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区柯克电影悬念效应的神经电影研究_希区柯克论文

希区柯克电影悬疑效果的神经电影学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希区柯克论文,悬疑论文,电影学论文,神经论文,效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16)01~0070~07

       在众多艺术形式中,电影与科学技术的渊源最为深厚。电影制作技术上的不断革新是电影艺术诞生百余年来始终充满活力的基础保障;而在电影研究领域,使用科学实验的精确方法也日益被重视,其中,与认知神经科学技术的结合最为引人注目。

       一、当电影遇到神经科学:神经电影学的提出

       认知神经科学是一门以神经心理学、神经科学及计算模型的实验证据和认知神经科学理论为基础,旨在探讨认知历程的生物学基础科学[1];认知神经科学的主要目标是阐明心理历程的神经机制,也就是大脑的运作如何造就心理或认知功能。

       认知神经科学对丰富和解决诸多电影理论及实践问题具有重要作用。观众观看电影的过程,例如观众获得、表征、操纵电影所传达的信息,可以被视作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加以阐释,乃至建立起有关观影行为的模型,并且评估人们关于电影接受行为的各种假设。更重要的是,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探究电影对观众的影响以及观众观影的认知活动与电影本体的关系,可以从实证的角度检验或丰富既有的电影理论,为电影理论研究开辟新的道路。

       近年来,电影与认知神经科学的跨领域合作正成为双方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中依然有不小的鸿沟,例如认知神经科学家更多关注大脑具体区域功能的定位,而电影学家更期待研究电影与观众如何互动,但是原以色列威兹曼科学院的HASSON团队的研究将这种合作变成了现实。

       HASSON团队采用电影《黄金三镖客》的开场前30分钟片段作为实验材料,邀请5名被试在功能性核磁共振扫描仪内自由观看实验材料,并通过仪器扫描被试的脑部活动。这种实验设计可谓一石二鸟,不仅能在更为生态的条件下研究人的视觉,同样也提供了研究电影的一种重要手段。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将神经活动和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技术完美结合,是目前人们所掌握的唯一无侵入、无创伤、可精确定位的人脑高级功能研究手段。[2]270被试间相关分析的方法则更是此次研究成功的关键,即通过比较不同被试在观看同一部电影时大脑区域活动的一致性来探讨电影对观众的影响。HASSON团队的实验结果表明,在观看电影时,被试的脑部活动出现了较大范围的一致性。通过讨论,HASSON团队认为这意味着电影对人脑有较好的操控性。②

       HASSON团队的研究使电影与认知神经的结合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目前已有诸多丰富成果,但还多集中在认知科学领域,而由电影研究者发起的、针对电影问题的实证研究还鲜有出现。本研究将利用HASSON团队的方法,从电影学角度出发,通过研究被试观看希区柯克电影时的大脑活动一致性,初步探讨观众观影时的心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影片及其悬疑效果进行认知角度的再分析。

       二、悬疑效果的实验研究:以希区柯克《精神病患者》为例

       如何使电影在更大程度上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一直是电影工作者们关心的问题,也是电影研究者们聚焦的话题。悬疑元素作为叙事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观众在观看悬疑类型电影时不仅拥有爱憎喜怒等情感体验,还需要开展注意、记忆、推理等思维过程。因此,在研究观众观影时的高度卷入状态上,悬疑类型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而提到悬疑类型电影,就不能不提到希区柯克。

       1.希区柯克与悬疑电影

       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是20世纪40至60年代活跃于美国好莱坞的著名英裔导演、编剧、制片人,尤其擅长制作悬疑电影,被称为“悬念大师”。自1938年执导《贵妇失踪案》而成名并于次年移居美国后,希区柯克以惊人的产量执导了50余部影片,其中绝大多数是悬疑类型,并由他本人兼任制片人。这些影片大多在放映之初就名声大噪,并在日后成为了影史经典,如《后窗》《精神病患者》《西北偏北》等。希区柯克在悬疑感塑造上拥有明显的视听技巧,这些视听技巧在之后被众多导演模仿。

