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引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建设论文,高新技术企业论文,引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企业的竞争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尤其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对其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技术对企业来说只是发展的平台,而文化建设却决定了企业的生命力和持续竞争力。从这个意义来说,企业文化就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动力引擎。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企业加强文化建设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但近十多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带动作用最大的产业。1995至2002年,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3.8%,高出全部制造业1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增量占全部制造业增量的比重达到2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11年间增长了23倍,年均增长33%。2002年年末共有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1333家,当年新增854家,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占制造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8.5%提高到2002年的9.2%,高新技术产业对2002年制造业从业人员增长的贡献达29.2%。
但是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规模、技术创新、盈利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含规模以下小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制造业的比重为9.9%,而美国为23%,韩国为20.9%,日本为18.7%,英国为17.1%。特别是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一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少。我国高新技术产业R&D强度为5.1%,而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强度均在20%以上。在生物工程领域美国拥有的专利占该领域世界专利总量的59%,欧洲占19%,日本占17%,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只拥有5%。在药物方面,美国拥有51%的世界专利,欧洲为33%,日本为12%,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只拥有4%;在集成电路方面,日本申请的专利占世界的43.5%,美国占15.8%,韩国占13.9%,中国只占8%。
二是在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纠纷和技术壁垒严重制约我国企业的发展。据商务部调查,2001年,我国有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欧盟、美国、日本的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的损失占总损失的95%。据测算,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直接与潜在的影响每年超过450亿元,占年出口总额的15%以上。
三是全球高新技术跨国公司加速在我国设厂办企业,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激励机制、创新体制提出了严重的挑战。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还缺乏与世界跨国公司相抗衡的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产值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占59%以上的比重,跨国公司在华建立的独立研究开发中心至少在150家以上。
解决上述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但尽快提高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缩小与国际一流企业的差距,是当前企业自身建设的迫切任务。加强与国际化接轨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一项现实可行的选择。
高新技术企业的内在特性要求企业强化文化建设
所谓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企业规范、企业生存氛围的总和。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它的核心就是企业通过对员工的教育和领导者的身体力行,树立起大家共同遵循的信念、目标和价值观,培植出全体员工同心协力共赴目标的企业精神,或叫企业文化。它强调要把企业建成一种人人都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命运共同体。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企业所具有的内在特性决定了企业必须要加强文化建设。
一是高新技术企业最大的内在特性就是它的创新性。没有创新,高新技术企业就不可能在技术上居于制高点,就不可能占据前沿知识,独领市场风骚,也就失去了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优势。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在企业中营造不断创新的环境和氛围,不断加强技术和机制的创新,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二是高新技术企业最关键的内在特性就是它的智力密集性。没有人才,没有科技人员的创业热情,高新技术企业就不可能长期保持活力。人才聚集和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企业发达的根本。“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其本质就是要求企业员工的价值观、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与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经营行为模式相适应,建立企业内部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氛围,从而激发企业活力和员工的创造性,形成企业不断开拓进取的合力。
三是高新技术企业最明显的内在特性就是它的创业性。因此,企业的品牌建设对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十分重要,品牌战略是企业形象、企业文化在市场定位中的提练和升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作为传统产品的更新、换代或者全新产品上市,企业需要通过各种手段让消费者了解和认同,营造产品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企业文化建设它是包含企业形象、企业信誉、产品质量和服务在内的企业管理模式,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可以更快地在市场上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赢得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认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是高新技术企业最突出的内在特性就是它的开放性。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管理等的创新,必须不断吸收外界的先进技术、知识和智慧,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原创能力,打造自己的专利和核心技术。韩国、日本企业在这几十年中能取得高速发展,与企业不断开发适合于国内外市场经营环境变化的企业文化是密不可分的。高新技术企业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来,就必须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相协调的新的经营理念、发展方向、价值观和组织行为,以适应科学技术和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带来的变化,适应全球性市场竞争时代的到来。
高新技术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重视的几个问题
企业文化是在上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的。20多年来,我国的许多企业不同程度地开始实践企业文化建设。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确实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有许多企业实施的企业文化只注重形式而不重视内涵,把企业文化建设空洞化、表面化,把企业发展目标、价值观与文化建设相分离,造成企业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连年亏损。有些企业认为文化建设是“花花草草”,对企业盈利没什么用,因而不重视企业文化构筑。事实证明,一个不注重文化建设的企业,在短期内可能会有所发展,但它终究没有持续发展的后劲。还有些企业则照搬照抄一些成功企业和外国企业的文化建设模式,不善于构筑属于自己企业独特文化韵味的企业文化。比如有些企业一字不差地将海尔的文化写入自己的纲领,把松下的宣言写在自己的厂房上,造成企业发展与企业文化建设成了互不搭界的“两张皮”。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知识的作用在企业中居于主导的地位,人是企业生产率提高的最主要的因素。为此,必须要紧紧把握住企业文化
建设的本质,紧密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一是要把握好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要切实把企业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企业员工的行为。清华紫光集团是个多元化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紫光的独特企业管理理念:“去除管理,追求管理的最高境界”实质就是要营造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用优秀的企业文化统一员工意志。总裁张本正认为:“一个企业真正有价值、有魅力、能够流传下来的东西,不是产品,而是它的文化。”美国惠普公司成功之道也在于它恒久的企业文化:相信员工想把工作做好,有所创造,“只要给他们提供适当的环境,他们就能做得更好。”
二是要把握好塑造不断创新、不断开拓进取的企业文化精神。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就是要形成为员工乐于接受、符合企业实际的企业精神和价值观,以此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文化首先就是要观念的创新,以观念创新推动企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机制的创新。美国硅谷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整体上营造出了一种“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硅谷文化。
三是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把握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围绕实现企业的目标来进行,决不能搞花架子,不能不顾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社会影响。世界优秀企业长盛不衰的秘诀之一,就是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成功地将人性化的理念与商业化操作融为一体。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要以企业发展为目标,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文化建设为保证。只有这样,企业文化建设才是有源之水,企业也才能不断得到持续发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