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水质检测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论文_钟玲

饮用水水质检测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论文_钟玲

(中国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省 443002)

摘要:饮用水的水质检测是利用一些仪器和相应的技术确定来检测水中污染物的成分、浓度及其变化的趋势,进而综合对水质进行评价,水质检测对于保障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配套实施《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环保部特颁布了相应的检测制度,要求各检测单位应具备106项指标的检测能力。针对我国饮用水水质检测体系存在检测技术落后、检测中心分布不均、检测采样点设置不合理、未考虑地域水源差异、检测仪器配置不齐全、检测人员技术水平有限以及缺乏相应的检测监督管理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等问题,以完善我国饮用水水质检测体系为目的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有效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饮用水水质;检测现状;存在问题分析

引言

水质即为水的化学组成。水是由许多溶解物质和非溶解性物质所组成的极其复杂的综合体。作为人类饮用水应符合以下3项最基本卫生安全要求,即:流行病学安全,饮水中不能含有病原微生物,以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对人体无害,即饮水中所含化学物质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不会引起急、慢性中毒,不会影响子孙后代的健康成长;水的感官性状良好,使人乐于饮用。饮用水水质安全卫生标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需求而不断完善和提高的。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于1985年颁布实施,执行时间已长达20年,远远落后于当今国际水质标准的发展潮流,也不适应我国现在的水源环境变化、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供水技术的进步,亟待修订。笔者就我国现行饮用水水质标准与国际相关标准的差距及发展方向作一些探讨。

1饮用水水质检测现状

1.1饮用水水质采样点设置不合理

国内水质检测站点分布不均匀,设置不合理水质采样点设置不具有代表性,未能贯穿水域中间的关键过度环节;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仍在依靠地下水作为生活生产的来源,对这些区域缺乏重点的采样检测。当地居民多采用对地下水直接饮用的方式,未有水质净化、过滤系统,因此,其实这个区域内的水质状况是更加令人堪忧的,一旦地下水发现异常,并且缺乏有效的检测,很难进行重点的防治。除了水质监测站点应当进行全面均衡覆盖,水质检测采样点的选位也应当遵循均衡覆盖的原则。均衡是指,水质采样点起码能够对重点区域如水源取水口、下流水域、工厂排水口、农村集中式供水点等进行重点覆盖,同时也不应忽视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水源采样,保证水源到龙头的各个水段都有固定的水质检测采样点,以便全方位立体化把握水域的关键过渡环节。同时要强化对标准样品的管理。

1.2饮用水水质检测中心分布不均

在我国,饮用水水质检测中心一般分布在较大的城市,尤以省会城市为主,在这些大城市中,水质检测中心的技术水平较高,水质安全检测的力度较大,各类型的检测设施设备相对齐全,可以较好地完成水质的检测工作。而中小城市、农村地区的水质检测能力往往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在很多中小城市、农村地区,水质检测中心数量和规模都难以匹敌大城市,其水质检测的质量和效果也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主要是因为我国饮用水水质检测中心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在北上广等大都会城市,其水质检测能力相当发达,可以检测100余项饮用水指标,而在中小城市、农村地区,其饮用水的水质检测项目往往仅有30余项。水质检测能力的差距、水质检测中心分布不均,直接影响着我国水质检测能力的全面提升,在那些落后地区,一旦出现水质问题,其落后的检测能力,往往难以在第一时间有效地发现问题水源。

1.3检验项目不合理

我国饮用水的检验项目有明显套用传统食品的卫生标准痕迹,没有依据饮用水的微生物生态学分析。从微生物生态学角度来看,饮用水自然水源的浅水区分布主要微生物类群为光合藻类和好氧微生物,如假单胞菌、噬纤维菌、柄细菌、生丝细菌等,深水区分布的微生物类群为紫色和绿色硫细菌及其他兼性厌氧菌等,来自于加工环境和加工人员的微生物污染主要为中温型腐生菌和寄生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饮用水水质检测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2.1分区域优化配置水质检测中心

针对每一个省市的水源数量以及人口总数、水质污染程度而制定不同数量的水质监测中心,尽量让水质检测覆盖面广、结果准确可靠。而对于一些偏远、交通不便的地区,可以设置单独的水质检测机构,稍微降低标准,水质达到的级别也可以稍加放松。这对于整个检测系统的优化管理有积极作用

2.2增设先进的水质检测设备

要保证饮用水水质检测的能力,就要保证其硬件跟上水质检测的发展水平。各检测中心要根据当地的水质情况购置合适的检测设备,使这些设备真正用到实处。另外,这样才能保证检测设备正常使用,从而保证饮用水水质。

2.3完善水质检测监管制度

建立水质检测管理制度,要与当地的水质情况相符合。建立相关的监管部门,定期对水质检测监管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这样才能使水质检测监管制度发挥它的作用。

2.4优化设置水样采集点

根据水样采集应具备代表性、均匀性、便于采集的原则,针对所有涉水环节,在水源取水口、水厂出水口、二次供水点、管网末梢及农村集中式供水点等区域设置采样点,考虑水质污染程度确定采样点的数量,明确规定各采样点的编号和责任单位。优化设置水样采集点有利于掌握水质变化情况,便于及时处理突发污染事件。

2.5加强水质检测人员的培训

扩大水质检测相关专业的本、硕、博招生数量,提高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知识储备,使检测人员具备独立处理突发污染事件的能力;实行检测人员上岗培训制度,从事水质检验的技术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上岗证,并定期进行考核;选派有能力的检测人员进行国内外检测技术交流,对检测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实行不同检测方法的轮转学习,力求全面掌握各种检测方法的操作和原理,以便在实际针对不同水质时,能够具备综合判断能力,合理选取最优检测方法。

结语

针对目前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统一但不具体适用、详细但是仍不能因地制宜的情况,应当合理优化配置水质监测站点、水质采样点的区域分布,提高目前的水质检测技术及水质检测仪器,除此之外还应当提升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实时高效的监督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使《生活饮用卫生标准》有效地落地实施,而不仅仅是大而全的一纸空文。

参考文献:

[1]张岚,王丽,鄂学礼.国际饮用水水质标准现状及发展趋势[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7(6):451-453.

[2]高娟,李贵宝,刘哓茹,等.国内外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现状与比对[J].水利技术监督,2015,13(3):61-64.

[3]魏轩,王妤,孟文智.中小型城市供水水质化验室建设流程及仪器设备配置[J].2016.29(6):96-99.

[4]郜玉楠,唐香玉,傅金祥,等.饮用水中污染物指标组群技术研究.给水排水.2015.39(9):29-33.

[5] 钟淳昌 . 我国城市给水近年来几个倾向性问题 [J]. 给水排水, 2015.

[6] 宋序彤 . 关于我国城市给排水科技优先发展领域的探讨 [J]. 中国给水排水, 2015(11) : 25- 29.

论文作者:钟玲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  ;  ;  ;  ;  ;  ;  ;  

饮用水水质检测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论文_钟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