       希区柯克的电影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大卫·波德威尔称赞希区柯克是英语学者进行研究的最佳对象,希区柯克的影片就其风格和主题而言易被观众接受[3]155;罗宾·伍德在《希区柯克的电影》一书中提出应严肃对待希区柯克电影,并对《精神病患者》等8部希区柯克悬疑电影进行了细致分析;《电影手册》派的评论家们也一致认为,希区柯克是一位“伟大的电影作者”。1965年,法国新浪潮著名导演特吕弗不远万里来到美国,对希区柯克进行了特别采访,并把两人的对谈整理成《希区柯克论电影》。书中特吕弗精辟的提问和希区柯克毫无保留的回答,揭示了大量希区柯克电影的经验和技巧。特吕弗说,正因为希区柯克能驾驭一部影片的所有构成元素,把自己个人的构思贯穿在摄制的所有阶段之中,所以,他的影片确实具有统一的风格,大家公认他是现在世界上罕有的这样三四位导演之一,不管是他们的哪一部影片,只要看上几分钟,你就会辨认出来[4]64。

       在希区柯克众多悬疑电影中,《精神病患者》无疑具有代表性。罗宾·伍德对希区柯克的研究就由在《电影手册》上发表对《精神病患者》的影评文章而开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详细分析了影片控制观众介入的技法,并提出了“浴室谋杀一节很可能是所有故事片中最恐怖的事件”的观点。此外,雷蒙·达格纳特、巴顿·帕尔默等人也从精神分析学、解构主义等角度对影片做出过详细的阐释。

       综上,成功的大众吸引力与优秀的学术研究价值使得希区柯克影片成为本研究最好的实验素材。《精神病患者》不仅是希区柯克在商业上大受欢迎的作品,更是多年来影评人谈论希区柯克电影时的重点。因此,我们选取了电影《精神病患者》片段作为实验材料来考察观众观看电影时的脑部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观众观影经验的获得,同时对影片内容及悬疑效果进行再分析。

       2.研究过程

       本研究采用《精神病患者》片段为实验材料,利用脑成像技术探讨以下主要问题:

       (1)验证HASSON实验中电影对人脑一定程度的操控性;

       (2)观众观影时大脑活动一致性强度变化与影片内容的关系;

       (3)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对影片进行认知角度再分析并初步探讨悬疑产生的心理机制。

       实验共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技术(fMRI)对被试观影时的脑部活动进行扫描,研究不同被试在观看同一部电影时大脑活动的一致性;第二部分是对第一部分脑成像实验的补充,通过图片再认的方法探讨被试对先前实验片段的记忆与情绪反应。

       2.1 功能性核磁共振扫描

       实验共招募10名被试,均为在校学生,年龄在21~25岁之间,男女各5名,右利手,非电影及相关专业,实验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被试在实验前均未看过电影《精神病患者》,且不知道实验材料具体内容。实验材料包括两段视频,一段为电影片段,截自黑白影片《精神病患者》中浴室杀人一段,全长5分41秒,除最后一个镜头外全程无台词或对白,是本次实验的主要研究对象。起始结束如图1;另一段为自然场景片段,作为电影片段的对照组,拍摄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楼外,同为黑白视频,长宽、时长均与电影片段相同。示例图片如图2所示。

      

       图1 《精神病患者》片段起始与结束镜头

      

       图2 自然场景视频片段

      

       图3 核磁共振实验过程示意图③

       实验过程如图3所示,被试躺在功能性核磁共振扫描仪内自由观看上述两段视频。图像由计算机屏幕呈现,声音由专为扫描仪设计的耳机提供,被试除自由观看视频外无额外任务要求。此外,为消除两段视频播放的先后顺序所带来的误差,实验将视频观看顺序在被试间进行了平衡,5名被试先电影片段后自然场景,5名被试以相反顺序观看。在整个过程中,仪器将对被试脑部活动进行扫描并记录。

