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烤鸭与美式炸薯条热情洋溢_烤鸭论文

中国烤鸭与美式炸薯条热情洋溢_烤鸭论文

中国烤鸭激情碰撞美国薯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薯条论文,美国论文,烤鸭论文,中国论文,激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比的意义在于它能让人们更清楚的看到事物之间的不同,将全聚德和麦当劳这两个知名企业的文化进行对比,绝无吹擂之意,仅仅希望从中可以看到更多我们未曾了解的东西。

区别一:文化背景

应该说,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全聚德,它的文化背景是相当浓厚的。从清朝开店至今,它的企业文化已经深深地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前门店古色古香的环境、挂炉烤鸭的工艺做法,无不体现着一种文化,一种中国式的文化。也正因为如此,在人们的心目中才会将全聚德和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合为一体。

而作为“外来嫁接”的麦当劳,它没有全聚德这样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更是打破了中国人对传统饮食的一种认识,那种没有营养可言的快餐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不值一提的,这样一个不值一提的企业可能有什么文化吗?事实上,这是人们的一种误解,麦当劳一样有自己的文化,只不过它的这种文化和全聚德文化的体现是不同的。

区别二:产品

全聚德汇集了我国淮扬、川、鲁、粤几大菜系的不同风格,制作出了口味各异、品种丰富的特色菜品,仅是一只鸭子都能有400多种冷热菜肴。在全聚德用餐,人们讲究的是食品的色香味,体验的是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就拿全聚德的招牌菜烤鸭来说,一只全聚德的烤鸭从宰杀到烤制完成要经过56道工序,而且道道是精工细作,道道都有说头。这说头并非凭空而来,而是积百余年经验、集几代厨师的智能汇总至今而成。看着厨师的操作技艺,那都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而提起麦当劳的产品,人们想到的似乎只有汉堡、薯条、可乐、鸡块儿这么简单的几种,就连它们的大小、形状似乎也是永不改变的,而唯一的变化也只是在这些产品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些别的东西。在这些产品上,体验不到像全聚德那般浓厚的文化东西。但事实上,产品的一成不变正是麦当劳文化中质量所要求的。为了给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麦当劳从产品的选择到产品的规格无不进行了规定,一致统一就是麦当劳企业文化中品质的承诺。

区别三:氛围

在全聚德用餐,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国浓厚的文化氛围。在前门店,人们可以看到一面老墙,这面老墙可谓历史悠久,它是全聚德由小到大、一步步走向兴旺的见证,它凝聚着几代全聚德人的心血。它成了全聚德前门店的象征,很多人坐在老墙边享受着这份愉悦,追忆着全聚德的沧桑变化。而在和平门店,我们则看到了那个有着130多年历史的老牌匾。从全聚德创始人杨全仁请人题写匾额至今,这个牌匾也是命运多舛,在“文革”中被红卫兵摘走后曾经是去向不明,而今它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目睹了清王朝的衰败、民国初期的军阀混战、新中国的解放和社会主义的建设,可以说它就是历史的见证。还有王府井店,那更是王府文化的体现。它的“翠锦园”展示了明清王府的建筑风格,大厅内雕梁画栋,紫木回廊环绕等尽显王府华贵文儒的风采。

在麦当劳,我们感受不到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因为它的每一个店几乎都是统一的格局与色彩,统一的标识,可是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家庭式的气氛,感受到那种轻松、欢快的文化气氛。麦当劳店里宜人的温控环境和悦耳的轻音乐,使不少顾客把麦当劳作为闲聊、会友、亲朋团聚、举行个人或家庭庆典仪式甚至某些青年学生读书写作的好地方。“逛”或是“泡”麦当劳已经成为人们休闲或家庭聚会的场所。在麦当劳,有专为情侣们设置的相对僻静的“情人角”,有专为孩子们玩耍设立的“儿童乐园区”。在麦当劳最有名的家庭仪式应该说是孩子的生日宴会了。从麦当劳的经理到员工,从场景的布置到音乐的响起,整个麦当劳都在向这个生日的孩子表示着祝福。而这正是别的餐馆包括全聚德所没有的文化。

区别四:感受

有人曾把全聚德的文化称为“贵族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无道理。全聚德精美的菜品、浓郁的文化氛围,一直都是名人的青睐。全聚德历史上就是达官贵人、社会政要、各界名流出入的地方,现在仍是举办国宴的场所之一和北京市特级酒家。“名牌名店聚名人”是几十年来和平门店的经营特色,沿着它三层“名人苑”走廊,可以一览数十名中外领导人在这里举行宴会的照片,和由数百名国内外各界名人签字题词组成的“名人墙”。应该说,在全聚德用餐,无论是主是客都可以产生显示形象、地位、身份的满足感。毕竟168元一只烤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接受的。也正因为如此,全聚德才成了身份、地位的象征,成为了一种所谓的“贵族文化”。当然,我们并不能否认一般工薪阶层的人就不会来全聚德用餐,但可以肯定的说,那一定只是偶然行为。

