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就是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现阶段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质量得不到保障,无法发挥监测数据的作用。本文详细分析了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质量的各种影响因素,深入研究了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质量保证技术措施,从完善数据采集传输系统、规范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建立监测设备运行状态信息上报机制、设备运行状态统计分析和设置报警规则和报警处理流程等五个方面方面提出了污染源自动监测动态管控监管思路和技术措施。
关键词:自动监测;质量保证;技术措施;动态管控
连续监测固定污染源向环境排放的污染物总量和浓度,从而达到控制污染源头、提高环境质量的目的,这就是污染源自动监控。本文针对污染源监测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展开了详细分析,探讨了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质量保证的相关技术措施,为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一、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质量影响因素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是污染源日常监管中实现污染源实时、在线监管的重要手段。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运行和日常维护当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监测数据质量。影响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有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自动监测设备质量参差不齐、排污企业上报虚假设备故障和运维公司被动式运维等几类。
1、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质量参差不齐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核心就是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污染源第一手数据的分析监测工作也正是由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所提供,因此设备质量会直接影响到监测数据的质量。现阶段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市场产品品牌众多、质量参差不齐,设备造假现象大范围存在,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环保法相关条款规定重点排污单位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安装使用自动监测设备,自动监测设备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经费由排污企业自筹解决。这样就造成很多排污企业为了控制成本而不惜购买质量和规格不达标的自动监测设备,造成监测数据与真实之间产生较大的偏差,无法准确反映排污企业的真实排污情况。
2、运维公司被动式运维
连续不间断运行的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会受到恶劣自然环境、电磁干扰、意外断电和严苛气候条件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引发设备故障,造成监测数据质量不稳定。污染源监控位置分散、站点多,各站点设备运行情况和运维周期都存在差异,所以运维任务非常繁重。针对上述实际情况,很多地区会采用第三方托管模式由运维公司承担污染源自动监控站的运营任务。运维公司在实际运维管理中常采用定期巡检和事后检修相结合的被动运维模式。定期巡检没有针对性,虽然能够检查出一些设备故障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事后检修只有当设备发生故障时才能去现场排查故障点,然后再进行维修。这种被动式运维方式排障周期长、运维盲目,不能及时开展有效运维工作,也无法针对国家对污染源自动监控站的运维要求做出及时的响应,对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运行质量和效率造成直接影响,同时也难以保证污染源监测数据的质量。
3、排污企业上报虚假故障
根据国家规定,排污企业应及时将相关问题反映到责任环保部门备案,责任环保部门对上报问题默认为真实,则不会将上报期间的监测数据纳入数据传输有效率考核范畴。很多排污单位钻了这个空子,上报虚假故障并且在此期间超标排污,避开了环保部门监管,却造成实际生产运行情况与上报内容严重不符,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4、监测数据弄虚作假
部分排污单位片面追求降低运行成本,不顾国家法律规定偷排偷放污染源,关停治污设施并破坏和干扰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甚至篡改或伪造污染源监测数据,以规避环保部门监管。
二、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关键是看自动监测数据质量的好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国内开始率先实施自动监测设备监测数据、运行状态和工作参数“三同时”的污染源自动监测动态管控思路。该系统对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技术规范进行了统一、建立运行状态信息上报机制、完善数据采集传输系统、设置报警处理流程和报警规则、统计分析设备运行状态,从上述五个方面全过程控制污染源监测数据产生、传输、上报的质量。
1、统一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技术规范
动态管控系统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要求和规范选用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强化了设备分析测试、传输和数据处理等环节的技术标准,从源头上控制监测数据的质量,确保能够达到相关标准规定。第一,要求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从技术性能角度将可能用于数据造假的隐患、漏洞和功能加以清除,并且具备高级查阅功能和二级操作管理权限,确保不会造成人为删除和修改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上的监测数据。第二,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在连接方式上采用专用动态管控设备和RS232 /RS485结构直接相连,原始数据输出时不能经过工控机或者PLC等设备转发和运算,数据采集传设备统一提供DCS等所需的数据信号,且设备不能与数据采集传输之外的其他一切设备产生任何形式的信号连接。这样就能够确保输出的数据都是原始数据,不会受到任何设备或者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第三,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必须具有工作参数输出和运行状态输出功能,设备工作参数至少包括斜率、校准偏差、量程、分析检测条件、截距、标样浓度、分析检测时间、以及配套流量测量装置的量水堰槽种类等。设备运行状态至少包括校准、测量、报警、维护待机、反吹、清洗和故障等信息。
2、完善数据采集传输系统
国家针对污染源监控监测制定了唯一数据传输标准。由于现行协议只是推荐了Modbus作为数据采集设备和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之间的通讯方式,并未具体规定通讯协议的内容,不同品牌设备支持不同的通讯协议,造成了数据采集和传输的困难。因此应当通过扩展原有传输协议和开发专用动态管控设备来完善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对现阶段各类主流污染源自动检测设备所涉及到的通讯协议都能够实现兼容,同时具备只能多通信协议自适应转换、可修改和动态可添加等功能,才能够真正实现污染源监测数据、关键工作参数和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的“三同时”上传。
3、建立运行状态信息上报机制
排污单位通过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状态信息交流形态远程上报设备的运行状态、起止时间、故障原因和相关证明材料等信息。排污单位应当将运行状态细化为3大类12小类的企业生产状态、废气仪器状态和治污设施状态等信息,确保生产设备、治污设备和自动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相一致。只有有效期内上报的信息才视为有效信息,上报信息后通过系统与污染源监测数据自动关联并且进行分析,一旦发现排污单位上报了虚假信息,系统就会自动报警。
4、设置报警规则和报警处理流程
污染源监测报警规则借助大数据分析引擎得以建立,从而可以形成定量和定性的结论。定量结论就是对影响各监测项目的监测数据时段下结论,定性结论则是对报警信息具体类型下结论。根据定量和定性结论可以形成三级报警信息:数据作假可疑度80%以上则为一级报警信息,信息作假可疑度在60%-80%之间则为二级报警信息,三级报警信息则由系统自动发送运营单位重新校准和维护。环保主管部门会根据作弊嫌疑优先级逐个现场核查一二级报警信息,结合现场参数确定是否作弊或存在问题。报警规则的建立一方面能够通过系统记录和存储数据作假信息,为环保部门对相关责任排污单位的处罚提供执法依据;另一方面通过标记处理结果,辅助判断污染源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作为数据有效性和处理的依据。
5、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统计分析
通过监控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能够对每个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形成清晰的掌握,系统会自动标记和记录出现异常情况的设备,为运维公司的日常运维工作提供参考,也能够帮助运维技术人员对设备故障进行远程诊断,实现针对性、主动式运维。上述依据还能够提高污染源监测设备的市场准入门槛,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帮助规范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市场,以及帮助环保部门淘汰那些质量低劣的、故障率高的监测设备。
结束语:综上所述,环保部门监管环境的重要依据就是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环境保护决策都以这些数据为依据。实施污染源自动监测动态管控理念,能够有效提高运维公司的运维效率,从源头上防止监测设备的数据造假,推动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质量保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从而有效提升污染源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论文作者:卢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
标签:污染源论文; 设备论文; 数据论文; 质量论文; 运行状态论文; 信息论文; 故障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