       2.2 行为实验

       脑成像扫描结束后,被试进入另一房间接受与视频片段相关的行为测试,探讨被试对影片中特定场景、信息的记忆与情绪反应。

       测试以图片再认的方式进行,即随机呈现被试在视频中观看过的镜头截图(旧图片)与未看过的图片(新图片),要求被试判断目标图片是否看过。在本实验中,旧图片来自于之前脑成像实验中的《精神病患者》视频片段,获得方法为每5秒截取一次,剔除相同画面后最终得实验用图片32张,示例如图4A。为保证两套图片同质,未看过的新图片亦出自影片《精神病患者》镜头截图,但并未在之前实验中出现过,共16张,示例如图4B。

      

       图4A 《精神病患者》实验片段截图示例

      

       图4B 《精神病患者》非实验片段截图示例

       测试材料采用E-PRIME编程后在计算机上呈现,要求被试按键作答。当呈现一幅图片后,被试首先判断是否在之前脑成像实验电影片段中出现过,出现按“1”,未出现按“0”;之后被试对看到这幅图片后的情绪强度进行1~5分数自评,“1”为没有反应,“5”为非常强烈。

       3.结果分析

       3.1 电影片段与自然场景的脑成像结果对比

      

       图5 被试观看电影片段与自然场景的脑成像结果对比(颜色区域越大,说明一致性区域越大;颜色由蓝到红代表脑部活动越来越强烈)

       图5为被试观看电影片段(左)与自然场景片段(右)的脑活动成像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电影片段一致性区域明显大于自然场景(颜色区域),包括与感觉加工有关的视觉区、听觉区等大脑区域。并且,电影片段所引起大脑一致性区域的活动更为强烈(黄色、红色区域)。

       3.2 被试间脑活动一致性区域的活动强度分析

      

       图6 10名被试脑活动示意图

       图6所示为被试观看电影片段时的大脑活动一致性区域的平均信号波动,横轴为实验电影片段播放时间④,纵轴数值越大表示一致性强度越高。图中较细的十条彩色曲线为10名被试的平均脑活动,可以看出所有被试大脑活动在整个观影过程中有较一致的趋势变化,图中较粗的大红色曲线即表示十名被试的平均脑活动曲线。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被试脑活动在整个观影过程中有较为明显的起伏变化,并且这种起伏随视频内容的展开呈现不同的阶段性。

       按照曲线变化中高低点的分布、持续时间以及其前后走向,可以将实验电影片段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A:1到60秒左右,包括第一个高点且持续时间较长,为整个视频片段中高强度脑活动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段;

       B:1分钟到2分58秒左右,这部分包含一系列高点,每个高点持续时间短但间隔时间大致相等,同时曲线起伏也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整段变化较为规律;

       C:2分58到4分18秒左右,这一段有全段中最高的活动强度,且在出现后快速规律性下降;

       D:4分18秒至影片结束。相较于前三段,本段的几个高强度点与曲线走向并未呈现明显规律或特征。

      

       图7 影片片段中脑神经活动强度随情节发展变化示意图(曲线上方图片分别对应于下方曲线的高点,为被试脑活动强度较高场景;横坐标下方所列图片为活动强度较低场景)

       结合实验影片内容我们发现,A部分对应于偷窥过程,B部分对应于偷窥结束至黑影出现前,C部分为浴室杀人段落,D部分对应女主人公死亡至最后。

       此外在整个观看实验影片的过程中,被试间的脑活动在个别镜头中表现出极高的强度。如图7所示,强度最高点出现在影片111秒,对应的影片内容为黑色人影的出现,其次有冲马桶、偷窥、数字特写、挣扎开始阶段以及最后的书桌特写(图7中曲线上方图片)。而强度较低的镜头片段包括开始阶段男主人公镜头、黑影出现前,以及杀人过程结束后(图7横坐标下方所列图片)。

       3.3 认知实验结果分析

       被试关于实验片段内容的再认成绩如图8。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正确率。结合影片内容可知,正确率为100%的镜头内容有12张,如图9A所示,正确率较低的如图9B所示。

      

       图8 记忆正确率

      

       图9 A记忆正确率100%图片

      

       图9 B记忆正确率较低图片

       情绪自评分数如图10所示,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情绪自评分数。对应影片内容,情绪自评较高图片如图11A所示,较低图片如图11B所示。

