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平和善治: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和善论文,基石论文,社会公平论文,建设和谐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 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
善治即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善治的本质特征, 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善治的要素包括参与、法治、责任、效益、公正、稳定、透明、廉洁。为了实现善治,我们要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第一,要努力扩大公民参与公共事务和政治生活的范围,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程度。第二,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的基本含义是:法律是公共政治管理的最高准则,任何政府官员和公民都必须依法行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三,提高党政机关的责任心,要使政府的权威被人们自觉认可。第四,扩大政府公共服务的范围,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要求政府日益强化其社会服务职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政府要积极提供更多的社会公共产品,特别是在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义务教育、基础交通、公共安全、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方面,政府要通过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来增进公共利益。第二,政府要日益放松对社会经济事务和公民私人事务的管制,更多地让公民和社会民间组织进行自我管理。第三,即使在政府必须履行管理责任的地方,政府也应当有服务意识和平等意识,而不是进行居高临下的家长式管理。政府是市场产品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的管理者,它自己也同样有一个质量问题。对政府的质量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和法规应当科学合理,具有可持续性,而不是短期行为;其二,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时必须诚信可靠、公平公正、合理合法;其三,政府所提供的各种公共产品应当比市场产品有更加严格的质量要求,实现优质政府的关键,是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政府工作人员队伍,无论在道德素质、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等方面,政府官员都应当是社会中一个较高素质的群体。第五,不断提高政治透明度,建设廉洁政府。 政治透明指的是政治信息的公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