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语文学习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论文_王得光

拓宽语文学习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论文_王得光

甘肃省积石山县银川中学 731707

摘 要: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对学生的学习极具重要性。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创设丰富的课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提高 初中生 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新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近几年的教学中,笔者也对学生“语文素养”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充分认识到语文素养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经过不断实践,总结出一些不成熟的观点,仅供广大同仁参考。

一、以丰富的课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阵地,教师要尽量把课堂变成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乐园,让学生从枯燥的讲学式的学习模式中摆脱出来,保持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这需要教师根据语文教学的内容,创设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日常的教学中,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我总结出自己的一些语文教学模式,如“你争我辩式”、“我是小导游式”、“朗诵竞赛式”等,构建一个个学生爱学、乐学的语文课堂。

你争我辩,即辩论式。让学生针对课文中有争议的观点问题,分成两个小组进行辩论,教师只扮演现场评委、主持人或主席的角色,把权力交给学生。这样的课堂充满思辨与智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概括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树立自信,形成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

我是小导游式,适合于教学写景类的文章。在教学此类文章之前,教师要预先通知各位学生要在课堂上当小导游,让他们在课前要搜集好各种资料。课堂上,教师扮演游客的角色,跟随学生“畅游”美景,途中不时向“导游”发问,补充学生忽略的或文中的重点内容。

老师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使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要我说”到“我要说”,有效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加强情感体验,培养语文素养。

二、用勤奋之笔,提高语文素养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就是说在语文教育中,要注重学生积累能力的培养。否则,学生胸中无物,语文的土地贫瘠,语文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要让学生语文这块土地丰茂,让语文学习拥有源头活水,需要做到“读”和“背”两个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一是读,读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首先,教师要把学生带进教材,领着学生品味教材这个例子,悟出文中丰富的人文元素。现行的人教版语文教材,选入的一些文章,是几千年来各民族人们不断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的一部分,可谓营养丰富、文质兼美。教师在教学这类文章时,要求学生多读,力求背诵甚至默写。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悉心地指导、恰当地安排。从七年级开始,就要引导学生做学习的有心人,随时留心并记录课文中的佳词妙句、经典段落。如《春》、《济南的冬天》等文章,在教学时,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寻找佳词妙句的能力,并能及时记录下来,写好读书笔记。利用这种方式,经过不断的训练,能逐步丰富学生的文学积淀。其次,教师要带领学生从教材中走出来,走向课外阅读。中外名著都是学生阅读的对象。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有益的书,领会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法,做到既博览群书,又有所舍弃。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以下工作:(1)帮助学生制定读书计划,每学期至少要读两部名著,篇目就是每册语文书里名著导读部分提到的名著,有时间还可以加读一两部名著。(2)适当开设名著阅读讲读课,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畅谈阅读心得体会,写读后感。(3)引领学生走进读书的境界。读书境界精典之理论首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叙述的三种境界,我们应当反复引导学生: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教育学生明白,凡成大事者,在开始的时候必然有仰之弥高、钻之弥深、望不到边的感受,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就是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在苦中找到了乐,沉浸在学习的乐趣中,达到忘我之境。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一种顿悟,是一个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经过刻苦学习、不懈努力、不断追求,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第二是背,背就是要学生多背古诗文,探寻古仁人之灵魂。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古诗词负载着伟大的人文精神,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学生背古诗词的过程,就是触摸古仁人伟大灵魂的过程,就是在学生的心田上播种中华文化与道德教养种子的过程,更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利用晨读时间高声朗诵古诗词,课余背诵。并且,每周利用一节课与学生共吟古诗词。引导学生体会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感悟陶渊明“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恬静淡泊;走进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豪情。在师生互吟中,探寻古仁人之灵魂,荡涤吾辈心灵之尘埃。

综上所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非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我们教师要立身于教育,甘于吃苦,乐于奉献,以“用心”去教会“用心”。

论文作者:王得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4月总第29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

标签:;  ;  ;  ;  ;  ;  ;  ;  

拓宽语文学习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论文_王得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