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双簧管的历史及演变(论文文献综述)
马骜[1](2021)在《陈银淑《双重协奏曲》创作技法分析》文中提出陈银淑(Unsuk Chin.女.1961—),是活跃在全球音乐舞台名冠世界的旅德韩国现代音乐作曲家,被誉为二十一世纪塑造音乐色彩的魔术师。作为屈指可数的顶级作曲家,她的创作涉猎管弦乐、室内乐、歌剧、电子音乐以及声乐等诸多体裁,尤以作品质量高获奖多而着称,成为当今国际音乐创作领域之翘楚。她继承和发展了西方音乐理论和作曲手法,研究和应用电子音乐技术和佳美兰音乐,创造性的开辟了属于自己的创作领域。她追求作品的原创,探寻声音的本质,表现出个性鲜明的创作风格和韵味独特的音乐语言。她的创作理念、技法、风格在本文所研究的《双重协奏曲》中得以充分体现。本论文以陈银淑的《双重协奏曲》(为钢琴、打击乐和室内乐队而作,2002)为研究对象,以作品的音高组织、织体形态、配器技法、结构等多个角度为切入点,结合谱例剖析作品的创作思维和写作技法,逆向还原陈银淑的创作理念和音乐风格。《双重协奏曲》扬弃了传统协奏曲突出独奏乐器的固有的模式,而将独奏与合奏视为平等的创造声音颜色的元素,以声音的色彩为根基,以声音的融合为手段,通过借鉴佳美兰音乐元素,运用电子音乐粒子合成技术,构建各种不同的乐器组合方式,孕育出她所向往的拥有混合音响的“合成乐器”,为作品赋予了标新立异的音响效果和变化多样的音乐色彩。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创作背景介绍,主要包括陈银淑创作观念的形成因素,《双重协奏曲》的创作特点以及合成乐器概念的介绍;第二章:音高组织分析,深入解构音高布局,主要包括全音阶部署、同主音多调式、核心集合以及泛音列的分析;第三章:织体形态分析,论述了作曲家个人风格化的织体写法及音色音响的处理,主要包括音型化织体、装饰性旋律织体、电子声音合成技术;第四章:配器技法分析,主要包括佳美兰音乐元素的归纳,通过对乐器的预制、特殊演奏法实现音色的融合与转换,重奏乐器与乐队的关系;第五章:结构分析,梳理作品的整体与局部结构,主要包括乐曲结构的划分,以及各段落的材料动机。论文通过对陈银淑《双重协奏曲》的创作背景、音高材料、织体形态、配器技法和曲式结构五个方面展开全面系统的研究,复盘陈银淑在《双重协奏曲》创作中所秉持的音乐理念和创作手法,总结其对当今乃至未来的音乐创作和理论研究,所独具的现实作用、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
李媛[2](2021)在《海顿弥撒音乐作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海顿一生创作的全部弥撒音乐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与作品分析,对其进行全面、综合、系统的梳理,论证海顿的弥撒创作是集巴洛克音乐风格与维也纳古典主义风格之大成。按照其弥撒作品的创作时间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海顿在1749-1782年间创作的前八部弥撒音乐作品,根据创作时间依次为F大调简短弥撒、圣灵降临节弥撒、第一塞林西斯弥撒、合唱弥撒、降E大调弥撒、圣尼古拉弥撒、小管风琴弥撒与第二塞林西斯弥撒。下篇,为海顿在1796-1802年间创作的后六部弥撒音乐作品,即战争弥撒、神圣弥撒、苦难弥撒、特蕾莎弥撒、创世纪弥撒与和谐弥撒。文中就作品的手稿、创作时间、创作背景、作品特征、历史演出等方面进行分析与归纳,说明海顿弥撒的形式特点与创作风格的演变,揭示出维也纳古典主义弥撒的创作特征。