       4.讨论

       4.1 《精神病患者》片段的叙事与悬疑效果

       罗宾·伍德认为,就控制观众介入的技法而言,《精神病患者》是迄今为止希区柯克最登峰造极的成就[5]252。本实验结果对此作出了良好的诠释。由前可知,被试间脑神经活动强度随影片情节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某些时间强度更高,而在另一些时间点的强度较低。我们可将这种脑活动变化依照时间对应回影片内容,从而实现对影片内容的分析与讨论。

       如结果分析所示,所有被试脑活动曲线拥有相近的变化趋势,且这种变化与影片内容呼应,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根据脑活动强度高点出现的时间、特点及前后曲线走向,我们大致可将其划分为四部分。根据各部分开始与结束的时间点对应回影片内容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这四部分恰可对应影片较为完整的四个段落,即曲线的变化并非杂乱无章,其有迹可循的规律状态恰与影片内容相呼应。曲线第一阶段对应影片的偷窥过程,第二段对应男主人公离开至女主人公洗澡开始,第三段为著名的浴室杀人过程,第四段则为女主人公正式死亡至片段结束(见图6、图7)。

      

       图10 情绪自评分数

      

       图11A 情绪自评分数较高图片

      

       图11B 情绪自评分数较低图片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对于影片段落的划分是在脑成像扫描结果基础上进行的,其依据是被试观影时的大脑活动,这种段落划分并不是对此片段进行分析时的唯一划分标准。但是,对于希区柯克这样一位叙事大师的经典片段来说,本实验的研究结果显示出了观众大脑活动与影片内容的可贵的一致性,再次验证了导演高超的叙事技法。

       而在悬疑元素的展现方面,本实验也从观众角度提供了证据。由前可知,脑活动曲线图的第一阶段中,强度最高点落在偷窥过程,且相对于整段中的其他高点持续时间较长,基本覆盖了偷窥的整个阶段。一方面,偷窥这一行为,是整个片段中悬疑的开始。所谓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观众的这种持续性的高一致性反应证明了希区柯克这一悬疑设置的成功;另一方面,偷窥这一行为通常预示负面事件的发生,希区柯克没有隐藏这一点,而是在事件开始就将其呈现。希区柯克曾说,悬念在于要给观众提供一些剧中人尚不知道的信息:剧中人对许多事情不知道,观众却知道,因此每当观众猜测“结局如何”时,戏剧效果的张力就产生了。通过使观众得知偷窥这一犯罪行为而又不让被偷窥对象知晓,使得观众自发地为被偷窥对象悬心,从而制造恐怖气氛;这一方法正是其理论的实践,是典型的“希区柯克式悬疑”。

       曲线第二段即男主人公离开至黑影出现前,包括多个高点,且分布较为均等、变化较为规律。结合影片内容可知,本段并没有过多地悬念设置或是感觉冲击,但观众脑活动依然保持了有节奏的较高的强度水平,并且,本段中的高强度点来自于女主人公在纸上写下数字的相关情节。一系列的脑活动模式可能正反应了希区柯克悬疑先置的意义。希区柯克曾做过这样一个解释: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玩牌,突然一声爆炸,如果你这么拍,那么只能拍到一个十分呆板的、炸后一惊的场面。如果你拍的是在打牌之前、桌子下面的定时炸弹,那么就造成了“悬念”,能牵动观众的心。[6]50悬念并不来自于悬念本身,而是来自于之后的一系列思考,观众将集中注意在影片中寻找有价值的线索与有意义的事物并将其与整体事件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与推理,本实验脑成像结果曲线第二阶段即是对此较好的证明。

       曲线第三段为经典的浴室杀人场景,这一段的曲线变化显示出了典型的开端、高潮、发展与结局的叙事节奏。在经历了平静的第二阶段后,尽管观众仍没有掉以轻心,但影片正逐步失去观众的注意力,脑活动水平下降并在黑影出现前达到最低点。此时黑影的出现使观众注意力陡然增高,强度达到全段最高,即全段的高潮来临。同时,由于事件明了,悬疑消除,之前由偷窥事件所储存的紧张能量也得到全面释放,因此在黑影出现后观众脑活动呈快速下降趋势,虽偶有起伏但多为搏斗过程的紧张感所至,而在女主人公正式死亡之后脑活动又降至全段低点。作为整个实验片段中的一个独立事件,其完整、悬疑、惊险的特点得到了观众脑活动一致性的完美呼应,说明这正是一个成功的叙事段落。

