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论文_赵新香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论文_赵新香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二实验小学 26640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联系、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计算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学习计算方法;探究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谈话: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克隆吗?克隆简单理解就是电脑中的复制。(课件出示)

我国2003年10月29日和31日在山东莱阳农学院出生的两头克隆牛,它们分别叫“健健”和“壮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健健”和“壮壮” 身上的数学问题。(出示课件)

二、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1.创设情境,呈现信息。

多媒体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获取信息。

谈话:仔细观察,你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列出算式,理解意义。

谈话: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这两个问题,先看第一个问题,怎样列式?

追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三、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1.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谈话: 0.77+0.03怎么算呢?

2.全班交流,展示算法。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

方法一:将米换算成厘米转化成整数加法。

方法二:格子图。

方法三:7个0.01加上3个0.01等于10个0.01,也就是0.1。7个0.1加上1个0.1等于8个0.1,等于0.8。

方法四:有学生会想到用竖式计算。学生边演示,边解说自己的方法。

3.疏理竖式,规范写法。

谈话:现在我们一起把刚才计算的方法记录下来。同学们说,我来写。(师生共同完成小数加法竖式。)

追问:0.03应该写在哪里?

提问:得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吗?

强调: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为了简便计算结果,小数末尾有0可以去掉。

4.沟通联系,理解算理。

谈话:同学们,这几种方法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

预设:都是相同数位进行相加。

5.巩固练习,提升算理。

谈话:会计算小数加法了吗?竖式计算0.56+0.34。

学生进行计算。

四、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1.自主迁移,探究小数减法。

(1)自主探究,尝试计算。

谈话:第一个问题我们解决了,我们再来解决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该怎样列式?根据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你能用竖式进行计算吗?把你的计算过程写在练习纸上。写完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2)组织交流,理解算理。

谈话:谁想一边说一边把你的竖式写到黑板上?

学生介绍自己的算法,进一步理解算理。

追问:我们算得到底对不对,该怎么办?要进行验算。

学生尝试验算。

2.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1)揭示课题,总结提升。

谈话:同学们,两个问题我们解决完了,看一看这节课我们到底学习了什么?谁能来说一下。

(2)沟通联系,理解算理。

谈话:小数加减法应该注意的问题似从相识,在哪里也见过?

提升:原来,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都是一样的。

(3)拓展应用,巩固练习。

谈话:带着这些注意的问题,我们再来解决这道题。出示:1.3-1.25=

学生进行计算、展示。

五、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1.火眼金睛辨对错。

谈话:同学们到底学得如何呢?我们进行一下闯关就清楚了。看第一关。

课件出示:火眼金睛辨对错。

2.解决实际问题。

谈话:第一关同学们创得不错,再来看第二关。

课件出示:解决问题。

学生解答。

六、全课总结,回顾梳理

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等方面谈收获。

论文作者:赵新香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  ;  ;  ;  ;  ;  ;  ;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论文_赵新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