、钾吸肥量,其吸收高峰均在拔节至抽穗期,此阶段各养分的吸收量约占最终总吸收量的40~48%。超高产水稻每生产lt稻谷所需吸收的N、PZos和从0分别为1 9.5~22.1、14.2~巧.1和29.4~31.8 kg,粳稻略高于粕稻。 5.土壤背景氮供应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通过对前茬作物小麦设置施用氮肥与不施用氮肥处理研究其对土壤肥力及对后茬作物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麦季氮肥的施用增加了稻季土壤全氮、钱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提高了土壤背景氮。与麦季不施氮(低土壤背景氮)相比,在高土壤背景氮下水稻产量对氮肥的反应明显降低,氮肥利用率的各个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表明在高的土壤背景氮下较高的氮肥施用量是水稻氮肥利用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建武[7]2015年在《第四期超级稻Y两优900形态生理特性及其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以形态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超高产育种成果不断涌现,2013年较大面积平均单产已达14.82t/hm~2,2014年这一数据又被刷新为15.4t/hm~2。为了探索超级杂交稻不断获取高产的原理和本质,本研究第一部分以第四期超级稻代表组合Y两优900为试验材料,以第叁期超级杂交稻代表组合Y两优2号及叁系高产杂交稻汕优63为对照,通过对叁个组合各主要生育时期的株叶形态、叶面积指数、光合生产能力、穗部性状、根系活力和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变化规律进行对比研究,探索Y两优900获取高产的具体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群体指标等高产因素。本研究第二部分通过对Y两优900在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第四期超级稻超高产攻关条件下的群体茎蘖动态、水肥调控措施、生理性状、产量结构、土壤气候生态条件等进行总结分析,探索单产超15 t/hm~2的超高产栽培技术,旨在为今后超级杂交稻高产育种及超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本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与对照Y两优2号和汕优63相比,Y两优900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在一般生态条件下实际产量可达11.8 t/hm~2,比汕优63和Y两优2号分别增产37.2%和6.3%。2.与对照相比Y两优900具有较好的株叶形态,表现为:①齐穗期上部4片叶的叶基角小;②基部透光率高,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期)到黄熟期的每个时期,Y两优900的基部透光率均高于其他两个对照品种。这种叶层配置使中下部叶片受光姿态好,光合效率较高,为大穗和高结实率的形成奠定了形态学基础;③Y两优900群体分蘖动态合理,能获得较高的成穗率,最终的成穗率Y两优900为60.1%,比汕优63高15.2个百分点,比Y两优2号高4个百分点。4.与对照相比Y两优900各生育时期的根系活力强,叶绿素含量高,下降缓慢、变化平稳,上部3片叶功能期长,体现了“源”足的优势,有利于更多光合产物的积累,保证超高产所需的物质供应。5.Y两优900的叶面积指数(LAI)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小于对照汕优63,说明其前期个体可尽量舒展枝叶来扩大光合面积;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到孕穗期LAI上升速度较快,上升了80.4%,上升幅度比汕优63高24.6个百分点。孕穗期以后LAI下降较慢,从孕穗期到乳熟期,汕优63下降了28.4%,Y两优2号下降了6.4%,Y两优900下降了4.9%;从乳熟期到齐穗后30天,Y两优900LAI下降了23.4%,比汕优63和Y两优2号分别低9.4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Y两优900这种叶层配置使叶片能最大限度的截获太阳辐射,表现为全生育期动态理想株型。6.Y两优900净光合速率高,齐穗期Y两优900的净光合速率为22.7μmol·m-2·s-1,比对照汕优63高16.4%,比对照Y两优2高5.1%。齐穗后15天和齐穗后25天Y两优900的净光合速率均显着高于两对照品种。7.Y两优900穗大结实率高,一般栽培条件下平均每穗总粒数为288.7粒,结实率88%以上。在整个生育期表现为“源”足、“库”大、“流”畅,这是其大穗下保持高结实率的重要生物学基础。8.通过协调每穗总粒数和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使总颖花数达到4800万/667 m~2左右是Y两优900单产超15t/hm~2的前提保障,其穗粒结构为:有效穗240-255万/hm~2,每穗总粒数280-300粒,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7.5g。9.在有效穗、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叁个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r=0.578*;每穗实粒数与产量也呈正相关(r=0.413);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呈显着负相关(r=-0.518*)10.氮肥后移和适时的穗肥施用时期是实现超高产的关键措施。在超高产栽培中,基蘖肥和穗肥的比例应控制在5.5比4.5左右,确保大穗的形成和结实率的提高;在群体按时落色的前提下,穗肥的最佳施用时期应在主茎幼穗分化2期和主茎幼穗分化4期,可同时兼顾攻大穗、抗倒伏和提高结实率的作用。11.在一般生态条件下,以叁系高产杂交稻组合汕优63和第一、第二、第叁、第四期超级稻典型代表组合两优培九、Y两优1号、Y两优2号、Y两优900的产量结构发展趋势为基础,对单产为16.5 t/hm~2。的超级稻组合的产量结构进行预测,推测单产为16.5 t/hm~2的超级稻组合单位面积有效穗为12.5×104/667m~2左右,平均每穗总粒数为470粒左右,单位面积总颖花数为5800×104/667m~2左右。

