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中国现代化理论的三个层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层面论文,理论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社会主义从制度保证层面规定和揭示了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道路、根本走向和价值选择;改革开放以动力源泉层面阐明和论证了中国现代化的体制保证、运作模式和具体道路;科学技术从主体关键层面说明和剖析了中国现代化的中枢问题、深层要害和关键所在。这三个层面构成邓小平中国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邓小平 现代化 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科学技术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文明不可抗拒的历史主潮流,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的主旋律。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创建了富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理论,回答和解决了一个多世纪以来无数先驱者欲解决而没有解决好的跨世纪的大课题。邓小平中国现代化理论博大精深,自成一体。这一理论体系由三个基本层面构架而成,其他一切内容都是以此为基核的展开和延伸。因此,以宏观理论思维的高度,深入认识、理解、把握这三个层面的内涵,就成为领会邓小平中国现代化理论的切入口。
一、社会主义:制度保证论
纵览鸦片战争以来100多年的中国历史, 一个一以贯之的历史主题就是走出“一穷二白”,走向现代化。这是中华民族百年来面临的众多难题中的头号迫切课题。为此,摆在中国人面前的第一难题就是“走什么道路”的“选择”。这是决定现代化成败的核心问题和方向性问题。
从全球史观的大视野看,在这个“一球两制”的世界上,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有两条基本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道路,另一条是社会主义道路。那么,中国究竟应该而且能够选择什么道路?邓小平的结论是,“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1 〕这一定位既不是出于对资本主义的道德义愤,也不是源于向往社会主义的善良愿望,而是他站在民族本位立场上,立足中国的特殊国情加以阐述的。在他看来,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并非为了什么空乏的理想、主义、原则而故意提出来的,乃是主体性和客观性的双重因素共同作用的具有必然性的历史抉择。人所共知,中国自鸦片战争起尝试了近一个世纪的资本主义,企图通过资本主义走向现代化,但均以失败而告终,这已是不争的历史事实。假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在国际垄断资本的弱肉强食之下,“最终发展起来也不过成为一个附庸国,而且就连发展起来也不容易。”〔2〕总结历史,邓小平指出,中国跟在西方后面亦走亦趋, 只能是死路一条。资本主义之路过去在中国走不通,现在仍然走不通。”道理很简单,中国十亿人口,现在还处于落后状态,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3 〕更不用说“小康”和现代化。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近代以来中国所面临的统一问题、发展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暴力问题,民族问题等等都不可能得以解决,现代化就无从谈起。“总之,我们有我们的责任,要对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负责。”〔4〕
同时,也必须看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也并非消极被动的无可奈何之举。如果深入观察20世纪前半期中国所面临的历史态势,就会发现,社会主义对于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度,恰恰是一种解决众多社会难题、推进现代化运动的不二法门。从历史的最深层看,中国正是为了争取本民族的现代化前途而选择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对中国来说,社会主义是完成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现代化又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和赖以巩固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显然,这里“社会主义”具有双重涵义:一方面是作为实现现代化的唯一可行途径,另一方面则是作为对实现了现代化的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克服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在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的历史前提下,从“两半”社会经由新民主主义这座特殊桥梁,走出一条既不同于西方“早发式”现代化,也有别于种种“后发式”现代化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不仅是一种客观的、历史的、必然的抉择,而且是一种主体的、理性的、智慧的抉择。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邓小平始终不渝地告诫国人,“坚持社会主义,是中国一个很重要的问题”,〔5〕“我们干四个现代化, 人们都说好,但有些人脑子里的四化同我们脑子里的四化不同。他们只讲四化,不讲社会主义。这就忘记了事情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这样关系就大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让步。”〔6 〕“所以我们不会容忍有人反对社会主义。”〔7 〕并反复强调一定要把“社会主义”提升到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制度保证”、“立国之本”的高度来认识。
二、改革开放:动力源泉论
中国的现代化,不仅同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不可分离,而且同改革开放的新型体制休戚相联。把改革开放同现代化如此密切地融汇到一起,是邓小平的划时代贡献,也是其现代化理论的最鲜明特色。
邓小平之所以把改革开放提到决定中国现代化成败的战略高度来考虑,来自他深邃的世界意识即运用世界历史眼光对全球发展态势的科学洞察及其对我国社会现实的深层透视。放眼世界,随着新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马克思当年所说的地域文明转向世界历史国际化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世界愈来愈走向综合和整体发展,生产高度国际化乃至全球化。社会组织机构和管理机构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秩序化,正远离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认同和价值趋向,而获得一种普遍意义。在一定意义上讲,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看是体制的竞争。因此,调整、改革、开放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大趋势。
与此相悖,由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社会主义在实际运作中,都一度形成了以国家垄断制为深层本质的僵硬体制。它一方面根本排斥市场机制,阻塞商品流通,闭关锁国,处于世界大市场之外,压抑着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导致国家主体化倾向,压抑着广大劳动者和劳动集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妨碍着人的主体性的开发升华。这种体制在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历史新型期已完全丧失了历史的进步性和合理化,蜕变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这种僵化模式从根本上窒息了社会主义固有的生机活力,使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陷于“山穷水尽”的困境。就国际范围来看,正是思想教条、体制僵化、结构失调的综合症造成了当代社会主义前所未有的大剧变、大动荡、大曲折。就中国来看,也正是这种僵化体制,使“中国社会从1958年到1978年20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状态。〔8〕甚至导致十年动乱。 现实发出紧迫的预警:如果继续沿此老路走下去,不仅现代化没有希望,而且有“亡党亡国”和被开除“球籍”之危险。
