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性别角色中性化的形成及原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性别论文,角色论文,原因论文,中性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男生“娘娘腔”,女孩“假小子”,“中性化”的中学生多了,不久前,有媒体报道了这一现象。
据《广州日报》报道,一位家长对儿子的书包实施“突击检查”,意外发现里面竟然像女孩一样藏着一把小梳子。面对惊讶的母亲,孩子却不以为然:“头发乱了就梳梳,别大惊小怪!”与此相对的是,“野蛮女孩”在广州中小学大行其道。
笔者在上海的中学里发现了类似的现象。班级里,不少女生性格爽朗,和男生称兄道弟。许多女生梳着超短发,穿着宽松肥大的运动休闲服,打扮得像男孩一样。相比之下,有些男学生则举止文静,性格柔弱,缺少阳刚之气。真有点“男生不像男生,女生不像女生”。面对这一现象,学生们称之为“时尚”,老师们视之为“离经叛道”,笔者则认为这体现了性别角色观念的变化。
性别角色是个体一生所扮演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角色。性别角色的形成除了先天遗传因素外,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个体通过社会化获得自己的性别角色。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各种影响因素包括家庭、学校组织环境、大众传媒等等,它们引导儿童向社会期望的性别行为模式发展。中性化现象的出现,正是社会化影响因素发生变化的结果。
一、性别角色中性化的成因
(一)家庭教育的期待变化
家庭作为个体社会化的第一环境,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在婴儿期,父母对男孩女孩区别对待,在孩子还未形成或意识到性别特征或性别角色标准时,就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们,使之接受适合他们性别的固定模式。具体表现在:其一,父母在取名、衣着打扮、卧室布置、玩具选择等方面为男女儿童营造不同环境。以名字为例,有学者对无锡市某中学一个年级243名学生的姓名归类统计,有65.8%的男生名字中体现出勇猛、高大、刚强的特征;有70.5%的女生名字以贤惠、迷人、聪颖为特色。① 其二,父母在行为规范的要求上对男女儿童有所不同。比如,父母会对男孩子说:“坚强些,不然将来怎么在社会上立足?”对女孩则说:“别这样粗野,否则将来惹人讨厌。”
同样,如果家庭从小就对孩子施以相反的性别角色对待,就会出现相反的结果。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为了增加社会生存的砝码,一些女孩被教育得越来越“强势”,一些男孩则受到家庭无微不至的呵护,反而养成了文弱、多愁善感等习气。一项对北京、上海和深圳1000名家长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父母对女孩的教育方式趋于男性化,包括鼓励女孩在和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影响他人、领导他人,在职业选择上能够从事一些传统观念看来不适合女性的工作等。②
(二)同辈群体的崇尚之风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的性别角色规范是儿童通过强化、模仿、观察学习等作用机制逐渐形成的。随着儿童的逐渐成长,同辈群体成为个体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重要媒介。
与其他媒介相比,同辈群体影响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对儿童的行为提供及时和直接的反馈。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和那些举止与性别不符的儿童相比,具有合性别行为的儿童在同伴中更受欢迎,较少受到同伴的捉弄。③
不难推论,中学生“中性形象”的风行,与学生同辈群体对此的认同和崇尚紧密相关。有记者对哈尔滨市南岗区某高二(1)班的18名女同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有15名女生喜欢李宇春式的“中性化”装扮和发型;11名女生表示不喜欢穿裙子,喜欢穿宽松的运动装或是牛仔裤。
传统性别角色观念的动摇和改变依靠典型群体成员表现的非典型行为的例子来促进。这种动摇性别观念的行为如果在不同的情景下反复出现则会产生效果。当同辈群体出现了颠覆传统性别角色的形象和言行,并且这种现象得到群体内的价值认同时,便会从最初的零零星星到迅速蔓延,形成一种新的性别角色认同。
(三)文化传媒的多元化
人类学家米德认为,不同的文化塑造了男女不同的人格特征,导致人们对男女两性角色的不同期待。这一点在传媒文化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首先是传媒手段的多元化。传统传媒例如电视、电影和书籍等通常倾向于巩固、强化、渲染性别角色的社会特征,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然而,计算机网络作为“第四媒介”使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过程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方面,网络传媒倡导多元、中立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儿童突破传统的两性角色观念;另一方面,网络传媒可以让儿童参与即时的角色互动实践,强化儿童的角色体验,更快更好地把握角色行为;再者,由于网络虚拟世界缺少现实的规范压力,儿童可以体验多重性别角色,在促进儿童性别角色分化的同时也可能引发儿童认知和行为的偏差。
同样发生重大变化的还有传媒文化中对男女形象的呈现。无论是日本漫画还是韩国影视,男子面如美玉,女子英姿帅气,成为时下流行的“明星相”。轰轰烈烈的超级女声使“中性化女孩”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而今年当外形清秀的向鼎出现在“加油!好男儿”这档选秀节目中时,人们又将目光锁定在外形中性的“花样男”身上。而这些时尚的影视文化的拥趸又恰恰以青少年为主力,青少年所遭遇的性别角色形象的冲击和颠覆不可谓不大。
(四)个体自我能动性的发挥
社会学研究认为,从婴儿时期开始并贯穿整个成年阶段的性别角色社会化是奖赏、惩罚、忽视和期望等外在压力的结果。然而,儿童对成人所施予的压力以及对成人行为的模仿都不是消极、被动的,它是一个有选择的主动过程。例如,学校教材中对两性社会特征、社会地位、在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等的描述和教师对男女学生的不同期望都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社会对男女两性不平等的刻板印象。在面对这些印象时,学生不是消极地接受性别偏差,他们接受一部分,抵制一部分,反抗一部分。在进行抵制的学生中,一些以消极的方式来抵制,如打架、迟到、不做作业、辍学等;另一些以积极的方式来抵制,如拒绝接受性别偏见,维护自己的经历,提高自我认同感,对性别问题有自己的认识,使自己具有改变社会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自我意识。④ 可以说,女孩中性化形象的出现就是个体自我能动性的一种突出表现。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对男性角色优势的肯定激发了女学生反抗自己的性别定位,表现出女性也可以像男孩子一样打扮、言行,同时具有男性的性格和气质,从而完成了对自身性别角色的重新塑造。
