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新成就——评《中国历史地理纲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历史论文,地理论文,纲要论文,成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历史地理学既是地理学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由于其所研究的是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及其有关问题,这就必然要运用到古代的文献记载。所以历史地理学既要掌握前人积累的丰富史料,同时又须具备深广的地理基础知识,是一门探索历史时期各种地理现象发生、演变过程和分布规律的学问。而我国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史料汗牛充栋,而且国土辽阔,地表情况复杂,极有利于历史地理学发展,其形成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汉书·地理志》,但是现代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则肇始于本世纪20年代。直到50年代以来,由于这门学科的属性尚在不断讨论之中,教材的编写尚属空白。为应时势之需,在1983年,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史念海先生受原教育部的委托编写中国历史地理学教材。史念海先生“早岁即以淹贯经史群籍,覃思卓识,著称当世,近三四十年来,既掌握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又能广泛地利用考古文物方面的新发现与史料相印证。70年代起,更以花甲之年,对黄河流域中下游以及淮河下游、太湖周围地区作了10年以上有目的的深入而细致地考察,治学方法的突破前规”(《河山集·四集》谭其骧序),使其学术风貌随之显著改变,在此基础上史念海先生编就《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一书(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5 月版以下简称《纲要》),此书不仅是一部富有新意的教科书,而且也是作者一本系统的学术论著,它使我国历史地理学与研究有了范本。这部书有如下一些特色和优点。
第一,该书结构新颖。全书69万余字,分上下两册,共7章。 第一章是绪论,不仅系统地阐明了对历史地理研究范畴的认识,追溯了中国历史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起源和形成过程,而且也体现了史先生对文献记载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治学方法。通过实地考察不仅可以订正有关文献记载不尽确实之处,如宋夏战争中的永乐城,经作者实地考察发现史料的记载与实际的地方不相符合,而且认为实地考察和文献记载并行运用,应该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有效手段。此外绪论还精辟而生动地论述了历史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第二章至第七章,系统地阐述了中国自然、民族、人口、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部门历史地理,在很长时期历史地理学一直作为历史学的附庸,直到本世纪20年代西方近代地理学我国以后,随着地理学的方法、概念和理论的注入,它才被作为地理学的一部分。但无论如何,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于历史学和地理学都很重要,这一点在绪论里史先生有反复论述,所以《纲要》一书在侧重于历史人文地理的同时,亦用很大篇幅论述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包括水文、地形、植被、海岸与农牧地区等自然环境变迁的研究,特别着重叙述了黄河中游地区森林草原的盈缩,农牧交错地带的开发过程,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内容翔实,引用史料广泛,特别是把黄河中游的侵蚀和下游的堆积联系起来研究,在侵蚀和堆积方面又引进计量研究,将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环境的变迁具体化、数量化,这就为今天认识黄河流域环境形成提供了重要素材,同时也为治理和改造黄河流域环境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资料。我国是文明古国,《纲要》关于历史人文地理涉及到人口、民族、政治、经济乃至军事的探讨,其中不少新资料,尚为人们所鲜知,这是该书的一个特点。
第二,注重文史并重、图文并茂的撰述方法。如何运用通俗形象、生动的文学技巧表达古朴悠久的历史地理问题,这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的迫切任务。《纲要》为历史地理工作提供了这方面成功的范例,不仅征引有据,论证精当,逻辑严密,而且极为重视文字锤炼与推敲,笔锋饱含激情,文章可诵可咏,如引文方面全书意引甚多,原引甚少,意引之处,毫不累赘;原引之处,短小精悍,通俗易懂。两者巧妙配置,使全书文笔流畅,轻松自如,语言生动优美,熔说服力和感染力于一体,读来引人入胜,不仅能获得历史地理知识,而且能从中领悟到科学的原理。历史地理既属于地理学的范畴,地图就是历史地理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纲要》插入141幅历史地图, 这些历史地图一方面使其论述得以形象展示,与文字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便于读者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极大地丰富了历史地图学的内容,推动了历史地图学的发展。如历史人口地理一章有人口分布变迁图12幅,这些图皆以史书记载为据,用等值的点状符号详细地标出全国或局部地区的人口分布状况,从而准确而直观地显示出我国历史上人口分布形态和人口分布重心区的演变。
第三,引用资料丰富,知识载量较大。《纲要》引用大量文献资料来进行论述,是目前我国历史地理著作中史料最丰富的一种,其中不少重要史料是从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发掘而得,并经过作者整理和考证,对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极有价值,此外书中还充分注意到野外考察的研究成果。
第四,集科学性与知识性为一体,这是《纲要》的又一特色。该书既是普及历史地理知识的中级读物,同时又是一本历史地理专著。由于它既不同于一般的历史地理知识读物,也不同于专门性学术性研究的著作,所以该书特别注重于科学性与知识性的统一,充分地反映我国当代历史地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既满足了高校学生了解历史地理知识的需要,又满足了有关专业人员研究历史地理的需要。
第五,紧密结合现实需要,力求治学为世所用。研究历史地理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探究历史时期地理的演变过程,并由此而获得其间的演变规律,进而更好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为当前和今后的国家建设事业服务。作为地理现象,它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的,尤其是在加入人为的作用后,其演变情形就更加复杂了。无论是民族、人口、经济,还是军事、文化皆与当时的地理现象有关,因此人地关系就成为历史地理研究的一根红线。《纲要》以历史上人地关系为主来分析和研究历史地理现象和事物,脉络清晰,内容紧凑。因为数千年的历史,特别是历史地理,主要是我国人民群众长期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历史记录,其中具有巨大的成功,又有曲折失误的史实。作者对地理环境和人文演变孜孜不倦地探索研究,当然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做到古为今用,这在《纲要》中常溢于言表。
当然这部书也有不足之处,如对历史交通地理,历史城市与聚落地理和历史文化地理的论述很少。作为教材,对这些内容没有专章论述,这无论是对读者接受系统的知识,还是对全面阐述历史地理学体系来说,都是欠妥的,当然史先生在《自序》中亦认为“这显然是一宗很大的不足之处,只好以后另行设法补充,补充的办法不外两种,一是待再版时增加进去,如果有所困难,就另外撰写一本《历史聚落和城市地理》”。相信作者这一愿望很快就会付诸实现。
总之,《纲要》是一部颇具开创性的专著和教材,在资料丰富、论证严谨诸方面足以反映当前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水平,不失为一部学术价值较高的好书。同时由于引用资料多,知识载量大,而作者在表述上又力求深入浅出流畅易懂,地图、统计表格交错使用,使该书的可读性、直观性和趣味性均较强,又不失为高校一部难得的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