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的线损管理论文_罗明剑

基于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的线损管理论文_罗明剑

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城西供电中心,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显著提高,对用电量的需求也显著增大,电力企业发生线损的频率逐渐增多,对电力企业的正常供电造成不良影响。基于当前电力企业线损管理的弊端,寻求科学有效的线损管理方法是现阶段值得重点探究的。

关键词: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线损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电力能源的发展也不断加快,在社会发展中占得比例越来越大。但电力企业中存在着一个难以处理的问题就是线损管理。如果处理方法不恰当,将会有许多不必要的电力损失。而且居民和企业用的电量越来越多,电力企业的负担越来越重,线损现象愈发严重,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企业的发展。所以什么是线损问题,线损问题是指所有的用电设备都由导体传输,导体本身存在电阻,在输送电流的同时也阻碍着电流的通过,电流为了克服这一阻碍部分自身就要消耗掉这一部分电能,而这损失部分的电能就是所谓的线损。在解决线损问题中,计量自动化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1 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运用的意义

线路损耗不仅会增加电网的运行成本,还会降低电网的稳定性。在线损管理中运用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可以极大的降低电网的线损率,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除此之外,当前的电力计量方式也越来越显示出其低效、错误率大的缺点。电网系统的电路损耗分为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技术线损是指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由于其本身特点而造成电力资源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2 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概述

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技术,想要实现电力计量自动化需要多个技术综合应用,总的来说,包括,营销技术、计算机技术、计量技术等。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可以即时的采集电力信息,并在采集之后将采集到的电力信息发送储存在系统中,供系统进行电力分析。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是将计量点、终端、主机通过计算机通讯技术连接起来。操作人员在终端进行计量操作,电力信息在计量点被自动测量,然后通过计算机通讯技术传输储存在主机中,工作人员再在主机中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查找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3 农村电网线损存在的原因

3.1 电网的配置和布局不合理

农电公司大多数在偏远山区,农电用户较多,而山区面积比较广,电线不好架设且电线拉的非常长且分布大多都比较分散。从而导致供电的线路过多,比较繁杂,线路与线路之间的间距较远,主干线截面小,路面的清障工作不到位,使安全距离不够长。导线的截面选择与电荷不匹配等等问题。电网网架的分布不合理,在运行的过程中,部分供电区域所要承担的负荷比较大,工业比例高,使部分电站和供电线路出现超载运行。由于农村电网自身的局限性即使上述问题进行了多次的改进,也没有很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

3.2 电力系统老化,损耗较严重

在目前的农村,仍然使用着高消耗的变压器和其他电力设备。目前农村中普遍使用10kV的线路,但是线路自身的横截面面积较小,但是需要负载的电流比较大,从而导致整个线路的损耗都很严重。其中损耗最严重的以电灌站和排涝站为代表,这些小型的工作电厂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电力消耗来维持日常的正常工作。因此损耗现象最为严重。这些电灌站多为农业生产用户,基本都是一家一户的小型电灌站,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大多都不愿意花钱在改造电路上,没有实行农村电网的改造,但是电网为了维持农户的正常用电,不得不继续使用这些损耗严重的线路,造成了严重的线损问题。

3.3 配电电压器的负荷不平衡问题

变压器不能在经济状态下运行,这样变损会很高。比如农灌和照明如果共用一台变压器,农忙时每天的用电量都很大,农闲时,用电的时间就主要集中在灯峰时期,其余的时间变压器都处于轻负荷,使变压器的损耗很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部分配电压器重载,长时间的过载运行会导致线路的损耗过大,与此同时,变压器的容量与实际所负荷的电量不匹配也会造成线路的损耗。

3.4 电力计量器自身致成的损耗

由于许多设备的损耗和老化现象比较严重,许多用户的户表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计量不精确的情况,电容器补偿问题也导致了用户的计量表不精确。计量表不能按周期的检查和换新,也会导致计量结果的不准确。而营销人员并不具有拆查计量表的权利,从而不能发现计量表的内部问题,使得不准确的计量表继续使用,加大了电量的损耗。另一方面,量法的计算含有不准确的因素,对各供电单位的供电结构和供电量的预测并不准确,同时使用线损的综合线损指标并不能真实地反应线损管理的真实水平,导致供电所下达的指标不合理。

4 线损管理中计量自动化系统的运用

4.1 日常用电检查中的应用

日常用电检查是电力企业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内容。以往的日常用电检查需要工作人员去现场一一检查记录,其工作量非常大,工作效率低,且容易出现错误,造成线损分析结果的偏差。将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应用到日常用电检查中,可以实现对现场数据的实时采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仅为线损分析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数据资源,而且能有效制约和排出窃电行为或者电能计量故障等问题。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对电网系统中的异常行为进行报警,而工作人员只需要对报警点的电流、电压和电能负荷状况进行收集,就能准确掌握用户真实的用电情况,加强对用户日常用电的管理。

4.2 自动统计中的应用

计量自动化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对实现线损计算具有积极的辅助作用。电力计量自动化装置的应用,能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对不同电压下的线损进行统计,同时对于周期时间可以自行设定,这样就能将电压等级和周期等多种参数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线损工作。在线损工作的自动统计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人工操作,则工作效果十分有限,而电力计量自动化装置的应用,不仅保证统计工作质量良好,而且能对系统异常进行及时报警。

4.3 构建线损模型

在线损管理中通过线损模型能帮助电力企业对线损情况和用电情况进行实时掌控。而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通过对变电站、户外关系与计量点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能有效构建线损模型,且利用该模型所获取的线损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同时,一旦电力系统异常运行,电力数据发生变化,该系统能自动调整以适应实际供电情况。

4.4 监测系统的应用

在线损管理中应用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对电力数据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并根据相应的流程对相关问题进行检测与诊断。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每间隔24小时就会对各个节点的功率数值、表码数值、电压数据和电流数据进行收集与汇总,并将其传输至终端进行分析与检测,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此外,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还能对电网运行进行计量与控制,减少人为操作的失误。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能从根本上降低线路损耗,并在很大程度上保障线损工作的准确性。

结束语

电力系统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线损问题导致我国的电力系统存在巨大的电能损耗,也极大的影响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进行线损管理的时候,工作人员要找出发生线损的原因,如果是技术线损,那么我们要通过技术改进的方法管理技术线损的产生,如果是管理线损,那么我们要增加对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来减少管理线损的大小。

参考文献

[1]吴玲艳.计量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16(09):121-122.

[2]辜承志.研究电力计量自动化建设[J].科技与创新,2017(17):115+118-119.

论文作者:罗明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  ;  ;  ;  ;  ;  ;  ;  

基于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的线损管理论文_罗明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