综上所述,当前青少年中性化不是偶然出现或者孤立存在的现象,它是由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各种影响力量的变化导致的。这一现象反映出以下问题:
其一,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正经受着挑战。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郎才女貌”、“男汉女花”的性别角色观念根深蒂固。例如在职业上,人们通常认为男性角色的定向是能够控制和操纵环境,女性则在家庭中扮演妻子和母亲的被动角色。这些观念在长久的时间里主导了人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并且塑造了与此相符合的男女性别形象。通过不断的强化和重复,人们对于男性与女性的“应有形象”形成了某些固定的期待,并逐渐成为一种性别角色的刻板观念。尽管近年来男女性别形象不时出现一些“趋同”与“换位”,但这些“趋同”与“换位”通常不易得到社会成员普遍的肯定评价,而是更多地被视为“失范”乃至“离轨”。⑤
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一方面部分反映了男女社会角色的现实,但另一方面使社会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在观念上合理化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变化、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传统意义上的男女性别所带来的差异也在发生着变化。以职业为例,女性越来越多进入男生为主导的行业,而男性也开始参与女性的领域,如男幼儿园老师、男护士等。在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逐渐被打破,家庭妇男亦非新鲜事。所有这些都冲击着青少年对自身性别角色的认识。
其二,性别角色教育正在日渐暴露出缺失。
在家庭或是学校中,对青少年的性别角色教育还很薄弱,可以说,并未纳入正式的教育计划。虽然家长和教师无时无刻不在强化着角色期待,但这种角色期待是一种传统观念主导下“不自觉”的期待,家长和老师对青少年性别角色的强化是出于“自古皆然”观念的支配和影响。很少有人主动自觉地将对青少年的性别角色教育提上议事日程。这导致家长和教师无论在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观或是消除性别刻板观念时,缺乏充分的依据和恰当的手段,尤其是面临各种观念冲突时,对孩子的说教显得苍白无力,而且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反叛和抵制心理。
因此,一方面性别角色中性化现象对传统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提出了质疑,为反思男女两性的平等发展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如果缺乏正确指导和教育,任凭文化传播的片面影响和成人的一厢情愿而把青少年塑造成“假小子”和“娘娘腔”,则会造成他们的角色紊乱和迷失,带来“性取向”的困窘。据哈尔滨市希望青少年心理救援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称,今年,有近百名学生受“性取向”问题困扰,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和帮助,占到该中心接待的青少年的5%。
二、加强性别角色教育的措施
“中性化”作为一种已经出现的社会事实,家长、老师或者媒体将它视为“洪水猛兽”,力图一棍子打死是不现实的。正视这一现象,加强性别角色教育,趋利避害,才能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的性别角色的认同空间。
(一)树立青少年正确的性别平等认知
一方面,成人应该教育青少年意识到生理构造上的男女有别是无可否认的现实。但是生理的差别并不意味着优劣,并不必然造成个性和人格的区别,男女在这方面都是平等的。另一方面,这种男女平等是在尊重自然性别特征前提下的平等发展,不是性别无差异的平等。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基础上,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
(二)通过教育消除青少年学生的性别刻板观念
生理因素只能使人倾向于不同的行为,而教育则可以使青少年修正和引导自己的生物倾向。教育者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性别差异概念,也可以帮助他们明察在学校和社会中存在的性别刻板观念,鼓励他们以新的性别模式来取代之。
首先,教育者要善于挑战自己的性别刻板观念。其次,通过各种措施纠正学生的性别角色刻板化认识。例如,表扬和鼓励非刻板化行为;让学生接触无性别偏差的角色和学习材料等等。第三,加强男女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第四,鼓励学生考虑非传统性的职业。
(三)引导青少年培养双性气质
1974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麦可比和杰克林系统地考察了大量有关性别差异心理的研究资料后指出,和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异性相比,男女两性的心理类似性更为显著。
本姆(Bem)认为男女两性特征是两个独立的维度,人可以双性化,即既有男性特征也有女性特征。实验表明具有男女双性化气质的人在许多场合下要比具有性别定型气质的人表现出色。这为男女和谐发展,全方位实现互补提供了理想模型。在一项对我国300余名大学生抽样进行的进度测试(BSRI)和访谈调查的研究中发现,男生中有23.1%,女生中有15.4%的大学生为双性人格。该研究发现,双性化者90%担任各级学生干部,成绩优异,在班级综合考评中名列前茅。具有较强的责任感、自信心、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心理。⑥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中性化”并不一定是坏事。教育者可以通过教育因势利导,着力培养男女学生的人格双性化,从而形成理想的性别角色。
注释:
①⑤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52、151。
②http://women.sohu.com/20060314/n242231799.shtml
③Hartup,W.W.Peer relations.In:Mussen P H( ed.) 1983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C]Vol.4:Socialization,Personality,and Social Development.Wiley,New York,1983.
④强海燕:《性别差异与教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1~22。
⑥李少梅:《大学生双性化性别特质与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