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十个问题_农民论文

农村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十个问题_农民论文

农村社会综合发展的十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村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村社会综合发展是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逐步转变的过程,涉及到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以小城镇为载体的乡村城市化以及农业机械化、社会管理科学化、人的现代化、生活方式现代化、农村社会文明化等全方位的社会变迁。本文试图从十个方面对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及实现途径作一概要阐释,以粗略勾画出现代农村的大致轮廓。

1、农业机械化 农村现代化首先必须是农业现代化, 而农业现代化则离不开农业机械化,这是因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机械化来完成,所谓“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就是这个道理。在发达国家,其农业无一不是实行机械化,如欧美一些国家不但拥有足够数量的农用拖拉机和动力,而且形成了适合各自国情的农业机械化体系,从基本机械化发展到全面机械化阶段;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农业机械化已经在向大型、宽幅、高速、联合作业发展,效率有了明显提高。解决我国农业和农村问题的重要举措同样是机械化,实践表明,发达地区农业机械化程度也较为发达,而落后地区之机械化亦相对落后,个中原因有物质基础的厚与薄、生产规模的大和小,亦有思想观念和技术原因的差异。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农业产业化成为一种趋势,推动农业的集约经营、扩大生产规模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因地制宜发展和提高机械化应是农村和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

基于目前实际情况,从战略上说,各级政府要把农业机械化问题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系统中加以统筹考虑,加大资金投入、能源供给、技术改造的力度,改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环境。从具体实施上看,要实行分类指导、分区域推进、重点突破的战略,避免一哄而上“齐步走”。可以认为,农业机械化量的扩张与质的提高,必将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农业跨上新的台阶,为农村综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经营产业化 我国农业问题的实质在于农业产业化水平太低, 产业结构不合理,没有与国民经济中其他部门形成良好的互动:结构单一、布局不合理、规模小而分散;缺乏区域分工、产业内部没有形成良性循环、大量的农业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生产、加工、销售不能很好的衔接,这一切不能不是我国农业落后的重要原因。为此,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发展农业经济的必然选择。

经营产业化,就是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其基本特征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本地资源为基础,围绕区域性支柱产业,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很明显,农业产业化经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都大大优于分散经营、规模狭小的家庭式作业,尤为重要的是,它直接将农业推向市场,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

鉴于不少农民把种地看成“副业”,无意也无力将农业推向市场的实际情况,当务之急应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完善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和农产品销售市场体系,使农业生产的各要素和农产品全部进入市场。与此同时,积极开拓多元化的市场体系,发展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平等竞争条件。

3、种殖科技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提高种植及养殖的科学技术应用水平,无疑是提高农业生产率的重要举措。发达国家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只占整个劳动力5%以下, 其主要原因就是实现了农业种植科技化,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传统农业的增长主要靠土地量的扩张实现,在土地等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转向以技术进步为主要特征的集约增长方式,就成为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国农业长期是传统的粗放经营型,科技水平很低。邓小平强调过,中国农业发展问题归根到底还要靠科学技术来解决。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恕良先生认为,到2000年我国主要农业科学技术能够达到80年代中期的世界水平,到2010年有可能达到90年代中期的世界水平,并在若干领域内保持领先地位。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还存在着农技人员流失、科技人员素质不高、科技成果转化及贡献率低等问题。为此,必须加强农业科技体系建设,加速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跨世纪的农业科技带头人;加强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加强基层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建设,发挥好其在成果的引进、实验、推广、咨询等方面的骨干作用。

4、结构非农化

所谓结构非农化特指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向第二、第三产业变动,第一产业的比重越来越低,总体呈非农化的过程。我国农村非农化发端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农民有了“非农”的条件,产生了一股不可抗拒的非农化浪潮,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在很大意义上说,从产业与就业结构即能较为清楚地看出一个地区的发达与否,结构非农化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必然趋势,也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虽然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有很紧密的联系,但二者间并没有稳定的对应关系。如1993年我国第一产业占生产总值21%,而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则占57.4%;第二产业产值占51.8%,而就业者则占22.4%。这一现象有众多的原因,但其主要点应该是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农村非农产业特别是乡镇工业总体上还不发达所致。正因为如此,许多农村劳动力不能很畅通地转移到非农产业,而习惯于或无奈于耕地劳作并将其看成自然就业,结果农业所积劳动力越来越多,导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而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不能相应下降这一局面。就是在1996年,我国就业结构比重仍大大高于产业(值)比重:第一产业产值比重18%左右,就业结构56%左右;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为49%,就业结构为34%;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为33%,就业比重为20%左右(注:《光明日报》1997年8 月25日。)。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与非农化程度还较低。一般认为,我国农村地区间的发展差异目前已不在农业而在于工业等非农产业,如苏南农村的发达和苏北农村的相对落后,主要就表现在乡镇企业发展的差异上,这是一个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可见,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是农村社会综合发展中的关键。