余冰洁[3](2021)在《尹伊桑《第一交响乐》配器技术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尹伊桑(Isang Yun,1917-1995)是上个世纪中一位极具个人风格的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他将道家思想和阴阳哲学理念与西方作曲技法相结合,生成了极具个人风格的“主要音”理论体系。让世人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从而使得音乐得到更好的传扬和传承。《第一交响乐》是尹伊桑在晚期创作的一部作品。他通过极具个人风格的音乐语言和富有哲学思想的配器观念体现了作曲家音乐创作晚期的风格。本文将对这部作品的管弦乐技术特征做进一步的解析。文章由两大章构成:第一章将介绍作曲家的生平、创作不同时期特点以及《第一交响乐》的创作灵感来源和作曲技术特征。第二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从配器技术分析作为切入口对作品中的音响资源、纵向织体的音色处理、横向上的音色展衍方式以及宏观上的配器布局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解析。希望能对尹伊桑的《第一交响乐》在配器领域的研究尽一份绵薄之力。
赵月卿[4](2021)在《前古典时期维也纳小调交响曲的创作特征与审美接受》文中认为基于前古典时期维也纳小调交响曲的研究现状,小调交响曲作为“异类”与当时的时代交响曲整体创作趋向并未同步。笔者通过反思这一特殊音乐现象,关注到音乐体裁与时代审美之间的密切关联,从社会阶层、作曲家身份、商业化进程等背景出发,主要以海顿的10部小调交响曲为例,对小调交响曲的创作特征、体裁属性、审美接受和其数量较少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本文共分为三章,依次论述维也纳交响曲兴起的社会背景及社会功能、维也纳小调交响曲的创作特征、维也纳小调交响曲的审美与接受。第一、第三章主要采取宏观视角,将小调交响曲这一体裁放置到前古典时期维也纳整体历史背景之下,属于历史性研究;第二章则结合拉特纳的“音乐话题理论”,从音乐结构特征、音乐体裁特征对小调交响曲进行了分析。
吴凡[5](2021)在《浅析双簧管家族乐器的基本特征和应用实践》文中指出在我研究生的这三年期间,我演奏了双簧管家族乐器的乐器的大量作品,笔者所的写的论文题目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双簧管大家族,这样有利于学校对这样的冷门乐器进行发展和发扬。我从心底里比较喜欢双簧管家族乐器,我想讨论的是,所有双簧管的变革,家族乐器的发展对我们形成的影响。随着社会文明,工业的发展,双簧管有了自己的音乐根基。在巴洛克时代,双簧管通常用来演奏通奏低音等,这样的音乐对双簧管的乐器的音高音准要求不是非常高,演奏出来的音乐比较简单,都是一些平声调还有赋格之类的东西。随着音乐的时代的更新,乐队的发展,双簧管不仅仅用于在室内乐的演奏,也慢慢进入了大型编制的交响管弦乐队中,早期的巴洛克双簧管是无法满足这样的音乐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的。所以双簧管从刚刚开始的两个竹片,只有洞的乐器慢慢演变出到现在的加键乐器,音准,音高也变得非常稳定,也随之产生了双簧管的家族乐器。双簧管的变种乐器我都演奏过的,他们在各个声部担任着各种角色,各种演奏法,我都对此很感兴趣。我会在论文里剖析每个乐器,对乐器的变革加以论证,这样会对双簧管的演奏和表演艺术的领域和发展起到些许的作用。我会从这个角度考虑到演奏的影响,在论文里的每个乐器都有一定的篇幅加以论述。详细内容会对变革和发展做一些综述,研讨和阐述。也许这篇论文是很浅薄的,但我想尽自己的努力,让双簧管的变革和演奏得到科学上的作证,推动双簧管的发展。在我的了解中,这样的论文题材还是很少人写的。写这篇论文的主要目的和想法是想抛砖引玉,对双簧管乐器加以更深的探讨,引发大家的关注。
李棽,郑嘉颖[6](2020)在《双簧管:娇贵的小公主》文中认为由于双簧管调音困难,在交响乐团演奏前,其他乐器都遵循双簧管的音调进行调音。就此而言,双簧管可谓"团宠"。在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中,当羽毛在晚霞中褪去,白天鹅变成美丽的公主,有一种乐器开始独奏。它音色柔美,略带鼻音,徐缓如歌,仿佛公主的叹息,这便是双簧管。
