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与功能主义目的论比较研究 *
范德瑞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 外语系,山西 临汾 041000)
摘 要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与功能主义目的论两大翻译理论是在不同时期由不同流派提出的, 它们之间有其相似之处及不同之处。着重分析两大翻译理论在理论基础、原文及译者地位、翻译原则及标准、文化方向、文本功能及各自优缺点六大层面上的差异性,并分析其共性,旨在使人们对两大翻译理论的理解更加透彻,同时会在不同的翻译情境下选择适当的翻译理论,以便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
关键词 :功能对等理论;目的论;奈达;功能主义
一 、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语言学为基础的译学研究在翻译界占主导地位。语言学派译论主要以对等论为导向,遵循结构主义的固定模式,一般侧重于原文,主张在译文中保留其原文特征,主要创造与原文对等的表达。然而,在翻译实践中,这种对等很难实现,也根本不需要实现。译者在原语形式与译语之间进退两难,从而引发了译界对对等理论的质疑。这时,功能翻译学派于20世纪70年代登上了历史舞台,并得到不断完善。功能主义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涵盖了关于文本与翻译功能研究的流派。除了目的论这一核心理论,还包含受目的论启发的其他理论[1]1。接下来本文主要对比分析功能对等理论与目的论之间的差异性与共性。
二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与功能主义目的论简介
功能对等的前身其实是动态对等,它是由美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学家尤金·奈达提出的。 他以《圣经》翻译为基础,融合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符号学、信息学,交际学等并不断完善。动态对等首先在奈达的著作《翻译科学探索》中提出,指出两种不同的对等: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前者主要注重信息本身,“尽量从字面上和意义上传达原文形式和内容”[2]159;后者则注重效果相当,从而使译文读者和译文之间的关系与原文读者和原文的关系大体相同。同时奈达定义动态对等为“对源语信息最贴近的自然对等”[2]166;随后正式定义为一种“将源语信息转入译语,使译文读者反应与原文读者反应基本相似的翻译性质”;1969年,奈达把动态对等改为功能对等,并提出对等是多层次的:这里的“对等”不可理解为“等同”,不可曲解为译文与原文效果完全一致;这里的“对等”可解为“近似”,是不同程度上对功能等同的近似[3]87。
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于1971年在《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中提出了功能理论思想,之后她的学生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在此理论基础上创立了目的论。 目的论挣脱了长期以原文为中心的等值论的框架束缚。之后,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tari)把翻译定义成“翻译目的性行为”,其实是把翻译看作跨文化行为,主张文化相对性,而不同于语言学派译论强调文化一致性。1991年,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在《翻译中的语篇分析》提出“功能+忠诚”原则,克服了功能目的论中的一些不足,并扩大了其影响力。
经过上述抛渣含铅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再根据这几年一步炼铅顶吹炉的生产实践,本文将围绕炉渣渣型、氧势、温度、物料含杂质和熔池高度五个方面来提出应对措施。
三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与功能主义目的论的差异性
(一) 理论基础不同
早期对等理论是受到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和人类语言学的直接影响,后期奈达把四、五十年代美国流行的句法结构分析法、语义成分分析法及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与翻译研究相结合,对语言表达形式和翻译程序进行结构性分析,为翻译学注入了新鲜血液[4]230。奈达以交际理论和跨文化内容为切入点,修正了乔姆斯基的深层转换语法,对信息受众心理予以关注,尽量激发信息接受者的潜能。
目的论主张翻译应当遵循三原则:目的原则、一致原则和忠信原则,其中目的原则是最高原则[1]29。主要目的是使译文在目标语环境中发挥目标语读者预期功能,除了最高原则外,翻译还要遵循一致原则和忠信原则。前者要求译文要做到“篇内一致(intratextual coherence)”,也就是说要符合译文的交际情景和文化背景,使译文读者能够理解。而后者译文要做到“篇际一致(intertextual coherence)”, 即译文要尽量模仿原文,不论是形式模仿还是内容模仿等都是允许的,这取决于翻译目的。后两者从属于最高原则——目的原则, 但这也使翻译界产生质疑,是否译者为了目的可以随意而为呢?随后诺德提出了“功能+忠诚”理论。诺德认为“没有原文便没有翻译”,自由重写不属于翻译范畴;“译者应同时对原文和译文环境负责,对原文信息的发出者和译文接受者负责”。译者的这种责任就是“忠诚”[7]。“功能+忠诚”原则的提出避免了目的论以译者为中心而走向极端,是对目的论的补充,突出了译者的责任,限制了译者自由度。因为目的论判断译文成功与否是以预期目的是否实现来决定的,而预期同时反映了目标语读者的要求,目标语读者反映不尽相同,所以目的论的翻译标准也是多元化的。
(二) 原文及译者地位不同
区域掩膜滤波方法保证了InSAR图像噪声集中处的大误差不会在最小二乘迭代解缠时被传递.但当解缠穿过相位不一致区域而非绕过时,整个图像的误差传递仍不可避免,同时最小二乘还存在平滑真实相位的缺点,使解缠相位出现峰削尖、坡变缓的趋势.
