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第三医院 330009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血管性痴呆患者采取瑞舒伐他汀对其治疗效果和相关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入院的血管性痴呆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由评分结果可判定,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75,而对照组仅有58.6%。组间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内皮素水平和血清氧化氮水平进行检测,发现两组患者检测结果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有效治疗后,再对两组患者采取同样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发现观察组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血管性痴呆患者,采取瑞舒伐他汀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从药理性质方面分析,瑞舒伐他汀对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恢复更加明显,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血管性痴呆;血管内皮功能
老年痴呆又称为阿尔茨海默病,因其占所有痴呆类型的60-80%,所以临床上常以阿尔茨海默病来统称老年痴呆,其主要的表现包括难以记住名称和近期发生的时间为早期表现,随后患者可发生判断能力受损,定向障碍,行为改变以及基础活动困难等。但目前临床上统计,阿尔茨海默病也叫非血管痴呆,而血管性痴呆只占老年痴呆的10-30%。而血管性痴呆患者其症状较轻,所以临床治疗常以药物治疗为主。而本文就瑞舒伐他汀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做研究,旨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质量质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入院的血管性痴呆患者58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不同的分组,在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12人,女性患者有17人,年龄为60-82岁,平均年龄为66.3±1.9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13人,女性患者有16人,年龄为61-84岁,平均年龄为65.9±2.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对患者采取抗血小板凝集药物、乙酰胆碱酶抑制剂药物、扩张脑血管药物、促进血液循环药物以及改善患者脑代谢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口服瑞舒伐他汀片10~40mg,qd【1】。
1.2.2检测方法。采取患者静脉血对患者内皮素水平和一氧化氮水平进行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
(1)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的评测,采取简易精神状态评定表(MMSE)进行评测。该表的积分总分为30分,而积分越高,说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越明显。根据积分情况评定患者治疗效果。显效:在经治疗后,患者的积分评定较之治疗前增加≥3分;有效;在经治疗后,患者的积分评定较之治疗前增加≥1分.无效:在经治疗后,患者的积分评定较之治疗前增加<1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2)同时在治疗前后取患者的静脉血进行检测,测定其中的血清ET-1和NO水平,分析患者的内皮功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分析上述数据,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在治疗效果方面,由评分结果可判定,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75,而对照组仅有58.6%。组间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述。
3讨论
在痴呆患者的治疗用药方面,在用药前需评定患者肾脏排泄能力是否减退,评定患者肝脏代谢情况,从而防止药物在患者体内淤积。同时,患者自身躯体疾病和药物之间的相关影响因素不容忽视,包括锥体外系副作用可加重运动障碍、抗胆碱能副作用会加重认知损害等等。而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十分重要,这直接影响着会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而据相关研究显示,瑞舒伐他汀具有良好的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药理作用。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效果方面,由评分结果可判定,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2.75,而对照组仅有58.6%。组间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内皮素水平和血清氧化氮水平进行检测,发现两组患者检测结果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有效治疗后,再对两组患者采取同样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发现观察组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见,采取瑞舒伐他汀对比常规西医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对于血管性痴呆患者,采取瑞舒伐他汀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从药理性质方面分析,瑞舒伐他汀对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恢复更加明显,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南毛球,戴军,黄光辉等.瑞舒伐他汀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33):137-140.
[2] 王新,王康琪,董燕等.多奈哌齐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4,(3):176-179.
[3] 宋晨晨,张楠,程焱等.瑞舒伐他汀和美金刚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内皮祖细胞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3):299-302.
论文作者:方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5
标签:患者论文; 血管性论文; 痴呆论文; 内皮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