李斌,王晨燕[7](2020)在《浅谈双簧管表演的音色特点与演奏特色》文中研究说明双簧管起源于17世纪中叶,在18世纪被广泛应用于音乐演出领域。双簧管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样式,也包括抒情双簧管,狩猎双簧管,萨吕管和黑克尔管等,这些类型的双簧管在许多着名的音乐作品中担任重要角色。双簧管作为音乐演出乐队的重要独奏乐器,凭借其独特的音色特征,为整场演出提供出色的主旋律。双簧管在音乐演出的过程中,演奏技巧独特,并且凭借其独具一格的音色,在音乐情感表达和情感渲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子轩[8](2020)在《管弦乐作品《祭赞》的创作技法与艺术风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管弦乐作品《祭赞》是作曲家贺希格图2012年在中国音乐学院读博期间创作的一部蒙古族题裁作品,作品中流露着他对草原天地的眷恋,对蒙古族历史文化的敬畏。本文以管弦乐作品《祭赞》为研究对象,分四个章节进行分析写作,第一章分析作品的创作背景,主要从我国的管弦乐发展、我国蒙族题材管弦乐发展、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简介进行写作;第二章写作内容为作品音乐语言的研究,主要从主题旋律的构成与发展、节奏与节拍的特征、调式与调性的特征、和声的风格与特点、复调技法的使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三章内容为作品的配器风格研究,从乐队编制、配器手法以及乐队织体三个方面进行写作分析;第四章主要探析《祭赞》这部作品的音乐风格特征与它的审美思想。整篇论文从中国蒙古族题材管弦乐创作的角度,综合分析这部作品的艺术风格,也从创作技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论述。以文献研究法和作品分析法为研究手段,从我国的管弦乐的发展及蒙古族音乐风格管弦乐的发展等方面入手,逐步递进来研究解决这部作品音乐主题的构成与发展、调式与调性特征、节奏节拍的特征、复调技法的运用、配器技法以及风格形态等各方面因素。《祭赞》的创作不仅体现着蒙古族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更能体现着现代优秀的作曲创作技法,作曲家贺希格图老师牢记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把握其旋律风格特征、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传承与新的突破。通过对《祭赞》作品的创作思维与艺术风格研究,逐步揭示作品的鲜明个性与审美思想,从而体现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胡婕[9](2020)在《罗德里戈《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第二乐章创作技法研究》文中提出罗德里戈是二十世纪最为着名的西班牙盲人音乐家。他的众多作品中最为出名的则为他的吉他协奏曲《阿兰胡埃斯协奏曲》,而该作品中最广为流传的就是其第二乐章,该乐章优美的旋律被世人所传唱。吉他作为该作品的主奏乐器,可谓非常的大胆且新颖。虽说吉他是表现力极强的乐器,但是它的声音相对较小,向来是独奏伴奏居多,而罗德里戈却将一把吉他与整个乐队相融合,并且做到了音色的均衡,这是相当考验作曲家的配器技巧。也正是因为这个作品的成功,将吉他这一民族乐器推上了专业的舞台。本文通过研究罗德里戈的生平、作品、创作风格以及创作技法来探索该作品产生的价值和造成的影响。本文共分五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一章是绪论部分,第二章讲述的是罗德里戈生平中一些重要事件以及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些作品。第三章是对罗德里戈《阿兰胡埃斯协奏曲》这个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阐述并分析了其音乐风格特征。第四章详细地对《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第二乐章进行了作曲技术分析,对其从调式调性,旋律技法,复调,织体以及配器方面进行分析。第五章是罗德里戈与《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的影响,其中讲述了罗德里戈对后世的影响,以及《阿兰胡埃斯协奏曲》对罗德里戈产生的影响。最后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
