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围手术期中医证型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论文_谭海

娄底市第三人民医院外科 湖南娄底 417500

【摘 要】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围手术期中医证型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到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型,对两组患者的昏迷持续时间、清醒时间和GCS评分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实证主要有脑气不通、痰停清窍、痰瘀蒙窍、痰热蒙窍、痰瘀蒙窍兼热结腑实,虚证有元神外脱、心脾两虚和肾精不足。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昏迷持续时间、清醒时间和GC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质勘查中测绘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方向研究。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围手术期中医证型主要有4个实证和3个虚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围手术期;中医证型;中西医结合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重症疾病,其主要是患者因各种原因导致颅脑组织受到损伤。根据临床上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研究,其主要是因为直接会间接的暴力作用于头部,导致患者的颅脑组织受到创伤[1]。由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一般较为严重,因此在受伤后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本研究对重型颅脑损伤围手术期中医证型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9月到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的年龄处于8~79岁,平均年龄(35.62±11.24)岁。试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的年龄处于9~78岁,平均年龄(35.73±11.6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其中主要是为患者进行止血处理,给予患者脑神经细胞营养支持,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其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治疗,针对患者的脱水症状给予其液体输注,并使用抗生素和亚低温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患者有手术指征的情况下,要及时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受伤后的1、3、5、7、10d、2周、3周要对患者进行四诊诊查,总结其辩证。

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其中主要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中医辨证治疗,其中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型,给予其相应的处方用药,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处方的药物组成进行适当调整。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种患者的中医证型和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的昏迷持续时间、清醒时间和GCS评分进行比较。其中疗效判定标准为:患者治疗后能够正常开展日常生活,则判定为治疗显效;患者治疗后中残,但能自理生活,具备一定的活动能力,则判定为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重残或抑制昏迷,不具备自主活动能力,则判定为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 )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型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诊断和观察,患者的实证主要有脑气不通、痰停清窍、痰瘀蒙窍、痰热蒙窍、痰瘀蒙窍兼热结腑实,虚证有元神外脱、心脾两虚和肾精不足。并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中医证型出现的频次和变化情况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重症疾病,根据临床上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研究,患者在发病后一般会表现出意识障碍、癫痫发作、恶心、头痛、感觉障碍、肢体瘫痪等症状,一些患者甚至会出现耳漏和鼻漏,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发生脑疝而危及生命安全[2]。由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受伤后病情变化较大,并且很可能会出现死亡,因此在其受伤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十分重要[3]。现代科技的发展为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由于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情变化较快,因此需要对患者的病理变化机制进行深入了解,然后采取对症治疗的方式[4]。

目前,临床上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主要是常规西医治疗。其中主要是在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止血处理并给予其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在患者满足手术条件的情况下再采用手术治疗方式,从而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缓解[5]。但中医上认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以分为多个证型,不同证型的治疗应采取相应的方式。根据本研究的分析,其中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型主要有脑气不通、痰停清窍、痰瘀蒙窍、痰热蒙窍、痰瘀蒙窍兼热结腑实等实证,元神外脱、心脾两虚和肾精不足等虚证。

本研究对重型颅脑损伤围手术期中医证型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患者的中医证型主要有4个实证和3个虚证,其中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昏迷持续时间、清醒时间和GC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曾旭,张鹏,徐如祥.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中医证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J].吉林中医药,2016,11:1118-1121.

[2]姜泱.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中医证型与病原学特点的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4.

[3]曹艳华.影响恢复期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3.

[4]雷亚玲.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文献计量分析及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5]谢天一,沈锦,农云凤,凌江红.颅脑损伤中医证候的聚类分析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4,05:1267-1269.

论文作者:谭海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1

标签:;  ;  ;  ;  ;  ;  ;  ;  

重型颅脑损伤围手术期中医证型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论文_谭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