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及主要成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科学技术论文,当代论文,成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6年4月,《当代中国重大科技成就鸟瞰与探微》的出版发行,标志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告一段落。至此,课题立项时确定的研究目标和计划全部完成。总成果包括三大部分。第一层次,主体成果为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的学术专著——《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第二层次,一部探寻当代中国重大科技成就规律的文献性学术著作——《当代中国重大科技成就鸟瞰与探微》;第三层次,在国家科技类核心期刊《科技进步与对策》杂志开办了三个宣传普及当代中国科技发展历史的专栏,“当代中国科技成就”,“当代中国科技史”和“爱国主义与科技进步”,共发稿30多期。另外,在《自然辩证法研究》、《云南社会科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性学术论文数篇,多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和在《新华文摘》上反映。
“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史”,199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立项资助,1991年正式启动。本课题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科学社会学、科学动力学、系统研究、历史研究、逻辑分析和统计分析等理论与方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40多年的科技发展历程作了全面的系统的历史考察。课题组收集查阅了国内已出版和在报刊杂志、各种会议上发表的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科史、行业史、人物传记、回忆录等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会议10多次,多次到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对当事人和主管部门调研,向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咨询,参考各家之言、理清了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线索,确定了对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历史分期,侧重研究和分析了当代中国科技发展与社会经济互动的特点和规律,并对研究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方法论和若干理论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
一、方法论与历史分期
研究当代中国科技史的方法论,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当代人研究当代史,现实感强,教育意义大。但是,当代人研究当代史,会遇到更多的困难。研究对象是刚发生的事情,历史作用和影响还在发展变化之中,较难作出公正的评说;研究者处于过来人的地位,许多当事人健在,个人的情感和眼界的局限性也会妨碍对历史本来面目的认识;读者阅读他们亲历的史实,既倍感亲切,又鉴别力强,要求高。这些都要求研究工作必须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以科学的方式把握研究对象,从当代人耳闻目睹的现象中得出一般读者难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揭示出比现象深刻得多的历史启示。以往的科技史研究,多注重科学史实和科学理论本身的嬗变。发轫于上世纪末与本世纪初世纪之交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它的突出特点是科技活动的社会化,科技与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加强。当代中国科技事业正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离开社会经济发展这个大背景孤立地考察科学技术演化,是不可能揭示出当代中国科技发展的规律的。为此,在研究方法上,必须突破狭隘的科技史观,对当代中国科技史作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研究。
如何确定当代中国科技史的历史起点,学术界有不同观点。一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始,一是以1955年中科院学部大会成立为始,一是以1956年我国制定第一个科技发展长远规划为始。根据我们确立的研究方法论,我们认为,当代中国科技史与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生活紧密相关,其阶段划分当然不能超越于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因而,我们采纳了第一种观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为当代中国科技史的历史起点。
科学的历史分期不是简单的编年史,而是对历史发展周期性的深刻揭示,它是揭示历史规律的重要依据。分期标准由当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来决定。当代中国科技事业与国家政治生活紧密关联,发展阶段几乎与国家政治风云起伏完全一致。据此将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史划分为“文革”前17年(1949-1965年)、“文革”10年(1966-1976年)、拨乱反正时期(1977-1980年)和改革与发展时期(1980年以后)四个大阶段,可以粗略地勾勒出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轮廓。
新中国的科技发展有其独立的运行轨迹,有些阶段发展有所超前或滞后,这是历史分期必须考虑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我国的科技事业逐渐摆脱受狭隘的政治束缚的不正常状况,科技为经济服务的机制逐渐完善,科技发展的独立性增强。历史分期还应努力反映科技发展的重大转折和科技观念的重大变革,揭示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历史研究要有较强的历史感。对于在当代中国科技发展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事件、人物和成就要作翔实的考证,从健在的当事人那里获得活的资料的认识,在历史资料充分可靠的前提下,敢于秉笔直言。但由于历史沉淀时间短,下结论时要特别慎重,要留有余地,这才是对历史负责的态度。
二、主要历史线索及规律
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是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现代科技革命两大背景中的系统运动过程。从科学动力学的观点来看,多方面的动力驱动,形成了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多条线索,生动地显示出当代中国科技系统演化的丰富多彩的历史进程。当代中国科技发展主要呈现为如下几条历史线索。