王才明[10](2020)在《20世纪初期交响曲的“小型化”现象探究 ——以三部作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初期是一个风格多元且充满变革的时代,在该期间诞生的许多交响曲作品中,尤其在乐队规模以及作品的长度上显现出一种“小型化”现象特征,开始以一种新鲜的方式重新演绎交响曲。本论文以雅纳切克《小交响曲》、布里顿《简易交响曲》以及普罗科菲耶夫《小交响曲》三部作品为例,通过对三部作品中的“共性”与“个性”化的现象特征进行整理分析,最后将20世纪初期交响曲“小型化”现象的溯源关系得出结论。本论文的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包含了第一章与第二章,分别对20世纪初期交响曲出现的新趋势与三位作曲家的艺术生涯以及三部作品进行了简单介绍;第二个部分为三部作品中的形态分析部分,包含了第三章至第七章。这五个章节中对主题分析其中包括了主题结构、主题的轮廓、主题的展开以及主题的音高内涵这几个方面;第四章主要从旋律与和声两个方面对作品中“调式化”表现特征进行了分析阐述;第五、第六章里分别对作品中的织体组织与结构模式分别进行的分析阐述,其中对织体组织的分析包括了固定音型的使用、层次结构、节奏素材复调织体等等;结构模式则为组曲式的特征;第七章主要从编制上与音色处理上入手对作品进行的配器分析。第三个部分主要对“20世纪初期交响曲创作中的‘小型化’现象”风格溯源进行最后归纳总结,并得出结论。本论文的主要学术成果:将三部交响曲作品与“小型化”所相关的表层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得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以及“小型化”现象背后的深层内涵逻辑。
二、浅谈双簧管的历史及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双簧管的历史及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陈银淑《双重协奏曲》创作技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初衷——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对象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创作背景介绍 |
第一节 人物介绍及创作概述 |
一、个人简介 |
二、创作分期 |
三、创作观念的形成因素 |
第二节 《双重协奏曲》创作介绍 |
一、创作特点 |
二、合成乐器概念 |
第二章 音高组织分析 |
第一节 全音阶部署 |
一、单一全音阶 |
二、全音阶的横向交替 |
三、双全音阶的运用 |
第二节 同主音多调式 |
第三节 核心音程与核心集合 |
一、核心音程 |
二、核心集合 |
第四节 泛音列 |
小结 |
第三章 织体形态分析 |
第一节 音型化织体 |
一、五连音音型化织体 |
二、十六分音符音型化织体 |
第二节 电子技术对织体的影响 |
一、粒子技术 |
二、噪音的使用 |
第三节 装饰性旋律织体 |
一、呼吸、停顿作用 |
二、发展新材料 |
三、转换全音阶 |
小结 |
第四章 配器技法分析 |
第一节 佳美兰音乐元素 |
一、佳美兰音乐特点及在《双重协奏曲》中的运用 |
二、陈银淑其他作品中佳美兰音乐元素分析 |
第二节 演奏法 |
一、编制 |
二、预制乐器 |
三、特殊演奏法 |
第三节 乐器之间音色融合与转换 |
一、音色的转接 |
二、音色的对置 |
三、音色的逐层叠加与削减 |
第四节:重奏乐器与乐队的关系 |
一、重奏乐器之间的关系 |
二、重奏乐器与乐队的关系 |
小结 |
第五章 结构分析 |
第一节 整体曲式结构 |