敖和军[8]2008年在《超级杂交稻产量潜力实现的途径分析》文中提出随着世界粮食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超高产研究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我国超级稻育种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已育成一批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超级稻品种(组合)。这些品种在小面积试验或特定气候条件下产量可达到12~17 t·hm~(-2),展示了超级稻品种的巨大增产潜力。但是,大多数超级稻品种的高产记录重演性差,在地区间或年度间产量表现出严重的不稳定性;小面积试验示范产量与农民田里实际产量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选用超级杂交稻品种,研究栽培管理因素、气候因素对超级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超级杂交稻干物质生产特点与产量稳定性为探明超级杂交稻在不同种植地点和不同施肥量条件下的产量表现及干物质生产特点。于2004~2005年在湖南省桂东、长沙、衡阳、南县和永州5个地点进行大田试验,按照N:P_2O_5:K_2O为1:0.5:1的比例,设置3种施肥量处理(135、180、225 kgN·hm~(-2)),田间采用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以超级杂交稻组合准两优527和两优293为试验材料。结果表明,超级杂交稻收获产量以桂东点产量最高,地点间差异显着,其中准两优527平均为7 492.3~12 209.2 kg·hm~(-2),两优293为6 984.0~11 679.5kg·hm~(-2)。产量构成因子和干物质生产量的地点间变化与收获产量一致,但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施肥量处理间收获产量和干物质生产量差异均不显着。收获产量与单位面积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表现为正相关,而与每穗粒数表现为负相关。超级杂交稻存在适宜的种植区域,且在施肥量为135~225 kg N·hm~(-2)的范围内,施肥量不是超高产栽培的限制因子。超级杂交稻的库容量大,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是实现超级杂交稻产量潜力的重要途径。2、不同产量水平下的超级杂交稻群体特征及通径分析为了解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的主要限制因子及影响方式。通过分析种植在湖南省5个生态区的超级稻主要产量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多元相关性、回归关系及通径关系,估测了超级稻8个主要产量性状对产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超级稻在不同地方种植,其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均表现出很大的变化差异,有效穗数,每穗粒数、颖花量对产量的影响最大。研究结果启示我们在超级稻的实际栽培管理中,应尽量协调各因子间,特别是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之间的矛盾,使其实现超高产潜力。3、基于ORYZA2000模型的超级稻生长模拟及生态适应性为了模拟超级杂交稻的生长进程和产量形成规律,以及验证超级稻在不同地方种植的产量差异。利用湖南省5个试验点的2年超级稻准两优527的田间试验数据资料,依2005年试验结果对水稻生长模拟模型ORYZA2000模拟超级稻生长进行参数校正和验证,获得了超级稻的基本作物参数,包括超级稻不同生育阶段的发育速度、生物量累积速度、比叶面积和干物质分配系数等。利用2004年的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分析,图解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ORYZA2000模拟超级稻生物量、叶面积、产量的模拟值与观测值基本呈线性关系,模拟效果良好,茎生物量、叶生物量、穗生物量、总生物量、叶面积和产量的相对均方根误差NRMSE分别为35%、47%、44%、32%、51%和24%。