奈达的功能对等指“为源语信息,最切近自然的对等”[2]166。这里的“自然”指译文必须符合目标语语言及文化,符合语境及译文读者要求。这里的“对等”,他明确说明不是数学概念上的“等同”,而是“近似”,即在不同程度上对功能的等同近似。从上面奈达动态对等概念可知,译者为达到“切近而又自然的对等”,须达到4个标准:(1) 达意;(2) 传神;(3) 措辞通顺;(4) 读者反应相似。为实现这4个标准,内容与形式之间不时会出现矛盾,不是内容让位于形式,就是形式让位于内容,两者构成统一的整体。
(三)翻译原则及标准不同
翻译的成功与否并非要把原文置于神圣而不可动摇的地位。这就直接导致了功能主义目的论的重心从原文转到译文及其功能上。目的论认为原文往往是在源语文化中的某个情景制作而来的,仅仅通过“对等”翻译,这样的译本在译入语文化中很难达到与原文一致的预期功能。再者,译文功能未必要与原文功能一致。弗米尔认为原文仅仅是译文的信息来源,而不是评价译作的唯一或最高标准[5]163。她甚至提出译文本身有它存在的价值并有其潜在用途,所以,译文与原文功能一致是例外而不是通则[6]112。因为翻译是为实现其译文的目的,而不是为实现对原文的对等,功能主义学者甚至提出“罢黜”原文的建议。并且让译者不再唯原文是从,成为了“翻译行为”专家,负责确定原文角色,最重要的是确定特定情况下的交际目的及功能完成委托人给予的任务,因为译者的地位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并扮演着协调各方关系的中心角色。
原文在翻译过程中的地位问题是两大理论差异之一。功能对等理论强调忠实于原文,原文在功能对等理论中仍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无论是“形式对等”还是“动态对等”都与原文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前者要求尽可能地传递原文信息的形式及内容;后者以“等效原则”为基础,译者不再追求目标语信息与原文信息的机械对等,而是使翻译将接受者与其文化语境中行为方式联系起来,从而达到译文有意义地传递出原作的风貌,表达自然顺畅,努力使译本取得与原文相似的读者反应,所以译者必须诚实,尽量避免将个人主观感受带入翻译中,译者的基本任务就是复制原文而不是改进原文。
如前所述,德国目的论是20世纪70年代末新兴的一个学派,它针对以语言学派为基础的翻译论过于注重形式的弱点,在综合了交际理论、信息论、行为论、语篇语言学、文学研究中接受论和文本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的论以行为学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翻译行为概念,使翻译拓展到了一个新的领域。即翻译是一种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跨文化交际行为[4]236,顾名思义,目的论将翻译活动看作是一种“行为”,而任何行为都有其目标或目的(Skopos)。目的论的代表人之一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目的论的精髓:目的决定方式,即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过程。
(四) 文化方向不同
奈达试图逾越文化鸿沟而消除原文中文化氛围,其理论主要面向原文,也就是源语文化,强调源语文化语境与译语的无差异性。同时奈达是语言共性论者,他的理论反映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译学思想,即以客观世界的“镜像反映”和语言表达上的普遍性,译者的全真模仿和表达其文化价值上的独立性,特别是目标语文化与源语文化的文化普遍一致性。
动态对等理论打破了传统译论,打破了只针对原文和译文文本两者关系的静态分析的狭隘局面;在理论上,它结束了几百年来直译和意译之争,转而对原文和译文的各自读者之间关系进行比较,并将译文读者角色参与到研究中,使人们更多地考虑翻译中历史或文化因素。实践上,奈达按照动态对等理论,翻译了《圣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奈达的读者反应论拓宽了译学研究视角,使研究不再局限,可以以原文为中心或通过原文及译文进行语言对比研究,并为重译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但其理论中等值问题,奈达将其定义为是目标语读者能够产生与原文读者那样的方式去欣赏和理解原文[1]87这时他已从“形式对等”走向“功能对等”,已有“功能主义”的萌芽,但遗憾的是他没有进一步向“功能主义”发展,仍注重“对等”并提出了核心句式来应对翻译中不同语言的句式,这就是他为什么没有逃脱出结构主义语言学翻译研究的枷锁。他不再否定“形式对等”,并认为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随意打破原文语言形式;他的理论过于注重译文可懂性和交际性问题,这限制了其理论的适用范围。
就体内代谢而言,每种脂肪酸都有自己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各种脂肪酸互不相通,即单不饱和脂肪酸不能代谢出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谢产物,反之亦然。而多不饱和脂肪酸有个非常重要的代谢产物是孕妇和宝宝必需的,那就是DHA。
(五) 文本功能不同
