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县审计资源配置的实证分析_审计质量论文

省市县审计资源配置情况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源配置论文,实证论文,省市论文,情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审计统计数据真实反映了审计人员的工作轨迹和成果,是提升审计资源配置效率,科学安排审计工作量的客观依据。

广东省审计厅综合计划处对2006-2010年审计统计报表进行了数据分析和解读(数据口径:审计人员指参与审计业务的人员,审计时间包括审计开始到完成报告的全过程),得到几个基本结论:

广东省市、县两级审计机关投入审计方面的工作量基本保持稳定,省厅投入审计方面的工作量呈逐步减少趋势

1.市级审计机关审计总工作量从2006年的11万人日逐年稳步增加至2010年的12万人日。

2.县级审计机关审计总工作量从2006年的24万人日逐年稳步增加至2010年的28万人日。近年来,市、县两级审计机关的审计总工作量保持基本稳定,稳中有升。

3.广东省审计厅审计总工作量2007-2010年分别是2.9万人日、2.2万人日、3.0万人日和2.5万人日,呈逐步减少趋势。

审计工作总量统计数据(详见表一,C)表明,近年来厅党组的工作思路更加以人为本,在把握审计工作总量和人力资源整合方面更加自如,在强化精品意识、提升审计成效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广东省审计厅审计人员从繁忙的审计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从事培训、总结、调研等工作,有助于审计人员保持弹性和活力,也有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

市级审计机关人均从事审计工作时间基本保持稳定,县级审计机关呈增加趋势,广东省审计厅呈逐步减少趋势

1.市级审计机关人均从事审计工作时间在2006-2010年基本保持在158~176个工作日之间,近年来稳定在每年170个工作日左右(注:1年大约有250个工作日)。

2.县级审计机关人均从事审计工作时间从2006年的174个工作日逐步增加至2010年的201个工作日,近年来保持在每年195个工作日左右。表明县级审计机关审计任务越来越重,甚至趋于饱和,基层审计机关“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比省、市审计机关更显突出。

3.广东省审计厅人均从事审计工作时间2006-2010年分别是189、195、163、188、147个工作日,呈逐步减少趋势。

人均从事审计工作时间(详见表二,F)和人均承担审计项目数(详见表一,E)的统计数据,客观反映了审计一线人员的工作强度。科学确定审计项目计划和审计重点内容,是从源头上有效调节审计一线人员工作强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省市县三级审计机关投入单个审计项目(可近似看作审计组)的平均工作量基本保持稳定

1.市级审计机关2006-2010年投入单个审计项目工作量稳定在118~132人日之间。

2.县级审计机关2006-2010年投入单个审计项目工作量稳定在77~82人日之间。

3.广东省审计厅投入单个审计项目工作量2008-2010年分别是210人日、232人日、240人日。

投入单个审计项目工作量数据(详见表二G)客观反映了省、市、县各级审计机关可动员审计一线人力资源的差异、审计项目复杂程度的差异,以及各级审计机关采取审计策略的差异。

省市县三级审计机关单个审计项目平均审计时间和单个审计组平均人数变动幅度不大

与投入单个审计项目工作量直接相关的是单个审计项目平均审计时间(详见表二H)和单个审计组平均人数(详见表二I)。从2006-2010年审计统计看,省市县三级审计机关上述指标基本保持稳定,远不如审计任务总量、人均审计时间指标变化大,其中:

1.市级审计机关单个审计项目平均审计时间约为50个工作日(按日历天数计算约10个星期),平均每个审计组人数约2.5人。

2.县级审计机关单个审计项目平均审计时间约为40个工作日(按日历天数计算约8个星期),平均每个审计组人数约2人。

3.广东省审计厅单个审计项目平均审计时间约为66个工作日(按日历天数计算约13个星期),平均每个审计组人数约3.5人。

单个审计项目平均审计时间和单个审计组平均人数的历史经验数据,通常接近一个常量,是科学确定每年审计任务总量的客观基础数据和决策参考依据之一。(注:就目前审计统计指标体系,尚不能直接取得单个审计项目平均审计时间和单个审计组平均人数的数据,本文有关这两个数据,是根据对省市县审计机关的调研和实际工作经验进行评估。)

标签:;  ;  ;  

省、市、县审计资源配置的实证分析_审计质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