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开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的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改革开放”是我国的的基本国策。在高等教育领域,与“现代化”、“国际化”、“个性化”等一样,“开放”也是大学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如何把握大学开放的实质、提高大学的开放水平,是当前理论和实践中都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将尝试从系统论的角度对此作些理论思考。
一、大学开放的实质:扩大开放
在高等教育理论文献中,“开放”一词也同样是个高频用词,但不同的人使用“开放”二字的实际蕴含却不尽相同,现仅略举数例如下:
——英国的“开放大学”(Open University), 其主要是“学生无须具有报考一般大学所需的入学资格”,(注:德·朗特里编:《西方教育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218页。 )可见其“开放”主要是指“开放入学”(Open Access)。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写到:“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我国高等学校同外国高等学校的交流与合作”,(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人民日报》1993年2月27日第二版。 )显然,这里的“开放”是与国家的开放相一致的,是指中国大学与外国大学的交流与合作。
——张楚廷在《中国高等教育应有的重要特色——开放性》一文中认为,我国“高等教育从整体上讲也就基本上封闭于经济生活之外,它的教学、科研都严重脱离经济生活”,(注:张楚廷著:《教学论与教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00页。)由此可以推知, 其“开放”主要是指大学应与经济生活联系起来。
——王英杰认为美国高等教育的“开放特点”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兼收并蓄各国之长,广泛吸收各种人才”;“对社会开放,为经济发展服务”。(注:王英杰著:《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45—150页。)
——朱永新对日本大学“开放”的含义明确概括为:“高等院校的开放,就是广泛地为社会上的人提供学习机会,为社区提供利用大学设施的方便。”(注:朱永新:《当代日本高等教育》,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96页。)
那么,为什么对同一概念会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和使用?对大学的“开放”到底应该如何理解?系统论的有关观点对于回答这些问题是富有启发意义的。
从理论上说,可以把系统分为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封闭系统有固定的、不可渗透的界限,而开放系统则在其本身与广泛的环境超系统之间有可渗透的界限”,(注:卡斯特、罗森茨韦克著,李柱流等译:《组织与管理》,中国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3页。)因而, 封闭系统与其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流,开放系统则可以从其环境中获得物质输入,也可以向环境进行输出。由此可见,“封闭”与“开放”皆指系统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流的可能性势态。世界上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封闭系统,任何系统都或多或少、或快或慢地同其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只有当一个系统的开放程度微弱到相对于一定的目的或标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时,作为一种理论抽象,才把它视为封闭系统。一般认为,物理系统可以是开放系统,也可能是封闭系统,生物系统是开放系统,所有的人类社会系统也都是开放系统,因为它们都与其环境之间有着人员、资金、能量、材料、信息等的交换。
大学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组织形式,它与构成其环境的其它社会组织之间进行着人、财、物等多种“物质”交流,因而,所有的大学都是开放系统,它们与其环境之间都是“开放”的。于是,从绝对意义上来判断一所大学开放与否就没有意义了。正因为如此,在实际上,人们通常也都是在相对意义上使用“开放”、“封闭”等概念的,当人们说某大学是“开放的”时,实际上是指该大学在某方面比一般大学“更为开放”,当说大学“应该开放”时,实际上也是指应该“更为开放”,使大学能冲破有关限制,从而具备更大的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流的可能性。这一点从前文所举各例都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来,英国“开放大学”的“开放”和美国、日本大学的“开放”一样,其真正含义是都指相对于一般大学而言,这些大学在某些方面(如招生)或与某些环境对象之间(如社区)“更为开放”;说我国大学一度“封闭于经济生活之外”,其含义也并不是说我国大学与环境之间完全没有交流,而是说这种交流很少;说我国大学应该“对外开放”,实际上是指应该扩大与国外大学之间的交流。
二、大学开放的策略之一:多方开放