       曲线第四段是女主人公死亡至最后,本段脑活动较第三段最后相比有所回升,但与前三段相比,脑活动强度的高点间没有较多的联系与规律性。这可能是在前一事件结束后,观众跟随影片内容又进入新问题的思索——凶手是谁。因为这一问题的思索将根据对之前事件的回忆、判断、思考进行,涉及较多的高级认知活动,因此被试间的个体差异将显著增加,从而导致了脑活动的减弱或不规律。从视听语言上来说,在经历了第三段大量近景、特写镜头快速剪辑之后,本段出现的长镜头相对柔和不刺激,尤其是“下水管道-眼睛”的镜头向外旋转,被罗宾·伍德形容为“脱身而出”的镜头,更加易于观众产生间离效果[5]256。但是,当镜头给到书桌的特写时,被试的活动性水平不约而同又处在同一高点,这很可能说明观众确实在寻找线索。

       4.2 大脑活动强度与记忆与情绪的关系

       除脑成像结果外,同样验证《精神病患者》高超悬疑技巧的证据来自脑成像之后的记忆测试。其中,偷窥、女主人公书写数字,黑影出现的场景,被试再认正确率为100%,完全吻合脑成像结果中第一阶段的悬念设置、第二阶段的信息捕捉以及第三阶段的高潮。在情绪评分中,第三阶段的黑影出现也是被试情绪较为强烈的场景。

       不过,脑成像与记忆、情绪的结果也有不一致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观众对于最后一段的特写镜头的反应在不同水平上有所差异,主要是关于女主人公死亡的特写。在记忆与情绪实验中,这一组特写镜头均有很高的再认正确率以及较高的情绪评分,但是在脑成像数据中,这些特写镜头出现时,观众并没有显示出强度较高的脑活动,这可能与我们根据经验所得的结论有所不同。毫无疑问这并不是因为影片吸引力直线下降而导致的,这些特写镜头确实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使其得以记忆,同时也引起了观众的情绪反应,但脑成像的数据由此反应,可能是因为观众这一时刻的认知投入并不在此,而是如先前分析的那样,当一个危险事件结束时观众紧张情绪得到释放,开始考虑凶手是谁而进入到更高级的思维状态,而这一阶段由于每个人思考方式、经验背景等的不同而出现脑活动的降低。

       其次,关于影片开始阶段的偷窥部分,作为全段最为悬疑的场景,脑成像与记忆均呈现很高的一致性,但是情绪评分却处于较低水平。不过这种不一致正是希区柯克所希望的。他在接受采访时公开探讨如何在电影中表现恐惧与悬疑,“这是我的特长,我要把它分成两大类——恐惧和悬念。惊奇导致恐惧,悬念源自预告。”[7]13这种悬念在去除恐惧等情绪影响之后,变得更为纯粹,魅力大增。

       三、展望:神经电影学研究任重而道远

       如何增强电影的吸引力一直是电影研究者关心的话题,从爱因汉姆的格式塔研究到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从摄影、剪辑等技术运用到3D、虚拟等技术革命,无不为此作出理论与实践的努力。然而长久以来,这些尝试大多是单向的,对电影本身的努力远远多于对于其效果的检验,即观众如何反应。票房或口碑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不能体现观众的观影感受是否因此而提高或者因何而提高,问卷调查则因研究工具的科学性以及观众作答的真实性而备受争议,血压、心率等的生理测量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提供了观众观影反应的真实数据,但是这类数据结果是观众观影时多种认知过程的综合表现,缺乏透明性,我们依然无法了解观众对电影的真实心理反应。

       认知神经技术的引入为我们探讨这一问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HASSON团队的实验结果表明,电影对观众有一定的操控性,且不同类型电影的操控性大小有所差别。本实验再次验证了HASSON团队的结果,虽然实验过程并未经过严格控制,被试可以自由观看影片,但结果表明不同被试间很多脑区呈现出统计学显著的被试间一致性。这与HASSON团队之前的实验结果一致。