应用校正和验证的结果,初步得出了湖南省内5个地区超级的产量潜力,丰富了超级杂交稻模拟和产量潜力的理论和实践,对超级稻的发展及栽培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4、光温因子对超级杂交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了解各种光温因子对超级杂交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利用湖南省内多个试验点多年的超级稻大田小区试验数据,应用典型相关分析了光温因子与超级稻生物积累量、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典型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内的光温因子与超级稻产量构成因子、生物积累量、及产量的组间均有着显着的典型相关性,尤其是与产量构成因子间的第一、第二、第叁和第四典型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光温因子主要通过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单位面积颖花量的作用而影响超级稻产量;不同生育期对超级稻起主导作用的光温因子不同,全生育期内的光温因子以日均低温对超级稻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日均高温,再次是累积日温差。5、不同栽培方式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的影响超级杂交稻的优化(稀植、乳苗移栽、结构施肥)栽培试验于2002-2004年在长沙进行,以比较不同栽培方法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及物质生产的影响。以两优培九为材料,并以汕优63作为对照。结果表明,两种栽培法,两个供试品种的产量表现不同,其中两优培九采用优化栽培产量为8.20-10.37 t·hm~(-2),比传统栽培增产显着。主要表现为有效穗多,而结实率、千粒重、穗实粒数等产量因子差异不明显。汕优63采用优化栽培产量比传统栽培减产0.37%-8.8%。两种栽培方法间的茎蘖发生动态和单株分蘖数存在极显着差异,两品种单株分蘖数优化栽培比传统栽培分别多110.36%和110.64%,但由于移栽密度不同,两种栽培方式间的单位土地面积分蘖数没有明显差异。采用优化栽培的两优培九在各个生育时期,植株体内的含氮量比传统栽培的高。6、不同插植方式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探索不同生长微环境对超级稻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于2006年至2007年,在湖南省长沙,桂东和永州,选用超级稻组合准两优527,两优293,和Y优一号进行不同株行距配比大田试验。试验设置两种移栽密度,每平方米20蔸和16.7蔸,叁种株行距配比方式,等行距,宽行窄株和宽窄行。田间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结果表明,采用宽窄行的产量显着高于等行距,略高于宽行窄株,主要是由于宽窄行方式适当扩行,更有利于增加每穗颖花数、结实颖花数、结实率,增加单位面积的结实颖花数和抽穗后干物积累量,提高经济系数。7、不同插植方式对超级杂交稻光能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探索不同株行距配比方式对超级稻光能和养分利用的影响。利用超级稻组合准两优527,两优293,Y优一号,于2006-2007年在长沙,桂东和永州进行不同株行距配比大田试验。主要研究等行距,宽行窄株和宽窄行插植方式的水稻群体冠层和底部的光辐射分布,以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地点种植的同一个超级稻品种,不同株行距配比方式,其整个群体的光截获量比率相同,但采用宽窄行的冠层光截获量所占比率低于等行距和宽行窄株处理。在桂东种植的超级稻生长后期群体的光截获比率达到了95-98%,明显高于长沙点。相同品种相同地点的不同株行距配比方式处理间的NPK养分吸收积累量,以及叶片中的酶生理活性没有差异。由此可见,采用宽窄行插植方式有利于改善超级稻群体内部的透光性。8、不同施肥水平下超级杂交稻对N、P、K的吸收累积规律探索超级杂交稻对N、P、K养分的吸收利用规律。于2004年和2005年,选用超级杂交稻品种准两优527和两优293为供试材料,在湖南省5个不同水稻种植生态区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在农民实际平均施肥量及分别减少和增加25%施肥量形成的叁种施肥水平条件下,超级杂交稻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体内的N、P、K养分含量和吸收积累规律。结果表明,无论在抽穗期,还是成熟期,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水稻植株体内的N、P、K养分含量均无显着差异,其在不同地点间的变化幅度低于相应的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量;养分吸收量差异主要由单位面积干物质生产量不同所引起。在不同施肥水平下,随着产量升高,N、P、K收获指数呈上升趋势,但生产单位重量稻谷所需养分量呈下降趋势。在产量最高的桂东点,其植株体内NPK养分含量和积累量均处于中等水平。采用多次施肥,不同施肥水平(135-225 kgN·hm~(-2)、29.7~49.5kg P·hm~(-2)、112.1~186.8 kg K·hm~(-2))对超级杂交稻株体内的N、P、K养分吸收积累影响不明显;随着产量的提高,超级杂交稻对N、P、K养分的吸收利用率也可提高,从而实现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的协调统一。