由上文分析可知,作为大学努力目标之一的“大学开放”的真正含义应该是指“提高开放程度”,使大学“更为开放”。大学的环境对象是丰富多样的,包括国内外的其它大学、教育系统内的其它中、初等学校以及教育系统之外的各种企业、事业单位等等,大学与它们都有着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大学与环境之间所交流的“物质”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些“物质”包括师资、学生、资金、设备、材料、技术、知识、思想、信息等等,大学的开放可以指扩大与某个环境对象之间在某方面的开放,也可以指扩大与多种对象之间在多方面的开放程度。而为实现开放这一目标,基本策略之一就是使大学在更多的方面与更多的社会组织建立联系,从而使大学可能在更多的方面与更多的组织之间形成“输入”和“输出”关系。具体地说,开放应该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使开放的“物质”种类更多、数量更大、 “物质”交换的速度更快。应该打破各种限制、创造各种条件,使大学能更充分地利用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从而使大学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应使大学能迅速、及时地从环境中获得所需的各种教育资源,并能及时地为社会提供服务。大学作为研究和传播前沿文化的场所,尤其应该具备迅速地捕捉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能不能及时、充分地掌握信息是判断一所大学开放与否的关键因素。(2 )使开放的对象更广。大学的教育资源不应该仅仅来自国家和政府,大学的人才、技术输出也不应该仅仅限于国有部门,大学还应该直接与政府之外的各种社会组织建立更多、更广的联系。袁贵仁认为,高等教育的开放包括“高校内部的开放”、“高校之间的开放”、“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开放”、“向社会开放”、“向世界开放”,(注:袁贵仁:《贯彻十五大精神提高高教开放水平》,《中国教育报》,1998年1月14 日第三版。)这是对大学开放对象的较全面的概括。
三、大学开放的策略之二:适度开放
大学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以一定程度的开放为条件,封闭会导致大学保守、落后,开放会使大学发展、进步,这都可以找到大量的历史证明。由于“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在教育内容上仅限于“四书”、“五经”、在教育思想上“唯书”、“唯上”,“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致使我国古代大学的发展一直受到限制,并最终落后于时代而被淘汰,这是众所周知的。上世纪末,美国的查里斯顿学院由于顽固地坚持古典课程,致使到1892年整个学院只剩下30名学生,而在突破古典课程的限制,增加现代课程,采用选修制之后的第三年,学院就不得不建立新的宿舍以容纳激增的学生;(注:王英杰著:《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8页。)本世纪初,蔡元培先生在北大实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政策,从而使一个腐败沉闷的旧北大面貌焕然一新,并使北大从此声誉日隆,这些都是扩大开放而获得成功的范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开放都必然会导致大学的发展,“文革”中实行大学“开门办学”、“大学大学,大家都来学”的政策,就几乎使我国的大学走到了毁灭边缘。可见,开放并不能包治百病,也不是说越开放越好,对大学开放的意义与作用应该进行具体分析。
在系统中常用“熵”来反映系统的发展变化趋势,“在封闭系统中,熵的变换必须总是正数。然而,在开放的生物系统或社会系统中,熵可以抑制,甚至可以转变成负熵——一种组织更加完善、转换资源能力增大的过程——因为系统从其环境输入资源。”(注:卡斯特、罗森茨韦克著,李柱流等译:《组织与管理》,中国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4页。 )普利高津进一步明确了开放系统获得负熵所应具备的条件,(注:参见苗东升编著:《系统科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29—431页。)他把系统的总熵变ds区分为性质不同的两部分,一部分是系统通过边界与环境的熵流,叫做熵交换,计作d[,e]s,另一部分是系统通过内部过程产生的熵变,叫做熵产生,计作d[,i]s,于是,系统的总熵ds=d[,e]s+d[,i]s具有三种情况:(1)若d[,e]s >0,由于d[,i]s总是大于零,则必然ds>0,即通过与环境的交换,系统的熵不断增大,加快无序化的进程;(2)若d[,e]s<0且│d[,e]s│<d[,i]s,则ds=d[,e]s+d[,i]s>0,通过开放, 系统可以减缓其无序化进程,但不能改变系统走向无序化的总进程;(3)如果d[,e]s<0且│d[,e]s│>d[,i]s,则ds=d[,e]s+d[,i]s<0, 开放使系统产生负熵,从而使系统走向更高程度的有序。可见,开放并不是有序化的充分条件,只有在第三种情况下,才可能实现系统的有序化。
具体到大学,开放也可能会给大学带来多种不同的影响:(1 )开放对大学的生存产生负面影响。在某些情况下,开放可能不仅不能为大学带来新的教育资源,反而会导致大学人才的流失、资金的减少、设施被作它用,如果只是“开放”而缺乏有效的选择机制,就有可能使得不合格的学生、低水平的教师大量充斥校园,使得不健康的思想、不正确的知识、不科学的方法占据讲台,在这些情况下,开放的结果就是弊大于利,我国“文革”中大学的“开放”就属于这一种。(2 )开放对大学的生存产生有限的正面影响,但不足以使大学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当大学处于教育内容、教学设备的更新速度赶不上其老化速度、经费入不敷出、师资补充不足、学生来源不足等状况时,说明其“开放”所带来的影响就是属于这种情况。其原因常常是开放程度不够,使得大学不可能充分地利用环境中的资源。(3)通过开放, 大学获得的新资源足以弥补大学运转过程中人、财、物等方面的损耗,从而可以促进大学的发展,这才是“大学开放”所真正应该追求的目标。
由此可见,大学的开放应如给房子开窗一样,做到“开放”与“封闭”的辩证统一:应开一定大小之窗,以使房间能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又要使所开之窗大小适中,以便于遮风挡雨;要打开窗户放入新鲜空气,又要钉上纱窗,使苍蝇不得入内。说得更明确些,为使开放能促进大学的发展,除了应改进和加强大学内部管理,尽可能地减少内部的“熵产生”之外,一方面,大学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以使大学有可能从环境获得足以抵消内部“熵产生”的“负熵”,另一方面,这种开放又不能是毫无节制的,而是应该对其与环境之间的“输入”和“输出”都有一定的选择。“开放”并不就意味着所有的“物质”都可以进入大学,人人上大学、人人教大学显然不是大学开放的本意:“开放”也不意味着大学就应无条件地向社会提供服务,教授下海经商甚至卖茶叶蛋显然也不是大学开放的原则。开放只有伴之以一定的限制才可望取得预期的效果。打破教师任用中的严格的文凭限制是一种开放,但它必须有“量才选人”原则的修正;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是一种开放,但它也应以能促进学术的传播与发展为根本目的。适度开放的原则应贯彻大学开放的每个方面。
