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婴分离产妇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分析论文_周婉萍,朱文忠

在母婴分离产妇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分析论文_周婉萍,朱文忠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产科 213002

【摘 要】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在母婴分离产妇护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68例母婴分离产妇,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设置对照组和人文关怀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宣教,人文关怀组接受一对一人文护理。结果:人文关怀组34例患者接受人文关怀护理后,护理知识掌握率为97.1%;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后,护理知识掌握率为82.3%,人文关怀组护理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人文关怀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2.3%,人文关怀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母婴分离患者,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人文关怀;母婴分离;产妇护理

新生儿降生后很容易出现窒息或者早产等现象,新生儿需要转送至新生儿病室接受治疗,引发母婴分离。母婴分离很容易引起产妇的担心和焦虑,产妇分娩后一般都比较关心新生儿状况,担心新生儿是否得到良好照顾和护理,因此,护理人员应强化对其临床护理,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此外,母婴分离情况下,护理人员还应该从生理、精神、社会等不同角度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促进患者护理配合度的提高,增强患者信心,促进母婴健康。为了分析人文关怀在母婴分离产妇护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为今后的母婴分离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68例母婴分离产妇,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人文关怀护理,探讨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68例母婴分离产妇,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设置对照组和人文关怀组,每组包含34例患者。对照组研究对象年龄最小的有22岁,年龄最大的有36岁,本组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25.5岁;人文关怀组患者的年龄均在21岁至36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26岁。人文关怀组及对照组患者受教育程度均超过初中水平。人文关怀组及对照组研究对象在年龄范围、受教育水平等基础资料的对比上没有显著差异,具备研究对比必要性和可行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宣教,人文关怀组接受一对一人文护理,详细方法如下:

1.2.1新生儿降生后通常会出现窒息以及早产等症状,新生儿需要转送至新生儿病室接受治疗,导致母婴不得不分离,产妇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失眠、食欲下降以及抑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必须要学会感同身受,了解产妇真正的需求,积极向产妇提供帮助,加强对产妇的心理梳理,缓解其紧张和恐惧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视现实状况尽可能将产妇送至非母婴同室病房,也可以为母亲安排单独的病房,避免同病房内的新生儿啼哭等干扰患者休息,诱发其不良情绪[1]。产妇分娩后一般都比较关心新生儿状况,担心新生儿是否得到良好照顾和护理,因此,护理人员应强化对其心理护理,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医院可通过情感支持以及多途径信息支持等方法,有效减轻患者焦虑和恐惧等负面情绪。其中,情感支持护理要求责任护士切实感受母婴分离产妇的立场以及心理,给予同情和照顾,坚持以患者需求为出发点,强化与患者的沟通以及交流,给予相应的细节护理,让患者及其家属感受到温暖,并在安抚中乐观面对一切,积极配合相关护理工作。多途径信息支持则要求护理人员针对应激状态下的母婴分离产妇提供相应的临床指导以及护理建议等,将相关信息告知产妇及其家属,乐于解答各种询问。

1.2.2健康教育在实施途径上各不相同,健康教育需要围绕产妇需求来开展,转变集体指导的模式,转变为以个人指导为主的模式。医院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开展一对一指导,综合分析不同新生儿的疾病诱发因素,向患者详细讲明疾病诱发至转归全过程,促使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了解新生儿治疗的必要性和目的等。护理人员必须要积极与新生儿病房进行沟通,获取新生儿最新信息,并将信息传递给产妇,使其充分感受到来自医院的人文关怀。待新生儿逐渐康复后,允许产妇探视,缓解其心理压力,告知产妇新生儿病情恢复良好,增强其治疗信心。护理人员必须要向产妇及其家属认真说明新生儿转科的主要原因,让其意识到新生儿转科十分必要和重要,同时,应指导新生儿科的护理人员正确针对新生儿饮食、排便等进行科学护理,注意观察新生儿病情状况、进奶情况、排便情况以及体重变化和脐带变化等,将新生儿状况及时告知产妇,避免其胡思乱想。如果产妇身体条件渐渐恢复的,可以在征得主管医生同意的情况下,定期安排护理人员陪同探望新生儿,或者允许产妇家属对新生儿活动进行实时录像,记录宝贵瞬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护理人员必须要详细向产妇详细接受乳房护理的具体途径,保证其在出院后仍可以持续开展乳房自我护理,借助热敷以及按摩、挤奶等方式加强乳房护理,促进产妇催乳素充分分泌,保证乳腺细胞能够分泌更多乳汁。此外,因为乳房护理的实施有利于帮助垂体后叶素分泌丰富的催产素,更好地构建射乳反射,还能够帮助子宫收缩,避免出现产后出血的问题。所以,借助教与学的同步实施,可以促使产妇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增强相关技能,更好地提升产妇的母乳喂养率。