       此外,本实验从观众脑活动一致性区域的活动强度与影片内容的相关性这一角度进一步验证了电影对脑活动的这一影响。具体来讲,电影制作者利用各种拍摄效果和剪辑技术将观众注意力集中在某些场景的某些方面,以达到他们的叙事目的。在本实验中,我们发现被试脑活动随着影片进展呈现出与影片内容较为一致的变化,并且根据曲线变化规律所展现的几个阶段恰对应于影片中几个完整段落。

       因此,人们在观看电影时,电影本身的类型及各种技巧的运用可以影响到这种操控性大小,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电影的吸引力,即操控性越好,不同被试间脑活动一致性越强烈,电影吸引力越大。已有研究表明这种一致性可以预测媒体节目的收视率[8],但能在多大程度上做出预测仍需进一步研究。

       本实验是电影与认知神经技术结合的一次初步尝试,通过对希区柯克经典影片《精神病患者》片段的fMRI研究,不仅再次验证了电影对大脑一定程度的操控性,并首次在实证基础上从认知角度对影片内容及希区柯克式悬疑进行再分析。结果表明,在观影过程中,不仅被试间脑活动具有较高一致性,其变化趋势与电影内容也存在良好一致性。

       本实验亦存在以下不足:

       首先,脑成像段落的划分并未精确到秒或帧的水平。一方面是仪器精度所限,另一方面是基于观众观看电影时的信息加工特点。电影是复杂的信息输入,不仅在同一时间大量摄入视听等丰富刺激,而且在认知加工上也处于连续状态,感知觉、记忆、推理等并没有严格的起始点,因此我们在分析被试脑活动时也无法将其严格分离成几个阶段。今后,我们可以配合其他高精度仪器,如眼动仪等技术来加强此方面的解释。

       其次,本实验只是初步探讨了观众观影时大脑一致性区域在整体水平上的活动强度,今后将对视觉、声音、记忆、情绪等具体脑区展开研究,从更深层次上理解电影如何影响观众以及观影经验获得的心理机制,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对电影叙事、拍摄技巧等提供指导。

       需要再次说明的是,被试脑活动强度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某类电影吸引力的指标,但并不涉及电影的美学价值,更不表示强度高低可以作为影片质量的评价标准。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在社会生产层面和艺术追求方面拥有多种评价体系。商业电影更注重影片的观众吸引力与大众价值,可能与操控性这一目标更为契合;但有相当一部分影片是以摆脱这种操控性为目的。正如希区柯克的悬疑电影被不喜欢他的批评家斥为“引起简单生理反应的剧情片”[9]2,这一判断既被实验良好的反馈数据所验证,也应当看到,针对更注重意义内涵和带有思辨性质的影片,观众脑部的活动会更加丰富和细腻,相应的实证研究也会更加复杂。此外,较低强度的脑活动也并非绝对意味着电影吸引力低。在涉及到高级认知功能时,由于观众的个体差异,在推理、判断、情感等方面的不同反应往往也会导致较低的活动。可见,神经电影学研究任重道远。

       注释:

       ①本课题的主要研究人员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王宜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和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贺永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王文静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王泉泉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刘瑾硕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杨歆迪硕士。课题组成员还包括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在读研究生:吕菡子、王娅姝、王平、李麟、赵雨、张云、雷艺璇、毕苏羽等。

       ②关于更多的实验具体内容请参见Hasson,Niry,Levyi,Fuhrmann G,Malach R.Intersubject Synchronion of Cortical Activity During Natural Vision[J].Science,2004,303(3).

       ③图片来源:Hasson U,Landesman O,Knappmeyer B,Vallines I,Rubin N,Heeger D J.Neurocinematics:The Neuroscience of Film[J].Projection,2(1),2008.

       ④因仪器时间分辨率所限,脑成像过程并非逐帧扫描,而是每隔2秒获得一次数据。

标签:;  ;  ;  ;  

希区柯克电影悬念效应的神经电影研究_希区柯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