第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科技事业探索前进的历史。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科技发展创造了必备的政治条件,党的工作重点已经应该而且能够转移到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上来,但是党在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上,对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认识走过曲折的道路。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著名论断,肯定了包括科技人员在内的我国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劳动人民的一部分,最终确立“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方针,才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科技事业的方向问题。
第二,新中国科技事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历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就意味着发展科技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科技成为政治的附庸,科技严重与经济建设脱节。我国科技工作几次非常时期都不是发生在科技事业和经济建设自身不景气的时候,而是在科技与经济欣欣向荣时急转直下,正是科技工作受错误的政治路线强行干预的结果。这种机制的严重弊端,还在于妨碍了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成为我国科技事业的一大痼疾。拨乱反正以来,中国的科技体制改革一直是围绕科技如何与经济结合进行的,并且还将经过相当长的时间的努力,才会走向协调发展。
第三,新中国科技人员爱国奉献的历史。爱国主义是科技进步的强大动力,这一命题在当代中国科技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从50年代初期,老一辈科学家在新中国成立的感召下,冲破层层阻隔、颠沛流离、历经艰险、回归祖国。到改革开放以后,新一代学人学成归国、报效祖国。当代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各个重要阶段,都可以看到老中青三代新中国科技人员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献身祖国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研究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史,本身就是挖掘、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一项重要工作。
第四,新中国科技事业走向世界的历史。科学技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就此而言,科技发展是没有国界和民族疆域之分的。新中国的科技事业起初由于弱小,加之闭关锁国,长期游离于世界科技潮流之外。随着新中国科技的强大,特别是改革开放,打开了国门,中国的科技开始走向世界。科技人员走向国际科坛,科技成就屹立于世界科林,科技活动的规范、体制等也都逐步与世界科技潮流接轨。当今的中国科技事业成为世界科技舞台,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科技事业一支重要的力量和典范。
抓住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历史线索,以此为经线,通过对当代中国科技史各个时期科技指导思想、科技政策、科技社会建制、社会条件、国际环境以及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考察,探讨科技与社会互动机制及其在社会系统中的演化规律;通过对各门学科发展的主要的历史阶段、重大成就、著名科学家生平和思想方法的研究,分析其内部结构及其内在演化机制,由此而生动地显示出当代中国科技系统演化的历史进程。认识与历史一同前进,才能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把握主流和本质的东西,从中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其一,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科技资源配置的集中性,是当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基本形式;其二,社会主义国家科技攻关的高度集体协作,是当代中国重大科技项目研究与开发成功的基本保证;其三,科技与社会经济相互作用的非线性是当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基本运行机制;其四,科技工作者的爱国主义使命感和集体主义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科技发展取得成就的力量源泉;其五,多学科渗透、理论综合和方法交叉是当代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的方法论特征,也是当代中国科技发展走向世界的基本趋势。
三、历史的启示
知往开来。反思当代中国科技事业走过的历史道路,中华民族正在形成一种明晰的共识:科技兴、则国兴!历史正在走向21世纪,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里,能否充分发挥我国科学技术的作用,是关系到能否大幅度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水平,实现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的战略关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新技术革命风起云涌,使得世界各国对于科学技术,尤其是对高科技愈来愈重视。各国都采取政策和措施,发展科学技术,增强综合国力,以期在国际竞争中抢占有利地位。应该承认,我国对于已往的机遇是未能充分把握住的。我国的综合国力同发达国家比较还有很大差距,在发展科技的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
据资料分析,建国以来,我国的科技投入虽然逐年增长,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我国的人均科技经费相对较少。与发达国家相比,日本的人均科技经费是我国的59倍,美国是我国的87倍;就是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均科技经费还不足巴西的一半。由于同样的原因,我国的科技人员数只占日本的21%;每百万人口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数就更少,只占美国的6.6%,日本的1.6%,印度的30%,巴西的9%。我国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只占30%左右,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率仅20%左右,都与国际同类指标的最高水平80-90%和60-80%存在较大差距。国家科委有关部门在对诸多科技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出了7项指标,指数化后得出科技综合实力评价指标,对各国及地区进行定量比较。其中,美国为100、前苏联81.49、日本92.07、亚洲四小龙16.28、中国14.98-15.23。这些差距和问题都说明,我国科技界没有理由在已经取得的成绩面前盲目乐观。依靠科技、振兴中华,努力发展科学技术、坚定地把经济建设的重点转向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早日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这是中国科学技术事业肩负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第一,完善和推进我国的科技规划和战略布局,将“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
