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夜诗歌乡土情结之刍议论文_张庆军 张梦弘

徐夜诗歌乡土情结之刍议论文_张庆军 张梦弘

张庆军 张梦弘 山东省淄博第十八中学 255047

摘 要:徐夜诗歌不仅反映其作为遗民诗人的思想、心态和艺术成就,也蕴含着极浓重的乡土情结。本文通过表现、根源、影响三个方面的分析,展现了生活在明末清初的隐逸诗人徐夜的思想情感,也对不降清更不仕清的明遗民群体及其时代民众生活作进一步认识与了解。

关键词:徐夜诗歌 乡土情结 表现 根源 影响

清代诗坛盟主王士祯曾评定徐夜诗文:“写林水之趣,道田家之致,率皆世外语,储、王以下不及也。”徐夜的山水田园诗歌的确朴淡自然、清新幽复,那么徐夜诗作中何以会有如此浓郁的乡土情结呢?

一、乡土情结的表现

1.通过描写农村风景和田园风光来抒发自己的乡土情结。“辘轳鸣,井深浅;楼高高,去何远。”这是他14岁时写的《闻歌》,虽只有寥寥的12个字,可那吱吱呀呀取水的辘轳,把农村风光勾画得栩栩如生。长山乐师黄戏寰为这首诗谱曲,唱遍长山,唱遍家乡。徐夜一生中感受最深刻的是农村生活,描写这些耳熟能详的身边景色事物是最得心应手的,也是最心情舒畅的。这类诗歌写得清新自然,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乡土气息。《春词十首》是最好的代表。其三则是描写民间妇女的一种传统游戏“斗草金”,即比赛头上带的饰物,妇女把美丽的春景刺绣在饰物中,既展示了心灵手巧又表达了对美好的追求。那“记折梨花在古城”而翘首期盼的女子,苦苦中等来的仍不是心上人马蹄声的当垆小妇的焦躁,同样是人之常情的表露。第十首“月中三卯始相当,谷雨梅风未可量。麦秀不闻歌稚子,田头惟见小蛙郎”,风中翻涌的麦浪,田间地头鸣唱的青蛙,一幅乡土味十足的春景图。“八月一日天未曙,闺人早起采零露。夙夜沾衣不畏行,枝头采采盈芳注。”这首诗记载了采露祈福的民俗,为了全家的健康,在还没有日出的清晨,家中的妇女早早地到村外,到田间去采集露水,祈求一个“小儿无病得饭吃,长命富足过即休。待得中秋具杯酌,大小团圆共欢乐。”这既描绘出民众的勤劳淳朴与善良,也表达了诗人徐夜对生活的真诚期盼。

2.通过描写家乡名胜和祖国大好河山抒发自己的乡土情结。徐夜热爱家乡,家乡的山水自然成为他歌咏描写的对象。《月下望南山一带》:“南山高几许?生此明月前。山南何所有?终古遂悠悠。远村人家少,日中绝人烟。出村向山路,幽溪屡延缘。石林当夜扑,泉壑竟冬坚。人声下岭陂,一一闻前川。欲向竟何问?冥对以忘诠。”天上月明,山路悠悠,古村幽静,家少人稀衬托出了山高林幽的空旷,依稀能闻的声音,又给幽静的山岭增加了一些生气,平时的语言,尽显自然风情。《铁山道上》:“道上古车辙,望望不得息。时无驱车人,千里如一刻。石田半荤确,落日淡绛色。蹴蹴竟山光,前村日已黑。”这些诗句不仅写出了乡村景色,也透过不同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情怀。徐夜早年的山水诗充满了喜悦欢快愉悦轻快的情调,基调是晴朗的,节奏是明快的,山是青山,水是绿水,诗文中无不洋溢着喜悦之情,无不充满诗情画意。而顺治十八年南游江浙时的山水诗则别有一番风味了:“南北风烟此渡头,点青飘渺望中浮。神峰屹立盘鳌足,幻海凌空结蜃楼。山色几淘千古恨,客心不尽大江流。何当突兀凭高顶,极目天涯一散愁。”这首《舟中望金山作》的调子是低沉的,节奏是缓慢了,描绘景色也大多蒙上了一层灰色。

3.通过描写劳动生活歌颂勤劳抒发自己的乡土情结。如《初夏田园》:“朱夏辄复变,深绿日以肥。感彼生物勤,节候曾不违。清晨荷锄出,田间人尚稀。观物适自然,时见朝雉飞。不惜劲力疲,但恐坐食非。作劳有时息,高舂行来归。端坐抚素琴,可以理朝饥。”本诗不事雕琢,酷似陶诗。诗歌不仅赞美劳动,还告诉人们只有自食其力才能真正享受劳动的愉悦。

