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综合改革与探索论文

·护理教育·

高职护理专业综合改革与探索

张 扬,仵卫民,李 娟,张淑娟

摘要: 综述在机制体系创新、特色专业及专业方向群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虚拟仿真医院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的成果,以期为高职护理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职;专业综合改革;专业方向群;创新创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国际交流

近年来,本院护理专业以省级示范院校建设为抓手,以承担陕西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综合改革项目为契机,积极开展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形成综合护理与专科护理并重,专业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师资力量雄厚,为大护理专业下多专业方向办学提供了有力支持。多年来,坚持走校院合作办学之路,在机制体系创新、特色专业及专业方向群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虚拟仿真医院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1将创新创业教育及现代学徒制理念融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职业精神养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1]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校企协同育人的新机制。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学分积累、转换制度,可将学生发表论文、开展创造性创新实验、取得专利成果、自主创业等形式情况折算为创新创业学分,将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及相关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2]

本校护理学院承接的与张家港市第六人民医院共同创办“张家港现代学徒制班”的项目,2017年被推选为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的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以此为契机,领悟现代学徒制培养内涵,创新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与合作医院、相关专家开展研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教学实施、深化课程体系构建、组织评估考核、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签订合作协议,学院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医院通过师带徒形式,严格对照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进行护理职业技能训练[3],真正实现校院一体化办专业,“双主体”育人新机制,实现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护理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临床实践对接,毕业证书与护士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深化“两模块贯通双领域、一体化联结两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4]

⑥喷涂人员以缓慢的喷涂速度前进,墙面与喷嘴保持25~35cm远距离并呈完全湿润状态,否则必须返回补充喷涂。

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已不仅是“实践性、操作型”,更加注重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道德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将职业精神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中,体现人文关怀,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虚拟仿真医院对医疗职业精神养成的独特作用,注重文化素质教育,坚持知识学习、技能培养与品行修养相统一,将职业精神养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5-6]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GM模型组小鼠血清Cr和BUN含量显著升高(P<0.01),提示肾小球过滤功能紊乱;与GM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的SVPr和阳性药均显著降低血清Cr和BUN的含量(P<0.01)(图4)。

2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及需求,打造一流专业,建设合理全面的护理专业及专业方向群

(2)合理供暧,不需要供暧区域将暖气闸门关闭,以节约暖气量、减小锅炉负荷来节约耗煤。定期排出管道污垢,提高热效率,延长锅炉使用寿命,以节约锅炉用煤。定期检查供暖系统,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做好保暧工作。根据现场测量室温数据,进行供暖温度指标考核,并随时调整运行状态,以节约锅炉用煤量。

制定专业建设工作制度,学院教师与医院临床护理专家共同进行课程体系构建;建立专业与医院共享的师资培养管理制度,学院与医院共同制定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制度,并共同给予实施。

深入实施“教学名师引领计划”,建设“高校教学名师工作室”。依托学院教师发展中心,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名师培养特色的需要,实现教师教学培养发展常态化、制度化。

聘请临床护理专家、学院领导、二级学院负责人、专业带头人等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①人才培养方案研讨及基于临床护理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②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形成护理专业的办学运行机制;③分析与专业方向群对应的岗位群内各岗位的技能要求,分析行业标准,规范专业的内容;④参加专业建设指导和发展规划的制订;⑤通过参加学生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制订与实施,参与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等,全面指导专业与专业群建设工作;⑥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以客座教授的身份定期来学院开设讲座,并作为院外实习的指导教师,参与人才的培养过程。

依据学院各项制度,发挥校院合作管理委员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制定专业建设工作制度,打造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护理专业发展需求的特色专业及专业方向群。

3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转变为“互联网+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落实“互联网+专业”的理念开辟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开发。根据国家发布的相关标准完善教学标准体系建设。依据护理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知识、素质要求,确定学习领域课程,建立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以技能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重点,依据护理岗位技能、素质要求及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标准,构建模拟医院的环境,融合在医院环境中的“教”和在护理岗位中的“学”,实现培养高技能护理人才的教学目标,使“双证融通”课程体系与护理岗位各种能力培养紧密对应,有序实施。

4依托教师发展中心,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在现有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扩建实训室,新建虚拟仿真医院。虚拟仿真医院完全模拟临床实际环境,包括各种模拟训练设备、常用护理操作仪器、多媒体等,形成护理实践教学训练平台,为护理实验实训教学和培养高素质人才起到保障作用,逐步建成数字化、网络化、现代化的示范性护理综合实训基地。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师教学竞赛、护理技能竞赛、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微课教学比赛等各种教学竞赛。以期有效提升青年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职业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

主桁采用不带竖杆的华伦式三角形腹杆体系,节间长度10.5m,主桁上弦采用折线形,主桁高度10.5~17m;两片主桁中心距为27.5m,桥面宽26m;主桁上、下弦杆及端斜杆采用箱形截面,截面内宽为800mm,内高为1400mm,采用焊接整体节点。其余斜腹杆采用箱形截面及H型截面。箱形腹杆采用对拼连接方式,H形腹板均采用插入连接连接方式。