而在麦当劳,似乎就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我曾经随机采访过一个在麦当劳用餐的顾客,她的工资收入并不是很高,但她几乎一个星期会在麦当劳用餐两次,而当我问到她去全聚德用餐时,她笑着说那个地方对她而言太过奢侈了,别说一个星期两次,就是两年也未必会去一次。的确,相对于全聚德的“贵族式文化”,麦当劳的“大众文化”也许是其更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吧。

对于讲究面子的中国人来说,在麦当劳就餐与在中式餐馆就餐的感受是很不同的。在麦当劳,菜单品种有限且品种之间价格差别不大,从而使就餐者消费差异不大,餐厅服务员提供的服务也无大差别。低收入者的偶尔光顾,不会因此露穷;而高收入者的经常涉足,也难于因此显富。对于在这里用餐的人而言,消费多少并不会影响他们所受到的服务和待遇。而在中式餐馆,这种消费不同所带来的服务、环境的反差则会显露无疑。因此在麦当劳,顾客只会感受到这个餐厅里平等、民主的氛围。

其实,以上的种种分析只能说明全聚德和麦当劳在文化表现上的不同,在企业文化内涵上,这两家风格截然不同的企业却有着许多的共同。

共同一:以人为本

同为饮食行业的佼佼者,全聚德和麦当劳都十分强调“以人为本”。他们认为,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而这里的人不仅仅是员工,还包括他们的顾客。

在员工方面,全聚德和麦当劳都十分重视对他们的培训。在全聚德,为了使其所有的高级管理人员都能够适应新的市场竞争和企业管理,集团举办各种形式的辅导和讲座来让他们“充电”,而且还创办了培训中心,培养出了一批中青年管理骨干和业务骨干,每年还有几十名获得技师或高级技师登记的骨干从这个培训中心“源源流出”;而在麦当劳,对于不同阶段的人员都会进行定期的培训,为了使高层管理人员能够进步发展,麦当劳还在全球成立了汉堡大学,专门为这些高层管理人员提供高级培训,而且其中部分课程已经获得美国教育部门的认可。为了配合麦当劳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在2001年7月麦当劳在香港建立了自己全球的第七所汉堡大学。也正因为他们为员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在全聚德和麦当劳的人员流失率是相当之低的。

对于消费者,全聚德和麦当劳一样信奉“上帝”原则。在全聚德,一位来北京出差的顾客买了全聚德一只标重2斤9两的烤鸭,结果回家发现这只烤鸭只有2斤3两,于是他向经理进行投诉。当全聚德在调查之后发现是自己员工疏忽所造成时,对其进行了批评罚款,同时将罚款及致歉信一并寄给了这位顾客。而在麦当劳这样的故事也是经常发生。有一次麦当劳的创始人克洛克来到一家麦当劳,发现这家麦当劳提供的食品以及它的用餐环境都没有达到自己所提出来的要求,于是他当场用压土机在地上压了一个坑,并向在这里用餐的所有顾客赔礼道歉,一并退还了顾客的钱,同时向顾客承诺几天之内一定让这里焕然一新。

共同二:技术创新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创新,那么它会很快地被这个时代所淘汰。全聚德和麦当劳深知这一点,于是在它们的企业文化中,都提到了创新。这种创新包含着产品的创新,像全聚德不断提供新的菜席和菜品,不断改进烤鸭的吃法,从“鸭四吃”到“全鸭席”无不包含着创新。对于麦当劳,尽管它的产品就那么几种,但它也是在不断的研制新的口味,不断推出新的搭配,这些也是在顺应大众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创新。而且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全聚德和麦当劳一样在进行着创新,它们依靠创新而保持不断的进步。

共同三:回报社会

一个企业要想在社会上立足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作为历史悠久的两家名店,它们深谙其中的道理。在全聚德、麦当劳各自的企业文化中,回报社会都成为必须。全聚德在大年夜为福利院的孤寡老人送去刚出炉的烤鸭,并和他们一起欢度新年。为了给贫困的失学儿童筑起一条希望之路,全聚德捐资30万元,在延安吴旗县铁边城镇建起了一座全聚德希望小学。

而麦当劳自进入中国以来,也一直致力于积极参与本地的多项公益事业中,其中有捐助“白血病专项基金会”、儿童福利院和希望小学、设立麦当劳叔叔奖学金等一系列关心青少年发展的活动。特别是麦当劳在2000年所做的“麦当劳圆筒献爱心”活动,为全国100余所希望小学购买了体育设施,为中国体育事业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这就是全聚德和麦当劳的文化对比,作为中外不同的企业,我们看到了它们文化表现存在着的许多不同,但作为同处在市场竞争中的企业,它们的文化内涵中却又有着很多的相似。在这里我们无意评判哪家的企业文化更好,因为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们只想让大家知道,任何一个企业都会有自己的文化,任何一种企业文化也都会有其存在的价值,让我们在这些不同的企业文化中学会借鉴,学会吸收才是关键。

标签:;  ;  ;  ;  ;  ;  ;  ;  

中国烤鸭与美式炸薯条热情洋溢_烤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