《榆钱曲》:“家家采榆钱,杂以菠茭抄。高枝难盈筐,徒自烦指爪。糝米作羹并作团,滑美好尝倍鲜好。由来造物偶像形,天地为炉亦已巧。须知草木自生成,不应专为饥人饱。前日采榆钱,榆钱日尚小;今日采榆钱,榆钱日已老。榆钱日小日还多,榆钱日老将奈何?”榆钱本不是作为食物为人准备的,可是生活所迫自然成了充饥之物。作者把采榆钱充饥描写得如此详细,如果没有真切的经验,是不会有如此的细节。“竹笠蓑衣共一船,载将明月入芦烟。侬家不解耕耘苦,手把鱼叉即是钱。”虽然披星戴月、竹笠蓑衣弄舟湖上辛劳操持勉强维生,但却以苦为乐,用“手把鱼叉即是钱”的自嘲语言道出了生活的艰辛。“仲子城边日向东,田家饁亩自西东。高原雨脚牛羊外,一径秋深豆叶风。”家人坡外劳作送饭田头地间,一派农家忙碌劳作的景象,阵雨在远处洒落,远远望去乌蒙蒙的一片,彷佛插下的雨脚。因为热爱生活,才会观察生活;因为热爱家乡,才能情真意切地描绘。

二、乡土情结的根源

国难家仇的困顿生活是其浓郁乡土情结的根基。徐夜幼年丧父,自幼随母亲生活在外祖父王家。清军陷落新城残酷屠杀城内民众,徐夜母亲等徐氏族众十余人死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来是大明的仕宦子弟生活无忧,甚至满怀入仕报国之志,突然国破家亡生活困顿,更加深了对故土的留恋。“蓬蒿已没鞋只剪”写出了极度贫困的生活。他晚年那副对联则更能说明他的困顿使之难以离开乡土:“爆竹一声,扑通,辞出穷鬼去,打一拳,踢一脚,骂一句‘婊子生的’,这几年弄得我尿急尿裤。信香三柱,哗啦,请进财神来,磕个头,作个揖,念一声‘阿弥陀佛’,从此后保着我大马关刀。”可见老先生的确是贫困之极了,还怎么有办法离开乡土。

徐夜曾热衷科举,热衷仕途,热衷社会活动,但是很快便冷淡了下来,后来“隐居东皋郑潢河上,堀门土室,绝迹城市”,过起了正经的隐士生活。不仅不问世事,还不管经济,甚至连吃饭穿衣这样的营生都不过问,以至于“并日而食,簟瓢屡空,所居一亩与蓬藿鼪鼯共之”,到晚年连喝一杯酒都要靠朋友资助。《以诗代疏向诸公乞酒》、《欲以诗乞酒,诸先生遂各以酒至,谨复以拙句志感》等,可以窥见徐夜不仅远离社会,醉心隐居,而且心理和思想都已经相对封闭,其诗更多的是描述自己的内心世界,自己的忧愤、悲伤、失落与渺茫,这也不难理解他的诗歌孤峭、苍凉般的“涧松露鹤”了,也大概是诗作多而传世少的一个原因吧。

隐居不仕是其浓郁乡土情结的源泉。作于26岁的《丁丑除夕,同四叔守岁中堂》,“今年不复日,一灯相对明。骨肉流年党,贫穷此夕情。好事童心过,容光老叹成。种种浮生念,应当悔薄命。”已渐露出隐逸之心了。强烈的反抗意识进一步坚定了隐居不仕的行动。他缅怀明代忠臣杨继盛的七律《上谷谒椒山先生祠》:“忠愍祠堂何处寻?灵旗古柏夹城荫。复车尚见当轮气,折槛长留请剑心。驿路野风侵马迹,颓垣荒草入虫吟。贞良一去山河改,终古行人泪满襟。”主题、字句、用韵均酷肖杜甫游历武侯祠时写的《蜀相》,此诗借缅怀古贤,表讽讥时下之情。

结交游历是其浓郁乡土情结的动力。追慕大明是他的志向,不入仕清是他的决心。作为隐士,徐夜一生最敬重的是陶潜、范蠡之类,“欲驾扁舟学范蠡,并将姓名隐陶朱”是他心声的吟唱。南游江浙写下《经严陵钓台》:“突兀高台入望平,下临百尺大江清。足消文叔真人气,直得狂奴故态名。帝座几移仍旧迹,客星千载属先生。不从七里滩头过,谁信巢由无世情。”诗中把狂奴严光与一代帝王刘秀相提并论,并对严光那种不为名利所诱惑、清高自爱的品格发出由衷的赞叹。王士祯曾评点:“先生隐迹颇类三先生,古三诗用意尤工,非漫与者。”

隐居山野或居而不仕,成为他们不约而同的知趣。如顾炎武、张元明等。顾炎武一生六次拜谒昌平明陵,是他终生不忘故国的标志性事件,而最初建议他拜谒北京明皇陵的就是徐夜。东痴绝不与当权者交往,虽然东痴与王渔洋等兄弟交往,王士祯也曾致书新城县令恳请帮助徐夜修葺破屋,有一点我们需要说明,徐王两家不是简单的同邑之人,他们还有亲戚关系,王士祯是徐夜的外从弟。