龙继锐[9]2008年在《超级杂交稻节氮高效栽培生理生化特性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超级杂交稻的广泛推广应用,日益凸现出二个重要问题:一是超级杂交稻需肥量大,引起水稻生产上氮化肥用量的大幅增长,过量的化肥造成了一系列社会和环境问题;二是由于栽培技术不配套,品种超高产潜力一直难以发挥。为此,我们以超级杂交一季稻为对象,以节氮高效栽培为目标,采用大阳试验方式,开展了一系列超级杂交稻节氮增效栽培试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湖南省超级杂交一季稻产量和氮肥施用现状湖南省超级杂交一季稻产量在7.50~9.75t/hm~2之间,施氮量225.0~240.0kg/hm~2(折纯氮),最高施氮量超过270.0kg/hm~2,属高施氮水平。加强超级杂交稻一季稻氮肥管理,减少施氮总量、提高产量空间较大。超级杂交一季稻节氮栽培施氮基准水平为225.0kg/hm~2。2.超级杂交中籼稻氮高效利用基因型差异比较与筛选不同基因型组合的氮收获指数、氮素转运指数、氮籽粒生产效率和100kg籽粒需氮量变异大小次序是:氮收获指数>氮素转运指数>氮籽粒生产效率>100kg籽粒需氮量。氮响应度变幅-2.86~31.06kg/kg。试验组合可以分为3种类型,第Ⅰ类:氮高效型。氮高效型又可以分为2种类型,即高效吸收利用型和耐低氮型。第Ⅱ类:适氮高产型。第Ⅲ类:高氮高产型。3.缓/控释肥等不同类型肥料氮利用效率的比较与评价缓释尿素(SCU)、缓释复合肥(CCF)、微生物肥(LPK/MF)、高效复合肥(LNPK)等肥料产量、氮肥利用率均较普通尿素不同程度提高。肥料SCU表现突出,2种氮水平下均较普通尿素显着增产,增幅分别为14.7%~23.9%和10.3%~11.9%,其氮肥生理利用率(PE)超过40kg/kg、农学利用率(AE)在23kg/kg以上,分别比普通尿素提高7个、8个百分点。同种肥料节氮处理高峰苗显着降低,成穗效率显着提高,中后期根系活力强、光合效率高,库充实较好,不显着减产。氮肥利用率也提高,氮肥生产力(PFP)、氮肥生理利用率(PE)、农学利用率(AE)、氮素籽粒生产效率(NGPE)、氮收获指数(NIH)分别较等氮处理提高20%、3.4~7.2%、3.6~9.6%、4.5~8.5%、10%。4.不同节氮栽培条件下超级杂交稻群体发育、物质生产、产量、养分吸收利用、氮肥利用效率和土壤氮积累效应节氮幅度提高水稻分蘖发生速度降低,同最大茎蘖增长速率下降,日茎蘖增长饱和期(茎蘖同增长速率为0时间)提前,分蘖终止期提早,分蘖总数下降,前期生长略显不足,有效穗数减少,一定范围内(节氮40%内,氮量135kg/hm~2)减少不显着,高峰苗数显着降低,成穗率大幅度提高。群体生产率(CGR)随氮水平增加而提高。最大CGR变化幅度为17.51~35.89 kg.hm~(-2).d~(-1)。分蘖-幼孕分化穗、穗分化-孕穗、孕穗-齐穗、齐穗-成熟4个阶段水稻CGR与产量相关系数依次为0.6324(P>0.05)、0.7894(P>0.05)、0.9722(P<0.01)、0.9359(P<0.01)。节氮幅度提高水稻生长干物质积累量减少。生长前期处理差异不显着,生长中期差异加大,一定节氮范围内(节氮40%,氮量135kg/hm~2),减少不显着。