第二节 局部段落分析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陈银淑作品 |
附录二:《双重协奏曲》德文演奏法要求及中文翻译 |
致谢 |
(2)海顿弥撒音乐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篇 海顿的弥撒音乐作品1749-1782 |
第一章 F大调简短弥撒与圣灵降临节弥撒 |
第一节 F大调简短弥撒(Hob.XXII:1) |
1. “第一部弥撒也是最后一部” |
2.主要表现手法 |
第二节 圣灵降临节弥撒(Hob.XXII:3) |
第二章 第一塞林西斯弥撒(Hob.XXII:5) |
第一节 作品的手稿 |
第二节 唯一的康塔塔弥撒 |
第三节 信经与Credo动机 |
第四节 最为宏大的弥撒 |
第三章 合唱弥撒与降E大调弥撒 |
第一节 合唱弥撒(Hob.XXII:2) |
第二节 降E大调弥撒(Hob.XXII:4) |
1.布达佩斯手稿 |
2.管风琴的作用 |
第四章 圣尼古拉弥撒与小管风琴弥撒 |
第一节 圣尼古拉弥撒(Hob.XXII:6) |
1.题献 |
2.唯一的田园风格弥撒 |
第二节 小管风琴弥撒(Hob.XXII:7) |
第五章 第二塞林西斯弥撒(Hob.XXII:8) |
第一节 交响化趋势 |
第二节 增三和弦框架 |
第三节 与喜歌剧《月亮世界》的关系 |
下篇 海顿的弥撒音乐作品1796-1802 |
第六章 战争弥撒与神圣弥撒 |
第一节 战争弥撒(Hob.XXII:9) |
1.主题发展手法 |
2.定音鼓与小号 |
第二节 神圣弥撒(Hob.XXII:10) |
第七章 苦难弥撒与特蕾莎弥撒 |
第一节 苦难弥撒(Hob.XXII:11) |
1.d小调布局 |
2.与纳尔逊将军的“渊源” |
第二节 特蕾莎弥撒(Hob.XXII:12) |
第八章 创世纪弥撒与和谐弥撒 |
第一节 创世纪弥撒(Hob.XXII:13) |
1.完整的手稿 |
2.与清唱剧《创世纪》的关系 |
3. “完美的和谐” |
第二节 和谐弥撒(Hob.XXII:14) |
结语 |
附录 |
一、参考文献与乐谱 |
二、缩/简写对照 |
三、谱例索引 |
四、图表索引 |
五、海顿弥撒作品总览表 |
六、弥撒经文中译对照 |
致谢 |
个人简历与学术成果 |
(3)尹伊桑《第一交响乐》配器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尹伊桑与《第一交响乐》 |
一、尹伊桑生平与创作分期简述 |
(一)生平 |
(二)创作分期 |
1.东亚时期 |
2.欧洲时期 |
二、 《第一交响乐》及其创作特点分析综述 |
(一)创作背景 |
(二)创作特征 |
1.主要音的运用 |
2.三种织体形态 |
3.尹伊桑个性化演奏法 |
第二章 《第一交响曲》的配器技术特征 |
一、乐队编制与音响资源 |
(一)乐队编制 |
(二)音响资源 |
1.常规乐器的色彩性展示 |
2.色彩性乐器的运用 |
二、各组乐器在作品中的运用特征 |
(一)木管组乐器的运用特征 |
(二)铜管组乐器的运用特征 |
(三)色彩性乐器及打击乐组乐器的运用特征 |
(四)弦乐组乐器的运用特征 |
(五)四组乐器在作品运用中的异同 |
三、音色对比 |
(一)纵向织体结构中的音色对比 |
1.单一性因素织体的音色处理 |
2.纵向多层次织体结构中的音色处理 |
(二)横向结构中的音色展衍方式 |
1.音色的转换 |
2.音响的呼应与回声 |
3.统一的基本色调与局部染色 |
4.音色的逐层叠加和削减 |
四、配器布局 |
(一)音色 |
1.各乐器组在横向结构中的布局 |
2.个别乐器的布局在曲式结构中的作用 |
(二)整体结构的配器布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4)前古典时期维也纳小调交响曲的创作特征与审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界定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涉及前古典至古典时期作曲家的小调交响曲研究 |
1、国内 |
2、国外 |
(二)涉及小调调性及十八世纪小调奏鸣奏鸣曲式相关研究 |
1、国内 |