5、乡村城镇化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乡镇工业的蓬勃发展必然推动农村城镇化。我国农村范围大、农民人数多,不积极发展小城镇,要在总体上提高城市化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也是畸形的。

众多资料表明,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已接近2亿, 若以国家统计局提供的1996年底我国有666个城市、51511万城市居民为参照,则这2亿人相当于300多个城市的人口。若仅靠发展城市来吸纳如此众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根本不可能的。如许多学者和实际工作者所共识的那样,只有积极发展小城镇,才能既解决劳动力的就业与出路问题,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乡村城镇化。目前农村小城镇已达5 万多个,居民1.05亿,有人从数字上推算,只要每个小城镇吸纳3~4千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会全部被吸收。本文认为,在较长的时间里这很难成为现实。因为第一,我国小城镇发展相当不平衡,绝大多数集镇聚集在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则较为稀少,而这些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恰恰是最多的;第二,这5 万个小城镇的实力与发展水平也着实令人怀疑,许多小城镇充其量仅是个“集镇”而已,甚至还维持着“日中而市”的旧时特征,这些是难与城镇化联系起来的。

小城镇有质的规定亦有量的标准,从质上看,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小城镇是比农村社区高一个层次的实体,为城市之尾、农村之首;从量上看,小城镇除有一定数量的人口以外,还应有一些与“城”相关的指标或内容,如住宅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很明显,小城镇有其客观规定性,必须在非农化、工业化的基础上着力推动城镇化,任何人为的“造”城“建”镇是不可取的。事实上,发达地区小城镇已有较高水平,如苏州市乡镇已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和通讯网络,国内国际直拨电话和传真率、自来水普及率、气化率、住房成套率均有新的提高,传统乡村居住格局和生活方式已被现代城市化所取代,人们的生活水平、价值观念等已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城镇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乡村”的本来面貌。

当然,乡村城镇化与社会城市化并不是同一概念。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而乡村城镇化则不能单一地理解为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的过程,因为农村毕竟是农村,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其分散性还将长期存在。我们认为,乡村城镇化应综合考虑非农化特别是就业结构上的非农化程度,小城镇的规模特别是其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小城镇及其“乡脚”的交通、通讯、生活设施建设水平以及农民的生活方式、文明程度等方面的内容,这样才符合农村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

6、生活现代化 九十年代初,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课题组首次将生活现代化的重要内涵——生活质量纳入其研究框架。之后,不少研究机构与研究人员也从不同角度制定了生活现代化的指标,涉及到收入、消费、居住、交通、就业、娱乐、医疗、保障等方面,为衡量不同地区农村现代化提供了依据。农村改革之后,随着非农化、工业化、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不少地区的生活质量已达到较高水平,初步实现了生活现代化。如无锡市郊区1996年农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4.15万元,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农村的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又如闻名遐迩的华西村“行有车,小车进农家;洗澡不用烧,热水管道通到家;通讯不用跑,家家有电话;冷热不用愁,夏有空调冬有暖气”。日本访问者参观后说:“华西人均住房面积超过美国、日本,人均拥有轿车超过了新加坡,农家电气化与日本相似。”(注:《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版,第597、599页。)事实表明,不少农民已摆脱了传统生活方式,在经济收入稳步增长的基础上,物质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社会保障逐渐完善,迈开了现代化的步伐。

当然,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生活现代化是一个梯度发展过程,落后地区的生活现代化程度与发达地区存在着较大差距,就是发达地区也有一个发展提高的过程。为此,要在稳定农业的前提下,努力发展非农产业,加速小城镇建设,积极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生活现代化水平。

7、服务、保障社会化 农业具有受自然因素影响大、管理分散、 技术要求高、时间限制严等特点;农民则有医疗、年老难保障等后顾之忧。当前,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迫切的要求。

