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现代化工业建设进程逐步加快,压力容器作为现代工业生产制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实际工业生产制造过程中,压力容器的使用性能安全以及器具质量等因素均直接决定着产品最终生产质量安全,因此,要想确保现代化工业长期稳定地发展,加强压力容器检验检测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压力容器检验检测误差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压力容器检验检测误差防范的有效解决策略,望对未来压力容器检验检测误差防范工作提供相应借鉴。
关键词:压力容器 检验误差 影响因素 解决策略
压力容器作为承压装置,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医药、石油、化工以及食品等行业,可满足高温、易燃、高压以及剧毒等恶劣条件下使用要求,为保证其运行安全性,除了要做好制造工艺的控制外,务必要加强对制造质量的管理,采取可靠方法对其进行检验,消除其出现爆炸以及泄露等安全事故的隐患。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以结合压力容器实际情况,在不影响其自身性能的同时,得到可靠的检测结果。
1压力容器检验检测误差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1.1 压力容器表面缺陷
现代工业生产制造过程中,压力容器作为产品生产制造的承压装置,其整体应用性能的高低、容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功工业产品生产制造的最终质量,因此,工业生产制造前期,务必要对压力容器进行质量检验检测试验。实际压力容器进行检验检测过程中,表面检测是最基本的一个环节。从多年检验检测情况来看,压力容器表面存在缺陷的问题比较大,在所有检验检测发现的问题中属于比较普遍和重要的问题。表面缺陷主要表现为裂纹与缺口等,造成表面缺陷的原因体现在两点:容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没有经过严格的检验便流入市场;或者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等导致缺陷。
1.2 压力容器发生腐蚀
工业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压力容器长时间与外界接触,尤其是处在潮湿环境中的压力容器,极其容易发生腐蚀,从而导致容器韧性变差、强度减弱。为了防止生产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必须对腐蚀问题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解决。压力容器进行检验检测时必须非常细心,要有针对性,尤其是对于发生腐蚀的压力容器,更要耐心细致。压力容器的腐蚀主要表现为结构处出现分散与点状,对于一些腐蚀程度不大,或者仅仅发生轻微腐蚀的容器,将其简单处理后就可以继续使用。而一些腐蚀程度较深、腐蚀面积较大的压力容器往往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必须及时维修或者报废处理。
1.3 压力容器焊缝影响
压力容器在工业生产制造安装应用过程中,均要对其进行焊接处理。但实际压力容器焊接安装过程中,由于焊接工艺或者水平存在问题,一些压力容器表面焊缝经常会出现问题,尤其表现在连接处。如果焊缝出现问题。将会导致压力容器的检验检测产生误差,造成压力容器在外力作用下,不能正常工作,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压力容器检验检测误差防范的有效解决策略
2.1 加强超声检测技术的有效应用
在用球罐的全面检验一般采用超声检测方法对对接焊缝进行抽查或100%检测,以发现焊缝内部可能出现的疲劳裂纹或已存在的焊接埋藏缺陷,对于不易打开的球罐也可从外部检测球罐焊缝的内表面裂纹,对于球罐外部有保温覆盖层的情况,也可从球罐的内部对焊缝外表面出现的裂纹进行检测,但超声检测方法一般只能发现1mm深5mm长以上的表面裂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对球罐的超声检测中直接发现焊缝内部产生的疲劳裂纹是很少见的,超声检测主要发现的还是球罐安装过程中漏检的气孔、夹渣、未熔合和未焊透等原始焊接缺陷。超声检测方法的特点是可以较精确测出焊缝内缺陷的长度和自身高度,为缺陷的安全评定提供缺陷的几何尺寸数据。新修订的JB 4730规定超声检测缺陷自身高度测量方法有缺陷端点衍射波法等精度达0.5-1mm。
2.2 加强红外热检测技术的有效应用
红外热检测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红外线的热辐射特性检测设备。常温压力容器的高应力集中部位检测以及高温压力容器热传导在线检测中常常会使用这种检测手段。高温压力容器长时间使用后难免会出现内部结焦、堵塞、内衬损伤等问题,使用红外检测技术不需要直接接触压力容器,能够快速、实时对压力容器进行大面积远距离检测。近年来该技术在石化企业相关工业设备的检测中应用十分广泛,相关研究分析发现,与其他几种无损检测方法相比,红外热检测技术的速度更快,可以对压力容器进行震动分析,能够有效地预防设备故障,在制造装载核燃料的压力容器时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检测,能够减少容器制造过程中的气泡及缺陷,目前来说我国已经有许多研究部门与石化企业就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设备材料的断裂力学、热传导分析等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成功的将红外热检测技术应用于反应器、液化石油气储罐等等设备的检测过程中。就检测仪器来说,我国已经成功研制开发出多种制冷红外热像仪以及非制冷红外热像仪,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红外热检测技术的研究方向主要在两个方向,其一,在应用物理学、传热学专业知识基础上,使用计算机设计一个数学模型,建立一个长期监控系统,用于实时监控在线运行的压力容器;其二,建立完善的红外检测国家或行业标准,缩小与国外的差距。
2.3 重视应用渗透法检验部位缺陷
渗透法广泛应用于塑料、陶瓷和有色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压力容器设备的检测,可以与磁粉法形成互补,通过渗透液、去除剂和显像剂等溶剂的作用,结合毛细管现象来实现容器表面缺陷的发现和处理。在渗透法的实际运用中应根据具体设备的材料、工作介质等特性来选择适宜的渗透液和显像剂,制定科学的检测流程,可以确保检测质量,提高检测效率。同时,渗透法又是一种极为灵活的检测方法,对于以上三种手段难以触及的部位和缺陷可提供补充检测作用。渗透法具有简单、直观、经济、灵活等诸多优点,但检测过程中会产生残渣和液体污染,需要配合污染治理措施配套使用。
2.4 重视应用磁粉法检验表面缺陷
磁粉法是依据铁磁材料磁化的特殊性进行检验,对于铁磁性的材料工件,工件的表面以及工件表面的内浅层如果存在有缺陷,材料就会呈现不连续性,铁磁工件磁化后,通过检测材料附近的磁力线弯曲程度和是否断漏可以准确迅速的找到缺陷部位,由于磁粉法速度快、灵敏度高且灵活性好,常用于容器表面裂纹和缺口的检验,还可用于容器组成部位夹层和折叠处等困难部位的检验,是一种深受欢迎的检测方法。但随着新型材料的不断研究发现并投入使用,磁粉法的限性也逐步显现,对于新材料制成的压力设备,必须寻求其它手段。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现代工业生产制造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工业生产企业务必要重视实际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压力容器检验检测误差的防范解决工作,不断加强超声检测技术、红外热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并重视应用渗透法检验部位缺陷,应用磁粉法检验表面缺陷,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规避压力容器应用过程中出现误差,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现代工业生产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对现代工业生产制造企业长期稳定地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岳立福,任文庆,刘小燕.浅谈压力容器检验检测误差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化工设计通讯,2018(2).
[2]李梅,李颖.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J].当代医学,2018(7).
[3]韦鉴.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1).
论文作者:侯建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压力容器论文; 缺陷论文; 过程中论文; 误差论文; 表面论文; 超声论文; 裂纹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