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远强 朱化泉 山东省平邑县临涧镇第一初级中学 273300
未来世界是计算机的世界,不懂计算机的人将被视为无知和愚昧。因此,随着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学校计算机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本人根据长期的教学积累和探索,谈谈如何优化教学环节、把握基本规律,以切实提高计算机教育教学效益。
一、加强师资队伍素质建设,建立教师备课网络
为了从速落实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的要大力推广和普及计算机教育的目标,教学环节中师资先行是基本措施之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更是势在必行。培训师资,提高教师素质,光靠教育学院、师范院校还不行,教委可以组织力量,利用业余时间和寒、暑假开办一些速成培训班,以短、平、快的投入开发师资。目前,中学计算机师资专业毕业的教师虽然不多,但还是拥有一大批基础知识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通过培训就是一支了不起的师资队伍。与此同时,各基层教研室可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作经验交流介绍、开公开课等方法进行“传”、“帮”、“带”,引导新教师学习教学程序、教法,让青年教师边教边学,快速成才。要鼓励教师刻苦钻研,勤奋自学,岗位成才,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造就“双师”、“双学位”的人才机制。
备好课是上好每堂课的前提,许多教师为之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计算机教学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点和优势,我建议可优化计算机教学的备课环节。如以往我们习惯于“单干”,不少教师常做一些简单或重复的劳动,既浪费了许多教师的宝贵时间,又不能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特别是新教师,在从头开始摸索时,花费不少时间走老教师走过的路。即使是老教师,为了备好一堂课,往往也要花许多心血。为此,我认为应建立起教师备课网络,利用集体备课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矛盾。
二、优化实践环节,营造发现式的学习环境
上机操作是教学环节中学生把理论转化为能力的重要实践途径。计算机学习的首要条件是设备和设备的使用。特别是指令的掌握,光在教室里不厌其烦地讲述,学生没有感性认识,就不会升华为理性认识,更形成不了动手能力。一定要争取多上机实践才能长才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通过计算机操作,营造一个学生控制的发现式学习环境,是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的保证。
为提高上机效率,在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操作的前提下,每次必须把课堂教学的三基知识转化为能力,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启迪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探索和检验假设,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发现认知点,巩固理论概念,发展他们高水平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上机时,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对学生进行提问、辅导、答疑,检查每一个学生掌握的程度,并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上机报告。针对中学生比较活跃、好奇好动的特征,必须加以耐心细致的正确诱导,提高上机效率。对好学的学生,提供方便,放手让他们钻研下去;对不少学生非常喜欢玩游戏的现象,可充分利用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也可给学生讲解游戏的程序结构和破译方法,促使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统一协调,引导他们向研究程序方面发展。平时教师可合理安排时间,利用中午和下午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上机,提供多实践的机会,营造发现式的学习环境。
三、运用现代媒传法,优化计算机课堂教学
现代媒传法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借助各种媒体(如多媒体计算机、计算机投影机、幻灯、录像、图片等)去探究和操作,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提高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水平,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现代媒传法顺应了提高设备效益的实际需要,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采用现代媒传法,要求教师对教学计划作出具体周密的策划。如教学设计要把发展智力列为目标,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知识怎样由学生自己去探究,怎样导入概念,需要给学生提供什么媒体,要求学生做些什么等等。
传递教学信息成为现代媒传法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和必然趋势。媒传使课堂结构从“二元主从结构”双向反馈信息变为“师、媒、生三元结构”的多向反馈信息,既给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创造了条件,又为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创造了时机。
教师成为课堂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指导者、把关者。例如DOS命令COPY的教学,先通过投影等手段让学生看A和B盘中的文件,然后执行COPY命令,把A盘中一个文件拷入B盘。随着操作程序的进行,借助媒传信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诱发学生的积极参与,他们会主动寻找发生了什么变化,积极思考,探究COPY命令的作用。教师此时提问,则进一步巩固了知识。教学时,教师应善于创造设疑的契机,设置悬念,诱导学生析疑解疑,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干,或指导他们下一步要干什么。也必须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视听发现矛盾,向教师提问。
教师可通过课堂讨论答疑。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活泼,学习效率显著提高。
总之,计算机教育效益的提高有赖于教学环节的优化,其基本规律是贯穿在“教师的备课——教学的方式方法——教材开发创新——学生的学习操作”等教和学的方方面面。其目的是更好地把新知识、新技术运用于教学,着眼于开发智力,着力于掌握进一步获取知识的能力,切实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
论文作者:孙远强 朱化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8月总第16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
标签: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计算机论文; 师资论文; 操作论文; 时间论文; 知识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5年8月总第16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