抽穗后,节氮处理生物产量明显降低,但其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转换率均显着提高。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以节氮20%(180kg/hm~2)处理最高,达到12.0t/hm~2。植株对NPK的吸收均有2个高峰,吸收总量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齐穗后植株还能吸收30%左右的氮素;植株吸收磷素以移栽到分蘖中期吸收最多;钾素吸收高峰在生育后期,节氮可提高生育后期植株钟素吸收比例。节氮大幅度提高氮肥利用率。节氮20%~60%RE超过42%、AE在20kg/kg以上、PE超过38kg/kgN,NHI在67%以上,100kg籽粒需氮量1.53~2.19kg之间。土壤总氮、速效氮量均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低氮处理土壤总氮和速效氮量均大幅下降;中氮处理两者均基本持平;高氮处理则均大幅增加。节氮能降低土壤速效磷水平,一定范围内节氮土壤钾含量不显着降低,并能提高有机质含量,减轻环境压力。5.不同节氮栽培条件下超级杂交稻生理生化、光合作用特性施氮量与叶片叶绿素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叶片单位叶绿素的光合作用效率随施氮量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节氮能提高叶片单位叶绿素的光合作用效率。根系活力、叶片NR、GS、CAT等酶活性均随施氮量增加先增后降;MDA含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减后增变化。生育期后移根系活力、CAT酶活性均下降,MDA含量与此相反,GS、NR酶活性则先高后低,均以齐穗期最高。增施氮肥能提高剑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细胞间隙C02浓度(Ci)则随施氮量增加先降后升。适宜节氮能提高水稻叶片最大光合速率、降低光抑制系数、提高叶片光饱和点,不影响或不显着影响叶片捕光能力。叶片光合电子传递(ETR)、有效量子产量(EQY)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均受氮用量和光照强度双重影响;节氮能提高水稻叶片ETR、EQY和qP,氮肥过低或过高都会产生相反作用,NPQ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ETR、EQY、qP随生育期推进而提高,NPQ则相反。6.超级杂交一季稻节氮栽培关键技术平原地区超级杂交中稻节氮栽培策略:主攻有效穗,兼顾穗粒数和粒重。节氮栽培最佳施氮量135~180kg/hm~2,N:P:K=1:0.4~0.7:0.9~1.2,移栽密度为18.0~21.0万蔸/hm~2。超级杂交稻节氮栽培技术要点:品种氮高效、氮肥控缓释、壮秧栽小苗、小蔸适稀植、水肥长藕合、综合控病虫、防倒保高产。