游历加深了对社会与生活的认识,顺治十七年徐夜与叔舅父王与阶南游,在这次游历中他不但写了一些关于沿途景色的华丽诗篇,也借景抒志,写了诸如《坐放鹤亭》、《经严陵钓台》等表达对历史上贤人隐士崇敬、追慕之情的诗作。而他的《拜岳王墓》写道:“路入西陵日半曛,伤心瞻拜岳王坟。黄龙未就诸君约,碧血先埋大将军。徒见南枝巢越鸟,更无北帝返燕云。可怜父老中原望,子弟江东竟不闻。”诗中虽然有借岳飞抗金被害、南宋沦亡的历史来寄托对南明王朝恢复无望的伤感之情,但已经没有了“伤时易代叹寂寞,焉知伏骥多奇才”的“各宜努力从此始”的豪情壮志了。

三、乡土情结的影响

1.乡土情结坚定了不仕朝廷的选择。徐夜生活在民间,挣扎在社会的底层,他时刻经历着百姓的苦痛,时刻承担着来自各个方面的重压。晚明至清初,连年兵火加之统治者官贪吏虐,使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是徐夜切身体验而又无法改变的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关注周边的事,描写发生在自己生活中的事,自然成了徐夜诗歌的主要内容,如《路遇登州妇女多有为兵将虏者》、《乱后遇故乡亲友》等。在《雨多税急民不堪命忧思所及作为此诗》中这样写道:“大官从天来,小邑若雷轰。数年积逋赋,一旦期取盈。安坐肆督避,鞭朴无停声。……昨者东村妇,躲匿抛孩婴。捉人俾代输,遗累邻舍丁。籽粒委场圃,半入他人铛。有地不自食,被一逃户名。……吾人斯何罪,遭此暴敛征。伤哉无多言,群阴方横行。”大胆揭露了由于清朝官吏横征暴敛,使得百姓穷家荡产、骨肉分离的社会现实,是对统治阶级残暴统治的血泪控诉,堪比杜甫的“三吏”、“三别”,作品具有浓烈的时代特色。

徐夜多次拒绝入仕清廷为之效命,即便是身为京官而又是亲戚的王渔洋居母丧期满返京,徐夜写诗相赠“在昔托相知,穷通不异辙”仍表达其不仕清廷的决心。

2.乡土情结使其诗作更多地蕴含着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即使是描写家乡生活风情的诗句,也不忘隐居志向:“欲驾扁舟学范蠡,并将名姓隐陶朱”、“可怜父老中原望,子弟江东竟不闻”的《拜岳王墓》,借崇慕岳飞而表达自己对故国的情深。《野叹》:“敝土生无赖,厄时日用使。室空群盗息,秋熟旱蝗来。筑凿丁男苦,诛求寡父哀。饥儒愁正阔,不敢问樽罍。”民怨之声更能表现徐夜深沉的乡土情结,反映了劳动人民特别是农民的痛苦与怨愤,揭露和抨击了社会丑恶现象。《复窜》:“空囊适自豪。”《路遇登州妇女多有为兵将掳者》:“粗豪裁袖尔曹徒,细马驮裙何处姝?大将不闻皆好色,东方士女半无夫。”战争不仅破坏了生产,而且毁坏了家园,弄得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3.乡土情结使其诗作影响面小且传世少。徐夜生活在明末清初的特定时代,而又饱受国破家亡的生活煎熬,徐夜诗歌中众多的内容则蕴含着对曾经生活的追忆甚至是怀念。他对于给他家庭、个人带来灾难的大清王朝有着刻骨的仇恨,因此即使是描写乡土人情的所谓田园诗作,也必然或多或少地带有了个人的情感,这必然会带有“抗清”、“贬清”的意识。“霞接民烟成壮丽,雨随兵火见凋残”,对于故国故地的描写也是徐夜诗歌在彼时不能得以广泛流传的重要因素。徐夜对乡土风情特别是社会底层困顿生活的描述,使他的诗歌更接近民间。《晚行高苑道中》:“舟积桥边冻不乘,人家还挂烂鱼罾。败荷香染寒烟尽。惊雁群困乱水升。收断老枝炊野火,渔叉小艇入重凌。随河一径归来晚,路暗前村何处灯。”败荷,烂鱼罾,老枝,野火,一派凄凉景象,此种描写的诗句纵然是千真万确,在大清初定的时代,是不能也不敢广泛流传的,否则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这种矛盾的纠结,也就是徐夜诗歌深刻而不为广泛流传的症结。

论文作者:张庆军 张梦弘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2月总第18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  ;  ;  ;  ;  ;  ;  ;  

徐夜诗歌乡土情结之刍议论文_张庆军 张梦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