2、国外 |
(三)涉及18 世纪音乐会建制的相关研究 |
1、国内 |
2、国外 |
(四)涉及前古典时期维也纳出版业的相关研究 |
三、论题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交响曲兴起的历史背景及社会功能 |
第一节 1760—1790年的维也纳景况 |
一 新兴的中产阶级及音乐家收入情况 |
二 “跨阶层”的私人音乐活动 |
三 “权力下移”的公共音乐活动 |
四 从家臣到赞助人制度的转变 |
五 宫廷作曲家作品的商业化 |
第二节 小调交响曲的人文意涵 |
一 十八世纪小调交响曲综述 |
二 狂飙突进运动与小调的渊源 |
小结 |
第二章 小调交响曲创作特征分析 |
第一节 共性音乐特征 |
一 管弦乐队 |
二 音乐体裁 |
三 主题结合 |
第二节 特性音乐特征 |
一 呈示部中的“中音全奏” |
二 变化奏鸣曲式 |
三 狂飙风格 |
四 宗教因素 |
小结 |
第三章 小调交响曲的审美与接受 |
第一节 审美之于小调交响曲 |
一 时代审美来源及特征 |
二 审美转变过程下的小调交响曲 |
三 新兴听众的喜好 |
第二节 接受之于小调交响曲 |
一 经纪人及出版商的引导 |
二 自由作曲家的“接受” |
三 商业化生产所限制的“接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词条:十八世纪交响曲“哈布斯堡君主政体:维也纳、萨尔茨堡” |
附录A 维也纳消费水平示意图 |
附录A1 维也纳不同阶层年收入示意图(fl) |
附录A2:1787年维也纳物价(fl) |
附录A3:1785年中产阶级生活消费(fl/年) |
表A4:1792年中产阶级生活消费(fl/年) |
表A5:1784—1785年演员、音乐家收入一览(fl) |
表A6:1783年—1788年名家音乐会收入 |
附录B 剧院占地面积图 |
表B1:维也纳公共音乐厅占地面积图(单位:英尺) |
附录C 剧院价目表 |
表C1:克恩顿剧院价目表(fl) |
表C2:城堡剧院价目表(fl) |
附录D 私人音乐活动赞助情况 |
表D1:1760——1780年赞助情况一览 |
表D2:1790 年赞助情况一览 |
附录E 公开音乐会节目单 |
表E1:1770—1790年公共音乐会中交响曲演出记录表(111次演出记录) |
表E2:1790—1808年公开音乐活动中交响曲演出情况(174次演奏记录) |
图E3:维也纳1780—1790年公共音乐会数量图 |
附录F 报纸及杂志评价 |
~#f小调“告别”交响曲的评价(法) |
后续研究的课题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已发表论文 |
待发表论文(已接收) |
致谢 |
(5)浅析双簧管家族乐器的基本特征和应用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选题缘由 |
本论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双簧管以及家族乐器发源和发展与演奏上的不同概念、控制力度、气息运用、哨片选择 |
(二)双簧管及家族乐器在管弦乐队中的应用和实践 |
(一)关于双簧管以及家族乐器发源和发展与演奏上的不同概念、控制力度、气息运用、哨片选择 |
1、双簧管的历史、来源 |
2、双簧管的基本特征 |
3、柔音双簧管的基本特征 |
4、英国管的基本特征 |
5、低音双簧管的基本特征 |
6、赫格管的基本特征 |
7、双簧管家族乐器在演奏上的不同概念、控制力度、气息运用、哨片选择 |
(二)双簧管及家族乐器在乐队中的应用和实践 |
1、双簧管的应用实践 |
1)双簧管谱例1 |
2)双簧管谱例2 |
3)双簧管谱例3 |
4)双簧管谱例4 |
2、柔音双簧管的应用实践 |
1)柔音双簧管谱例1 |
2)柔音双簧管谱例2 |
3、英国管的应用实践 |
1)英国管谱例1 |
2)英国管谱例2 |
3)英国管谱例3 |
4)英国管谱例4 |
4、低音双簧管的应用实践 |
1)低音双簧管谱例1 |
结语 |
参考文献 |
(6)双簧管:娇贵的小公主(论文提纲范文)
公主的待遇 |
公主的故事 |
公主的华章 |
