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控制措施
对建筑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是建筑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筑工程的管理效果与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并且与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建筑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中,因为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较快,而在管理水平的提高方面并没有得到重视,使得管理水平滞后,由此引发了诸多建筑问题。建筑企业必须要加大管理的重视力度,加大物力、人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针对当下管理面临的问题,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管控措施,最大程度的保证建筑工程行业健康发展。
一、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的建筑工期时间长,所涉及到的内容繁杂,其工程项目也十分琐碎,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只有加强度建筑工程的管理,才能进一步保证其工程的顺利进行,对保障施工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建筑成本。如果对建筑的质量有了保证,也就为延长建筑物本身的使用寿命提供了必要前提,进而为保障人们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增加了防线。
二、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意识不高。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现状进行分析后就会发现,还有部分建筑企业对于这一工作的落实程度还远远不够,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相关管理人员的工程管理意识薄弱。提高意识能力是对提高相关工作落实程度的行动指导,但凡是意识匮乏,行动必将会落实不到位。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二)建筑管理的水平不高。目前还存在建筑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技术,在擅长各种技术、对法律熟悉、善于经营的人才相对缺乏,特别是各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在管理软件方面的复合型的高级人才严重缺位,使得相关建筑企业在建筑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水平有限,在同行业的竞争力不强,不能更好的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潮流。此外,建筑工程队伍也存在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专业化程度不高。存在部分建筑企业把大量的物力财力用在管理劳务工程队上面,严重影响了管理的精力。
(三)管理的形式不科学。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都是将工程作业作为依托,把施工的企业作为骨干,这样的行业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在工程管理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还存在大部分的任务都是劳务队自己提供装备和建筑材料来完成的,加上劳务队本身组织松散、劳务工作者的技能水平不高、文化基础薄弱,这就使得管理起来更加困难,在无形中增加了更多的物力和财力投入来满足管理的要求,并且最终的管理效果也未尽如人意,造成资源的浪费,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三、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措施
(一)对现场施工人员加强监督管理。现场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决定着工程的整体质量。基于此,施工单位要不断加大对施工专业人员的额培训力度,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专门的学习,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这样一方面能够让施工人员在操作方面更加的规范,另一方面还可以将施工的效率提高。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要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力度,积极落实待遇问题,提高人才的工作积极性,这样可以让整个施工团队的作业水平上升一个台阶。此外,还要加大对人员的管理力度,引进相应的管理方法,尤其是奖惩机制的监理,对工作优秀的员工进行适当奖励,可以提高团队中的员工工作热情,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单位的凝聚力。
(二)加大对建筑工程材料的管理力度。建筑工程当中所用的材料种类繁多,其质量也决定着整个建筑本身的使用年限。建筑材料从购买、检查、使用等环节,都必须要有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检查,这也倒逼施工单位加大对管理人员的能力培养力度,有效的对材料进行控制。首先是加大对原材料进场前的验收工作。在材料运输到建筑工地后,需要管理人员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查,防止一些劣质的材料浑水摸鱼,进入到施工环节当中,如果发现有抽样材料不达标的情况,应该立即向上级报告,及时对材料进行更换,确保原材料的质量达标。如对钢材进行抽样检查是,通过专业的操作流程和方法,对钢材进行专门的认定从而保证原材料品质达标。其次还要加大对施工的审查制度。施工单位要将建筑工程实际情况作为基础,审查制度要符合工程的实际需求,一方面可以对施工团队进行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三)在施工阶段加强优化设计工作。施工是一个建筑工地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施工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就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一是对施工技术进行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完善的制度可以加强对这种管理的力度。一方面可以对施工人员进行进行约束,另一方面提高操作的精准度,防止出现质量问题。如果在施工阶段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则应该立即进行有效的解决,防止问题的扩大化。要层层加压,实行网格化管理,负责人对工地进行实施监督,工程监理也需要动态管理工地施工环节,对发现的设备问题或者材料问题,要及时纠正,使其达到规范。同时,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需要召开碰头会,会议上需要对相关的技术和施工理论进行交流,让施工人员了解图纸的内容,对提出的疑问要及时回应,确保图纸的精准度提高。一旦发现图纸的设计和施工实际有出入,则可以让设计人员进行及时修改,使图纸更加合理化,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四、结束语
在时代发展浪潮中,建筑工程的地位越来越明显,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应该及时找出当下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对其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在以往的管理模式和水平的基础上,结合当下的个发展状况,对管理的体制和制度不断的进行完善,对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进行提升,最大限度的保证建筑工程管理的效果,为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池钰.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7(17):255-259.
[2]王军宝,刘春庆. 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对策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0).
[3]高曦.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初探[J].建筑与预算,2017(07):36-38.
[4]刘建英,蒋永前.解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华民居,2016(10).
[5]王金禹.浅论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7(14):243-247.
[6]李永华.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5):75-76.
论文作者:苏村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管理水平论文; 措施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材料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