奈达的功能对等与功能主义目的论相同之处是都关注文本功能。但两者有着根本的区别。奈达认为译文效果应与源语文本相同,而且译者应抱着“与原作者大体相同或至少相似的目的”。该理论有很强的规范性,并且大致面向原文或来源系统。
目的论却面向目标系统,是一种描述性与规范性相结合的理论。奈达追求的是永恒的、绝对的、跨文化的翻译标准。弗米尔和诺德提出关于“什么是好的翻译”的概念,这只反映文化规范或惯例并会随着时空改变而变化。所以目的论将翻译研究融入了跨文化交际研究中,这点正是目的论在宏观策略方面所起的指导作用的具体体现。
(六) 优缺点不同
在社会各个领域中,人们都离不开电力的使用,所以电力企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然而对电力系统及技术具有很高的要求,电力设备的数量庞大,样式非常多,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问题,给相关工作人员在管理和维护的过程中造成阻碍。如果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不仅对人们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还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提高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目的论突出译者责任和作用,肯定了译者基于原文作者意图和目标语语境对原文信息的解读,有利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它更多地从历史文化角度出发,使得翻译策略和翻译评价标准更灵活,将异功能翻译纳入理论研究中,使文化翻译研究多层次化。然而,功能主义目的论对文学的翻译缺少其深入的研究,只停留在和传统译论的比较层面上,尚未形成独立的文学翻译理论体系。
四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与功能主义目的论的共性
(一)与语言功能相结合
奈达的理论用一种崭新的视角对待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从而增进人们相互之间的言语交流。他把信息论应用于翻译研究中,认为语言是用于交流的一种工具,翻译即交际。奈达还把动态对等释义为“功能对等”,语言的功能是指语言在使用过程中所发挥的言语作用,不同语言之间的表达形式、语言、语法各不相同,即表达习惯不同,但它们都有相似或相同的功能, 即表达、认知、人际、祈使、信息、交感、移情、施变和审美九大交际功能。
弗米尔把翻译视为一种有目的行为,首先在于其结果,也就是目标文本。目标文本面向目标文化,并且目标文化决定目标文本的适宜性,因此目的论认为翻译是文化比较在目标文化中对源语文化或语言的一种不可逆的信息传递,没有中间立场,是跨文化交际行为,具有交际性和文化性。此外, 目的论面向的是宏观后现代文化的语境,特别是目标语文化的习惯、传统及规范等因素。
这一次,几只利刃从天葬师的胸前划过,将羽袍割出了几道长长的口子,它们一开一合,像是一张张迎风张开的嘴,里面黑洞洞的,仍然不见身体和鲜血。
在翻译过程中为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以更好地实现翻译目的。目的论学者认为翻译策略应与语篇功能、类型和体裁相结合来考察。如赖斯把文本分为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text)、表情型文本(expressive text)、 操作型文本(operative text)。诺德在布勒和雅各布逊模式的基础上,对文本功能进行了进一步阐述,认为文本或语篇功能是特定情境下受众所赋予文本的一种语用持质,并不是文本自身内在的特性,提出“指示”“表情”“呼吁”和“寒暄”四大功能[6]178。
(二)注重读者因素
奈达认为翻译的服务对象是目标语读者本身,所以通过目标语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如何来评判一个译文的质量好与坏,同时必须把这种反应与原作读者产生的反应相互对比,看他们的反应是否基本一致。
自学生开始上学起,凡是数学考试基本都是限时闭卷笔试形式,且几乎都是“一考定终身”,这极大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原以为上了高职,数学学习与以前会有所区别,没想到仍然是一样的。学生就认为数学总是学不好,学与不学一个样,因此对数学学习丧失了信心。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树立学生学习信心,根据高职生具体情况,我校数学文化选修课采取多方位全面综合评价方法来考核学生成绩。对传统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注意过程性评价,加大平时成绩比例。平时成绩内容包括:参与自主学习活动、读书报告、课堂演讲、课堂回答问题、出勤等。同时,我们也探索改革考试的方法,期末采用开卷笔试方式,内容包括必答题和选答题两部分:
目的论更是注重目标语读者,并在目的论中处于核心地位。目的论主张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而决定翻译目的的最大要点是目标语读者。所以,目标语读者在翻译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译者根据目标语读者需要什么样的目的,使用什么样的翻译策略翻译原文,以实现满足目标语读者需要的目的。