在农业社会化上,不少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较早就实行了多种服务,涉及到生产技术咨询、生产资料提供与服务、各项政策支持等。我国在农机推广和良种繁育、经营管理和培训教育、农产品流通等社会化服务方面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总体上看,其水平还不高,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下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为此,要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设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增加投入,充实人员;加强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此外,也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并加快立法工作,以保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各项服务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农村社会保障最为迫切者当为养老与医疗保险,随着乡镇企业的崛起、农民职工的增加,失业保险亦成为农村社会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养儿防老”是千百年来的“老年保障”措施与传统习惯,就是在目前,养老还是家庭“份内事”。据报道, 当前全国60 岁以上的贫困老人达500多万,绝大多数生活在农村(注:《光明日报》1997年10月9日。),不解决好这些人的生活,将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生病生不起”,这是农村缺医少药现象的反映,虽然一些发达地区对农民实行报销医药费的做法,但还不能视为是医疗保险制度。在广大条件不具备的农村地区,这种“福利”就很难享受到,农民的就医就很难得到保障。因此,必须加快、深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如通过多种合作形式,民办公助、互助共济等形式建立起满足农民基本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农民的“生、老、病、死有依靠”,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社会保障的新路子。

8、农民知识化 农村社会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的综合素质如何、 文化程度怎样,直接决定着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调查表明,越是落后的农村,其文盲率也就越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就越低。前几年我们经常听到“治贫先治愚”的呼声,说明人们对农民知识化与农村发展的关系理解得比较深刻,但是,本文认为,这一提法恰恰忽视了治“愚”亦需治“贫”,因为,“贫”和“愚”是一对矛盾:“贫”是“愚”带来的,“愚”又是“贫”造成的,二者互为因果,所以,孤立的治“愚”或治“贫”都是片面的。

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其知识化已成为农村社会发展中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根据发达地区的实践经验与“愚”和“贫”的辩证关系,我们应该通过治“愚”来脱“贫”,通过脱“贫”来治“愚”,在发展中求知识,用知识促发展。为此,在提高文化素质的同时,应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加强理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的应用技能与综合素质,使其能在农村发展中发挥出较大的作用。

9、管理科学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实践也早已证明,管理也是生产力,甚至从一定意义上说,管理对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对社会的良性运行,其重要性比科技的作用更大。针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我们所说的管理主要是微观上的管理,即基层管理,一般指乡(镇)村两级管理。这是因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最终要通过这两级基层组织的管理来加以落实。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基层组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基层干部管理的随意性还时有发生,农村社区的管理力度还不够,与现代农村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管理科学化,关键是要有一支有知识、懂技术、善管理的干部队伍。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比较快的地区,就是有一支责任心强、管理水平高的基层干部队伍,“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你如果到发达地区去跑一跑、看一看,就会对这句曾经为大家很熟悉的话有更新更深的理解。当前,要把管理的科学化摆到与发展工业、建设小城镇相等的位置上来,向管理要效益,以管理促发展,把农村建成文明和谐、兴旺发达的现代化社会。

10、社会文明化 在稳定农业的前提下走非农化、工业化、城镇化的道路,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走现代化之路,必然会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科教发达、文化昌盛、道德高尚、社会安定、环境优美、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达到农村社会的和谐与文明化。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的巨变是一个质的飞跃,在赞叹这一质变给农村带来全新面貌的同时,我们也禁不住对农村社会量变过程如此之长、如此之慢、如此之艰发出长长的叹息,进行深深的反思……党的富民政策使我们这个饱经风霜的农村焕发了青春的活力:农村生活富裕了、农村旧貌变新颜,社会进步了、文明了,世世代代的农民所追求的“过好日子”正被赋予时代的内涵而得到实现。农民,这一古老而又新生的社会角色;农村,这一孕育了无数芸芸众生的母亲社区,将以新的姿态跨入21世纪。

一些发达地区农村之所以呈现出“乡泰民安”、生机勃勃的繁荣、文明景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形成集体创业的奉献精神,公正和谐的社会风气,尊知重教的文化氛围,诚实自律的道德风尚。农村社会文明化过程,就是要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树立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逐步在农村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秩序,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建设活动,争创文明家庭、文明村镇、文明乡镇,近年来不少地区开展“新风尚”、“十级文明户”等活动,就是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好方法。

总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农村社会综合发展的主要内容和动力所在,在稳定农业基础上的非农化、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过程,就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而造就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的农村社会,既是这一过程的直接表现,更是这一过程的最终结果。这就是本文所要阐释的主题。

标签:;  ;  ;  ;  ;  ;  ;  ;  ;  ;  ;  ;  ;  

农村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十个问题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