(7)浅谈双簧管表演的音色特点与演奏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一、双簧管的基本概述 |
(一)双簧管在乐队中的作用 |
(二)双簧管的历史演变 |
(三)簧管的基本结构 |
二、双簧管的音色特点分析 |
(一)音色训练 |
(二)音色的情感体现 |
三、双簧管的演奏特色探讨 |
(一)双簧管演奏的颤音技巧 |
(二)双簧管的吹奏技巧 |
(三)双簧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结 语 |
(8)管弦乐作品《祭赞》的创作技法与艺术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作品的创作背景 |
第一节 我国管弦乐发展简述 |
第二节 我国蒙古族题材管弦乐发展 |
第三节 作者简介及《祭赞》创作背景 |
一、作者简介 |
二、《祭赞》创作背景 |
第二章 作品音乐语言的研究 |
第一节 主题旋律的构成与发展 |
一、主题旋律的构成 |
二、主题旋律的发展 |
第二节 节奏与节拍的特征 |
一、节奏特征 |
二、节拍特征 |
第三节 调式与调性的特征 |
一、《祭赞》的调式调性结构分析 |
二、多调性的应用 |
第四节 和声的风格与特点 |
一、非三度叠置和弦 |
二、音块、音簇 |
三、附加音和弦的使用 |
四、五度和音使用 |
五、装饰音和弦的使用 |
第五节 复调技法的使用 |
一、对比复调的使用 |
二、模仿复调的使用 |
三、对比与模仿相结合的复调技法 |
第三章 作品配器风格研究 |
第一节 乐队编制 |
第二节 配器手法 |
一、乐队音色特点 |
二、特殊音色的使用 |
第三节 乐队织体 |
一、音型化织体的使用 |
第四章 《祭赞》音乐风格特征与审美思想 |
第一节 风格特征 |
第二节 审美思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罗德里戈《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第二乐章创作技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1.选题的缘由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二、罗德里戈其人其事其作品 |
(一)罗德里戈其人其事 |
(二)罗德里戈作品概述 |
三、罗德里戈《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的创作背景与风格特征 |
(一)罗德里戈《阿兰胡埃斯协奏曲》创作源泉 |
(二)罗德里戈《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第二乐章的风格特征 |
1.民歌调式旋律 |
2.装饰性乐句 |
3.西班牙舞曲中的节奏元素 |
四、罗德里戈《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第二乐章的作曲技术分析 |
(一)调式布局及其色彩 |
(二)旋律技法分析 |
1.“主动机”发展手法 |
2.重复手法 |
(三)复调手法的运用 |
1.模仿复调 |
2.对比复调 |
(四)织体形态 |
1.点状织体形态 |
2.块状织体形态 |
3.线状织体形态 |
(五)配器手法分析 |
1.配器特点与吉他技巧运用 |
2.配器手法特点 |
五、作品及作曲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与历史评价 |
(一)罗德里戈对后世的影响及其评价 |
(二)《阿兰胡埃斯协奏曲》对罗德里戈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20世纪初期交响曲的“小型化”现象探究 ——以三部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依据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交响曲在世纪之初的新趋向 |
第一节 交响曲“小型化”的演变轨迹 |
一、交响曲的成型模式 |
二、交响曲的缩减变化 |
三、交响曲的扩大变化 |
四、交响曲的“二次”缩减变化 |
