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静
中铁二局集团中心医院 急诊科 四川 成都 610031
【摘 要】目的:针对在医疗机构当中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以院前急救护理和转运改良流程所起到的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随机择取我院于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50名心肌梗塞但接受院前急救和转运改良流程的患者,并将其认为实验组;同时取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期间(即实施改良流程之前)仅行院前急救的心梗患者50名作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效果和转运效果并做以记录。结果:两组患者在急救的诊断率、成功率等项目上均呈现实验组优于参照组的结果,存在明显差异,且P<0.05,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在医疗机构当中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以院前急救护理和转运改良流程,能够显著地提升心梗患者抢救的效率,大大降低死亡的隐患。
【关键词】急性心梗;院前急救;转运改良流程;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3-203-01
临床当中急性心梗(即AMI)指的是冠状动脉发生病变的基础之上,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急速降低甚至中断,导致供血的区域当中心肌出现持续性且后果非常严重的损害,人体当中心肌组织新陈代谢以及血液的营养成分、氧气供需失衡,带来不可逆转的坏死[1]。这种疾病发病危急,且死亡概率较高。通常来说,及时且有效地给予院前救治,并辅以适当的治疗以及护理,及时把握转运机会,能够很好地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择取我院于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50名心肌梗塞但接受院前急救和转运改良流程的患者,并将其认为实验组;同时取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期间(即实施改良流程之前)仅行院前急救的心梗患者50名作为参照组。两组共100名患者当中包括男性患者52例以及女性患者48例,年龄都在30岁到80岁之间,平均数为(54.23±6.22)岁。保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均不具备明显差异,两组之间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
两组均行以常规性的急救以及转运流程,对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之上加以行转运优化,具体措施如下:
(1)院前急救护理
在出诊之前,医护人员需要配备完善的抢救药具、心电监护仪器等,叮嘱患者以及家属保持冷静,避免慌乱,同时保证患者的卧位平稳。在到达现场之后立即展开院前急救,首先给予患者充足的氧气吸入,控制氧气流量在每分钟2升到4升之间,同时建立起静脉通道,确保药物能够尽快进入患者体内;并适当加以行心电监护,借助心电监护仪来监护患者的心率变化,必要的时候使用安定类的药物,一旦患者出现休克症状进行积极抢救处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发生心梗的患者通常发病急促,其本人很容易发生紧张和恐惧的情绪,导致病情加重,并给家属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因此医护人员在现场不但要给予患者支持,还要对家属进行适当的心理安慰,令其能够保持高度的配合。
(2)转运流程改良
避免在传统转运过程当中的慌乱无序,在院前抢救结束之后,由医护人员确认AMI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可以展开转运,在搬动患者的时候注意保持平稳的状态,并且保证动作轻柔,令患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安全到达救护车当中,取平稳的仰卧体位,保持头部偏向一侧,继续使用心电监测,同时准备好抢救药物以及器械等,转运途中及时联系相关科室做好应急准备。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效果和转运效果并做以记录。观察项目主要包括急救的诊断率、急救的成功率以及转运的成功率。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讨论分析当中,我们选择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对涉及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对计数资料选择(n,%)来进行表述,并行以卡方进行检验。在本文的分析讨论当中,我们认为P<0.05的情况为存在明显的差异。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急救的诊断率、成功率等项目上均呈现实验组优于参照组的结果,具体数值见下表(表1):
表1 100名患者的急救诊断、成功、转运成功概率对照表(例数/%)
(注:两组数值分别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且P<0.05,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 讨论
在本文的讨论分析当中,行以不同的转运流程之后,两组患者在急救的诊断率、成功率等项目上均呈现实验组优于参照组的结果,两组数值分别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且P<0.05,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这一研究成果说明,在医疗机构当中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以院前急救护理和转运改良流程,能够显著地提升心梗患者抢救的效率。比起传统的方式而言更具备实用性。这一研究成果也和宋晓玲[3]在其著作当中的研究成果保持基本一致。
当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我国高龄人群不断增加,基层群众当中发生心梗的患者也在不断地增加,不容乐观的是这种疾病还有向年轻人群体发展的趋势[4]。在人体心肌血液供应以及流通量低下的时候,很可能带来急性心梗症状。为了能够尽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保证其获得更大的生存机会,改良型转运流程以及院前抢救都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显著地提升护理工作的效率,改善护理工作的实际质量,尽可能降低患者浪费在转运过程当中的时间比例,获得更加宝贵的治疗机会。
结语:
综上所述,在医疗机构当中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以院前急救护理和转运改良流程,能够显著地提升心梗患者抢救的效率,大大降低死亡的隐患,有助于协调医患关系,并且提升医院治疗的有效率。
参考文献
[1]刘蕊,褚丹,李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院前急救及转运过程中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33(05):2541.
[2]宋杏婷.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及转运改良流程的临床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03):72-73.
[3]宋晓玲.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及转运改良流程的临床效果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02):72-73.
[4]许文君.院前急救护理和转运途中的安全管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5,01(05):176-176.
论文作者:牛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流程论文; 两组论文; 实验组论文; 效果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