李林杰[10]2010年在《生态高值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尺度生态经济优化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本文属于问题驱动型研究,致力于生态农业资源节约型、环境清洁型与经济安全型等“叁型”产业化技术体系的设计与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与循环自生的新型模式的构建,以便缓解我国中亚热带区域近50a来工业化农业的负效应与近年盲目追求GDP导致的生态农业发展低迷,农药、化肥、灌溉水、劳动力等4项投入迅猛增长,种粮比较效益明显偏低,种养结构失衡,轻种重养,种粮副业化,稻衰猪盛,以猪为首的人畜禽鱼粪尿严重污染流体环境,形成妨碍水资源、耕地、粮食等农产品安全与生态安全的恶性循环。在本研究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与当地农业实际情况的长期跟踪调研中,借鉴国内外生态农业理论与经验,特别是在对景观模式、循环模式、立体模式、食物链模式、品种搭配模式等5种基本类型及其18种分类型的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与综合创新的基础上,尝试以“节约、环保、多产、高值”为构建生态农业新型模式的目标与价值取向,与良田良种良法配套研究和“种叁产四”丰产工程相结合,以生态过程工程为技术手段,以生物多样性关系重建、景观生态规划、循环体系设计为核心,以种-养-沼-加四联产循环与农-林-牧-渔-加-游六业结合的5个生态过程工程为框架主体的产业化技术体系,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清洁生产和农业、工业及城镇废弃物污染治理,含流体污浊链源头控制、过程阻断与末端治理。其核心任务是产前创造水、土、生物质、气候光热资源与废弃物资源生态高值化利用的条件;产中实现农产品的生态高值化生产;产后实现生态高值化加工与市场销售额攀升;以及创建清洁高效的工艺流程和设备,解决农业产业化-高值化生态过程与流体污染控制工程耦合技术创新与相关制度创新问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生物多样性利用原理、能源高效率和物料全利用、流体环境一体及科技经济一体与城乡一体等“节约、环保、多产、高值”的目标和价值理念,提出了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生态-循环-高值3阶段论”与生态农业新型模式——生态高值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界定了“生态高值农业”及其辅助概念“城乡四维污染”“流体环境系统”与“环境痕量污染物”;在其应用案例“同一气候变量条件下旱涝环境数据代表性及准确性的局地水、土、气监测相关性试验”中研究发现,以大气为主、以土壤为辅、以环境污染遥感监测4S技术集成系统为参照的监测数据可以表征地表水污染程度。可以借鉴成云过程中云水pH参数化的方法,实施地表水中SO42-、NO3-、TN、NH3-N等,土壤中硫与氮,以及大气中SO2、NOx、NH3等污染物的参数化,包括水、土、气污染物监测数据的相关系数。其阶段性研究成果与权威文献的结论相符合。(2)“生态高值农业”的实践体验:稻糠深加工小试、中试与肌醇工业性试验中的系统模拟分析应用案例。①设计思路。在确定的清洁生产任务下,选取设备单元与最佳流程,使固定资本及流动资本投资最少,对此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MINLP)在计算机上求解。将模拟退火法与启发法相结合,得到一种混合优化算法,可兼顾算法全局最优与加快局部寻优进程。该法与严格数学规划法相比,相对误差<0.5%,被认为是最优设计。②流程模拟与工艺流程设计。应用由物料平衡、能量平衡与相平衡等方程组成的能足够准确描述整个生产过程的数学模型,在计算机上求解,以便得到该过程的全部信息后进行工艺流程设计。③设备设计,以及生态高值化工艺与传统工艺的比较。经浙、冀两厂试产证实,60t/a肌醇工程水解釜容积设计为6m3已有裕度。肌醇收率可由传统工艺的6.0%-9.1%提升到生态高值化工艺的10.0%~12.5%;代表流动资本且占成本2/3的菲汀消耗量从17t/t~11t/t肌醇下降为l0t/t-8t/t肌醇;代表固定资本的不锈钢水解釜容积由6.5m3~4.2m3节减为3.8m3~3.0m3。肌醇收率达到12.5%时,产能可由60t/a提升为120t/a。④试产启示。