如果说,1985年以前的35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话;那么,经过改革开放,当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又跨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开始走上社会化、国际化、规范化的运行道路。1995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明确地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国家战略,这无疑为走向新世纪的中国科技事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兴科技、则必须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工作方针,努力增加科技投入,强化全民族的科技意识,提高全民族劳动者的科技素质,进一步完善和推进我国以六大科技计划(科技攻关计划、星火计划、重大成果推广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和攀登计划)为主体的“主战场、高技术、基础研究”的科技工作格局和战略部署,把“科教兴国”的战略落到实处。
第二,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也指明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要在继续深化、完善已有改革工作的基础上,加快步伐,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技进步、有利于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优势,使我国科技工作面向经济、扎根经济,与经济发展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要通过调整国家对科技的宏观调控功能和政策导向,引导科学技术主体大步迈入市场,增强企业对科技的需求,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建立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节能、降耗的资源节约型经济,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力争到本世纪末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0%左右;在科研机构和科技人才的管理和发展模式方面,要继续贯彻“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积极促进科技市场、人才市场、信息市场和咨询市场的发展,逐渐实现科技生产要素的交换市场化和科技机构的社会化;支持鼓励广泛开展国际合作,鼓励有条件的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和产品走向国际技术市场,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管理制度。未来中国科技只有在国际科坛和国际市场的大协作、大竞争中才能有大发展。
第三,摆脱非科技因素的干扰,尊重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
改革开放以前当代中国科技发展一个很深刻的教训,就是科技工作受非科技因素的干扰太严重,突出地表现在科技工作受错误的政治路线束缚得太紧,科技研制试验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政治运动,以行政领导取代科学管理,压制学术民主,甚至设置种种禁区。其结果是政治路线的失误,往往使具体的科技业务也遭受挫折和损失。50年代后期和文化大革命之中,我国科技发展的两次非常时期,都不是发生在科技自身不景气的时候,而是在科技事业欣欣向荣时急转直下,这正是错误的政治路线强行干预的结果。尊重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一是要坚持百家争鸣的科学发展必由之路,严禁以行政手段和哲学批判干扰和取代学术争论,二是要处理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关系,确保基础性研究持续稳定发展,积极参与世界高技术竞争,提高科学技术整体水平,增强科技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后劲。科技发展的真正目的,应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在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中,增加任何一个中间环节,或是扭曲二者之间的关系,都会延缓或干扰科技与社会经济的相互促进作用,从而使科技不能按自身规律健康发展。为此,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科技法制建设,使之成为指导科技活动的政策规范,创造有利于科技进步的法律环境和社会秩序,保障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四,处理好知识分子问题,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当代中国科技发展另一个深刻的教训是,知识分子问题是发展科学技术最敏感的问题之一,知识分子作用的发挥是科学技术能否取得成就的关键。我国科技发展的两次非常时期,都是知识分子备受歧视,甚至遭到错误批判的时期。而每次科技工作的拨乱反正,也无不首先从改善与知识分子的关系,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开始,发展科技、振兴经济,人才是根本。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和智力的竞争。必须采取得力措施,解决科技人员不足、分布不均衡、地位不高、待遇不合理、工作条件不良等问题。要认真研究和建立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切实改善和提高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要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从制度上和机制上保证实现人尽其才。要继续改革教育体制,围绕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目标,有计划地大量培养基础学科人才,应用人才和管理人才,使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