五 、结语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表明,功能对等与功能主义目的论之间既有其差异性,也存在着共同性,它们各自有着自己的特性、价值及优缺点,都对翻译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并且目的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语言学派功能对等理论未能解决的问题,是对功能对等理论的重要发展与突破,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宏观认知视角;它还重视从社会学方向出发,承认文化相对性,不仅对译者的翻译意识的培养起到作用,而且对译者的翻译技能也起到开拓作用,深化了译者对文本的认知,从而使翻译研究深入更深的层面,所以译者可根据不同翻译情境使用两大翻译理论,使其在翻译实践中具有更好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
[1] NORD C.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 NIDA E 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2004.
[3] NIDA E A.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2001.
[4] 陈刚.翻译学入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5] 刘军平,贾江华.西方翻译理论名著选读[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6] 张南峰.中西译学批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 张美芳.功能加忠诚——介评克里丝汀·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J].外国语,2005(1):60-65.
[8] 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99.
Comparative Study on Nida ’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and Functionalist Skopos Theory
FAN Derui
(Dept. of English,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Linfen College, Linfen 041000, China)
Abstract : Eugene A. Nida’s functional theory and functionalist Skopos theory are two main translation theories which were put forward by different translation schools in different period. They have som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theories’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theoretical foundation, criterion and rule for translation, culture orientation, textual function, merits and demerits, and similarities. The aim is to make us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ories and to use them appropriately in different translation contexts, letting the two theories guide us well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Key words :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Skopos theory; Nida; functionalism
DOI: 10.3969/j.issn.2095-333X.2019.04.018
*收稿日期 :2019-02-19;
修订日期: 2019-03-20
作者简介 :范德瑞(1986-),女,山西临汾人,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33X(2019)04-0066-04
(责任编辑:杨 艳 实习编辑:赵世宏)
标签:功能对等理论论文; 目的论论文; 奈达论文; 功能主义论文;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外语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