1.2.4护理人员必须要深入分析产妇真实需求,更好地提高护理效果。母婴分离导致产妇在住院过程中没有机会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操作,所以,护理人员在宣传教育过程中应借助模型进行演示,同时引导产妇基于模型开展主动练习,通过这种方式深化其印象,促使产妇掌握正确的喂养姿势以及科学的喂养手法等。此外,护理人员可以在针对新生儿进行沐浴或者换尿片过程让其旁观。护理人员必须要让产妇掌握新生儿溢奶处理方法以及打嗝护理技巧等[2]。给予患者充分的生理护理,选择一对一健康宣教的方式针对母婴分离产妇实施针对性指导,引导其正确金习惯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帮助患者科学投入活动中,并教会其科学进行母乳喂养,使其掌握良好的乳房按摩技巧,让其能够明白母乳储存的正确途径以及挤奶过程中应该选用的手势和方法等,护理人员必须要耐心告诉产妇,夜间挤奶十分重要,产妇每天的挤奶次数应超过8次。护理人员还应该针对患者会阴部位进行彻底清洗,引导其对恶露问题实施全面观察。护理人员在对产妇进行检查或者其他操作的过程中均应将床帘拉好,避免产妇隐私遭到侵犯。

1.2.5新生儿降生后,产妇正式步入母亲阶段,需要完成较少转换。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首先应给予产妇及其家属祝贺,恭喜他们喜获新生命。其次,综合分析产后产妇家庭护理新生儿的实际需要,借助产科闭路电视等,有规律地选择母婴分离产妇相关指导视频进行播放,使产妇及其家属掌握一些基本的育儿方法和技巧,学会正确地婴儿沐浴方法以及游泳教学法等,帮助产妇尽快融入家庭角色,在角色转换间更加得心应手。医院在每个星期的星期三下午时段,借助集体授课的方式加强对母婴分离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保证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和完善性,将相关护理知识及技巧传递给母婴分离产妇及其家属,护理人员通过示范让大家了解正确的操作过程,方便产妇及其家庭成员更快掌握相关护理知识,尽可能发挥社会支持系统在母婴分离护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针对接受授课后人扔没有掌握相关护理技能的产妇和产妇家属,责任护士重新进行指导,耐心讲解,注意将科学新生儿护理知识等相关内容融入整个护理操作中,帮助其进行理解和掌握。此外,医院还给产妇及其家属发放各种免费母婴护理资源以及相关教育参考资料等,提高母婴护理的实用性以及指导性,更好地帮助产妇进行课后自学,掌握相关护理知识和技巧。

1.3数据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借助SPSS21.0数据软件包针对人文关怀组及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等临床数据开展统计学分析和处理,通过例数和%代表研究中的计数数据,借助X2进行检验,如果检验结果表明P<0.05,则说明人文关怀组和对照组在相关数据对比上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人文关怀组34例患者接受人文关怀护理后,产妇掌握母乳喂养以及婴儿知识等的有33例,占总研究人数的97.1%;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后,产妇掌握母乳喂养以及婴儿知识等的有28例,占总研究人数的82.3%,人文关怀组护理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人文关怀组对护理服务满意的有34例,护理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对护理服务满意的有28例,护理满意度为82.3%,人文关怀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新生儿降生后通常会出现窒息以及早产等症状,新生儿需要转送至新生儿病室接受治疗,导致母婴分离。临床上必须要加强对母婴分离的临床护理,借助各种针对性护理措施,引导产妇积极面对新生儿疾病,调整好心态,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相关技能,加速产妇康复。本次研究发现,人文关怀组34例患者接受人文关怀护理后,产妇掌握母乳喂养以及婴儿知识等的有33例,占总研究人数的97.1%;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后,产妇掌握母乳喂养以及婴儿知识等的有28例,占总研究人数的82.3%,人文关怀组护理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人文关怀组对护理服务满意的有34例,护理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对护理服务满意的有28例,护理满意度为82.3%,人文关怀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本次研究结果与徐光红相关研究结果相符[3]。这意味着,针对母婴分离患者,选择人文关怀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以取得良好护理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建议在今后的母婴分离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葛圆,雪丽霜,覃桂荣,刘素娥,李娉霞,凌静,徐明. 全人护理模式在母婴分离产妇中的应用[J]. 中国妇幼保健,2013,02:354-356.

[2]黄丽华. 人文关怀护理在家庭化产房的应用效果[J]. 当代医学,2013,16:114-115.

[3]徐光红. 对母婴分离的产妇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5:67.

论文作者:周婉萍,朱文忠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5

标签:;  ;  ;  ;  ;  ;  ;  ;  

在母婴分离产妇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分析论文_周婉萍,朱文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