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金秀龙

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金秀龙

◆ 金秀龙 山东省平度市广州路小学 266705

一、为什么信息技术课要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计算机的操作是建立在各种软件的基础上,从这一点上讲,信息技术教学其实就是在教学生如何使用这些软件。而各种各样的软件涵盖了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同时新的软件也以惊人的速度层出不穷,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就不可能使学生掌握每一种软件的使用。这就使我联想到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应当培养学生举一反三、不断探索、具备创新精神的能力。

其次,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不仅是程序设计及应用,更多的应该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而在此过程中则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他们的认知水平,在小学阶段传授计算机的各种编程语言是不合适的。第一,他们所具备的认知水平还无法学习计算机程序。第二,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达到程序设计所需的水平,在小学阶段教程序很容易使学生对计算机失去兴趣。当然,也可以在小学阶段给孩子一些适当的、简单的、应用性强的、符合小学生兴趣爱好的、实用的编程软件。通过对这些软件(比如文字处理软件、绘图软件、多媒体软件、LOGO等)的教学,可以很好地整合其它学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其它学科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探索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的教育观念首先要转变

在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尊重。由于学生积极参与,由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不单是上好一节课,更是怎样充分应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把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即获得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思维,获得新的知识。在创新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将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化和深化。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是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学心理和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营造。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讨论,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个学生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只是简单地否定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使之与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创设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使之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相适应。信息技术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注意计算机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把它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之中。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其教学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要加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将计算机巧妙地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学习信息技术,更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这样思维活动得以启动运行,获得信息,检查信息,使自己的知识水平由量变到质变,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①目标激活。目标是一个人奋斗的归宿,只有目标明确才会争取目标的实现。要针对实际确立目标,激励学生拼搏进取,自觉地朝着预定的目标不懈地努力追求。于是我采用了远景目标与近景目标相结合的方法:远景,告诉学生社会的变革,计算机将逐步成为全社会使用的工具,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而是不会使用计算机,让学生从认识上领悟学习计算机的迫切性;近景,上课开始,展示目标,在课堂上不断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投入学习,激发进取心。

②竞赛激活。争强好胜,使学生对竞赛性的活动很乐意参加。对于五笔字型练习这一节,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针对这一现象,我利用好恰当的契机,组织了一次汉字录入竞赛,利用计算机本身的考试软件进行竞赛,人人上机,看谁的速度快。这样一来,你追我赶,促进了键盘操作及汉字录入的熟练程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敢于冒险挑战的精神。

(2)灵活结合教材的特色,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信息技术课程是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大胆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欲望不同,在教学中可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教师要充分挖掘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容,提出恰当的信息技术综合设计课题。这些课题应做到:一要有适当的难度;二要在教和学方面富有探索性;三要能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综合设计中要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

论文作者:金秀龙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6月总第19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  ;  ;  ;  ;  ;  ;  ;  

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金秀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