四、大学开放的策略之三:协调开放
大学与环境之间在人、财、物等多方面都保持着一定的开放关系,由于每一方面开放程度的大小往往直接决定大学在相应方面资源的多少,因而为了使大学能形成合理的资源配置,也就需要使大学在师资、学生、设备、场所、消息等方面的开放程度保持协调,否则,就会因为“短边效应”(注:就如由若干木板构成的水桶,其盛水量总是由最短的木板的长短决定。)而影响大学对资源的利用和整体功能的发挥。
大学应协调开放的另一表现是,应该使其开放程度与环境的要求相一致,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大学的生存与发展是以对环境的适应为条件的,大学必须从环境中获得足够的资源,才能维持自身运转,并且,只有不断提供足够的、能满足环境需要的服务,大学才可能从环境中不断获得新的资源。不同环境对大学的功能要求不同,可能为大学提供的资源也不同,即对大学的“输入”和“输出”的影响不同,因而不同的环境对大学开放的要求和为开放提供的条件也不同。由此观之,为提高大学的开放水平,就必须研究环境的特征,根据环境的要求和可能调整开放的程度。具体而言,至少应该研究以下环境:(1 )政治环境:政治环境的稳定程度、民主程度不同,对大学开放的影响不同。在稳定的政治环境中,大学可以对政治的细微变化置之不理,学子们也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在动荡和变革的政治环境中,大学就不可能封闭于政治生活之外,而必须在充分开放的基础上,了解、研究、鉴别各种政治思想、观点,只有这样,才可能作出正确的政治选择,才能适应政治变化的需要。在专制、集权的社会,大学通常只需要、也只能够对当权政治思想开放,我国古代的大学在长期的封建统治时期内都是“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即为例证;而在民主、宽容的政治环境中,就可以允许大学有较大的思想自由,允许有多种不同的政治思想观点在大学同时存在并相互争鸣,战国时期,稷下学宫之所以能一度容三教九流、诸子百家于一堂,与齐王的开明思想是分不开的。(2 )经济环境:经济、科技的发展水平不同,对大学开放的影响不同。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小农经济时期,所有的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处于一种较封闭的状态之下,就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但是彼此之间并没有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相互交往,而是使他们相互隔离”,(注:转引自陈列等著:《大学教学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7页。)在那种情况下,大学也同样可以脱离于经济生活之外而处于“象牙塔”之中。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大学开放程度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因为生产的科技水平越高,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就越大,进而,各行各业对大学的依赖程度就会更多、更广,同时,大学也就必须从更多的社会组织获取所需的教育资源。在生产高度社会化、现代化的今天,大学与各种社会组织建立广泛的联系不仅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事实上,在当今的美国,大学已经“不仅是美国教育的中心,而且是美国生活的中心,它仅次于政府成为社会的主要服务者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它是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和交流中心”。(注:约翰·布鲁贝克著,郑继伟等译:《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9页。)经济发展不仅对大学扩大开放提出要求,也不断为之创造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社会能为大学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就越多,大学在扩大招生、加强学术交流、增强与社会的联系等各方面的条件就越好。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越高,大学所能接触的世界越大,服务的范围也越广。英国的“开放大学”、我国的广播电视大学、美国的“虚拟大学”等各种具有高度开放性的大学的出现,都无一不与现代科技的发展有关。(3)文化环境:大学是继承、选择、加工、传播、 创造文化的场所,不同的文化环境对大学开放的影响不同。文化的多元性程度越高、变迁的速度越快,大学的开放程度应该越高。美国大学之所以具有较高的开放性,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美国是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大学必须为多种文化服务,因而就必然要对各民族的哲学、法律、道德、宗教、艺术、价值观等保持开放、容纳的态度。随着交通、通讯的发展,全球各个民族、各种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大学所接触的文化类型越来越多,因而大学也就可以、而且应该对多种文化开放,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并服务于各种文化,才能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 4)制度环境,不同的教育管理制度对大学的开放的影响不同。在计划经济制度下,由于政府对大学的“包”、“揽”,大学的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基本上是由政府按计划供给,大学的毕业生也全部由政府统一分配,大学基本上只需与政府打交道,因而大学也就可以封闭于社区之外,封闭于经济生活之外。而在市场经济社会,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大学所需的各种教育资源也不可能完全由政府提供,大学也不可能只向政府提供人才和服务,因而,大学就必须向整个社会开放,与多种社会组织建立联系,直接为这些组织服务,并直接从这些组织获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