第二节 交响曲“小型化”的扎堆现象 |
第三节 提出问题 |
第二章 作曲家与作品简介 |
第一节 雅纳切克与《小交响曲》简介 |
一、雅纳切克的艺术生涯 |
二、《小交响曲》作品简介 |
第二节 布里顿与《简易交响曲》简介 |
一、布里顿的艺术生涯 |
二、《简易交响曲》作品简介 |
第三节 普罗科菲耶夫与《小交响曲》简介 |
一、普罗科菲耶夫的艺术生涯 |
二、《小交响曲》作品简介 |
第三章 “小型化”的主题形态 |
第一节 主题的结构特征 |
一、微小的“旋律核” |
二、微小的“节奏核” |
第二节 主题的轮廓特征 |
一、音阶式 |
二、和弦分解式 |
三、音阶式与和弦分解式混合型 |
第三节 主题的展开形式 |
一、单一主题的展开形式 |
二、主题轮廓的贯穿 |
第四节 主题的音高内涵 |
一、最大限度将主题“小型化” |
二、主题的非展开型写法 |
三、扩大主题本身之外的表现空间 |
小结 |
第四章 “小型化”的调域展开空间 |
第一节 “调式化”音乐语言的演变历史轨迹 |
第二节 作品中的“调式化”特征体现 |
一、旋律中的调式化体现 |
二、和声中的调式化体现 |
小结 |
第五章 “小型化”的织体组织形态 |
第一节 固定音型的使用 |
一、雅纳切克《小交响曲》中的固定音型使用 |
二、布里顿《简易交响曲》中的固定音型使用 |
三、普罗科菲耶夫《小交响曲》中的固定音型使用 |
第二节 音型中的层次结构 |
一、包含多层旋律的音型 |
二、大跳音程将层次分离 |
三、将多层次的织体浓缩为单一织体形式 |
第三节 简洁的节奏素材 |
一、重复式 |
二、对称式 |
第四节 “三音列”的纵横贯穿 |
第五节 复调织体的充分运用 |
一、模仿手法的运用 |
二、对比复调手法的运用 |
小结 |
第六章 “小型化”的结构模式 |
第一节 组曲式套曲结构 |
一、舞曲风格的乐章 |
二、组曲化的乐章组合形式 |
第二节 小型曲式的运用 |
小结 |
第七章 “小型化”的乐队处理 |
第一节 多样化的乐队编制 |
一、弦乐组的乐队编制 |
二、双管的乐队编制 |
三、自由化的乐队编制 |
第二节 统一音色的配器处理 |
一、突出的纯音色配器处理 |
二、层次分明的混合音色 |
小结 |
结论 |
一、“小型化”交响曲的浅层特征 |
二、“小型化”交响曲的参照视角 |
三、导致“小型化”现象背后的主要原因 |
四、“小型化”现象背后的深层内涵逻辑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浅谈双簧管的历史及演变(论文参考文献)
- [1]陈银淑《双重协奏曲》创作技法分析[D]. 马骜. 中国音乐学院, 2021(08)
- [2]海顿弥撒音乐作品研究[D]. 李媛. 中国音乐学院, 2021(08)
- [3]尹伊桑《第一交响乐》配器技术初探[D]. 余冰洁. 上海音乐学院, 2021(09)
- [4]前古典时期维也纳小调交响曲的创作特征与审美接受[D]. 赵月卿.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浅析双簧管家族乐器的基本特征和应用实践[D]. 吴凡. 上海音乐学院, 2021(09)
- [6]双簧管:娇贵的小公主[J]. 李棽,郑嘉颖. 看世界, 2020(19)
- [7]浅谈双簧管表演的音色特点与演奏特色[J]. 李斌,王晨燕. 黄河之声, 2020(15)
- [8]管弦乐作品《祭赞》的创作技法与艺术风格研究[D]. 王子轩.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9]罗德里戈《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第二乐章创作技法研究[D]. 胡婕.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10]20世纪初期交响曲的“小型化”现象探究 ——以三部作品为例[D]. 王才明.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标签:双簧管论文; 音乐论文; 管弦乐论文; 阿兰胡埃斯协奏曲论文; 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