生产流程模拟软件应用于肌醇生产关键设备及全流程数学模拟、设计计算与工况分析,可获先进可靠的硬件和软件与全流程简化及“叁型”产业化技术,以及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肌醇等“4联产”及其经济评价结果显示,大力发展生态高值农业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3)构建了包括系统科学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技术3要素在内的研究方法体系。其精髓是后者的3项分析,即系统模拟分析、能值分析与生命周期分析。(4)新型模式与产业化技术体系中3项分析应用案例:①测土配方施肥与系统模拟分析应用案例。2007a育塅乡应用晚稻肥效模型,NPK最佳施肥量分别为121.50kg/hm2,25.05kg/hm2,70.35kg/hm2,最佳产量为7378.5kg/hm2;全市累计实施2.93万hm2,施NPK配方专用肥1.08万t/a,平均施有机肥3t/hm2,比以往施有机肥增加0.75t/hm2,节省化肥折纯1.34万t/a,增产稻谷8790t/a,平均0.3t/hm2,共增收1674.56万元/a,平均572元/hm2。②牛-沼-草“3联产”循环农业模式与能值分析应用案例。联产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通过系统整合达到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购买性资源投入最低化、可再生资源高效循环化、有害生物和污染物可控制化的产业目标。研究结果表明,牛业子系统与牛-沼-草联产全系统比较,能值自给率(ESR)从0增加到0.041%;净能值产出率(EYR)由1.90增加到2.11;可持续发展指数(ESI)由0.76增加到1.03;而环境负载率(EIR)由1.32降低到1.08,降低了18.18%。③零排放区域控制与生命周期分析应用案例:生态高值化稻草制甲醇(5万t/a)项目。在搜集半径50km范围内为碳减排区域,稻草不再废弃焚烧。生命周期分析(LCA)结果,其环境影响成本为284.99元/t甲醇,且集中于生产与消费过程。其中水稻种植过程净碳固定值为负值(-152.79元/t甲醇),总环境影响负荷为负(-35.49元/t)。稻草制甲醇的实际成本比煤制甲醇降低76.84元/t。④零排放区域控制与清洁发展机制(CDM)案例:2006a湘阴引进ICPC推荐的生态高值化“大型沼气发电及生态肥”项目。用地6.67hm2,有机废物搜集半径3km,输入畜禽粪便300t/d、废液200t/d,热-电-生态肥“3联产”,经厌氧发酵产沼气供热且发电600万kWh/a、产生态肥5万t/a,减排8万t/a二氧化碳当量。⑤超级杂交稻与绿色超级稻的融合及风险与兼顾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案例。转基因技术的运用是先进育种技术发展的方向,是大幅度减少农药、化肥、灌溉水、劳动力等4项投入、提升种粮比较效益的重大技术对策。超级杂交稻是转基因技术非常好的材料;转基因技术的运用有益于超级杂交稻在产业化的大规模种植中更好地实现超高产潜力。但学界不能预知对生物进行转基因改造的危害,不能排除“生物放大”现象,这是许振成提出的“环境痕量污染物”新概念的启示之一。

参考文献:

[1]. 超级杂交稻强化栽培及改良技术的初步研究[D]. 万宜珍. 湖南农业大学. 2003

[2]. 超级杂交中籼稻高产生理生态及其调控研究[D]. 吴朝晖. 中南大学. 2008

[3].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D]. 李晏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0

[4]. 超级杂交稻研究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D]. 杨开吉. 湖南农业大学. 2007

[5]. 栽培模式和施氮水平对超级杂交稻生产力影响的研究[D]. 彭玉林. 湖南农业大学. 2009

[6]. 水稻氮肥利用效率及其调控途径[D]. 刘立军. 扬州大学. 2005

[7]. 第四期超级稻Y两优900形态生理特性及其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 李建武. 湖南农业大学. 2015

[8]. 超级杂交稻产量潜力实现的途径分析[D]. 敖和军. 湖南农业大学. 2008

[9]. 超级杂交稻节氮高效栽培生理生化特性及关键技术研究[D]. 龙继锐. 湖南农业大学. 2008

[10]. 生态高值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 李林杰. 湖南农业大学. 2010

标签:;  ;  ;  ;  ;  

超级杂交稻强化栽培及改良技术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