由于存在共轭双键,花色素吸收可见光从而呈现一定的颜色。因为花色素不稳定,所以在植物中常与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木糖和阿拉伯糖等结合形成花色苷[5]。花色苷根据连接糖基数量的多少可以分为单糖苷、二糖苷和三糖苷。

5持续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虚拟仿真医院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依托教师发展中心,力图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专业知识、实践技能、教学技能。真正落实5年1个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培育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实行教师定期医院实践锻炼制度,加强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重视公共基础课、实习实训、职业指导教师和兼职教师培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聘请一批具有整体护理观念和教学经验,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一线医护人员,建立完善的兼职教师库,形成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具有“双师型”结构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多,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老年人口高龄、失能、空巢化及老年病发病复杂多样等情形加剧了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7]。但我国老年护理、康复护理起步晚使其较其他专科护理发展滞后,导致老年、康复护理从业人员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口的护理需求。社区护理效力于公共卫生服务基础性作用的功能还没有充分彰显。因此,创新校院合作机制,以原有护理、助产专业为基础,顺应社会对多元化护理服务的需要,建设包括老年护理、社区护理、康复护理、涉外护理4个设置合理全面的专业方向群。

同时虚拟仿真医院可以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平台,全面开放虚拟仿真医院,为学生提供场所、环境、设备支持。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6完善教学标准体系、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指导,以与德国职业技术学院护理职业培训学校就护理学生带薪职业培训就业项目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既“请进来”,继续学习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同时也要注重“走出去”,学校与积极拓展国际业务的大型医院建立联系,共同建立国际人才培养基地[8]。加强境外院校或教育机构在学生交流、师资培训等方面合作,与国际知名学院或教育机构在教师交流、课程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完善国际交流合作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已成立中德护理国际班,在校内完成专业知识与技能、语言学习,赴德国再开展学习工作。

开展高等职业院校网络公开课(MOOC)等平台建设,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开发优质专业教学资源库。与医院专家共同将护理专业与专业方向群的《基本护理技术》《内科护理技术》《外科护理技术》《护理综合技术》《护士人文修养》等专业主干课程建设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互动的在线开放课程,形成优质的专业教学资源库。

通过完善教学标准体系及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进一步开展教学模式改革。完善建设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力求做到学习工作一体化,理论实践一体化;以一体化教室为载体,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体系,实行“双证书”教育,使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积极运用适合现代职业教育特点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模拟实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教学法等,推进“教、学、训”合一的教学模式改革。

7提升护理专业服务社会能力

在校院合作管理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与张家港市第六人民医院、西安大兴医院等多家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合作,共同制订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开发优质教材、组织教学团队、共建实践平台,共同探索“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一体化”办专业、“双主体”育人新机制[9]。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行业发展为引领,主动与政府、医院对接,利用各方资源和力量,使产学研工作有平台,人员有保障,项目能落地,成果能转化。

管理会计的主要任务是收集企业在运营中资金方面的信息,整理后进行分析利用,全面地了解经济活动过程,并对企业经济行为作出预测,从而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有效的服务[1]。而财务会计同样也要搜集相关信息,但信息内容比管理会计更细致、更具体,从而为企业决策层提供信息支持。二者虽然工作重心有所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为管理者提供数据,以便管理者作出更好的决策,为其提供服务的作用是一致的。

协同创新院校合作,搭建合作平台,服务护理行业发展;优化专业结构,服务护理专业改革;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整体提高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10]

依托目前精准扶贫政策,通过扶贫实验室申报,加强贫困地区医护人才培养力度;扶持贫困地区医疗落后的现状,通过教学及培训促进就业,通过扶志、扶智,从根本上脱贫,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及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赵娟.基于工作室的高职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7(47):245-246.

[2] 冷鑫.基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17-19.

[3] 王甫成,龚道锋,方成武.高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研究——以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医药类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2):56-58;74.

[4] 张淑娟,张德芳,严军虎.构建“两模块贯通双领域、一体化联结两证书”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护理研究,2013,27(11C):3829-3830.

[5] 刘国瑞,董新伟,高鸿,等.关于面向2030年加快推进辽宁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战略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7(8):1-11.

[6] 赵志颖.发展众创空间,促进职业院校和相关行业文化体系的发展[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2):131-132.

[7] 尹尚菁,郭晓霞.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现状及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6):121-123;124.

[8] 宋梅梅,高雪松.高职院校基于专业改革和发展的国际交流合作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3):57-60.

[9] 张淑芬,李丽丽.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对高职院校内涵提升的作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4(8):118-121.

[10] 冯小君,叶国英,胡苏珍,等.协同创新提升护理专业服务能力的探索和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5(9):69-70.

基金项目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高职护理“1+1+1”一体化育人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成果,编号:16JW02。

作者简介 张扬,讲师,硕士,单位:710613,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仵卫民、李娟、张淑娟单位:710613,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

引用信息 张扬,仵卫民,李娟,等.高职护理专业综合改革与探索[J].全科护理,2019,17(25):3198-3200.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2104/j.issn.1674-4748.2019.25.042

(收稿日期: 2019-01-02)

(本文编辑 李进鹏)

标签:;  ;  ;  ;  ;  ;  ;  

高职护理专业综合改革与探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