正是在此决定命运的关头,邓小平喊出了改革开放的时代最强音,把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注入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中国自觉汇入世界文明主潮流的轨道,使陷入“山穷水尽”的社会主义中国呈现“柳暗花明”的生机活力。不仅如此,改革开放的意义还在于“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前五十年奠定好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以今后的持续发展。”〔9〕正因为这样, 邓小平强调必须把改革开放提到“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的层面来看待。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近10多年来,由于改革开放的巨大动力,中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平均增长速度接近10%,不仅大大高于西方发达国家2—3%的低速增长水平,而且在环太平洋地区起了龙头作用,迎来了持续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近年的国际风云变幻中,中国之所以能站住脚,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新政策,开辟了一条符合世界潮流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新发展道路。正如澳门作家杨鹏翔在其新著《伟大的改革家邓小平》中,充满激情地写道:“苏联消亡,而中国不乱,举世喝彩,华夏欢呼”,这全赖中国“改革开放的卓越成就”。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是“造福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一个方案,一场革命”。〔10〕
实践表明,改革和开放是启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活力之源,是推动中国出现长治久安新局面和持续发展的两大主动轮,是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中国,因改革开放而富,因改革开放而盛,因改革开放而强,这就是历史实践的结论,这就是中国现代化与改革开放的辩证统一关系。
三、科学技术:主体关键论
在邓小平设计的中国特色现代化蓝本中,凡讲现代化必涉及到科技、教育和人才问题。他始终把科技、教育、人才当作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众多百年大计中最关键的一计加以强调,并一再指出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他说,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我们国家现在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是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对不对,而是缺少一大批实现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11〕我们多次说过,我们对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这样说,根据之一, 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们的科技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的各级各类人才。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10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上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12〕这是中国现代化关键的关键。
邓小平把科技、教育、人才摆到如此重要的战略位置,导源于他深沉的未来意识和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深层思考。环顾世界,一场空前的新科技革命浪潮正席卷而来。科技的发展无论从广度、深度还是速度上,都有质的飞跃,这预示着生产力质变的新时代已经来临。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愈益密切,科技与生产活动之间交互作用的情形,已由往昔的“生产→技术→科学”的运动模式逐渐让位于“科学→技术→生产”的运动模式,而且由科学到技术再到生产的周期大为缩短,18世纪为100年,19世纪为50年,目前只有3—5年。 科技因素在经济增长诸要素中的比率已由本世纪初的5—20%上升为70年代的60—80%左右, 今天有的部门已达到90%以上,科技已成为左右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第一因素,并归根到底成为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世界各国为抢占科技制高点和争夺高科技产品市场,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和平战争”。展望未来21世纪,谁拥有科技、教育、人才优势,谁就拥有最有效的财富和创造财富的财富,谁就能在21世纪居于主导地位。否则,在国际讲坛上,就没有发言权。然而,回归历史,我国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主要依靠大量资源和密集型劳动力发展经济,走了一条投入多、产出少的粗放型发展之路,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维持在30%左右,与发达国家形成巨大反差,与新科技革命潮流相去甚远。
基于此,邓小平对科技教育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明确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13〕并深刻概括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命题。同这一命题相联系,他提出了“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我们要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要进一步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中国必须在高科技占有一席之地”,等一系列战略思想,为我们国家和人民掌握科学技术,赶上时代,赶上世界的发展,迎接21世纪的挑战,尽快实现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综上所述,如果说,社会主义从制度保证层面规定和揭示了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道路、根本走向和价值选择,改革开放从动力源泉层面阐明和保证了中国现代化的体制保证、运作模式、和具体道路的话:那么,科学技术则从主体关键的层面突出地说明和剖析了中国现代化的中枢问题、深层要害和关键所在。这三个层面相互依存,相互关联,共同构成邓小平中国现代化的理论基础,而无论是对那个层面问题的论述,邓小平都是既立足中国实际,又以世界和未来为参照,正是这种唯物史观与全球史观的有机结合,构成了邓小平观察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新思维和大视野。这充分展现了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思维艺术和政治风采。就是这种独具魅力和魄力的思维艺术和政治风采,使邓小平成为当之无愧的“总设计师”。
注释:
〔1〕〔2〕〔3〕〔4〕〔5〕〔6〕〔7〕〔8〕〔9〕〔12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9、311、202、325、157、204、195、237、131、120页。
〔10〕杨鹏翔《伟大的改革家邓小平》增订本。
〔11〕《邓小平文选》第193页。〔13〕《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8页。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邓小平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邓小平文选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社会主义道路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