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祥芳 刘雯 成燕 吴茜 于苏文 通讯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2医院 江苏 常州 213003
【摘要】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救治的28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治疗时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静脉滴注)和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栓治疗),两组各140例.通过比较对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以此将评分结果纳入统计学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相比具有显著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与治疗有利于患者机能的恢复. 【关键词】 缺血性; 脑中风; 临床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492-02
脑中风,学名脑卒中,一般分为缺血性脑中风和出血性脑中风,是指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因素导致的脑内动脉狭窄、闭塞、破裂,从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是急性脑循环障碍引起的弥漫性或局限性脑功能缺失的临床事件,主要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本文主要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救治的28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栓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相关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救治的28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发病在3~6小时内,符合国际脑血管病会议标准,并且经过头颅CT 证实.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140例,患者入院时没有严重的意识障碍.观察组中男患者94例,女患者46例,平均年龄60.1±3.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患者91例,女患者49例,平均年龄59.4±5.8岁,通过对比,两组患者中年龄的相比差比较小,P>0.05,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治疗时采用出血性脑中风常规治疗,进行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静脉滴注.观察组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栓治疗,及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1.9mg/kg,1分钟左右推注10%的剂量,剩下的可根据心电情况采用静脉滴注,同时进行扩容、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溶栓1天后再复查凝血情况, 如果不再出血,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接着口服阿司匹林,也可进行其他辅助治疗. 1.3 观察标准根据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46%以上为显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18%-45%之间为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17%以下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主要使用SPSS19.0软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过程采用方差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中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3 讨论
缺血性脑中风是一种临床多发病和常见病,距统计,全球每5秒就有1例新发病例,而我国每年的新发病例也高达300万人,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根据临床实践与经验,出血性脑中风患者中3/4的患者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其中许多病例是因为发病后,护理方式不正确或护理方法不当造成,所以应注意加强对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护理与观察. 对于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护理与观察,我们可以从心理护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出血征象及生活护理等方面进行. 首先,心理护理方面,护理人员要多于患者沟通,溶栓前向患者介绍溶栓的作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的应对,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在溶栓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头痛、头晕、患肢肿胀发麻的症状,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发烧、血压升高、意识障碍等情况.如果出现以上症状或情况,说明有脑出血危险,应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几块采取治疗措施. 再次,观察患者的出血征象.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在消化道、皮肤和泌尿道出现血点,若果出现出血征象,要及时处理,如果出血量小,可以根据大小便常规检查来进行确诊.为了防止患者出血情况的发生,在治疗中要减少各种穿刺,如果皮下有较大瘀斑,可以采用局部冰敷的方法. 最后,对患者进行生活方面的护理.要叮嘱患者多食粗纤维食物,以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增强自身体质;避免进食辛辣、粗糙、坚硬及过热的食物,防止对消化道粘膜造成损伤;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每天适当的卧床休息,以利于早日康复.为预防患者便秘,必要时刻服用缓泻剂,为防止患者出现痔疮,每天要帮助患者适当的翻身.为防止损伤和继发感染,要提醒患者注意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多做功能锻炼,促进患者体力和精神方面的逐渐康复. 综上所述,观察组的140例患者,由于采用了重组组织型纤溶酶栓的治疗,其神经功能的康复速度明显加快.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本身即是一种高纯度的纤溶酶样物质,能有效的溶解纤维蛋白,降低血液的粘稠度,通过对红血球的抑制达到溶栓的作用.对于脑中风患者治疗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缩短患者发病到溶栓的时间.所以要求医生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检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溶栓治疗,几块对症治疗.同时,还要加强对患者的溶栓护理,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对于患者的并发症应及时的发现并处理,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随着缺血性脑中风发病率的不断上升,人们对缺血性脑中风的了解不断加深,但是对于缺血性脑中风的预防和护理掌握比较少,所以,医务人员在给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提示、指导患者生活中的预防和保健措施.同时,医务人员也要不断丰富临床经验、提高临床护理技能,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康复环境.
参考文献[1] 吴兆苏.姚崇华.赵冬.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3):236-239. [2] 邹静.120 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连续性护理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 2013,(34):75-76. 3] 陆美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10(12):384. 4] 苏加林.姜志胜.唐朝枢.苏静怡.刘乃奎.巴曲酶的扩血管作用及其机制探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7,14(10):229-230. [4] 常丽琴.表单式护理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4(16):320-321
论文作者:黄祥芳 刘雯 成燕 吴茜 于苏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5
标签:患者论文; 缺血性论文; 脑中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神经功能论文; 血性论文; 评分论文; 《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