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军改背景下部队基层官兵激励研究论文_唐健

新军改背景下部队基层官兵激励研究论文_唐健

甘肃省甘南军分区保障处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 747000

摘要:当前,市场经济、社会环境、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军事变革都对部队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给官兵思想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以科技强军为指导,我军新一轮军队调整改革已到收尾阶段,军官职业化和士官职业化也在有条不紊的推进。在这样的大背景和大环境下,部队管理如何挖掘官兵的潜力、如何提升官兵的素质能力、如何留住人才提升战斗力,这些都使激励机制的改革刻不容缓,针对军队激励机制改革的研究势在必行。

关键词:部队基层 基层官兵

一、新军改及其对基层官兵激励提出的新要求

2015年11月底召开的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上,习主席强调指出,建立体现军事职业特点、建立体现军人职业荣誉感自豪感的政策制度体系,为军改中激励部分改革奠定了格调。政策制度是最大激励,能够更好提升军心士气。

2015年12月6日,解放军报发布《为有源头活水来——怎么看建立增强军人职业荣誉感自豪感的政策制度体系》文章,提及了军人的职业路径,以军衔主导的晋升机制,军人享有的社会待遇及保障;国家将对保护军人权益作出更多刚性规定。其中对涉及政策调整的激励改革方向作了如下定位:一是要凸显军事职业特点;二是要注重提升比较优势;三是要激发军队活力动力;四是要重塑部队良好形象。

2017年10月,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向国人再次阐述这次军改要让“军人成为社会受尊崇的职业”。

可以预见,军改后,军人荣誉的国家认可度、社会影响力将不断提高,军人荣誉标识将更加多元化、具体化、可视化,崇军尚武、奖励军功的优良传统将发扬光大,全社会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将更加深植人心。

二、当前基层官兵激励存在的问题

1、灌输式的精神激励令基层官兵出现反感情绪

当前,基层干部个人和家庭实际困难突出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基层干部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有的基层干部已建立了家庭,上有老,下有小,很多夫妻又分居两地,实际问题较为突出;有的基层干部家属下岗,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家人基本全靠基层干部一人的工资生活;有的基层部队应急任务多,工作忙,干部又经常缺编,不少基层干部无法正常休假,结果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夫妻不和。凡此种种,都是对基层干部的心理至关重要的问题,解决这些后顾之忧比一百次的灌输式精神激励都有效。

2、干部晋升空间狭窄使更多年轻官兵想离开部队

由于军队编制的相对固定和军队系统的相对封闭,基层干部要想得到职务上的升迁,往往要等到上一级干部的调任,且竞争的人数和压力也比较激烈。特别是基层干部,由于长期在基层任职,缺乏机关工作经验,在与同级之间比较中,便认为自己无法在部队继续发展,抱着混日子的态度得过且过,等待转业,限制了基层干部的发展。

3、军地收入差距加大降低了官兵的荣誉感

当前军队干部工资虽有增加,然而他们维持生计的来源也仅仅是每月的工资,没有其他收入。比起地方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收入越来越高且投资多元化、收入渠道增多,这种军地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客观的,也是可观的。在现代社会中,这样的收入差距无疑使个别干部不安心本职工作,离心倾向增大,产生一定的心理失衡。这种差距不是某个单位某个地区的领导能解决的,这需要全军统一谋划,全局发力。

三、新军改背景下基层官兵有效激励的对策和措施

(一)革新外部激励 激发军队活力动力

1、实行“军衔制”改革,完善官兵晋升选拔制度

目前我军军官服役制度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军官服役周期过短,团以下军官普遍更替速度过快,还有一些中级军官刚培养成熟就面临退役,人力资源使用效益低下。而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美军军官,实行的是“前慢后快”式晋升模式,对校级以下军官服役和任职年限规定较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此,要对军官服役制度进行系统调整,延长初级军官最低服役年限,确保基层军官多“蹲蹲苗”;合理设置中高级军官最低和最高任职年限,解决高级军官积压、中级军官晋升困难等现实矛盾;延长培养成本高、周期长、专业复杂岗位的新型作战领域军官服役年龄年限。

2、推进工资津贴的组成要素改革,体现价值贡献

提高工资待遇水平有利于提升军人职业的社会荣誉感,这是对外强化竞争性。同时,还需要对内体现公平性,充分发挥津贴补贴调节作用,进一步向艰苦地区、作战部队、特殊岗位、重要群体倾斜,精准反映军官的贡献差异,实现付出与回报成正比,充分激发军官的积极性创造性。

(二)改革内部激励 凸显军事职业特点

1、加强价值观引导和理想信念教育

部队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既要重视业务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价值观的改造,尤其是以年轻人为主的基层官兵。不仅需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民主权利、尊重他们的隐私权、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还要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使基层官兵思想跟上部队发展的节奏、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

2、增加演习演练演训次数,提升官兵实战化意识

增加演习演训演练次数是最好的抓手。不提倡旧式的、虚假的、增加基层官兵负担而又战斗力提升效果低下的演习演训演练,而是要提升演练层次。比如针对应急班、特勤排遂行多样化任务的特点,按照单兵、班组、分队逐级合成,组织多情况的应急方案演练,使官兵熟悉任务、位置和方法,做到了遇有情况,能闻令而动、依案而行,快速投入战斗。

3、试行岗位轮换制度,打破一成不变的工作模式

一层不变的工作模式一方面使得基层官兵的生活比较单调,另一方面造成了人员流动困难,使得条件优越和艰苦地区的基层干部、机关和基层干部、不同岗位的干部在心理上存在或多或少的对比失衡,人为造成了诸多激励上的门槛。

(三)加强环境激励 重塑部队良好形象

1、加大监察和纪检力度

监察和纪检是保障各种激励举措顺畅运行的最有力手段之一,根本上是要形成对不正之风的压倒性惩治态势。坚持公道正派用人,就是要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有作为的人有地位,抓落实的人受重用,广大干部就会受到鼓舞和鞭策,就会把心思用在学习上、工作上,想方设法在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

要坚持公道正派,就必须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原则,在选拔任用干部时,坚持按程序和制度办事,把工作政绩和群众公认作为首要条件。严格坚持先训后提、先考后用等办法,加大对干部量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因选拔不准而被动调整的数量。

2、建构透明公开的的社会保障和军民融合体系

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部队长期执行的是内部保障,如军队医院内部就医、炊事班保障伙食、自有农场生产粮食等等,长期使用的是军工厂生产的武器装备。尽管自2000年提出社会化保障以来已经取得了一些建设性的经验,但是距离全面的军民融合还有较大距离。这些社会化保障的经验措施确实减轻了地方的负担,给部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一方面牵扯了较多官兵精力,另一方面还滋生了诸多的腐败浪费问题,使得“家鼠”现象蔓延。现在我国的经济条件有了较大好转,人民生活富裕安康,国家财力足以让军队专心谋打赢,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杜绝“家鼠”现象,保障部队激励措施的落地生根,所以构建公开透明的社会保障和军民融合体系势在必行。

另外,推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和社会化保障,还可以实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有效避免军民重复建设、分散建设,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约大量后勤服务保障经费。从而,可以鼓励更多的官兵把努力奋斗的方向放在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难点问题上,放在战斗力建设的薄弱环节上,完善军民融合式的激励机制,全面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参考文献:

[1]孙俪翎. 军队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激励机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

作者简介:

唐健(1978年9月)男,汉,安徽肥西,甘肃省甘南军分区保障处长,研究生学历,部队管理.

论文作者:唐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  ;  ;  ;  ;  ;  ;  ;  

新军改背景下部队基层官兵激励研究论文_唐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